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微瓦斯隧道建設瓷磚鋪貼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0689
2024-09-06
12頁
284.17KB
1、高速微瓦斯隧道建設瓷磚鋪貼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技 術 交 底 書交底單位:XX高速公路項目經理部XX 交底編號: XX交底內容XX微瓦斯隧道施工要求交底日期XX.12.適用范圍XX隧道交底人交底內容:XX隧道微瓦斯施工要求XX隧道原設計是無瓦斯的,原施工方案是按照無瓦斯進行的,但是最近檢測出有甲烷氣體,含量為0.02%-0.04%,局部高出這一數值,但目前看來還屬于微瓦斯范圍,還達不到低瓦斯要求。根據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JTG F60-2009)貴州省高速公路瓦斯隧道施工技2、術指南(試行)要求,不用采取電纜、電氣設備和作業機械的防爆改裝,但是必須加強通風、瓦斯監測和日常管理。施工階段瓦斯工區等級判定標準 瓦斯工區等級 絕對瓦斯涌出量 Q 絕(m3/min) 非瓦斯 0 微瓦斯 Q 絕0.5 低瓦斯 0.5Q 絕1.5 高瓦斯 Q 絕1.5 總體要求:1、瓦斯工區施工應堅持“加強通風、勤測瓦斯、嚴控火源”以及“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及時襯砌”的基本原則。2、洞內瓦斯含量增加幅度最大的工序是在鑿眼過程中和放炮之后,放炮后經過通風把瓦斯濃度降低到 0.5%后,非防爆的移動電氣設備和作業機械方可進洞作業。3、加強瓦斯監測,尤其是右洞頂部,因橫洞低3、于主洞,瓦斯容易在頂部聚集不易排出。在右洞主洞進口段沒有打通前,如果瓦斯超標,要采取抽出的方式降低瓦斯含量。4、盡快安排右洞進口段的施工,盡快打通,有利于右洞的通風,可以充分排除瓦斯,消除瓦斯在隧道頂部聚集,消除安全隱患。5、設專職的洞口管理、通風管理、瓦斯監測人員、電工,有組織有紀律,及時向工區負責人報告異常情況,工區負責人及時采取安全的應對措施。施工具體要求如下:一、施工通風1、一般要求 1.1加強通風是防止瓦斯積聚、避免瓦斯濃度超限、預防瓦斯事故發生的主要技術措施。施工通風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是避免瓦斯燃燒、瓦斯爆炸的主要防治措施。瓦斯工區必須實施連續通風。 1.2通風4、每班自查內容包括: 通風管理人員到崗及交接班情況;風機是否正常運行,是否存在無計劃停電停風問題;風速、風量是否滿足工區各作業點稀釋瓦斯的規定要求;瓦斯易積聚處采取的防止瓦斯積聚措施是否有效。 風管是否平順通暢、轉彎處是否安設鋼性彎頭且彎度平緩、風管內是否有積水、風管口到工作面距離是否滿足要求、風管是否存在破損漏風問題等。 2、通風要求 2.1瓦斯隧道施工采用機械通風。 2.2瓦斯工區所需風量,滿足爆破排煙、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作業機械及瓦斯絕對涌出量稀釋需要。將洞內各處的瓦斯濃度稀釋到 0.5% 以下。 2.3瓦斯工區必須測風速。對瓦斯易于積聚處,實施局部通風,風速不宜小于 1m/s。全隧道最5、低風速不小于0.5m/s。 