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防護柵欄預制及安裝項目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9830
2024-09-06
11頁
62.31KB
1、高鐵防護柵欄預制及安裝項目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防護柵欄預制及安裝施工技術交底1、編制依據(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 (2)鐵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TB10005-2002)(3)鐵路工程支擋結構設計規范(TB10025-2006)(4)高速鐵路設計規范(試行)(TB10621-2009)(5)鐵路路基設計規范(TB10001-2005)2、工程概述 本合同段內鐵路防護柵欄長度約21.14km。防護柵欄采用高度為2.2m高度鋼筋混凝土防護柵欄加02、.5m刺絲棍滾籠。防護柵欄應設置在用地界以內0.5m處。鋼筋混凝土防護柵欄由立柱、上檻、下檻、欄片、柱帽構件組成,現場拼裝。每單元(相鄰兩立柱中心距離)長度分為3m、1.59m和1.15m三種。地面縱坡小于60地段,防護柵欄單元長度3m,60120地段防護柵欄單元長度1.59m,120360斜坡地段防護柵欄單元長度1.15m。各構件均采用C30鋼筋混凝土預制。使用范圍:適用于地面沿設置方向縱坡小于360地段。3、施工準備3.1 臨租工廠車間做為防護柵欄預制場。預制場地已采用混凝土硬化,保證場地平整。3.2 制作防護柵欄立柱、上檻、下檻、欄片及柱帽模板。模板應具有足夠大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為保3、證構件各部位形狀、尺寸及預埋件的準確定位及外觀光滑美觀,應采用鋼模。4、施工工藝流程和施工方法4.1施工工藝流程工藝流程圖立柱鋼筋綁扎立柱模板涂刷脫模劑鋼筋籠安裝 澆筑混凝土養護拆模存放欄片鋼筋綁扎立柱基礎基坑開挖上、下檻及柱帽鋼筋綁扎欄片模板涂刷脫模劑埋設立柱模板涂刷脫模劑澆筑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養護鋼筋籠安裝養護鋼筋籠安裝拆模存放存放拆模上檻、下檻、欄片、柱帽、金屬網片安裝4.2 施工工藝要點4.2.1立柱預制及埋設立柱截面尺寸為180mm*180mm,兩側設置100mm長牛腿支撐,以便搭接下檻。防護柵欄起點、終點或與其他建筑物連接時,單側設牛腿支撐。(1)地面縱坡0120平緩地段防護柵欄立柱4、立柱高度為2975mm。中間立柱及端部立柱的牛腿支撐根部底面距立柱底端距離為850mm;階梯處立柱低階梯側的牛腿支撐根部底面距立柱底端距離為850mm,高階梯側的牛腿支撐根部底面距立柱底部距離為1125mm,兩牛腿支撐高差為275mm。立柱采用C30鋼筋混凝土預制,表面應光滑,預制立柱時于頂部預埋20螺桿,埋入立柱深度70mm,中間立柱及端柱外露235mm,階梯處外露510mm,以備與上檻及柱帽連接;于立柱頂端以下100mm、200mm處各預留1個12圓孔,以備與金屬網片連接。立柱基礎尺寸為:長*寬*高=800*600*900mm。