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瀝青砼路面工程施工監理質量控制細則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0963
2024-09-06
24頁
46.54KB
1、市政道路瀝青砼路面工程施工監理質量控制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瀝青砼路面施工監理工作流程圖 二、監理工作內容 I、施工準備階段監理 (一)施工前的材料與設備檢查 1、瀝青混合料的檢查 (1)瀝青檢測項目(1組/批):針入度、延度、軟化點、閃點、含蠟量、密度、溶解度、薄膜加熱試驗。 (2)粗集料檢測項目(1組/400m3):堅固性、級配篩分試驗、壓碎值、磨耗損失、細長扁平顆粒含量、泥土含量、軟石含量、磨光值、沖擊值。 (3)細集料檢測項目:級配篩分試驗、堅固性、視密度、含泥量。 (4)填料檢測項目:含2、泥量、篩分試驗、視密度、含水量。 注意問題: a、瀝青到貨時應附有煉油廠的瀝青檢查單。到貨的各種材料都必須按規定要求進行試驗,經評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b、瀝青路面集料的粒徑應以方孔篩為準。 c、任何材料進入施工場地時都應登記,簽發材料驗收單。驗收單應包括材料來源、品種、規格、數量、使用目的、購置日期、存放地點及其他應予注明的事項。監理必須督促承包人執行。 2、設備檢查:施工前應對拌合廠及瀝青路面施工機械和設備的配套情況、性能、計量精度等進行檢查。 (二)熱拌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的審核 熱拌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包括試驗室配合比設計階段、生產配合比設計階段和試拌試鋪配合比驗證(調整)第三個階段。試3、驗室配合比設計可分為礦質混合料組成設計和瀝青最佳用量確定兩部分。 1、復核礦質混合料的配合組成設計。 根據現行規范(GBJ92-96)規定,按下列步驟進行: (1)檢查瀝青混合料類型根據道路等級、路面類型和所處的結構層位,按“瀝青混合料類型”表核對。 (2)核對礦質混合料的級配范圍根據已確定的瀝青混合料類型,查閱規范推薦的礦質混合料級配范圍表,即可確定可需要的級配范圍。 (3)礦質混合料配合比計算復核 a、由各種礦料的篩分曲線計算配合比例,使合面的礦料級配符合規范JTJ032-94附錄D表D7或表D8范圍。 b、合成級配合應符合下列要求:通常情況下,合成級配曲線宜盡量接近設計級配中限,尤其應使4、用0.075mm、2.36mm和4.75mm篩孔的通過質量百分率盡量接近設計級配范圍的中限。 宜偏向級配范圍的下(粗)限:合成級配曲線應接近連續的或合理的間斷級配,但不得有過多的犬牙交錯。 2、確定瀝青混合料的最佳瀝青用量 我國現行國標(GBJ92-96)規定的確定瀝青混合料的最佳瀝青用量的方法,是在馬歇爾和美國瀝青學會方法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多年研究成果和生產實踐總結發展起來更為完善的方法。該方法確定瀝青最佳用量步驟如下: (1)制備試樣 a、按確定的礦質混合料配合比,計算各種礦質材料的用量; b、根據規范(GBJ92-96)推薦的瀝青用量范圍(或經驗的瀝青用量范圍),估計適宜的瀝青用量(或油5、石比)。 (2)測定物理指標 a、瀝青混合料的壓實試件的視密度; b、瀝青混合料試件的空隙率; c、瀝青體積百分率; d、礦料間隙率; e、瀝青飽和度。 (3)測定力學指標 a、馬歇爾穩定性 b、流值 c、 馬歇爾模數 (4)馬歇爾試驗結果分析 a、繪制瀝青用量與物理力學指標關系圖 b、根據穩定度、密度和孔隙率確定最佳瀝青用量初始值1(OAC1) c、根據符合各項技術指標的瀝青用量范圍確定最佳用量初始值2(OAC2) d、根據OAC1和OAC2綜合確定瀝青最佳用量(0AC) e、根據氣候條件和交通特征調整最佳瀝青用量 (5)按最佳瀝青用量0AC制作馬歇爾試件進行浸水馬歇爾試驗(或真空泡水馬歇爾6、試驗),檢驗其殘留穩定密度是否合格。 