車站圍護結構基坑開挖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9664
2024-09-06
6頁
21.50KB
1、車站圍護結構、基坑開挖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施工注意事項1.圍護結構施工前,應首先做好車站周圍的拆遷、管線遷改和交通疏解工作。地表以下2 m范圍內不宜采用機械開挖,以保護不明管線。2.圍護結構施工放線必須根據圍護結構平面圖及相關的線路、建筑圖相互核對無誤后方可施工。圍護結構施工放線時,施工單位應根據自身的施工能力和相關規范要求適度外放,以保證限界和結構厚度。3.鋼筋籠在起吊、運輸和安裝中應采取措施防止變形,并應設有鋼筋保護層定位裝置。4.壓頂梁施工前,應將圍護結構頂的疏松混凝土鑿2、除清理干凈,圍護結構頂以上出露的鋼筋長度應滿足錨固要求,保證壓頂梁與圍護結構連接牢固。5. 為了確保基坑穩定,便于基坑開挖和主體結構的澆筑,給施工提供良好的作業環境,確保施工質量,應認真做好基坑內地下水和施工廢水的降排水工作。 根據實際情況設置降水井點,基坑開挖前20天進行井點降水,要求主體結構施工中地下水降至坑底下0.51.0m。6.基坑開挖從上到下依次進行,基坑的開挖深度應嚴格按設計圖中給出的標高進行,嚴禁超挖。基坑開挖至基坑墊層以上300mm時,應進行基坑驗收,并采用人工挖除剩余土方,挖至設計標高后應即時平整基坑,疏干坑內積水,施做泄水盲管及接地網,并及時施作墊層。7.基坑開挖應注意基坑3、縱向的邊坡穩定,開挖時應充分利用“時空效應”作用,應采取基坑分段、分層開挖。開挖時,棄土堆應遠離基坑頂邊線,并盡快運走。8.鋼支撐的穩定性是控制整個基坑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應在規定時間內安裝好鋼支撐,鋼支撐的架設必須準確到位,并嚴格按設計圖的要求施加預應力。尤其要注意斜支撐的穩定性,在斜支撐的制作、安裝等每一環節均要做到精心作業。另外,從鋼支撐的架設到拆除的整個施工過程中,對鋼支撐的監測應嚴格要求,確保鋼支撐的穩定萬無一失。9.基坑開挖前應預見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施工前準備一定數量的應急材料,作好基坑搶險加固準備工作。當圍護結構出現滲漏水的情況時,應及時采取有效堵漏止水措施。基坑開挖引起流砂、涌4、土或坑底隆起失穩時,或圍護結構變形過大或有失穩前兆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確實有效的措施,確保施工安全、順利進行。10.基坑開挖和結構施工期間,應控制基坑周圍一定范圍內的施工堆載不得大于20KPa,基坑開挖階段鋼支撐上的施工荷載不得大于0.5KN/m。11.對各道支撐必須采取可靠的支托和連接,防止因圍護結構變形和施工撞擊而發生支撐脫落。12.底板和邊墻混凝土澆注前,一定要對基面滲漏水處進行封堵處理,做到基面平順、干凈,嚴禁帶明水灌注混凝土。13.車站結構構件體積較大,混凝土應采用低水化熱水泥、摻加外加劑、粉煤灰等措施,降低水化熱。嚴格控制混凝土一次灌注量和分段灌注長度,防止混凝土收縮開裂。15、4.混凝土養護應嚴格按有關規范、規程的規定進行。新老混凝土連接面上的養護劑需清除干凈,不允許在無覆蓋的情況下直接在混凝土表面澆水養護。15.鋼筋連接應采用焊接,鋼筋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且在35d范圍內的接頭數不應大于50%。鋼筋焊接接頭應滿足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84)的規定。通長鋼筋的接頭位置,應根據各層梁、板的受力方向,正確判定各截面的受力狀態,選擇在內力較小處。在施工縫處應按規范規定留足鋼筋的搭接長度。16.梁、柱節點及鋼筋較密集處,施工時務必采取必要措施加強混凝土振搗,確保混凝土的澆注及振搗質量,保證混凝土內實外光。17.6、施工縫的布置是確保工程質量的關鍵,宜布置在縱向柱距1/41/3跨附近,同時縫的位置應避開通道、樓梯孔,以保證過梁、扶(樓)梯梁的剛度。施工縫的型式及防水要求按防水設計圖施工。應特別注意在施工縫處受力鋼筋需留夠規定的鋼筋連接長度,并應相互錯開,保證在同一截面上鋼筋的接頭不超過鋼筋面積的50%。在澆注新混凝土前,應將舊混凝土表面按規范要求鑿毛,并用高壓水沖洗干凈,保持接縫基面濕潤。18.為減少混凝土的收縮和結構的不均勻沉降,防止混凝土的開裂,在車站主體結構內每隔4050m設置一處后澆帶。后澆帶的寬度宜為1.01.5m,后澆帶內的鋼筋應全部貫通。待兩側結構混凝土齡期達到42天后,方可采用C40微膨脹7、防水混凝土澆筑(其膨脹率應大于兩側混凝土的膨脹率),并加強養護,其養護時間不少于28天。19.在鋼筋綁扎前應設置具有一定強度的墊塊和蹬筋,防止鋼筋網撓度過大,確保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20.所有配筋圖中的鋼筋長度均需現場實際放樣,并滿足構造要求。21.為施工抗浮梁而在連續墻內預留的鋼筋連接器應根據頂板高程設置,保證其位置的準確。22.主體結構內的縱向鋼筋應電氣連續,每隔5m選一橫向鋼筋與交叉的所有縱向鋼筋焊接,嚴格按有關雜散電流防護設計要求進行處理。23.車站各層板的高程、坡度以及立柱、墻、通道平面位置應嚴格按結構施工圖施工并應與建筑施工圖核對無誤后方可施工。24.模板支撐的設置應充分考慮頂板的結構厚度大、梁截面高等因素,采取必要的加強措施。頂板回填時,如需要采用大型機械碾壓,頂板也應采取必要的支撐加強措施。25.車站頂板混凝土達到強度后,應及時鋪設防水層、保護層,覆土回填,避免頂板長期受強烈日光曝曬。回填土施工應執行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中的相關規定。26.車站開挖中應密切注意樁間土體的穩定性,發現地層與設計不符時,應及時通知設計,修改設計參數。27.施工中,應建立嚴格的施工監測制度,專人負責,認真、及時地分析監測數據,并反饋設計單位,以盡早判斷,指導下階段施工。28.施工方應具有完整的文明施工保證措施,保證施工期間施工場地及場地周圍的環境要求(噪音、衛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