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建設項目臺背回填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9674
2024-09-06
5頁
37KB
1、高速路建設項目臺背回填工程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技 術 交 底 書工程名稱XX高速公路XX施工單位XX建設有限公司施工部位臺背回填交底時間XX交底內容:臺背及基坑回填施工技術交底一)、填料選擇1、回填料應本著因地制宜、就近取材、經濟合理的原則,選用透水性強、水穩性好、強度高、宜于穩定的材料。分別選用砂、砂礫、開山石渣等,填料的最大粒徑不得大于10cm;根據本標段的實際情況決定采用開山石渣或5%(9%)的石灰土。A、石渣料最大粒徑不得超過10cm且不大于層厚的2/3,必須是通過37.5m2、m篩孔的碎石含量在30%70%之間,碎石土CBR值應不小于8%。B、石灰應符合規范規定的一級生石灰(以鈣、鎂含量測定指標為準)。生石灰在使用前10天進行充分消解,消解后要保持一定的濕度,以免過于飛揚或過濕成團。石灰使用前進行過篩(篩孔1cm),以剔除未消解石灰塊。C、臺背回填材料通過一系列試驗合格且通過監理工程師認可審批。二)、準備工作:1、清理現場施工前首先必須清除基坑內泥漿、雜物,同時疏通四周排水系統。2、開挖臺階 采用挖掘機或人工開挖兩側臺階,開挖臺階具體要求如下:(1) 臺階距結構物基礎的距離應符合圖紙要求;(2) 臺階高100cm,寬200cm,設置24%的反坡;(3) 臺階上松土應3、徹底清除,以保證與路基有良好的銜接; 3、結構沉降縫處理回填前認真檢查結構物的沉降縫處理情況,各防水處理達到結構物設計要求。4、標識回填層次臺背回填應分層填筑,每層松鋪厚度不宜超過15cm(倒虹吸、圓管涵為10cm),為防止每層填筑厚度超厚或漏檢,應在臺背墻上按15cm間隔用紅油漆劃分回填層次,一般以基礎頂面開始,每15cm標上刻度,自下而上,標出層數,以便施工控制檢查。三)臺背回填范圍 根據設計圖紙及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1.1、 圓管涵底寬兩側不小于2倍圓管涵直徑,高度以管涵基座底算起至管頂50cm范圍內。1.2、 蓋板(箱)涵每側在原地面位置距墻身內邊緣底寬不小于3米,原地面以下回填至基礎4、邊緣不小于50cm(按1:0.5坡順接至原地面),臺背填筑高度按1:2坡原地面起至涵頂(當涵頂部分占用結構層時,臺背回填處理至路床頂部,低于涵頂)范圍內;要求每2m挖一高為1m的臺階,確保與路基銜接緊密。1.3、 通道、小橋、大中橋臺背回填從承臺頂面開始,距肋板邊緣底寬不小于3m,按1:2的坡填至搭板下且臺背面承臺必須涂瀝青后,方可進行臺背,有承臺或系梁的從其頂部算起,無承臺或系梁的從基樁與立柱接茬處算起;要求每2m寬挖一高為1m的臺階,確保與路基銜接緊密。四)臺背回填方案我標段的目前橋涵臺背回填采用5%的石灰土或開山石渣料,要求15cm一層分層進行回填,倒虹吸與圓管涵采用9%的石灰土或開山石5、渣料,要求10cm一層分層進行回填。石灰土采用在取土場集中堆土、堆灰碼方挖掘機摻拌,拌和完成后悶料不低于24小時(宜控制在2448小時內),然后運至工地攤鋪碾壓的施工方式,要求壓實度不小于96%。若采用開山石渣進行填筑,使用相對沉降法觀測壓實度,具體方法如下:填筑松鋪厚度控制在17cm(或12cm),推土機初平,再用平地機精平,精平后用鋼釬布設三個測點,即中樁、邊樁。碾壓時,先靜壓一遍,再振壓68遍,無明顯輪跡后,用水準儀測定一個讀數。再振壓兩遍,再測定一個讀數。以兩次讀數計算沉降量。若小于3mm,視為合格;大于3mm,再振壓兩遍,測量讀數,計算沉降量。重復上述工作,直至沉降量在2mm范圍內表6、面平整密實且無明顯輪跡時視為合格。 