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項目隧道電力過軌管側(cè)壁預埋管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9755
2024-09-06
18頁
199.98KB
1、鐵路項目隧道電力過軌管、側(cè)壁預埋管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技 術 交 底 編號:工程名稱新建鐵路項目隧道工程接受交底隊各架子隊交底項目隧道過軌管施工交底日期交底依據(jù): 隧道附屬洞室、洞室接地、過軌設計參考圖(圖號:)。交底內(nèi)容:1.適用范圍適用于新建鐵路二分部隧道工程過軌管施工。2.隧道過軌管設置2.1專業(yè)洞室過軌管設置(具體布設見下圖)專用洞室過軌管平面布設圖1、電力過軌:在電力電纜槽里設10根過軌鋼管,連接對側(cè)正洞電力電纜槽2、電力過軌鋼管采用直徑為150的熱浸塑鋼管和100浸塑鋼2、管,鋼管均需抗震抗壓;過軌鋼管與線路成45度夾角,過軌管間中至中距離為50cm;鋼管一端與電力電纜槽溝通,鋼管底部應高出電纜槽底35cm,另一端伸至線路對側(cè)電力電纜槽內(nèi),鋼管兩端用布包好,以防異物進入,管口高出溝底35cm,過軌管設置時兩端應用泡沫填充劑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預設兩根4mm的鐵絲,過軌管管口及內(nèi)壁應光滑無毛刺、彎曲半徑不小于0.6m、當預埋過軌鋼管有彎曲時,彎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電力電纜過軌保護鋼管彎成S形,預埋時S形管所在平面與水平面呈45夾角以滿足電纜敷設要求。3、通信過軌:在洞室兩側(cè)通信電纜槽里各設2根100熱浸塑鋼管,預埋過軌管與隧道成45度夾角,一端至洞室對側(cè)通信信號3、電纜內(nèi)露頭,一端至洞室交叉口處通信信號電纜槽內(nèi)露頭,洞室兩側(cè)各設2根50熱浸塑過槽鋼管,用于連通洞室處通信信號電纜槽與電纜腔通信信號電纜槽。鋼管兩端用布包好,以防異物進入,管口高出溝底35cm,過軌管設置時兩端應用泡沫填充劑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預設兩根4mm的鐵絲,過軌管管口及內(nèi)壁應光滑無毛刺、彎曲半徑不小于0.6m、當預埋過軌鋼管有彎曲時,彎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電力電纜過軌保護鋼管彎成S形,預埋時S形管所在平面與水平面呈45夾角以滿足電纜敷設要求。4、側(cè)壁預埋管:在隧道內(nèi)的洞室余長電纜腔與洞室側(cè)壁之間預埋2根50熱浸塑鋼管,預埋管位置距洞室側(cè)壁交叉口1.5m,預埋管一端通至專用洞室余長電纜4、腔內(nèi)露頭,另一端通至洞室側(cè)壁距地面1.3m處露頭。5、各預埋管內(nèi)預穿4mm鐵絲2根,其兩端纏繞在管口,且管口臨時封堵,以免雜物掉入,各管線露頭不小于1m。2.2專業(yè)洞室及無線直放站過軌布設(具體布設見下圖)專用洞及無線直放站過軌管布設圖1、電力過軌:在電力電纜槽里設10根過軌鋼管,連接對側(cè)正洞電力電纜槽。2、電力過軌鋼管采用直徑為150的熱浸塑鋼管和100浸塑鋼管,鋼管均需抗震抗壓;過軌鋼管與線路成45度夾角,過軌管間中至中距離為50cm;鋼管一端與電力電纜槽溝通,鋼管底部應高出電纜槽底35cm,另一端伸至線路對側(cè)電力電纜槽內(nèi),鋼管兩端用布包好,以防異物進入,管口高出溝底35cm,過軌管設置時5、兩端應用泡沫填充劑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預設兩根4mm的鐵絲,過軌管管口及內(nèi)壁應光滑無毛刺、彎曲半徑不小于0.6m、當預埋過軌鋼管有彎曲時,彎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電力電纜過軌保護鋼管彎成S形,預埋時S形管所在平面與水平面呈45夾角以滿足電纜敷設要求。