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標段建設項目梁板運輸及機械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9689
2024-09-06
7頁
176.50KB
1、輕軌標段建設項目梁板運輸及機械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一、 交底概況本交底內容主要針對本項目01標段一工區區間內的高架線路上部結構預制梁板的運輸,現場施工材料、大中型機械設備、商品混凝土運輸車輛等安全通行。同時滿足單片預制梁吊裝過程所使用的2臺300t履帶吊安全通行,運輸擬使用雙車頭加雙縱11軸軸線板運輸等。二、編制依據2.1 XX輕軌一期01標段施工用地范圍需求說明文件2.1 XX工程地形測繪及地下管線調查技術總結報告文件2.3 XX輕軌一期01標段施工組織設計和相關圖紙2.4 2、起重機械安全規程(GB6067-2010)2.5 QUY300履帶起重機性能參數表三、交底內容本交底內容主要包括施工運梁道的設計標準、特殊地段設計要求、施工工藝、施工方法、地下管線保護措施及市政道路保護措施、安全保障措施等、便道線路標高。四、設計標準4.1、一般路段設計要求為了確保施工便道行車暢通,雨季能正常行車,施工便道統一設計和統一施工標準,嚴格執行。根據運輸便道轉彎半徑及地基承載力要求,同時為滿足現澆段支架的的占地要求(線路投影線1.8m),排水溝寬度為1m,即在橋梁結構投影線外3m沿大樁號方向在線路右側修建一條運梁便道(如下圖所示)。考慮冬季凍融影響和經濟比較,便道路面采用級配碎石路面3、,級配碎石摻入M400水泥,按質量比,摻量為3%,運梁通道路面寬度9米(履帶吊寬度8.3m),同時為滿足吊梁時工地運輸通道的暢通,在運梁通道右側加寬3.5m,用于其他施工車輛的通行。路基1:1放坡。根據地質報告,101105車站段路基原地面挖除地表軟土換填150cm山渣石。4.2、特殊路段設計要求根據實際勘察結果顯示,本工程出入線段、101-102區間、102-103區間、103-104區間、104-105區間等多處盡量使用原有道路,個別路段需要高填深挖。如104-105區間過水渠和加油站路段,對于高填深挖段的放坡比不得小于1:1.5,并采取邊坡防護加固。路基每側加寬0.4m,必要時修建碎落平4、臺,保證路面無落石、落土,便于交通運輸車的行走。便道位于軟土或沼澤地帶,基底拋填大塊石渣處理并作好防護,必要時采用漿砌片石骨架防護。路基采用不低于60cm石渣,關鍵路段路面可采用碎石面層。橫斷面結構下部為90壓實度的填土,基床壓實度為93%。104-105區間過水渠路段涵洞做法,詳見專項施工方案。為確保運梁安全,并以運輸車輛的參數為參考,設計施工運梁便道參數如下:1、道路曲率半徑50m;2、最大縱坡1%;3、運梁道路及履帶吊工作面的基礎承載力不小于200kpa/4、運梁車加梁高及支墊高度約3.6米,跨路架空弱點等凈空高度不應小于4.5米。五、施工工藝填筑炮渣石和較小顆粒碎石材料,采用裝載機、挖5、掘機挖裝,自卸汽車運輸,振動壓路機碾壓。5.1、101-102區間、102-103區間、103-104區間、104-105區間清除30cm腐殖土(如腐殖土較厚,就地填筑為宜),分三層填筑炮渣石,每層虛鋪6065cm,采用18t震動壓路機碾壓至成型,表層碾壓至無輪跡。路面040mm級配碎石采用挖掘機摻拌3%水泥,挖機干拌均勻,裝載機初平,平地機精平,局部人工找平,壓路機穩壓兩遍,弱震壓2遍,強振2遍,靜壓收光。(如下圖1)圖15.2、過渠便橋管件間采用混凝土澆筑,路面混凝土采用兩層12150鋼筋網片,30cm厚鋼筋混凝土路面,混凝土路面與土石便道順接。(如下圖2)圖2六、施工方法根據不同性質的填6、料應分層填筑,且應盡量減少層數,每一水平層的全寬用同一種填料填筑,每種填料層累計總厚度不小于40cm。