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特殊路基強夯補壓施工技術交底.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0636
2024-09-06
7頁
23.35KB
1、高速公路特殊路基強夯補壓施工技術交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1、目的明確強夯施工作業的工藝流程、操作要點和相應的工藝標準,指導、規范強夯施工作業。2、質量標準1、省高速公路段TJ8標招標招標文件;2、施工執行的現行的國家及行業法規、標準、技術規范: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 B01-2003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 JTG F10-2006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JTJ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范 JTJ 076-953、省高速公路段標準化實施細則3、適用范圍適用于省高速公路段TJ82、合同段高填路基、U、V型溝等特殊路基需強夯補壓的路段。4、強夯首件工程概況 經項目部研究決定強夯施工首件工程施工確定在K199+000段U、V型溝填筑區段,目前已具備施工工作面,首件工程施工面積為500m,U、V型溝填筑施工為路基五隊負責,填筑材料為碎石,填高25m,強夯施工為強夯施工一隊進行施工。5、施工準備5.1技術準備開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技術、操作、安全二級交底,確保施工過程的工程質量和人身安全。U、V型溝填筑至強夯作業面后測量隊,對其平面位置進行量測,確定強夯面積,及夯前高程。強夯機具進行調試,出場合格證顯示夯錘重量為19.56噸,(195.6KN),按點夯夯擊能不小于2000K3、N*m 和滿夯夯擊能不小于1000KN*m的標準,換算落距分別為10.3m與5.2m;夯擊前預先在夯機上做好標記。5.2機具準備5.2.1強夯機、推土機;5.2.2安全帽等防護用品。5.3施工準備對原地面凹凸不平、相對高差小于500mm的地段應進行整平。測量放線,定出控制軸線、強夯場地邊線,標出夯點位置,并在不受強夯影響地點,設置若干個水準基點及夯點(夯點間間距4m呈梅花狀布置)。5.4試夯強夯施工前,在施工現場場地上選取一個試驗區,進行試夯或試驗性施工。選擇試夯的路段為500。根據試夯得到的夯擊次數和夯沉量關系曲線,確定夯擊次數,并滿足下列條件: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50mm;夯坑周圍4、不應產生過大的隆起;不能因夯坑過深而發生提錘困難。夯擊完畢后采用推土機進行整平,按規定要求進行最后一遍滿夯,夯后測量場地高程。夯擊點位置可根據基底平面形狀,采用梅花狀布置,間距4m。通過試夯確定單點擊能、夯擊遍數及次數,并做好詳細記錄,。試夯人員安排為了加強對實驗路段施工指導,本項目成立實驗路段施工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總工擔任領導小組副組長。具體人員如下:組 長: 副組長:試驗負責人:測量負責人:質檢負責人:機務負責人:路基負責人:安全負責人:機械工:3人修理工:2 人 普工:10 人路基、強夯施工隊負責人、技術人員及安全人員。6、 施工操作工藝起重機就位,夯錘置于夯點位置標出夯點位置5、,并測量場地高程測量夯前錘頂高程施工機具準備夯錘起吊到預定高度,夯錘自動脫鉤自由下落,測量錘頂高程。重復上一步驟,按設計規定的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重復以上步驟,完成第一遍夯擊規定的間隔時間后推土機將夯坑填平,并測量場地高程下一遍夯擊滿夯強夯錘形式采用圓形。錘底面積按土的性質確定,錘底接地壓力值可取2540MPa,對于細顆粒土宜取較小值。錘底面設置4個與頂面貫通的排氣孔(排氣孔尺寸25cm)。施工機械采用帶有自動脫鉤裝置的履帶式起重機。6.1.起夯面的位置為原地面,每填筑4m夯擊一次,采用逐點夯與滿夯相結合的方法,點夯夯擊一遍,單點夯擊數為6-8擊,夯擊能量不小于2000KN*m,最后兩6、擊沉降差不大于5cm,滿夯夯擊一遍,單點擊數為2擊,夯擊能量不小于1000KN*m,滿夯后錘印搭接上一錘印1/4。6.2.建筑范圍20m內不宜采用強夯。6.3.當橋臺、涵洞附近需要進行強夯時,可先進行路基范圍的強夯后,再施工橋臺、涵洞。 6. 4.涵洞頂填土在10m以上時,方可采用強夯,并調整夯擊能。 6. 5.強夯施工按下列步驟進行: 清理并平整施工場地; 標出第一遍夯點位置,并測量場地高程; 起重機就位,夯錘置于夯點位置; 測量夯前錘頂高程; 將夯錘起吊到預定高度,開啟脫鉤裝置,待夯錘脫鉤自由下落后,放下 吊鉤,測量錘頂高程。若發現因坑底傾斜而造成夯錘歪斜時,應及時將夯底整平; 重復步驟,7、按設計規定的夯擊次數及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 換夯點,重復步驟至,完成第一遍全部夯點的夯擊; 用推土機將夯坑填平,并測量場地高程; 在規定的時間間隔后,按上述步驟逐次完成全部夯擊遍數,最后用低能量滿夯,將表層松土夯實,并測量夯后場地高程。6. 6.施工過程中應有專人負責下列監測工作: 開夯前應通知監理檢查夯錘質量和落距,以確保單擊夯擊能量符合設計要求; 在每一遍夯擊前,應對夯點放線進行復核,夯完后檢查夯坑位置,發現偏差或漏夯應及時糾正; 按設計要求檢查每個夯點的夯擊次數和每擊的夯沉量。對強夯置換尚應檢查置換深度; 施工過程中應對各項參數及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填寫強夯施工原始記錄表。 強夯8、過程中,當發生嚴重彈簧或波浪現象時,應停止強夯,報監理工程師處理。7、 質量檢驗1. 檢查施工過程中的各項測試數據和施工記錄,夯點定位允許偏差5mm;夯錘就位允許偏差15mm,滿夯后場地平整度允許偏差10mm,不符合設計要求時應補夯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2. 強夯處理后的地基驗收時,最后兩擊沉降差應不小于5mm。3. 在每一遍夯擊前,應對夯點進行復核,夯完檢查夯坑位置;按設計要求檢查每個夯點的夯沉量。應在夯錘頂測量,嚴禁在坑內測量。路基壓實要求表 項目分類路床頂面下深度(cm)壓實指標重型擊實(%)固體體積率(%)填方路基0309685308096858015094831509381零填及路塹路9、床0309685308096858、安全生產8.1夯擊時要注意安全:駕駛室必須加設防護罩,已防夯擊施工中飛石傷人;起錘后現場人員必須員遠離10m以上并帶好安全帽,嚴禁在吊臂下站立。8.2強夯時必須設置專人進行監測。8.3嚴禁在坑內測量高程變化。8.4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和必要的防護用品。職業病人員嚴禁進入施工現場施工。8.5強夯設備進場前進行性能檢測。并按期維護,持證上崗。8.6路基基底必須保證平坦,不能滿足作業條件時,須先開挖出滿足機械作業要求的平臺后,在進行強夯施工。8.7定時檢查強夯頂面通氣孔,遇堵塞情況及時疏通。8.8強夯施工過程中發生嚴重彈簧或起波浪現象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并上報相關部門,待問題解決后方可施工。8.9作業中強夯機具出現異常、異響等情況應立即停止施工,待問題解決后方可進行施工。9、施工過程中檢測項目9.1夯錘落距9.2單位夯擊次數9.3坑深9.4起夯面高程變化情況9.5地基穩定情況9.6夯擊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