五)施工注意事項1、 臺背回填一定要兩個臺背同時、對稱進行,在回填壓實施工中,應對稱回填壓實,結構物兩側臺背回填高差不能大于50cm,防止對結構物形成單側受壓,并保持結構物的完好無損。涵頂填土75cm內應采用壓路機靜壓壓實,以達到規定的壓實度為準,且涵頂填土大于75cm時,才允許機械通過 。2、 回填應嚴格控制選料含水量,嚴格控制壓實遍數(由試驗確定),及時檢測壓實度,確保分層壓實度應達到96%以上。3、 臺背回填范圍總體要求應按技術規范執行,臺背填土與路堤填筑盡量同步進行,也可滯后于路堤填筑,但不能超前路堤填筑。4、臺后基礎頂面以下基坑回填必須采用與臺背回7、填相同的材料,每層壓實度需達到96%以上。5、 嚴禁涵洞完成后馬上進行回填土施工,否則將可能因為涵洞砌體砂漿或混凝土強度太低,在土壓力及壓實機械作用下損壞涵洞。只有在砂漿或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時才能進行臺背回填。6、 嚴禁在蓋板(或拱圈)未安裝(或現澆),或分離式基礎的涵底鋪砌或支撐梁未施工,即進行臺背回填施工。將會導致在土壓力作用下,容易造成基礎水平位移,或墻身傾斜,甚至墻身開裂、傾覆。在進行臺背回填施工前,必須具備如下條件:A、蓋板或拱圈已安裝(或現澆)完畢,且已具有足夠強度。B、分離式基礎的涵底鋪砌或支撐梁已施工完畢,且已具有足夠強度。C、基礎、墻身混凝土已具有足夠強度。7、 8、臺背回填須嚴格控制分層厚度,如果控制不嚴,通車后臺背回填料在靜壓荷載和振動荷載的作用下進一步密實、壓縮變形產生下沉,表現為橋臺跳車越來越嚴重,一方面影響行車的舒適性,另一方面跳車對構造物產生過大沖擊力將影響到結構安全。 8、臺背回填應盡可能采用重型壓路機碾壓,碾壓時應注意壓路機與構造物的距離和振動幅度,確保構造物的安全。對于壓路機無法碾壓的死角或漏壓區,應翻挖后重新換填水泥穩定材料,采用小型夯機夯實。9、臺背回填應與錐坡填筑同步組織施工,填料、壓實度、層厚要求同臺背回填。10、倒虹吸的深基坑回填超出涵頂50cm時,應按照路基筑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填筑,按照1:2的坡度進行放坡,要求每2m挖一9、高為1m的臺階,確保與路基銜接緊密。11、臺背回填工作必須建立單獨的施工檔案,做到“一物一檔”,填前、施工過程中、回填完畢三過程應拍攝彩色照片留檔,照片內容必須是能夠反映一個構造物兩側臺背回填的全貌。并要注明構造物的樁號、名稱、厚度、分層標記、編號等。數量為每側臺背每層留存不小于一張并標明0#或1#臺。6)臺背回填質量控制指標、檢驗頻率和方法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或頻率壓實度檢測最后兩遍碾壓后各代表測點的高程,應無明顯輪跡,沉降差值小于2mm。工藝法(或灌砂法)厚度不大于設計(或規定)每50m2一點,用尺量,且不少于3點臺階符合設計要求(或規定)用尺量寬、高各三點長度不小于設計(或規定)用尺量三點寬度不小于設計(或規定)用尺量三點七)安全注意事項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 2、現場所有司機必須持證上崗。 3、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施工場地。4、施工現場所有設備、設施、安全裝置、工具、配件以及個人勞保用品等必須經常進行檢查,確保完好和安全使用。5、施工場地內的一切電源、電路的安全和拆除必須由持證電工操作,電器必須嚴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電保護器。各孔用電必須分閘,嚴禁一閘多用。電纜必須架高2.5m,嚴禁拖地和埋壓土中。夜間施工,照明應采用12V以上的安全燈。交底人/日期被交底人/日期見證人/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