基坑應盡量垂直開挖,基坑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擾動基坑側的原5、狀土體。對擾動土體應挖除回填,回填土壓實系數不小于0.93。埋入立柱時,應嚴格控制好位置,定位后用C25混凝土澆注,并保證立柱縱、橫向不偏位,豎向垂直,待基礎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0%后方可撤去立柱支撐。立柱埋入深度為900mm。(2)地面縱坡120360斜坡地段防護柵欄立柱中間立柱、低側端柱高度為2975+1150tg mm, 為地面縱坡坡度;高側端柱高度為2975mm。低側端柱及高側端柱的牛腿支撐根部底面距立柱底端距離為850mm;中間立柱靠近低側端柱的牛腿支撐根部底面距立柱底端距離為850mm,靠近高側端柱的牛腿支撐根部底面距立柱底端距離為850+1150tg mm,兩牛腿支撐高差為16、150tg mm。立柱采用C30鋼筋混凝土預制,表面應光滑,預制立柱時于頂部預埋20螺桿,埋入立柱深度70mm,中間立柱、低側端柱及高側端柱外露235mm,以備與上檻及柱帽連接;中間立柱、低側端柱于立柱頂端以下100mm、200mm、400mm處橫向各預留1個12螺栓圓孔,以備與金屬網片連接;中間立柱、低側端柱于立柱相鄰上檻底面線以上70mm處橫向預留22螺栓孔及深50mm65圓孔(低端側),以備與相鄰上檻連接。立柱基礎尺寸為:長*寬*高=600*600*900mm。基坑應盡量垂直開挖,基坑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擾動基坑側的原狀土體。對擾動土體應挖除回填,回填土壓實系數不小于0.93。埋入立7、柱時,應嚴格控制好位置,定位后用C25混凝土澆注,并保證立柱縱、橫向不偏位,豎向垂直,待基礎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0%后方可撤去立柱支撐。立柱埋入深度為900mm。預制立柱時,應注意上、下坡方向及“禁止入內”四個字刻畫的正反面。4.2.2上檻預制(1)適用于單元長度3m的上檻上檻高125mm,寬180mm,分端部及中間兩種形式,分別用于防護柵欄起終點位置及中間位置,其下部有向下開口的卡槽,卡槽深度20mm。端部上檻長3140mm,一端設100mm長的楔式接茬;中間上檻長3100mm,兩端均設100mm長楔式接茬。上檻采用C30鋼筋混凝土預制,表面光滑。端部上檻設楔式接茬一端距端頭50mm處豎8、向預留一個22螺栓圓孔,另一端距端頭90mm處豎向預留一個22螺栓圓孔;中間上檻兩端距端頭50mm處均豎向預留一個22螺栓圓孔,以備與立柱連接。上檻鋼筋布置詳見鐵路線路防護柵欄通線(2011)8001-18。(2)適用于單元長度1.59m的上檻上檻高125mm,寬180mm,分端部及中間兩種形式,分別用于防護柵欄起終點位置及中間位置,其下部有向下開口的卡槽,卡槽深度20mm。端部上檻長1730mm,一端設100mm長的楔式接茬;中間上檻長1690mm,兩端均設100mm長楔式接茬。上檻采用C30鋼筋混凝土預制,表面光滑。端部上檻設楔式接茬一端距端頭50mm處豎向預留一個22螺栓圓孔,另一端距端9、頭90mm處豎向預留一個22螺栓圓孔;中間上檻兩端距端頭50mm處均豎向預留一個22螺栓圓孔,以備與立柱連接。上檻鋼筋布置詳見鐵路線路防護柵欄通線(2011)8001-19。