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橋梁預應力張拉孔道灌漿安全技術交底記錄.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0629
2024-09-06
5頁
26.50KB
1、高速公路橋梁預應力張拉、孔道灌漿安全技術交底記錄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高速公路安全技術交底記錄一級二級三級 項目班組承包單位: 合同段:2監理單位:編 號:交底工序或工程名稱預應力施工交底時間 參加對象及人數張拉工共 人交底人交底地點記錄人交底內容:一、一般要求1、進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生產六大紀律。2、張拉設備操作工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經考核確認合格后,方可上崗。3、張拉作業前,結構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設計文件或施工組織設計的規定值。4、預應力筋(束)必須按照設計規定的控制應力值進行張拉,嚴禁超控制2、應力張拉。5、施加預應力的機具設備、錨具、夾具、連接器和預應力鋼絲、鋼絞線或鋼筋應相互匹配。6、預應力鋼筋張拉應由具有施工經驗的施工技術人員主持;張拉作業應由作業組長統一指揮。7、預應力筋(束)張拉作業,應按照設計或施工組織設計規定的順序,分階段、分部位對稱張拉。8、鋼絲、鋼絞線、熱處理鋼筋和冷拉級鋼筋,宜采用砂輪鋸或切斷機斷料,不得采用電弧切割。9、穿筋(束)、張拉、灌漿等設備和量測儀表應設置專人負責使用和管理,按照規定期限進行維護和標定。10、施工前應根據設計文件和現場環境狀況編制張拉方案,規定張拉程序、控制應力、伸長值,選擇適宜的張拉機具,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11、遇有千斤頂經過拆卸3、或修理、千斤頂擱置時間超過標定期、壓力表損壞或出現失靈現象、更換壓力表、張拉過程中預應力筋發生多根斷筋事故或張拉伸長值誤差超過施工設計規定等情況時,應對壓力表重新進行標定,另外張拉設備使用期限超過6個月或超過設計規定的期限都應重新進行標定。12、張拉作業現場必須劃定作業區,設專人值守,非作業人員禁止入內;在張拉構件的兩端,必須設置防護設施,并設安全標志。13、預應力筋(束)穿筋(束)、張拉、灌漿等作業的機具設備應完好,安全裝置應齊全、有效,電氣接線與拆卸應符合施工用電安全技術交底具體要求;作業前,經檢查、測試、試運行,確認安全。二、張拉過程安全要求1、張拉前應對預留孔道進行檢查,孔道應定位準確4、內壁光滑、通順,端部位置正確;孔道內的灰渣等雜物應吹掃或沖洗干凈;孔口預埋錨座鋼板應與孔道中心線垂直;孔道應預留灌漿排氣孔。2、預應力筋(束)張拉要求(1)油泵運行中和液壓系統帶壓狀態,嚴禁拆卸壓力表與管路系統。(2)張拉作業時,預應力筋(束)的兩端嚴禁站人;張拉操作人員必須站在千斤頂和預應力筋的側面。(3)油泵運行過程中,嚴禁操作工離開崗位;需要離開崗位時,必須停止油泵運行,并切斷油路和電源。 (4)張拉作業中發生異常響聲或發現斷絲、錨楔滑移和碎裂時,必須停止張拉,查明原因,待采取處理措施后,方可恢復張拉。(5)張拉作業應按施工設計規定逐級、緩慢、均勻地升壓加荷至設計或施工組織設計規定的控5、制伸長值和控制張拉噸位的壓力表讀數范圍內。 (6)安裝張拉設備時,對于直線預應力筋(束),應使張拉力的作用線與孔道中心線重合;對于曲線預應力筋(束)應使張拉力的作用線與孔道中心線末端的切線重合。(7)采取應力控制方法張拉時,應校核預應力筋(束)的伸長值;如實際伸長大于計算值10或小于計算值5,應停止張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調整后,方可繼續張拉。(8)張拉過程中,應逐根量測預應力筋(束)的伸長值和觀測張拉噸位相應壓力表讀數,當伸長值和壓力表讀數與施工組織設計規定的控制值出入較大時,應停止張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調整后,方可繼續張拉。(9)張拉作業結束后,應盡快灌漿。3、穿預應力筋(束)要求 6、(1)穿筋(束)時,送人端筋(束)應保持水平狀態,直至穿筋(束)到位。 (2)穿引器或穿束機引線時,另一端作業人員應站在孔道口側面接應,禁止站在孔口正前方作業。(3)穿筋(束)過程中,出現拖拉力過大或卡阻現象時,應立即停止穿筋(束),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消除后,方可繼續進行;嚴禁強拉硬拽。 (4)穿筋(束)使用卷揚機、穿束機械時,應安裝在穩固的基座上并埋設牢固的地錨;卷揚機、穿束機操作人員的作業位置應能看清拖動引線,不能直視時,應專設信號工并明確聯絡信號。4、孔道灌漿要求(1)灌漿應連續進行,不得中斷。(2)灌漿時,張拉孔道預留排氣孔應通暢。(3)灌注水泥漿材料、配比應符合設計或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4)孔道灌漿過程中,嚴禁隨意踩踏、敲擊錨頭和外露預應力筋(束)。(5)注漿過程中遺灑的殘渣、廢液和注漿管排除的廢水,應及時清理、妥善處理。(6)灌漿過程和關閉排氣孔或出漿口時,操作人員應佩戴防護鏡,避開孔口方向作業。(7)灌漿過程中,設備出現故障或注漿管堵塞需要檢修、處理時,必須停機、斷電和卸壓后,方可進行。處理注漿管堵塞時,嚴禁將管口對向人或設備、設施。(8)灌漿應由孔道最低處的灌漿孔開始壓漿,灌漿初始壓力不宜超過0.1MPa;灌漿應逐級、緩慢升壓至設計或施工組織設計規定的控制壓力,不得超過控制壓力灌漿。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5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