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切坡防護建設減載及壓腳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0044
2024-09-06
8頁
872.65KB
1、高切坡防護建設減載及壓腳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工程施工技術交底記錄表工程名稱:XX村XX高切坡防護工程 承包單位:XX地質工程勘察院 :施 單位工程減載與壓腳工程分部工程削方減載分項工程K0+000K0+160削方減載交底內容:1、清理的范圍必須延伸到最大清理邊界或周邊截水溝外側3m的水平距離。2、清理的內容為:破碎松動巖體和危巖體、對局部陡傾坡段進行適當削方及強風化層挖除,以及規定區域內的全部垃圾、雜草、樹根、廢碴、表土和監理工程師認為必須清除的其它有礙物,坡面清理厚度以0.2、50.6m計,坡面清理不得有大的突起和凹陷,尤其是清除危巖體坡面,應該與周圍平順連接。坡面清理須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后序項目的施工。 3、本段坡面的土石方開挖部分較少,采用人工作業。全部采用人工開挖,宜先坡上后坡下、先陡坡段后緩坡段、分區跳段的方式進行,任何部位均不得采用自下而上的開挖方式施工。開挖過程中,嚴禁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入滲邊坡體。坡體應人工按設計坡比整形、夯實。4、清方的過程中,如遇見與設計不符之處,需要比較大的變更,施工單位應及時通過建立單位通報業主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5、清方應由后向前逐層開挖,嚴禁在施工范圍內進行土方堆載,應及時將土方清理出現場。6、對已清理的切坡3、,應按設計要求及時進行支護加固。附設計圖紙及有關技術規范 2007年3月30日技術負責施工員班組長說明:一式二份,送監理工程師一份工程施工技術交底記錄表工程名稱:XX村XX高切坡防護工程 承包單位:XX地質工程勘察院 :施 單位工程防護工程分部工程錨噴支護分項工程K0+000K0+160錨噴支護交底內容:錨桿施工:1、鉆孔該段錨桿為5m8m間隔布置, 錨桿鋼筋直徑為25mm、鉆孔孔徑為76mm。錨桿開孔孔位偏差不得大于5cm,鉆孔的孔斜偏差不得超過長度的3%,孔深偏差不大于10cm,傾角15。鉆進時如發生塌孔現象應采用套管跟進或分段注漿固結后再鉆進,以保證鉆孔成型。放置錨筋前應進行清孔工作。24、錨筋錨筋盡量避免接頭,錨筋插入前應清除錨筋體的油漬和鐵銹,并不能粘有泥土,沿錨筋軸線方向每2米設置一個對中支架。錨筋如需搭接時,應按國家有關規范要求進行。3、漿材錨桿漿材采用M30錨固砂漿,拌和砼、砂漿均應用可飲用水。待漿材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時,方可進行下一工序的施工。4、錨桿安裝與注漿錨桿按先插筋后注漿方式施工,錨筋插入前,應用高壓風沖洗鉆孔。錨筋應插入孔底,錨筋外露長度應保證不少于15cm,并與鋼筋網加強鋼筋雙面焊接。注漿管隨錨筋一起插入孔底,(管口距孔底510cm),注漿壓力為0.30.5MPa,應一次性完成注漿工作。掛網噴砼: 1、坡面掛網為6mm鋼筋網,間距為0.2m0.5、2m,鋼筋網按照44m(水平豎直)設置12mm架立筋,并與錨桿外露點焊接牢固。掛網完成后進行砼噴射,噴砼等級為C25,噴射厚度12cm。噴射砼應分區段自下而上施工。 2、噴砼前應在坡面上設置樣板或層厚標志以控制噴層厚度,一次噴層厚57cm,后一次噴射應在前一次終凝后進行。噴射過程中,若間隔超過1小時,應用高壓風把噴層表面的乳沫、浮塵、浮膜沖洗干凈,再復噴。噴射中的回彈砼應清除干凈,禁止將回彈砼再用于噴射。 3、噴砼必須填滿鋼筋網與坡面間空隙,鋼筋網表面的砼保護層厚度不小于5cm,并應覆蓋錨桿的外露端頭。 4、噴砼終凝2小時后即開始噴水養護,14天內保持濕潤狀態并不得受水流直接沖刷。 附設計圖紙6、及有關技術規范 2007年 7月 5日技術負責施工員班組長說明:一式二份,送監理工程師一份工程施工技術交底記錄表工程名稱:XX村XX高切坡防護工程 承包單位:XX地質工程勘察院 :施 單位工程防護工程分部工程錨噴支護分項工程K0+000K0+160錨噴支護交底內容:5、坡項開口線外水平距離不小于1m范圍內噴砼封頂,設有截水溝的坡段應封閉到截水溝,噴砼厚12cm。 6、錨噴區按照1015m分縫,縫寬23cm,縫內塞填泡沫板或瀝青木板。附設計圖紙及有關技術規范 2007年 7月5日技術負責施工員班組長說明:一式二份,送監理工程師一份。