(3)適用于單元長度1.15m的上檻上檻高125mm,寬180mm,分低側端部、中部及高側端部兩種形式,分別用于防護柵欄低側端位置、中間位置及高側端位置,其下部有向下開口的卡槽,卡槽深度20mm。低側端部、中部上檻長1145mm,高側端部上檻長1330mm。上檻采用C30鋼筋混凝土預制,表面光滑。低側端部、中部上檻一端預留豎向22螺栓孔,螺栓孔中心距端頭90mm;另一端預留橫向22螺栓孔,深150mm,以備與立柱連接;高側10、端部上檻,兩端預留豎向22螺栓孔,螺栓孔距端頭均為90mm,以備與立柱連接。上檻鋼筋布置詳見鐵路線路防護柵欄通線(2011)8001-20。4.2.3 下檻預制下檻寬180mm,高175mm,下檻上部有向上的卡槽,深度10mm;兩端有豎向向外的卡槽,寬60mm,深50mm。 按單元長度不同分為三種形式,長度2.81m適用于單元長度3m,長度1.405m適用于單元長度1.59m,長度0.965m適用于單元長度1.15m。下檻采用C30鋼筋混凝土預制,表面光滑。下檻鋼筋布置詳見鐵路線路防護柵欄通線(2011)8001-21。4.2.4 欄片預制每單元含12片欄片,通過上下檻的卡槽固定。2.7m高防11、護柵欄欄片高1875mm,厚90mm,欄片肋柱下部1m間隙寬度為105mm,上部間隙寬度120mm,中部設置100mm漸變段。欄片兩側肋柱下部1m截面尺寸為寬*厚=100*90mm,上部截面尺寸為寬*厚=92.5*90mm;中間肋柱下部1m截面尺寸為寬*厚=115*90mm,上部截面尺寸為寬*厚=100*90mm。欄片鋼筋布置詳見鐵路線路防護柵欄通線(2011)8001-24、25。(1) 適用于單元長度3m的欄片每單元含2片欄片,每片欄片長1405mm,欄片采用C30鋼筋混凝土預制,表面應光滑。(2) 適用于單元長度1.59m的欄片每單元含1片欄片,每片欄片長1405mm,欄片采用C30鋼筋12、混凝土預制,表面應光滑。(3) 適用于單元長度1.15m的欄片每單元含1片欄片,每片欄片長965mm,欄片采用C30鋼筋混凝土預制,表面應光滑。4.2.5 柱帽預制柱帽截面尺寸為180*180mm,高度150mm,頂部中心預留22螺栓孔,用于立柱頂部及臺階過渡處前后上檻間的連接;頂部中心預留65圓孔,深50mm,用于錨固螺栓。拼裝后螺栓孔采用C30混凝土封填,頂部65圓孔可用水泥砂漿填封。柱帽側面中心位置橫向預埋10螺桿,埋入70mm,外露90mm,以便與金屬網片相連。柱帽采用C30混凝土預制。4.2.6 金屬網片(1)金屬網片用于2.7m高防護柵欄的上部,垂直高0.5m。采用Q235鋼板邊框13、,規格寬度50mm,厚度2mm,上部邊框設置于彎折點以上的中部位置;內部網絲采用HPB2356.5mm高線鋼絲冷拔加工,規格75*150mm(4mm),網絲與邊框須焊接牢固。上部向外折角300,彎折段垂直高度200mm。金屬網片總高480mm,安裝時下邊緣距離上檻留20mm間隙。(2)金屬網片與立柱的連接采用Q235鉅管及螺栓連接,鉅管規格30*50mm,鉅管厚度2mm。(3)斜坡地段金屬網片頂部與地面平行,高度至上檻頂不小于0.5m。(4)連接件、邊框、網片成型后應整體鍍鋅并進行熱浸塑(或噴塑)處理。4.2.7柱帽、上檻與立柱組裝(1)端柱、緩坡中柱 鉅管垂直高度875mm,鉅管底端豎直以上14、50mm、150mm、450mm、775mm(300折角側)處垂直鉅管各預留1個12螺栓孔,以便與立柱、柱帽、金屬網片邊框連接。 