2.4對瓦斯易積聚的空間和襯砌模板臺車附近區域,采用空氣引射器、氣動風機、局部通風機等設備,實施局部通風的方法,消除瓦斯積聚。2.5瓦斯工區通風管吊掛必須做到平、直、緊、穩,無破口,防止彎折變形,所有進洞作業人員必須加強風管防護意識,避免機械、材料和襯砌臺車等搬移過程中對風管的人為損壞。 2.6放炮后至少通風 15min,再由瓦檢員、放炮員、安全員進洞巡視檢測。當按規定時間不能將瓦斯濃度稀釋到 0.5%以下時,要提高風速、增大風量、延長通風時間或采取鉆孔排放等措施,經檢測有效后,方可恢復施工。 2.7瓦斯工區施工期間,因檢修、停電等原因停風時,必須撤出人員,切斷工區6、電源,并制定恢復通風、排除瓦斯和送電的安全措施。恢復供電和恢復洞內通風機通風前,要檢測瓦斯濃度,并按下列程序執行: 啟動主風機通風 15-30min 后,由瓦檢員、通風管理員、安全員進洞檢測瓦斯濃度,當停風區瓦斯濃度超過 1%時,繼續加強通風,稀釋瓦斯。 經檢測證實停風區瓦斯濃度不超過 1%時,通知專職電工恢復停風區電氣設備供電。 3、通風設備 3.1壓入式通風機要裝設在距洞口 20m 洞外或洞內新鮮風流中,避免污風循環。 3.2瓦斯工區要有一套同等性能的備用通風機,并保持良好的使用狀態。備用通風機應能在 10min 內啟動。 二、瓦斯檢測1、一般規定 1.1瓦斯工區采用瓦斯濃度、風速/風量雙7、指標進行安全施工組織管理。 1.2微瓦斯、低瓦斯工區采用人工檢測的方式。1.3建立瓦斯檢測制度和專門機構,配置專職瓦檢員,編制瓦斯巡回檢測圖表,開展瓦斯巡檢或根據需要隨時測定瓦斯濃度,并懸掛記錄牌。 1.4瓦檢員要嚴格遵守瓦斯檢測儀器儀表操作規程,熟悉儀器儀表,加強日常管理和維護,按規定校正。按檢定計劃定期檢驗,做好送檢記錄。 1.5瓦檢員發現事故隱患,有權指揮當班班長組織人員及時進行整改處理,瓦斯超限時有權責令現場人員停止作業,組織人員撤離到安全地點。 1.6對瓦斯檢測工作自查,每班自查內容應包括:瓦檢員到崗及交接班情況。瓦斯檢測記錄牌信息是否及時更新。人工或自動監控瓦斯日報表和瓦斯臺賬是否8、準確、完整、連續。2、瓦斯人工檢測 2.1專職瓦檢員和其它作業人員進入瓦斯工區攜帶的瓦斯檢測儀器:瓦檢員配備光干涉式甲烷測定器。洞內工程技術人員、施工班組長等主要管理人員配備便攜式甲烷檢測儀。 2.2專職瓦檢員嚴格執行瓦斯巡檢制度,按時到崗,跟班作業,不得擅自離崗空班、漏檢和假檢,根據瓦斯巡檢圖規定路線和頻率進行瓦斯巡檢工作。每次檢查結果記入瓦斯檢測日報表和瓦斯記錄牌。測定甲烷濃度重點在隧道風流的上部,測定二氧化碳濃度重點在風流下部。巡檢地點包括: 隧道內各工作面(掌子面超前鉆孔、掌子面開挖、掌子面初期支護、仰拱開挖、仰拱混凝土施工、防水板掛設、二次襯砌立模、二次襯砌混凝土灌注、隧道防水治理等9、)。每個斷面采用四點法或六點法檢測瓦斯,取最大值作為該斷面瓦斯濃度。檢測點距離周邊輪廓 20cm。 瓦斯可能產生積聚的地點(二襯臺車部位、加寬帶、加寬帶、聯絡通道及預留洞室上部、塌腔內、局部超挖具有明顯凹陷的地點等)。 隧道內可能產生火源的地點(電機附近、電氣開關附近、電纜接頭的地點)。 瓦斯可能滲出或異常涌出的地點(地質破碎地帶、地質變化地帶、煤線地帶、裂隙發育的砂巖、泥巖及頁巖地帶及其它瓦斯異常涌出點)。 在隧道進行水平鉆孔時,水平鉆孔附近。 爆破地點附近 20m 范圍內風流中。 其它通風死角處。 2.3人工巡檢頻率符合下列規定: 正常情況下日常巡檢頻率每班不少于 2 次。測定完畢,及時填10、報瓦斯巡檢表。 以下作業環節,瓦檢員要跟班作業,隨時檢測瓦斯: 瓦斯工區鉆爆作業(鉆眼、裝藥、放炮前、放炮后)時。 