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互通橋架建設項目暗涵通道工程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9720
2024-09-06
7頁
56KB
1、記錄表01 道路互通橋架建設項目暗涵通道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承包單位:西部XX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合同段:No1監理單位:XX交通科學研究院 編 號:工程名稱蓋板通道樁號及部位CK0+225圖名(號) 交 底 內 容交底內容交底內容交底內容交底內容交底內容XX互通CK0+225蓋板通道施工技術交底一、工程概況CK0+225蓋板通道,暗涵,填土厚1.826m,正交90度,凈跨4m,凈高4.5m,設計涵長15m。整體式C25鋼筋砼基礎,基坑地基承載力要求不小于200Kpa,設計基底無換填。二、施工準備1. 保證運輸便道暢通2. 施工所需人員、材料、機械進場3. 進場水泥、砂石等原材料檢測合格、試驗配合比2、已批復4. 施工方案及開工報告已上報二、施工方法1. 施工順序施工測量放樣基坑開挖基礎模板安裝及砼澆筑墻身模板安裝及砼澆筑蓋板安裝翼墻基礎及墻身施工沉降縫防水層施工洞內面層施工進出口施工臺背回填。2. 測量放樣通道采取反開挖施工方法。測量人員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放樣,放出通道位置及確定開挖深度。將涵軸線控制線延長至坑外適當位置加以固定并妥善保護,并按照1:1的開挖坡比放出基坑開挖線。施工員根據測量數據用石灰撒出基坑開挖線,并現場控制開挖深度。3. 基坑開挖(1)基坑開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作業。(2)基坑開挖前做好地面排水,在基坑頂外緣向外設排水坡,使基底不致遭受危害。(3)開挖時在坑頂外緣留有3、護道,材料堆放距坑邊緣不小于1.0m,機械及機車通道距坑邊緣不小于1.0m。(4)當開挖至設計基底以上20cm設計時,進行基底承載力初探試驗,若基底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用人工配合繼續開挖修整成型。若不滿足設計要求,須按規定程序申報變更,并經質檢、監理人員同意后繼續開挖,并按變更要求進行基底換填處理。4. 基礎模板安裝、鋼筋綁扎及砼澆筑(1)通道基礎模板采用鋼模拼裝,48鋼管支撐。(2)在基坑開挖完成后,測量人員將基礎進行放樣,確定基礎位置及標高。(3)模板安裝要牢固。端部模板支撐牢固,同時采用鋼管斜撐,以加固模板,防止跑模,沉降縫錯位。每道基礎模板內采用方木支撐。(4)模板安裝時應注意模板接縫4、之間是否緊密、平順。模板之間采用雙面膠進行填塞、粘合,防止漏漿。(5)沉降縫設置。根據設計及規范要求,一般暗涵通道每隔46米設一道沉降縫。沉降縫寬12cm,明涵通道基礎按沉降縫設置分段澆筑,每一段澆筑一次性完成。(6)模板安裝完成并經質檢、監理檢查合格后同意砼澆筑施工。由質檢人員通知砼攪拌站按照施工配合比摻配拌和,并用砼罐車運至施工現場。(7)現場施工人員在砼到達現場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檢查振動器、發電機是否運行正常,溜槽是否搭設好,嚴禁溜槽直接搭在模板上,溜槽出口與澆筑部位保持一定高度(0.51.0m)。 (8)基礎砼澆筑完后,立即在基礎表面進行拉毛處理,并按要求預埋接岔筋,以保證與墻身5、砼的銜接。5. 墻身施工(1)通道墻身采用搭鋼管支架、支撐鋼模板現澆施工。(2)支模前,測量人員對墻身進行放樣。施工人員根據放樣部位進行模板安裝定位。(3)模板安裝按照基礎沉降縫分段安裝,模板之間采用雙面膠進行填塞、粘合,防止漏漿。(4)模板采用14拉桿對拉固定,防止跑模。(5)墻身砼采用水平分層澆筑,每層厚度控制在30cm以內,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成型,每塊墻身必須一次性澆筑完成。(6)砼澆筑過程中,指派12名經驗豐富的模板工隨時檢查模板,一旦發現模板松動或跑模,馬上停止砼澆筑,直到加固好。(7)每板墻身澆注完后視氣溫2436h進行脫模,進行下段墻身施工。下段墻身模板安裝采用前一段模板滑移到6、位,再進行加固。(8)養生:墻身采用覆蓋麻袋或滲水土工布,定時灑水養生。養生期不小于7天。6. 蓋板預制及安裝(1)鋼筋綁扎,鋼筋嚴格按施工圖及規范施工,經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模板安裝。