金屬網片兩側邊框垂直高度380mm,邊框鋼板底端豎直以上55mm、377.5mm處各預留一個11螺栓孔。(2)緩坡臺階柱每個臺階柱安裝兩個鉅管,兩個鉅管高度分別為875mm、1150mm。高度為875mm的鉅管底端豎直以上50mm、150mm、450mm、775mm處垂直鉅管各預留1個12螺栓孔,底端豎直以上725mm(300折角側)水平預留1個12螺栓孔,以便與立柱、柱帽、金屬網片邊框連接。金屬網片兩側邊框垂直高度380mm,邊框鋼板底端豎直以上55mm、330m15、m、377.5mm處各預留一個11螺栓孔。高度為1150mm的鉅管底端豎直以上50mm、150mm、450mm、725mm、1140mm(300折角側)處垂直鉅管各預留1個12螺栓孔。金屬網片兩側邊框垂直高度380mm,邊框鋼板底端豎直以上55mm、377.5mm處各預留一個11螺栓孔。(3)斜坡臺階柱鉅管垂直高度1075mm,鉅管頂端較低角豎直以下100mm、425mm(300折角側)、725mm、825mm、1025mm處垂直鉅管各預留1個12螺栓孔。金屬網片兩側邊框垂直高度380mm,邊框鋼板底端豎直以上55mm、377.5mm處各預留一個11螺栓孔。4.3 柵欄門 柵欄門根據工務、電務16、等設備檢查和維修施工作業的需要設置。 柵欄門原則每公里一處,與大橋、特大橋時,柵欄門可設置在橋頭,具體位置由工務、電務部門確定。 鋼筋混凝土防護柵欄采用推拉式防護柵欄門,門寬3m。柵欄門框為C12槽鋼(120mm*53mm*5.5mm),安裝在立柱中間。大門全部采用60*40*3mmQ235鉅管工廠生產,現場安裝完后,網框整體噴灰色防銹漆。門安裝后應滑動自如。4.3.4 4-16冷拔鋼筋與上下槽鋼焊接。16鋼筋與槽鋼間斷交錯焊接,焊口間距200mm。 槽鋼之間焊接要牢固,兩對角之間誤差不得大于3mm。焊后清除焊渣,表面噴防銹漆后再噴與網片顏色相同的油漆。 下橫梁打2-16排水孔。兩孔分別距橫梁17、兩端810mm。4.3.7 立柱預制時設置“禁止入內”的警示標志。門上應設鎖,門鎖對稱焊接,并應防水。4.3.8 門應進行試制作安裝,待確定無誤后,方可進行批量生產安裝。門在工廠組裝完畢后運至現場,與立柱用M8塑料漲管安裝。4.3.9 柵欄門下檻設C25混凝土基礎支撐。詳見鐵路線路防護柵欄通線(2011)8001-29、30。4.4制造工藝、運輸及安裝要求 鋼筋混凝土立柱、上檻、下檻、欄片及柱帽均應采用鋼模工廠集中預制,自然保濕養護或水養。表面均應光滑平整,不得有麻面、掉皮。脫模時,混凝土強度不得低于設計強度的70%;出廠時,混凝土強度不得低于設計強度的80%。立柱尺寸精度要求:截面尺寸誤差218、.5mm,高度誤差5mm,立柱中預留孔位位置誤差2mm,牛腿支撐及凸榫位置及尺寸誤差2mm。上檻、下檻、欄片及柱帽的各部位尺寸誤差均應2mm。4.4.2 預制混凝土構件采用的混凝土須為細石混凝土。 金屬網片及柵欄門的網片成形后應整體鍍鋅并進行熱浸塑(或噴塑)處理,鍍鋅量270g/m2,浸塑厚度0.8mm1.2mm,噴塑顏色選用墨綠色。涂層應均勻,顏色一致,表面光滑,無流柱、滴瘤、粉泡、龜裂、漏鐵等缺陷。網片制造精度要求:長度誤差2.5mm,高度誤差3mm。網面平整度要求:凸起或凹進值5mm。冷拔鋼絲鍍鋅前直徑誤差0.06mm。焊接網孔誤差3mm。焊接網片連接板時,連接板焊接位置應嚴格控制在設計19、位置,其位置誤差1.5mm。