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環形開挖預留核心土法開挖施工技術交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9931
2024-09-06
7頁
45.77KB
1、隧道環形開挖預留核心土法開挖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分項工程質量技術交底監理單位: 編 號: 施工單位工程名稱隧道交底項目隧道環形開挖預留核心土法開挖施工技術交底交底日期交底范圍:隧道V級圍巖先掘進洞采用環形開挖預留核心土法開挖施工。一、設計要求對于V級圍巖先進洞口段,施工開挖應先做超前支護,先行施工隧道采用環形開挖預留核心土的方法開挖,上、下斷面間距控制在12倍洞徑尺寸。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超、欠挖,初期支護應及時可靠,二次襯砌應根據監控量測結果適時施做,一般距離掌子面間距不超過302、m,盡早封閉成環。二、施工工藝及方法(一)、施工工藝流程 施工4米至6米超 前 支 護上部弧形導坑開挖弧形導坑初期支護左右邊墻交錯開挖邊墻初期支護每循環進尺-1m核 心 土 開 挖仰 拱 施 工全斷面砼襯砌每循環進尺1-1.2m與拱墻鋼支撐連接二次襯砌(二)施工工藝及方法1、施工示意圖說明:-上環形導坑開挖-上環形導坑初期支護、-邊墻交錯開挖、-邊墻初期支護-核心土開挖-仰拱施工-隧底填充-全斷面襯砌IIIVIIIVVVIIIIIIIV2、施工方法上部環形導坑及邊墻導坑以人工風鎬或挖掘機開挖為主,輔以弱爆破,開挖后及時噴砼封閉巖面,并采取支護措施。上環形導坑出碴由挖掘機扒碴至下半斷面后,裝入自3、卸汽車運走,上斷面扒碴用人工配合,核心土開挖采用控制爆破,核心土開挖后立即施工作仰拱,襯砌采用全斷面襯砌臺車,砼輸送車配合砼輸送泵灌注。 3、施工順序1)開挖弧形環槽2)噴混凝土封閉巖面3)嵌設拱部格柵、鋼拱、安裝錨桿、掛鋼筋網、噴射混凝土達到規定厚度4)上臺階開挖核心土、下臺階(全面或分部)掘進5)側壁噴、錨格柵支腿掛網完成墻部初期支護6)施作仰拱7)量測達到基本穩定后施作二次襯砌(含防水、排水設施)。4、施工技術要點1)導坑開挖采用弱爆破或人工開挖,上部環形導坑初期支護應緊跟開挖,及早封閉成環。2)各部分開挖時,鋼架設計加工盡量與開挖輪廓吻合,支護盡量圓順,從而減小應力集中。3)左、右邊墻4、導坑交錯施工,不得兩邊同時開挖。邊墻圍巖較差時分兩層開挖。4)上部弧形導坑比下斷面開挖超前5-7m,兩工序平行作業。5)核心土必須在初期支護封閉成環后再開挖,開挖時采用控制爆破以免損壞初期支護。6)施工中認真進行圍巖量測工作,根據對圍巖變化的觀測及量測數據,考慮調整支護參數。三、施工注意事項: 1、隧道施工應堅持“弱爆破、短進尺、強支護、早封閉、勤測量”的原則。2、開挖方式均采用弱爆破或人工開挖。爆破時嚴格控制炮眼度及裝藥量。3、導坑開挖每部開挖進尺宜為1.0m。4、開挖后應及時噴錨支護、安裝鋼架支撐或格柵支撐,每榀鋼架之間應采用鋼筋連接,并應鉆設鎖腳錨管,全斷面初期支護完成距拱部開挖面不宜超5、過30m。5、預留核心土面積的大小應滿足開挖面穩定的要求。上部核心土的長度宜為3.0m,面積不小于上半斷面的50%,核心土刷坡坡坡率宜為1:1:。6、上部弧形,左右側墻部,中部核心土開挖各錯開5.0m。7、施工中應按有關規范及標準的要求,進行監控量測,及時反饋結果,為支護參數及施工工法的調整,澆筑二次襯砌的時機提供依據。 8、臺階長度可根據施工機械、人員安排等情況適當調整。各部工序間隔距離可根據現場施工組織安排,在保證結構穩定的前提下適當調整。四、安全注意事項 加強對技術及施工人員的培訓,提高全體參建人員的安全、質量意識。巖石隧道堅持“弱爆破、短進尺、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的原則,黃土隧道施6、工嚴格按照“先探測、管超前、非爆破、嚴控水、短進尺、強支護、勤量測、早襯砌”的原則組織施工。嚴格按照設計文件規定的開挖方法進行施工,否則應按照變更程序申請改變施工方案。在隧道開挖前,對隧道地表中線附近范圍進行勘察,對地表沖溝、深井、滑塌、陷穴、地表附著物等不良地質情況進行統計,并按里程樁號逐一登記、拍照,尤其是隧道下穿高速公路等大型構筑物地段,施工中應加強監控量測工作,嚴格按設計方案施工,確保隧道安全、順利通過。每循環進行測量放樣,嚴格控制超欠挖。定期對測量控制點進行檢查、復核,避免由于隧底下沉、上鼓、不均勻變形及人工或機械碰撞等原因對控制點的損害。注:此交底中遺漏未交到的事宜,按有關公路技術指南和工程質量驗收標準執行。附件:技術交底簽認單交底: 復核 : 審核: 接受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