瓦斯工區經審批進行焊接等動火作業時,瓦檢員必須跟班作業,隨時檢測動火點前后 20m 范圍內的瓦斯濃度,確保動火作業區域瓦斯濃度小于 0.5%。瓦斯濃度大于 0.5%時,嚴禁隧道內一切動火作業。對于瓦斯突出工區,在未消除瓦斯突出危險期內,嚴禁隧道內一切動火作業。動火點附近還要采取消防措施。 瓦斯工區停風或停電,恢復送電和啟動洞內風機前,加強瓦斯檢測工作。 開挖工作面拱頂部位懸掛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隨時檢測瓦斯濃度。 瓦斯工區瓦檢員嚴格洞內交接班制度,并在崗位上進行現場交接班,交清11、工區內瓦斯異常涌出變化、是否存在瓦斯突出預兆現象、各種電氣設備、局部通風機和作業機械等狀態;瓦檢員交接班時在交接手冊上互相簽字,做到有據可查。三、開挖作業1、瓦斯工區嚴格控制防水板鋪設長度,并及時施作二次襯砌,二次襯砌距工作面的距離根據監控量測反饋信息確定,但不超過 70m。 2、開挖工作面鉆孔作業時,距拱頂 20cm 內懸掛一臺便攜式瓦斯檢測報警儀或自動監測甲烷傳感器。當瓦斯濃度超過0.5%時,停止鉆孔作業,并采取稀釋瓦斯措施,只有瓦斯濃度降到 0.5%以下時方可恢復打鉆工作。 3、鉆爆作業 3.1 瓦斯工區鉆孔采用濕式鉆孔,做到先開水、后開風、再送電,打眼結束,先關風、后關水、再斷電,降低12、粉塵。當作業工區內粉塵濃度超標時,采取噴霧降塵等措施。3.2穿越瓦斯地層地段超前地質探測鉆孔進行單一工序作業。鉆孔過程中,有 1 名專職瓦檢員全過程跟班作業,對鉆孔內及開挖工作面附近的瓦斯進行隨時檢測,并做好瓦斯檢測記錄。鉆孔過程中加強工作面及回風流中瓦斯濃度檢測,當工作面瓦斯濃度達到 1.0%時,立即撤人,切斷電源,加強通風。 3.3瓦斯工區鉆爆作業必須執行“一炮三檢制”和“三人聯鎖放炮制”。在裝藥前、放炮前、放炮后,放炮員、專職瓦檢員、安全員同時檢查開挖工作面附近 20m 范圍內的瓦斯濃度,并填寫一炮三檢記錄表。 3.3瓦斯工區裝藥和爆破作業嚴格遵守下列規定: 嚴禁使用不符合標準的爆破器材13、。 炸藥和電雷管必須分開存放、分開運輸,嚴禁炸藥和電雷管存放一起。 裝卸與搬運炸藥時,要輕拿輕放,不準扔甩、碰撞和腳踏,嚴防沖擊和劇烈震動。 電雷管腳線必須扭結短路,由專職爆破員負責運輸。運輸和使用中,防止電雷管受到沖擊、碰撞或接觸漏電和雜散電流。 炸藥、雷管隨用隨領,當班剩余的炸藥、雷管及時退回炸藥庫房,并做好記錄。嚴禁在作業面存放炸藥、雷管。嚴禁私藏炸藥、雷管。 爆破地點 20m 內,風流中瓦斯濃度小于 0.5%。 開挖工作面風量足、風向穩定,局部通風機無循環風。 裝藥前,應首先清除炮眼內的巖粉,再用木質或竹炮棍將藥卷輕輕推入,不得沖撞或搗實。炮眼內的各藥卷應彼此密接。 裝藥后,把電雷管腳14、線懸空,嚴禁電雷管腳線、爆破母線與運輸設備、電氣設備等導電體接觸。 裝配起爆藥卷,電雷管由藥卷頂部裝入,嚴禁用電雷管代替竹、木棍扎眼。電雷管全部插入藥卷內。嚴禁將電雷管斜插在藥卷中部或捆在藥卷上。電雷管插入藥卷后,用腳線將藥卷纏住,并將電雷管腳線扭結成短路。 3.4微瓦斯工區和低瓦斯工區每次爆破至少通風 15min,由瓦檢員、放炮員、安全員一同進入工作面進行驗炮工作,檢查通風、瓦斯、煤塵、瞎炮、殘炮等情況,遇到問題必須立即處理。3.5瓦斯工區鉆爆作業采用控制爆破技術,嚴格控制超欠挖。四、施工安全管理與事故處理1、一般要求1、1、瓦斯工區內嚴格執行瓦斯濃度分級管理制度。瓦斯工區內瓦斯濃度日常管理15、限值及處理措施符合下表規定。 