鉅管邊框與連接板、網片鋼絲與鋼板、網片鋼絲與鉅管邊框的焊接宜采用電阻焊,如用釬焊,應選用合適的焊條,使其變形最小。焊接后應清理焊渣。對焊接產生的變形,應進行平整處理。為保證網片自身有足夠強度,網片鋼絲焊接點強度應大于1KN,焊接點脫落數小于4%。 連接板精度要求:長度誤差1mm,寬度誤差0.5mm,厚度誤差0.5mm,孔眼位置偏差1mm。 立柱、上檻、下檻及柱帽,運輸中應有保護措施,可于期間夾草席、稻草、鋸沫或其它緩沖防震材料,豎向堆碼層數不超過五層,高度不超過600mm。金屬網片及連接構件應采取有效的包裝保護,防治磕碰。鋼筋混凝土欄片應豎向安排放置,其中夾緩沖材料20、,以防碰傷。 防護柵欄安裝時,應先將立柱定位固定,待澆注的混凝土基礎強度達到設計的80%以上后,再安裝下檻、欄片、上檻及柱帽,安裝后上、下檻與欄片的間隙應用C30細料混凝土或M30水泥砂漿灌滿形成牢固整體,固定后不得出現欄片晃動現象。 所有連接螺栓均采用防盜設計,由螺桿、螺帽、防盜墊圈組成,安裝及拆卸需有專門工具,根據不同連接點的厚度,選用圖集中不同尺寸的防盜螺栓,螺帽擰緊固定后螺栓頭部采用焊機現場點焊固定,防止螺帽松動。 陡坡地段防護柵欄下檻下部與地面間的間隙采用C25混凝土封閉,寬180mm,與立柱兩側平齊,埋入地面以下不小于0.3m。每單元于地面處留100mm泄水孔。詳見鐵路線路防護柵欄21、通線(2011)8001-07。4.5 線路封閉技術要求及方法防護柵欄安裝要做到“嚴、直、齊、美”,線路封閉嚴實,不留有間隙;沿線路方向順直,不忽遠忽近;防護柵欄頂端與下端縱向過渡平滑整齊,不忽高忽低;要求整體效果美觀,避免給人零亂感覺。安裝前應清理場地,下檻下部地面應平整、夯實;保證兩側排水不受影響。柵欄底部距離地面不應大于5cm。 防護柵欄安裝時,應對柵欄兩側地面進行平整壓實,當柵欄設置位置為坡地或柵欄兩側地面存在高差時,應將欄片兩側各2m范圍內的高出部分進行平整,兩側地面應平齊等高且不高于柵欄下檻底部,以保證柵欄相對于兩側地面均達到防護高度。 隧道進出口封閉防護柵欄應設置于隧道進出口塹頂22、以外至少2m;地形陡峭,人及動物難以到達時可不設置。 橋臺、橋墩封閉防護柵欄設置于用地界內0.5m處時,應從橋臺下包圍錐體封閉線路;鋼筋混凝土立柱金屬網片防護柵欄設置于路肩上時可連接至橋頭欄桿處;對易爬進墩頂的橋梁,在高度低于3m的矮墩處應設置柵欄進行封閉。 涵洞封閉防護柵欄應從涵洞頂通過,放線時應先滿足涵洞頂寬度要求,使涵洞頂防護柵欄距離涵洞兩側等距,兩側應保持相同角度。 排水溝封閉防護柵欄跨越水溝等設施時,下部應采用混凝土篦子或金屬網片等封閉網封閉,封閉網間隙不得大于10cm,并應根據排水流量等進行設計,設計時應考慮防止雜草等物可能堵塞封閉網等因素。 其他封閉 放線時遇到建筑物、鐵路設備等情況時,應采用直角拐彎形成封閉,建筑物、設備等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放入防護柵欄以內或以外。車站、貨場、正線及支線交匯等處防護柵欄應保證開口位置距封閉處200m以上。4.6 其他4.6.1 防護柵欄的設置應結合綠化情況,考慮景觀的整體效果。 防護柵欄外側每隔15m設置警示標識。設置警示標識的立柱上預制內凹的“禁止入內”字樣,采用黑體字體,字高80mm,內部涂紅色油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