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公路路基高邊坡開挖施工管理實施細則.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9816
2024-09-06
14頁
64.48KB
1、山區公路路基高邊坡開挖施工管理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路基高邊坡施工管理實施細則1.目的 為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規范現場施工管理及作業程序和過程控制標準,指導施工人員在高邊坡開挖過程中嚴格按設計要求、規程、規范及質量驗收標準進行施工。2 工程概況由于項目地處xx山區,山區地形復雜,表現為地面高差大,變化頻繁,橫坡陡,地形地質復雜,K5+122.5K5+515處路基高邊坡主要工程有:路基填方7.3萬方,最大填筑高度28米;挖方約9.0萬方,最大切深為60.88米,一般切深為2040米;設計采用分級2、開挖支護,每級高度10m,平臺寬度為2m,坡率1:0.31:0.75,邊坡防護第五、六級采用SNS主動防護網,第四級采用錨桿框架梁,第三級采用格賓網防護,第一、二級坡面不防護。3 主要施工方法開挖:土方采用挖掘機械開挖;對于軟石機械能夠開挖的盡量使用機械施工,機械不能開挖的采用爆破法施工;采用淺眼光面(預裂)爆破;對于山體穩定、石質堅硬、整體性好時采用光面爆破;對邊坡穩定性差,設計對振動有要求的路塹采用預裂爆破結合嵌補等的方法;對路塹邊坡采用分級放坡開挖。裝運:土、石采用挖掘機裝車,當運距在100米以內時采用推土機直接推送到位,當運距在100米以上時采用自卸汽車裝運。攤鋪:用推土機分層攤鋪,平3、地機整平,局部人工配合處理。碾壓:采用大噸位重型振動壓路機分層碾壓密實。對于涵洞等結構物臺背回填等無法采用重型壓路機碾壓的部位,采用平板式震動沖擊夯進行對稱夯實。路基正式填筑前,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填方路段進行路基填筑工藝試驗,以確定路基填方施工時的松鋪厚度、壓實遍數等各種施工參數,用以指導整個標段的填方施工。并將工藝試驗方案和工藝試驗所取得的參數結果報監理工程師審批。填方路基須分層填筑,用機械壓實達到設計要求的壓實度,每層填筑高度應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挖方路基分級逐層開挖,做好邊坡防護支擋工程。路基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施工準備地基加固土石方調配路堤填筑路基開挖成型路基保護基床加固擋土墻加固及防護4、附屬水溝路基施工工藝流程圖4路基開挖施工工藝及方法4.1.路塹石方開挖4.1.1.施工工藝流程淺孔爆破工藝流程:初步爆破方案設計鉆爆平臺開鑿鉆機、空壓機就位布孔預裂孔、主爆孔鉆孔炸藥、雷管裝填起爆網絡聯結起爆爆破效果分析、參數調整石方挖運下一爆破循環。光面爆破工藝流程:爆破方案設計主爆區鉆孔主爆區裝藥起爆光爆孔鉆孔光爆孔炸藥、雷管裝填光爆孔起爆爆破效果分析、參數調整石方清運下一爆破循環。預裂爆破工藝流程:爆破方案設計預裂孔鉆孔預裂孔炸藥、雷管裝填預裂孔起爆主爆區鉆孔主爆區裝藥起爆爆破效果分析、參數調整石方清運補嵌處理下一爆破循環。4.1.2.施工方法軟石:采用大功率推土機配松土器松動,并集中成5、堆,裝載機裝車,自卸汽車運輸。次堅石、堅石:采用爆破法松動,挖掘機裝車,自卸式汽車運輸。爆破后產生的大塊石采用挖掘機配液壓破碎錘改小。石方路塹開挖采用分級分段實施淺孔爆破。分級高度一般不超過5m。淺孔爆破采用小型鑿巖機鉆孔,炮孔直徑3850mm,孔深24米,根據開挖深度分一個或兩個臺階進行爆破,邊坡采用預裂爆破。炮孔方向:中間主炮孔取垂直孔,邊坡預裂孔與邊坡坡率相同。