工程施工技術交底記錄表工程名稱:XX村XX高切坡防護工程 承包單7、位:XX地質工程勘察院 :施 單位工程防護工程分部工程錨噴支護分項工程坡面排水孔交底內容:坡面排水孔:坡面排水孔孔徑46mm,孔深100cm,孔向水平上仰10,可與錨桿同時鉆孔施工。排水孔鉆孔完畢后插入40mm外包300g/m2土工布的PVC花管,花眼孔徑5mm,沿管壁周長33cm梅花形開孔,斷層、溶蝕或有地下水出逸部位的排水孔應適當加深、加密。坡面噴砼時,應對孔口進行臨時堵塞棉紗或稻草保護措施,防止排水管被堵塞。附設計圖紙及有關技術規范 2007年 7月5日技術負責施工員班組長說明:一式二份,送監理工程師一份。工程施工技術交底記錄表工程名稱:XX村XX高切坡防護工程 承包單位:XX地質工程勘8、察院 :施 單位工程防護工程分部工程錨噴支護分項工程壓頂梁、排(截)水溝砼工程交底內容:壓頂梁: 1、壓頂梁尺寸0.3m0.4m(高寬),(詳見附圖)。2、鋼筋加工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的幾何尺寸和形狀,并滿足規范標準,鋼筋的表面應潔凈、無損傷、油漬、鐵銹,保證加工完畢成形鋼筋的清潔。3、加工后的鋼筋應平直,局部無曲折。4、鋼筋應綁扎順直,每15m設一施工縫。鋼筋在縫處斷開,澆注時縫面不作處理。 5、模板表面光潔平整、接縫嚴密不漏漿,模板與砼接觸面應涂肥皂水等脫模劑,以利拆模。重復使用的模板,必須將模板上的泥漿、水泥漿、油污清除干凈。 6、澆筑時,應有專職值班人員隨時檢查模板,如有走樣或漏漿必須及時9、處理。 7、砼采用C25二級配。在壓頂梁砼強度達到70%前不應在其附近進行大規模的開挖或鉆鑿振動。拆模板后應養護至28天。 截水溝: 坡項設置截水溝,矩形斷面,尺寸0.5m0.4m(高寬)。截水溝在開槽后用C20素砼澆筑,坡項截水溝匯入道路排水邊溝。在施工坡段邊界和坡段內坡頂凹陷部位設置縱向排水溝與道路排水溝連接,排水縱溝內調協臺階式消能坎。中部坡頂截水溝處新增臺階,臺階在截水溝內,臺階寬80cm(詳見附圖)。臺階的位置由項目部施工員施測后再定。附設計圖紙及有關技術規范 2007年8月10日技術負責施工員班組長說明:一式二份,送監理工程師一份。工程施工技術交底記錄表工程名稱:XX村XX高切坡防10、護工程 承包單位:XX地質工程勘察院 :施 單位工程支(攔)擋工程分部工程漿砌石擋墻分項工程K0+000K0+160漿砌石擋墻交底內容:擋土墻施工技術要求:1、擋土墻開挖基坑采用分段跳槽快挖快砌。砌石應使用不宜風化塊石,砂漿標號M10。2、擋土墻要求座落在基巖上,擋土墻基礎應嵌入巖層或碎石土層中,擋墻埋深一般50cm80cm。擋墻下基前必須嚴格進行基底驗槽,符合設計要求后及時下基。3、擋土墻砌筑時,下部須座滿漿,并將大面朝下,分層臥砌,上下錯縫,內外搭接。塊石砌體的灰縫為2035mm,砂漿須飽滿,石塊間較大間隙應先填砂漿后用碎石嵌實,不得先填碎石后塞漿或干填碎石。應保證塊石嵌固緊密、砂漿填筑飽11、滿密實,墻身不得有通縫。4、墻體設置排水孔,防止墻后積水,采用拔管預留方式施工。沿擋墻每1m設置1排水孔,長1m,排水孔距地面0.20.5m。在排水孔進口一側設置砂礫石反濾水層。5、對于擋土墻頂部、底部基礎和墻身外層宜選用較平整的大塊石砌筑并加以修整,擋土墻砌襯時宜采用 “丁”“嵌”“楔”等方法、并將塊石間隙嵌緊密,保證墻身穩定。6、擋土墻砌筑時須設置伸縮縫,伸縮縫間距為10m,縫寬2cm,縫的內、外側及頂面塞填泡沫板或瀝青木板。伸縮縫須整齊垂直,上下貫通。7、擋墻后部填筑碎塊石,距墻項40cm預留作坡面綠化。 全部支護工程完成后,清附擋墻后部溝槽雜物,溝槽寬不小于50cm,溝槽內填耕植土最312、0cm,耕植土距墻頂10cm,撒油麻藤籽于耕植土。附設計圖紙及有關技術規范 2007年 8月14日技術負責施工員班組長說明:一式二份,送監理工程師一份。工程施工技術交底記錄表工程名稱:XX村XX高切坡防護工程 承包單位:XX地質工程勘察院 :施 單位工程防護工程分部工程噴錨支護工程部位K0+000K0+160交底內容:1、錨桿錨桿采用HRB335鋼筋,直徑25mm,全長粘結型水泥砂漿錨桿,矩形布置,間距2mx2m(水平x豎直),鉆孔直徑76mm,布設傾角為下傾15,錨桿長8m和5m,間隔布置。掛網錨噴支護區錨桿安裝時外露端不小于8cm,外露端與鋼筋網架立筋焊接牢固,錨桿對中支架間距不大于2.5m。2、排水孔排水孔長度1m,鉆孔直徑46mm,孔內設置PVC花管,排水孔方向均為水平上仰10,排水孔完后插入40mm外包300g/m2土工布的PVC花管,花眼孔徑5mm,沿管壁周長3x3cm梅花形開孔。布孔平面圖附設計圖紙及有關技術規范 2007年 7月14日技術負責人施工員班組長說明:一式二份,送監理工程師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