(2)模板安裝,蓋板模板采用鋼模,用螺絲及點焊的方式固定,地拉桿穿過臺座的預留孔,支撐牢固。為防止漏漿,模板相接處嵌4mm厚橡膠條(3)蓋板砼施工,采用集中拌和,砼車運輸,高頻振動器配合,插入式振動器振動。混凝土一次澆筑成型。明涵蓋板頂面應進行拉毛處理,以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4)蓋板安裝,待預制蓋板的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方能吊運,堆放及安裝。安裝時用運梁車運輸,吊車配合。 蓋板安裝好后,現澆C7、20小石子混凝土板端與臺帽6cm空隙,以使板端與臺墻頂緊。(5)斜交涵洞,涵洞兩端梯形板,應按設計尺寸和要求進行現澆。7. 翼墻及進出水口墻身及蓋板施工完畢后,即可進行洞口基礎、翼墻砼施工。其施工工藝同通道主體。根據設計洞口尺寸開挖洞口基坑,并檢查標高,幾何尺寸及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后,即開始澆注基礎砼,然后再施工翼墻墻身。其要求同于臺身澆注。洞口與涵身之間按設計要求須留2cm沉降縫。 8. 洞內人行道及進出口洞內鋪砌完成后,進行隔水墻及人行道填土、水溝蓋板等施工。進出水口應嚴格按圖紙所示,采用圬工結構修筑,施工工藝應符合規范規定。進出水口的溝床應整理順直,使上下游水流穩定暢通。砌筑用片石的石料8、強度等級要求不小于M30。涵底鋪砌采用M7.5漿砌40cm厚片石,砌筑時必須保證砂漿飽滿,以起到支撐梁及承受沖刷的作用9. 沉降縫及防水層施工除巖石地基上的涵洞不設沉降縫外,洞身和基礎應在填挖交界處、土質發生變化處應設一道沉降縫,其余每隔46m設沉降縫1道,翼墻與臺墻設沉降縫隔開。沉降縫應貫穿整個斷面(包括基礎),沉降縫設置應與板方向平行,縫寬12cm,縫內用瀝青麻絮填塞。沉降縫在基礎頂面以下,填嵌涂瀝青木板或瀝青砂及瀝青浸制麻筋,以可以用粘土填入搗實,并在流水面邊緣以1:3水泥砂漿填塞,深度約15厘米。在基礎頂面以上,接縫外側以熱瀝青浸制麻筋填塞,深度約5m,內側以水泥砂漿填塞,深度約15厘9、米,中間空隙填以粘土應在蓋板及涵臺身外層與填土的接觸面涂刷熱瀝青防水層兩道,每道厚約1.5mm,涂后不再另抹砂漿。進行涵洞外層防水層施工后才可進行下一步施工工序。10. 臺背回填當臺身強度達到設計值75%后,方能于臺后進行填土。臺后填土順路線方向長度,應自臺身起,頂面不小于涵臺高度加2m,底面不小于2m。本項目要求采用級配碎石作填料,通道兩側對稱均勻分層同步進行填筑施工,填筑寬度按規范要求施工。臺身背后1.0米范圍內采用輕型夯實機械或人工打夯施工。其它范圍采用壓路機壓實時在采用弱振,禁止強振施工。符合規范要求后再進行下一層填筑。每層壓實厚不超15cm,壓實度應達到96%以上涵洞兩側要與錐體同時10、填土,避免端墻受偏壓 11. 通道蓋板頂面填土通道蓋板頂面填土厚度少于50cm時禁止車輛通行。通道蓋板頂面填土應在通道蓋板強度達到要求后分層填筑,第一層松鋪厚度不小于50cm,使用壓路機碾壓時以靜壓方式進行。三、注意事項1. 施工時如發現進出口涵底標高與實際不符,若有差異需通知設計單位,適當調整涵洞位置、進出口及涵底標高,使進出口與水溝、水渠或邊溝接順2. 蓋板涵洞通用圖與蓋板通道通用圖不同,不得混用3. 每道工序完成后,質檢工程師應先進行自檢,不合格時,進行整改,合格后報監理工程檢查。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嚴禁未經質檢、監理人員檢查并同意施工,擅自進行下一步工序施工。4. 11、基坑開挖應有計劃性,嚴禁基坑暴露時間過長。5. 砼施工質量控制:(1)原材料控制:所有進場原材料必須進行送檢,對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2)施工配合比控制:質檢、試驗人員在砼攪拌站開機前將砂、石含水量測出,將施工配合比交給拌和機手輸入電腦。砼生產過程中,攪拌機手不得擅自隨意更改配合比。如情況異常,需要更改配合比,應先通知試驗工程師,由試驗工程師決定。(3)防止砼離析:砼入模時保持垂直落入,其傾落的自由高度小于2m。(4)砼振搗:采用垂直或斜向振搗(振動棒與砼面成4050度)。振搗時應快插慢出,逐點移動,順序進行,防止漏振或過振,砼表明泛漿時即可。50型振動棒每次移動距離控制在50cm,每一點振動的時間在20-30s左右,振動棒距離模板控制在15cm左右,禁止在振動棒接觸模板。分層澆筑時,每層厚度不應超過30cm,在振搗上一層時,必須在下一層初凝之前,同時應插入下一層5cm左右附圖:XX互通CK0+225蓋板通道布置圖交底負責人日期接受交底人員簽名 日期: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