主爆區爆破參數及預裂孔的爆破參數根據有關經驗數據確定,并通過爆破效果檢驗后進行調整。預裂孔內采用分散不耦合裝藥,具體方法是將3條2#巖石炸藥分別綁扎于長2.4米、有一定強度的竹簽兩端和中間上,每條炸藥插入一個毫秒雷管。裝藥時仔細地6、牽住雷管線,將綁有炸藥的竹簽緩慢放入孔底,在竹簽頂端塞入20cm水泥紙,再在水泥紙上面填入1米粘土堵塞并夯實。以上爆破參數通過爆破效果檢驗后進行調整。淺孔爆破使用毫秒雷管起爆,每排用同段雷管同時起爆,各排按從前到后的順序起爆。4.1.3.技術措施石方爆破應以小型及松動爆破為主,不允許過量爆破。未經工程師同意,不得采用大、中型爆破。通過試爆精選爆破參數,根據每次爆破的特點不斷優化,提高爆破效率。準確布孔,淺孔爆破采用梅花形布孔,所有孔位準確測定,保證巖石塊度的均勻性,保證邊坡位置準確。淺孔爆破鉆孔采用托架支撐風鉆,并用測尺測定鉆孔角度,保證鉆孔定位和鉆孔角度準確。預裂孔和光爆孔采用測尺控制鉆孔角7、度,確保爆后坡面平順。炮孔鉆好后用水泥紙或稻草堵住孔口,防止因機械和人員活動導致鉆碴落入鉆好的炮孔內。起爆網絡采用寬孔距爆破技術,即按孔距和排距比為25的原則選擇起爆聯線,以減少爆破大塊率。4.2.路堤填筑施工工藝及方法4.2.1.工藝流程路堤放樣清理地表選擇取土場擊實試驗填前壓實清除表土壓實度檢查測量標高擊實試驗監理簽認路堤上料土方運輸含水量檢查平整壓實壓實度檢查邊坡修整排水施工填上層料監理檢查路基填筑施工工藝流程圖4.2.2施工方法路堤施工按橫向全寬、四區段、八流程水平分層填筑施工。四區段是:填土區段、平整區段、碾壓區段和檢驗區段;八流程是:施工準備放樣、基底處理、分層填筑、攤鋪平整、碾壓8、夯實、檢驗簽認、路基整修和邊坡修整?;滋幚恚菏紫葎澐肿鳂I區段,本合同段填方區段長不超過200米,按自然段劃分作業區段落。其次清除基底表層植被,挖除樹根,作好臨時排水設施。基底土密實,且地面橫坡緩于110時,路堤可直接填筑在天然地面上;在穩定斜坡上,地面橫坡為11015時,應清除草皮;地面橫坡陡于15時,原地面應挖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2m,對基巖面上的覆蓋層先清除覆蓋層再挖臺階,當覆蓋層較厚且穩定時可予保留,即在原地面挖臺階后填筑路堤;地面橫坡陡于12.5的地基和松軟土層或池塘地基以及施工技術復雜的地基,均應在路堤填筑期間對路堤和地基進行觀測,發現有顯著位移或異常變形時,立即暫停施工,查明原因9、,采取適當的處理措施。原地面為耕土、松土、浮土的厚度不大于0.3m時,應將原地面夯壓密實;如松土厚度大于0.3m,應將松土翻挖,分層回填壓實或采取設計要求的地基加固措施。分層填筑:采用按橫斷面全寬縱向水平分層填筑壓實方法。分層厚度不得大于30cm。如推土機推運施工可按松鋪厚度一次到位;如采用自卸車卸土,應根據車容量計算堆土間距,以便平整時控制厚度均勻。為了保證邊坡壓實質量,填筑時路基兩側應各加寬50厘米。攤鋪平整:填料攤鋪平整使用推土機進行初平,再用平地機進行終平,控制層面無顯著的局部凸出。對于滲水填料,平整面做成坡向兩側4%的橫向排水坡。為有效控制每層虛攤厚度,初平時應用水平檢測儀控制每層的10、虛鋪厚度。灑水晾曬:細粒土和粉砂、粘砂土填料碾壓前應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3%范圍內。當填料含水量較低時,應及時采用灑水措施,加水量可按一般規定中加水量公式;當填料含水量過大,提前將填料運至路堤攤鋪晾曬。碾壓夯實:壓實順序應按先兩側后中間,先慢后快,先靜壓后振動壓的操作程序進行碾壓。各區段交接處應互相重疊壓實,縱向搭接長度2米,沿線路縱向行與行之間壓實重疊應在0.4米;非綠化區邊坡壓實采用挖掘機改裝的夯實設備進行邊坡夯實,對于設計有綠化要求的坡面采用人工夯拍與種植植被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路基整修:包括路基面的橫坡、平整度、邊坡等整修內容,路基整修應嚴格按照設計結構尺寸進行,對于加寬部分11、在整修階段采用人工掛線清刷夯拍。