3、通信過軌:在洞室兩側(cè)通信電纜槽里各設2根100熱浸塑鋼管,預埋過軌管與隧道成45度夾角,一端至洞室對側(cè)通信信號電纜內(nèi)露頭,一端至洞室交叉口處通信信號電纜槽內(nèi)露頭,洞室兩側(cè)各設2根50熱浸塑過槽鋼管,用于連通洞室處通信信號電纜槽與電纜腔通信信號電纜槽。鋼管兩端用布包好,以防異物進入,管口高出溝底35cm,過軌管設置時兩端應用泡沫填充劑封堵、并在每6、根管中預設兩根4mm的鐵絲,過軌管管口及內(nèi)壁應光滑無毛刺、彎曲半徑不小于0.6m、當預埋過軌鋼管有彎曲時,彎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電力電纜過軌保護鋼管彎成S形,預埋時S形管所在平面與水平面呈45夾角以滿足電纜敷設要求。4、側(cè)壁預埋管:在隧道內(nèi)的洞室余長電纜腔與洞室側(cè)壁之間預埋2根50熱浸塑鋼管,預埋管位置距洞室側(cè)壁交叉口1.5m,預埋管一端通至專用洞室余長電纜腔內(nèi)露頭,另一端通至洞室側(cè)壁距地面1.3m處露頭。5、在專用洞室與無線直放站隔離門處縱向依次埋設4根50熱浸塑鋼管,預埋管一端通至專用洞室電纜槽內(nèi)內(nèi)露頭,另一端通至專用洞室對面的電纜槽內(nèi)露頭。6、在專用洞室與無線直放站兩側(cè)邊墻處橫向穿過7、隔離門門框墻每測依次埋設4根50熱浸塑鋼管,預埋管一端通至專用洞室電纜槽內(nèi)內(nèi)露頭,另一端通至無線直放站電纜槽內(nèi)露頭。7、各預埋管內(nèi)預穿4mm鐵絲2根,其兩端纏繞在管口,且管口臨時封堵,以免雜物掉入,各管線露頭不小于1m。2.3照明箱變洞室過軌管設置(具體布設見下圖)照明箱變洞室過軌平面布設圖1、電力過軌:在照明箱變洞室處,電力電纜槽里兩側(cè)應分別預埋5根過軌鋼管,平面八字節(jié)布設,預埋過軌管與隧道成45度夾角。2、電力過軌鋼管采用直徑為150的熱浸塑鋼管和100浸塑鋼管,鋼管均需抗震抗壓;過軌鋼管與線路成45度夾角,過軌管間中至中距離為50cm;鋼管一端與電力電纜槽溝通,鋼管底部應高出電纜槽底358、cm,另一端伸至線路對側(cè)電力電纜槽內(nèi),鋼管兩端用布包好,以防異物進入,管口高出溝底35cm,過軌管設置時兩端應用泡沫填充劑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預設兩根4mm的鐵絲,過軌管管口及內(nèi)壁應光滑無毛刺、彎曲半徑不小于0.6m、當預埋過軌鋼管有彎曲時,彎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電力電纜過軌保護鋼管彎成S形,預埋時S形管所在平面與水平面呈45夾角以滿足電纜敷設要求。3、通信過軌:在洞室兩側(cè)通信電纜槽里各設2根100熱浸塑鋼管,預埋過軌管與隧道成45度夾角,一端至洞室對側(cè)通信信號電纜內(nèi)露頭,一端至洞室交叉口處通信信號電纜槽內(nèi)露頭,洞室兩側(cè)各設2根50熱浸塑過槽鋼管,用于連通洞室處通信信號電纜槽與電纜腔通信信號9、電纜槽。鋼管兩端用布包好,以防異物進入,管口高出溝底35cm,過軌管設置時兩端應用泡沫填充劑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預設兩根4mm的鐵絲,過軌管管口及內(nèi)壁應光滑無毛刺、彎曲半徑不小于0.6m、當預埋過軌鋼管有彎曲時,彎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電力電纜過軌保護鋼管彎成S形,預埋時S形管所在平面與水平面呈45夾角以滿足電纜敷設要求。4、側(cè)壁預埋管:在隧道內(nèi)的洞室余長電纜腔與洞室側(cè)壁之間預埋2根50熱浸塑鋼管,預埋管位置距洞室側(cè)壁交叉口1.5m,預埋管一端通至專用洞室余長電纜腔內(nèi)露頭,另一端通至洞室側(cè)壁距地面1.3m處露頭。5、各預埋管內(nèi)預穿4mm鐵絲2根,其兩端纏繞在管口,且管口臨時封堵,以免雜物掉入,10、各管線露頭不小于1m。2.4隧道洞口過軌管設置(具體布設見下圖)隧道口過軌管平面布設圖1、電力過軌:在隧道洞口預埋4根150熱浸塑鋼過軌管,預埋管分兩組預埋,每組兩根,第一組預埋管一端通至對側(cè)電力電纜槽,另一端通至正洞內(nèi)的電力電纜槽并在距離洞口里程2m處露頭,第二組預埋管預埋在距離洞口里程約5m的位置預埋,兩端在隧道兩側(cè)的電力電纜槽內(nèi)露頭。