瓦斯工區內瓦斯濃度限制值及處理措施 序號 瓦斯工區 地點 限值 處理措施 1 微瓦斯 任意處 0.25% 加強通風與瓦斯檢測,查明原因 2 低瓦斯 任意處 0.5% 超限 20 m 范圍內立即停工,查明原因,加強通風和瓦斯檢測 1、2、嚴格按下表規定的瓦斯濃度實行分級管理,瓦斯濃度超限時采取相應的瓦斯防治措施。 全施工管理等級安全管理等級 開挖工作面回風流中瓦斯濃度 管理狀態 安防措施與作業規定 一 0.5% 正常 (1) 正常施工作業; (2) 按程序要求審批進行焊接等動火作業,瓦檢員跟班隨時檢測動火點附近瓦斯濃度; (3) 連續通風。 二 0.5%1.0% 警16、戒 (1) 禁止焊接等明火作業; (2) 加強通風或優化通風系統; (3) 加強瓦斯檢測,調查瓦斯發生源; (4) 按程序及時上報,其它工序正常作業。 (5) 禁止裝藥、爆破作業; (6) 禁止行走式作業機械作業。 三 1.0% 應急 (1) 停工、撤人; (2) 斷電,切斷洞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源; (3) 加強通風或優化通風系統; (4) 加強瓦斯監測,調查瓦斯發生源; (5) 瓦斯濃度進一步升高超過 1.5%時,禁止任何非瓦斯專業人員進洞,采取專項安全措施。 1.3、洞內除施工需要外,嚴禁長期堆放材料、停放大型機具設備等。瓦斯工區內易于瓦斯積聚的地點,裝設防爆型局部通風機,提高風速,防治17、瓦斯積聚。 2、瓦斯工區建立并嚴格執行停、送電安全管理制度,嚴禁隨意斷電、送電操作。因停電、停風、瓦斯超限或遠距離放炮等原因而切斷電源的洞內電氣設備,恢復供電前,必須檢測斷電或停風區內瓦斯濃度。 3、安全防護管理 3.1、瓦斯工區內開挖工作面等各作業點設置足夠數量的滅火器及消防設施,并經常保持良好狀態。 3.2、瓦斯工區施工火源管理遵守下列規定: 嚴控火源進入瓦斯工區。嚴格執行“嚴禁煙火進入隧道”的安全規定,施工作業人員和其它人員進洞前,經洞口值班人員檢查,嚴禁攜帶手機、電子表、火機、火柴、煙草及其它易燃易爆品。發現帶進隧道,一次處罰2000元罰款。 洞口、洞口監控室、洞口主風機附近 20m 18、范圍內不得有火源。 嚴格執行洞內電焊、氣焊、噴燈焊、切割等作業動火管理,遵守以下規定: 指定專職安全員、瓦檢員現場跟班檢查和監督。 動火點附近 20m 風流中瓦斯濃度不得超過 0.5%。 動火地點前后兩端各 10m 范圍內不得有可燃物,并至少配置 2 個滅火器。 動火作業完成后由專人檢查,確認無殘火后方可結束作業。 4、施工人員管理 進洞人員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進、出瓦斯工區的所有人員在洞口進行登記。 瓦斯工區瓦斯超限、停電、停風時,受影響施工區域必須撤出全部作業人員,出洞后由負責人清點人數。 5、事故預防及救護處理 5.1瓦斯工區施工加強瓦斯災害防治與施工安全管理,將連續通風和瓦斯檢測作為瓦斯隧道施工中的關鍵工序進行管理,提高安全意識。 5.2制定事故預防與應急救援預案,按計劃配備安全防護用品、應急救援物資及消防設施等。 5.3瓦斯工區開挖工作面與二次襯砌之間地段應設置逃生通道。5.4火災處理遵守下列規定: 瓦斯工區發生火災時,應立即組織人員撤離,啟動滅火。 電氣設備著火時,應首先切斷電源。接底人簽名:姓名身份證號職務姓名身份證號職務姓名身份證號職務姓名身份證號職務姓名身份證號職務姓名身份證號職務姓名身份證號職務姓名身份證號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