4.2.3.技術措施路基正式填筑前,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填方路段100m進行路基填筑工藝試驗,以確定路基填方施工時的松鋪厚度、壓實遍數等各種施工參數,用以指導整個標段的填方施工。并將工藝試驗方案和工藝試驗所取得的參數結果報監理工程師審批。地基有地下水出露時,應將其出露位置、出水量和處理情況做詳細記錄,經工程師檢驗符合設計要求后才可填筑路堤。每層填層鋪設的寬度,應超出每層路堤的設計寬度,以保證完工后的路堤邊緣有足夠的壓實度。路堤經過水田、池塘或低洼地段,應先采取挖溝排水疏干、挖除淤泥及腐植根莖或拋填片石、填砂礫石等措施,對基底進行處理后,才能進行路基填筑。陡坡地段的半12、填半挖路基,路基面以下1m基床范圍內應予以挖除換填,填料應符合基床土的要求。挖方頂面應設4%的橫向排水坡。細粒土和具有可擊實性的粗粒土的碾壓含水量應控制在由試驗段確定的施工允許含水量范圍內,對不具有可擊實性的粗粒土或碎石土可不限制,但應分層填筑,攤鋪,壓實。用透水性不良及不透水的土作填料時,應嚴格控制含水量,只有在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時,方可進行分層攤鋪、碾壓。土方路堤填料的種類和條件,應符合規范要求。基床填料使用范圍根據不同的地表土用不同的試驗方法進行基底試驗,經檢測合格后方能填筑。每層填土未經工程師檢驗合格,不得進行上層填土。擊實試驗采用重型擊實法,確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路基填土13、壓實的質量檢驗應隨分層填筑碾壓施工分層檢測。路基填土壓實標準表填挖類型路床頂面以下深度(m)路基壓實度(%)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四級公路零填及挖方00.30-9400.809695-填方00.809695940.801.509494931.50939290注:1.表列數值以重型擊實試驗法為準 進入雨季施工時,路基填筑嚴格按雨季施工要求辦理。雨季路基填筑,作到隨挖、隨運、隨鋪、隨壓實,每層表面應有23%的橫坡,并應整平。雨前和收工前將攤鋪的松土壓實完畢。雨季前在填方坡腳以外挖掘排水溝,保證場地不積水。低洼地段的土質路基施工將避開雨季。雨季加強工程材料、生活物資儲備,避免因雨季交通、材料14、采備困難等影響工期,并與氣象部門的聯系,做好預防工作。加強施工便道的養護、排水工作,確保施工便道暢通。雨季路基施工地段,除施工車輛外,嚴格控制其他車輛在施工場地通行。5.路基監控量測5.1.高邊坡監測:用于穩定性監測的位移邊樁設置一般縱向每隔 50米設置一個觀測斷面, 位移監控測量樁位設四個,路堤段兩側距坡腳5-10m處各設一個樁位,坡腰左右兩側各設一個,對于一些特殊可酌情增設觀測斷面。監測前期每天或每兩天觀測一次,作好記錄,分析其變化量。預留沉落加高量的路堤坡腳位置仍按設計路肩高程測定;路基面應適當加寬,其邊坡較設計坡度稍陡施工,待沉落完成整修邊坡時再把多余土刷去。松軟地基及過渡段應在填筑期15、間和填筑完成后進行路基沉降觀測,進行工后沉降分析。施工中控制填土速率,按施工規范布置觀測斷面,進行填筑過程中的動態分析。一般地段路基的工后沉降量不大于20cm,沉降速率不應大于5cm年。高填方路基段應按要求設置沉降觀測板,進行路基沉降觀測。路堤、路塹段的擋墻、護墻均應進行位移和沉降觀測,方法按監控量測有關規范執行,作好記錄和分析。 加強存在滑坡危險地段的監測監控,對點位有變化應立即停止現場的施工,加密觀測次數,仔細分析點位的變動原因,及時將觀測結果上報。并會同監理、業主和設計部門分析滑坡產生的原因和確定具體處理方法。按照處理方法處理完畢,經再次觀察坡面無異動的情況下才能繼續開始路基的挖方施工。16、 6高邊坡路基加固及防護工程 6.1.漿砌片石工藝6.1.1.