2、電力過軌鋼管采用直徑為150的熱浸塑鋼管,鋼管均需抗震抗壓;過軌鋼管與線路成45度夾角,過軌管間中至中距離為50cm;鋼管一端與電力電纜槽溝通,鋼管底部應高出電纜槽底35cm,另一端伸至線路對側(cè)電力電纜槽內(nèi),鋼管兩端用布包好,以防異物進入,管口高出溝底311、5cm,過軌管設置時兩端應用泡沫填充劑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預設兩根4mm的鐵絲,過軌管管口及內(nèi)壁應光滑無毛刺、彎曲半徑不小于0.6m、當預埋過軌鋼管有彎曲時,彎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電力電纜過軌保護鋼管彎成S形,預埋時S形管所在平面與水平面呈45夾角以滿足電纜敷設要求;要求電纜槽內(nèi)露頭1cm,預埋彎曲半徑不小于0.6m,下穿弧度同仰拱曲率。3、通信過軌:在隧道洞口預埋2根100熱浸塑鋼管,預埋過軌管與隧道成45度夾角,其中一端至對側(cè)通信信號電纜內(nèi)露頭,一端通至隧道洞口內(nèi)的通信信號電纜槽并在距離洞口里程5m處露頭。鋼管兩端用布包好,以防異物進入,管口高出溝底35cm,過軌管設置時兩端應用泡沫填充12、劑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預設兩根4mm的鐵絲,過軌管管口及內(nèi)壁應光滑無毛刺、彎曲半徑不小于0.6m、當預埋過軌鋼管有彎曲時,彎曲角度不能小于120度,電力電纜過軌保護鋼管彎成S形,預埋時S形管所在平面與水平面呈45夾角以滿足電纜敷設要求。4、隧道內(nèi)進、出口2m處預留無線饋線,緊急電話的引上鋼管2根,在所有隧道內(nèi)進、出口4m處預留視頻引上鋼管2根,同時在距隧道內(nèi)進出口5m處分別預埋100過軌鋼管2根。5、側(cè)壁預埋管:先期開工段隧道進、出口均需預留緊急電話預埋鋼管及視頻前端設備預埋鋼管。6、各預埋管內(nèi)預穿4mm鐵絲2根,其兩端纏繞在管口,且管口臨時封堵,以免雜物掉入,各管線露頭不小于1m。3.洞室里程13、位置統(tǒng)計表隧道洞室統(tǒng)計表序號隧道名稱里程線路左側(cè)或右側(cè)數(shù)量所處位置圍巖洞室名稱1彭家寨隧道DK273+573左側(cè)1專用洞室DK273+323右側(cè)1專用洞室DK273+073左側(cè)1專用洞室DK272+823右側(cè)1專用洞室直放站DK272+588右側(cè)1照明箱變DK272+573左側(cè)1照明箱變DK272+323右側(cè)1專用洞室DK272+073左側(cè)1專用洞室DK271+823右側(cè)1專用洞室DK271+573左側(cè)1專用洞室DK271+323右側(cè)1專用洞室2吳家?guī)X隧道DK279+270右側(cè)1專用洞室DK279+520左側(cè)1專用洞室DK279+770右側(cè)1專用洞室DK280+020左側(cè)1專用洞室DK280+075左側(cè)1照明箱變DK280+090右側(cè)1照明箱變DK280+270右側(cè)1專用洞室3落家坪隧道DK277+945左側(cè)1專用洞室DK278+195右側(cè)1專用洞室DK278+295左側(cè)1專用洞室DK278+310右側(cè)1專用洞室4.安全施工技術措施1、非施工人員嚴禁進入施工現(xiàn)場。2、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進行施工。3、所有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5.環(huán)(水)保技術措施1、做好洞口排水,做到規(guī)劃布置合理,在隧道施工排水達到排放要求后才能排放,嚴禁污染環(huán)境。2、嚴格執(zhí)行環(huán)保措施,確保環(huán)保目標的實現(xiàn)。接底人復核人交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