填土區段按照網格化布料,用推土機攤鋪,達到每填筑層在縱向和橫向大致平整,以保證壓路機碾壓輪表面能基本均勻接觸層面進行壓實,達到最佳碾壓效果。推土機攤鋪平整的同時,對路肩進行初步壓實,保證壓路機進行壓實時,壓到路肩而不致滑坡。采用重型振動壓路機振壓。碾壓順序按先兩側后中間,根據不同便道路段,先以靜壓為主,再靜壓后弱振、后強振的操作程序進行碾壓。壓路機的最大碾壓行駛速度不超過4km/h。各區段交接處,互相重疊壓實,縱向搭接長度不小于2m,沿線路縱向行與行之間壓實重疊不小于40cm,上下兩層填筑接頭7、錯開不小于3.0m。含水量適宜的填料及時碾壓,防止松散填料在空氣中暴露時間過長,導致含水量損失難以壓實。含水量不適宜的填料進行調整處理后再碾壓。路基整修在便道工程陸續完畢、所有排水構造物已經完成并在回填之后進行。七、地下管線保護措施及市政道路保護措施7.1、地下管線保護措施便道施工前應該找相應的知情人員或根據地下管線圖紙了解確認要施工的范圍內是否有地下管線存在,必要時采取物探及人工挖探溝的方法進行確認,最大程度以保證不破壞地下管線。在施工過程中應有專人(項目部管理人員及現場施工方專項負責人員)負責地下管線保護工作,建立安全施工保障體系,施工前做好交底工作,杜絕盲目施工。7.2、市政道路保護措施8、對于市區正式道路應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包括路邊路緣石,排水蓋板,路燈基礎、路面標線等設施。施工便道與正式道路交叉時應處理好交接處,應使施工便道同道路處于一個平面上,路面保護可采取粗砂保護,重載經過時應在上方鋪設鋼板。履帶吊行走通過時應至少鋪150mm厚砂找平,上鋪25mm厚鋼板。施工完成后對正式道路予以恢復成施工前狀態。八、安全保障措施8.1預防物體打擊措施8.2.1所有進入現場的施工操作人員,管理人員,必須戴合格的安全帽。8.2.2施工交叉作業時,要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并指定專職人員進行檢查與協調。8.2.3 施工現場采取車輛轉場運輸吊車配件,裝車的配件必須要綁牢固定,要選擇場地平整暢通的路9、面運輸。8.2.4施工整個過程需派專人疏解交通,提醒過往行人或車輛繞道通過。8.2預防機械傷害措施8.3.1 起重吊裝各種物體時,起重工要把物體綁牢固定后方可起吊。8.3.2 現場使用的機械設備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規范,嚴禁違章作業。8.3.3 各種機械設備有專人負責維修保養,經常對其關鍵部位進行檢查。 8.3.4 機械安裝時基礎要穩固,起重機吊臂下方、旋轉半徑內不得站人或者有行人穿行,吊裝時機械臂與架空線距離符合安全規定。8.3.5 施工現場所使用的機械設備嚴禁超負荷帶病運轉。8.3預防觸電措施8.4.1 施工現場設專職用電管理安全員,加強對臨時用電的安全管理。8.4.2 現場臨時用電系統配10、電箱,按照規定設置圍欄,并配以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8.4.3 電工要持證上崗,工作時穿絕緣鞋,禁止非專業人員操作。8.4.4 工地用電設備要絕緣良好,不帶電的金屬外殼應做保護接零。8.4.5 臨時用電線路必須按照規范要求架設整齊,施工現場設備及照明禁止使用單重絕緣的電線(如塑料花線),要使用雙重絕緣的橡套線。8.4.6 電器設備安裝要符合相應規定,性能及絕緣良好。8.4.7 電工對電器設備設施運行狀態應隨時進行檢查及時修復,及時檢查糾正現場人員違反用電安全操作行為。8.4.8 施工現場機械設備使用時,必須與架空線路保持安全距離,符合安全規定。8.4.9現場使用的照明燈,做好接零保護,金屬架桿手持部位采取絕緣措施。電源線使用護套線,電源線裝設漏電保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