施工工藝流程邊坡開挖鋪設墊層片石砌筑漿砌片石工藝流程圖6.1.2施工方法砌筑時必須兩面立桿掛線或樣板掛線,外面線應順直整齊,逐層收坡,內面線可大致適順。在砌筑過程中應經常校正線桿,經保證砌體各部尺寸符合圖紙要求。砌筑基礎的第一層時,基底為基巖時,先將其表面清洗、濕潤,坐漿砌筑。若基底為土質時,先將土基夯實,然后鋪漿砌筑。砌筑工作中斷后再進行砌筑時,應將砌層表面加以清掃和濕潤。漿砌片石采用擠漿法分段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應大于120cm。段內各砌塊的灰縫相互錯開,灰縫充填飽滿,并搗插密實。砌筑上層時,不應振動下層,不得在已砌好的砌體上拋17、擲、滾動、翻轉和敲擊石塊。定位石和轉角石選用表面較平整及尺寸較大者,并稍加修整。定位行列灰縫用砂漿填滿,勾縫平順,堅實美觀。定位石砌筑完成后再砌筑腹石。漿砌塊石砌筑時,填腹石的灰縫彼此錯開,砌筑鑲面石用一順一丁的砌法?;炷羶葘嵧夤?,無蜂窩、麻面,預留沉降縫、泄水孔符合設計要求。砌體背有反濾層時,砌筑高度每達到1m附近時,應及時填好反濾層。墻背反濾層宜采用土工合成材料、無砂混凝土或其他新型材料。反濾層底面與頂面均用粘土或砂漿做隔水層。6.1.3.技術措施漿砌片石防沖護坡,必須與墊層密貼,不允許有空隙。伸縮縫、沉降縫應掛線砌筑,不允許參差不齊。漿砌片石骨架護坡按設計形狀和尺寸嵌入邊坡內;表面與坡18、面齊平,其底部、頂部和兩端均應做鑲邊加固。骨架施工宜先在坡面上按骨架寬度垂直坡面打入兩塊鋼板,在兩鋼板間挖槽后,滿槽砌筑漿砌片石。7質量保證措施7.邊坡土石方明挖質量保證措施(1)、邊坡開挖前,總工程師及施工技術員仔細研究施工圖紙及相關技術資料,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測量人員根據設計圖紙進行測量放樣,測量放出開挖軸線、邊線和開挖深度、坡度等控制線和控制樁。(2)、根據現場水源、流量、地形、地貌和地質條件并結合永久排水設施布置排水系統。在開挖區域外側設置截水溝、在開挖層面上設置臨時排水溝和集水坑,開挖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雨水、施工生產生活水和積水引排或抽排到工作面外。(3)、為了減少機械開19、挖對建基面的破壞,確保建基面完整,建基面以上20cm30cm采用人工開挖修整。開挖過程中,密切注意邊坡穩定情況,對出現裂縫和滑動跡象的邊坡立即暫停開挖,并及時報告監理工程師,采取放緩邊坡、襯砌支護、設置觀測點及時觀測邊坡變化情況,并做好記錄或按監理工程師的指示執行。(4)、開挖過程中密切注意出現的各種情況并做好記錄,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7.2. 路基填筑質量保證措施(1)、土方路堤應分層填筑壓實,用透水性不良的土填筑路堤時,應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壓實含水量2%之內。陡峻山坡半挖半填路基,設計邊坡外面的松散棄土應在路基竣工后全部清除。(2)、土石混填不得采用傾填方法,均應分層壓實,每層松鋪厚度不宜超過400mm。(3)、用裝載機、推土機和自卸汽車推運土料填筑路堤時,應平整每層填土,且自中線向兩邊設置2%4%的橫向坡度。碾壓前應對填土層的松鋪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碾壓。碾壓時,壓路機開始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大于4km/h,碾壓時直線段由兩邊向中間,小半徑曲線段由內側向外側,縱向進退式進行,橫向接頭對振動壓路機一般重疊0.40.5m,前后相鄰區段縱向重疊1.01.5m應達到無漏壓,無死角,確保碾壓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