a、殘留穩定度試驗 b、水穩定性殘留穩定度指標校核 (6)高溫穩定性檢驗 按最佳瀝青用量0AC制作車轍試驗試件,在60條件下用車轍試驗機對設計的瀝青用量檢驗高溫抗車轍能力(即動穩定度)決定礦料級配和瀝青用量,經反復調整及綜合以上試驗結果,并參考以往工程實踐經驗,綜合決定礦料級配和最佳瀝青用量。 (三)施工放樣 由于瀝青路面平整度要求高,必須用攤鋪機鋪筑,所以放樣時應放出二側邊樁,拉緊鋼絲,攤鋪機用走鋼絲的方法對高程、厚度和平整度等控制。放樣樁一般為每側每20m樹一鐵樁,鋼絲長度一般在200300m,兩端 必須拉緊固定,20m不能有下垂現象。 (四)下承層的7、整修和清掃 施工前必須對下承層進行修整和驗收,驗收方法一般由監理工程師組織基層和面層施工單位聯合驗收達到一次成功的目的。施工前應將下承層清掃干凈,然后才能灑布透層油和鋪筑瀝青砼。 II、鋪筑試驗路段 (一)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在施工前應鋪筑試驗段。試驗段的長度應根據試驗目的確定,宜為100200m。試驗段宜在直線上鋪筑。 (二) 熱拌熱鋪瀝青混合料路面試驗段鋪筑分試拌及試鋪兩個階段,應包括以下試驗內容: 1、根據瀝青路面各種施工機械相匹配的原則,確定合理的施工機械、機械數量及組合方式; 2、通過試拌確定,拌和機的上料速度、拌和數量與時間、拌和溫度等操作工藝; 3、通過試鋪確定: a、透層瀝青的8、標號與用量、噴灑方式、噴灑溫度; b、攤鋪機的攤鋪溫度、攤鋪速度、攤鋪寬度、自動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藝; c、壓路機的壓實順序、碾壓溫度、碾壓速度及遍數等壓實工藝; d、確定攤鋪系數、接縫方法等。 4、驗證瀝青混合料配合設計結果,提出生產用的礦料配合比和瀝青用量。 5、建立用鉆孔法及核子密度儀法測定密度的對比關系。確定粗粒式瀝青砼或瀝青碎石面層的壓實標準密度。 6、確定施工產量及作業段的長度,制度施工進度計劃。 7、確定施工組織及管理體系、人員、通訊聯絡及指揮方式。 (三) 在試驗段的鋪筑過程中,承包人應認真作好記錄分析,監理應全過程旁站督促,檢查試驗段的施工質量,及時與施工單位商定有關結果。鋪筑9、結果后,承包人就各項試驗內容提出試驗總結報告,報送總監代表審批。 III、熱拌瀝青混合料的拌制 (一) 瀝青混合料必須在瀝青拌和廠(場、站)采用拌和機械拌制,拌和廠的設置除應符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消防安全等規定外,還應具備下列條件: 1、拌和廠應設置在空曠、干燥、運輸條件良好的地方。 2、瀝青應分品種分標號密閉儲存。各種礦料應分別堆放,不得混雜。礦粉等填料不得受潮。集料宜設置防雨頂棚。 3、拌合廠應有良好的排水設施和可靠的電力供應。 4、拌和廠應配備試驗室,并配置足夠的儀器設備。 (二) 熱拌瀝青混合料采用間歇式拌和機拌和。要求拌和機應有防止礦粉飛揚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塵設備,并有檢測拌和溫度的10、裝置。 (三) 具有自記設備的間歇式拌和機,在拌和過程中應逐盤打印瀝青及與各種礦料的用量及拌和溫度。 (四) 瀝青材料應采用導熱油加熱,瀝青與礦料的加熱溫度應調節到能使拌和的瀝青混合料出廠溫度符合規范(JTJ032-96)的要求。要特別注意:當混合料出廠溫度過高(超過正常溫度高限的30時),已影響瀝青與集料的粘結力時,混合料不得使用,已鋪筑瀝青路面應予鏟除。 (五) 瀝青混合料拌和時間應以混合料拌和均勻,所有礦料顆粒全部裹覆瀝青結合料為度,并經試驗確定,間歇式拌和機每鍋拌和時間宜為3050s(其中干拌時間不得少于5s)。 (六) 拌和廠拌和的瀝青混合料應均勻一致,無花白料、無結團成塊或嚴重的粗11、細分離現象,不符合要求時不得使用,并應及時調整。 (七) 拌好的熱拌瀝青混合料不立即鋪筑時,可放入成品儲料倉儲存放。允許儲料時間應以符合攤鋪溫度要求為準。 (八) 出廠的瀝青混合料應逐車用地磅稱重,并按現行試驗方法測量運料中瀝青混合料的溫度,簽發一式三份的運料單,一份存拌和廠,一份交攤鋪現場,一份交司機。 (九) 現場監理必須及時對瀝青拌和料的出廠溫度、到達工地溫度、開始碾壓溫度及碾壓終了溫度測度并做好記錄。 IV、熱拌瀝青混合料的運輸 (一) 熱拌瀝青混合料應采用較大噸位的自卸汽車運輸,車廂應清掃干凈。為了防止瀝青與車廂板粘結,車廂側板和底板可涂一薄層油水(柴油與水的比例可為1:3)混合液,12、但不得有余液積聚在車廂底部。 (二) 從拌和機向運料車上放料時,應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動一下汽車位置,以減少粗細集料的離析現象。 (三) 運料車應用篷布覆蓋,用以保溫、防雨、防污染,夏季運輸時間短于0.5h時,也可不加覆蓋。 (四) 瀝青混合料運輸車的動量應較拌和能力或攤鋪速度有所富余,施工過程中攤鋪機前方應有運料車在等候卸料。 (五) 連續攤鋪過程中運料車應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料車應掛空檔,靠攤鋪機推動前進。 (六) 瀝青混合料運至攤鋪地點后應憑運料單接取,并檢查拌和質量。凡不符合規范溫度要求或已經結成團塊,已遭雨淋濕的混合料不得鋪筑在道路上。 V、熱料瀝青13、混合料折攤鋪 (一) 鋪筑瀝青混合料前,應檢查砼認下層的質量。當下層質量不符合要求,或未按規定灑布透層、粘層、鋪筑下封層時,不得鋪筑面層。 (二) 用于鋪筑瀝青混合料攤鋪機應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自動或半自動方式調節攤鋪厚度及找平裝置。 2、具有足夠容量的受料斗,在運料車換車時能連續攤犭,并有足夠的功率推動運料車。 3、具有可加熱的振動熨平板或啟動夯等初步壓實裝置。 4、攤鋪機寬度可以調整。 (三) 攤鋪機在開始受料前應在斗內涂刷少量防止粘料的柴油。 (四) 瀝青混合料必須緩慢、均勻、連續不間斷地攤鋪。攤鋪過程中不得隨意變換速度或中途停頓。攤鋪機螺旋送料器應不停頓地轉動,兩側應保持有不少于送14、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并保證在攤鋪機全寬度斷面上不發生離析。 (五) 當施工氣溫低于10時,不宜攤鋪熱拌瀝青混合料。必須攤鋪時應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混合料拌合溫度,使其符合規范規定的低溫攤鋪溫度要求; 2、運料車必須覆蓋保溫; 3、采用高密實度的攤鋪機,熨平板應加熱; 4、攤鋪后緊接著碾壓,縮短碾壓長度。 (六) 用機械攤鋪的混合料,不應用人工反復修整,當出現下列情況時,可用人工作局部找補或更換混合料; 1、橫斷面不符合要求; 2、構造物接頭部位缺料; 3、攤鋪帶邊緣局部缺料; 4、表面明顯不平整; 5、局部混合料明顯離析; 6、攤鋪機后有明顯的拖痕。 (七) 人工找補或更換混合料應在現15、場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缺陷較嚴重時,應予鏟除,并調整攤鋪機或改進攤鋪工藝。當屬機械原因引起嚴重缺陷時,應立即停止攤鋪。人工修補時, 工人不宜站在熱混料層面上操作。 (八) 在路面狹窄部分可用人工攤鋪,人工攤鋪瀝青混合料應符合下列要求: 1、瀝青混合料宜卸在鐵板上,攤鋪時應扣鍬攤鋪,不得揚鍬遠甩。 2、邊攤鋪邊用刮板整平,刮平時應輕重一致,往返刮23閃達到平整即可,不得反復撒料反復刮平引起粗集料離析。 3、撒料用的鐵鍬等工具宜加熱使用,也可以沾輕柴油或油水混合液,以防粘結混合料。但不得過于頻繁,影響混合料質量。 (九) 攤位不得中途停頓。攤鋪好的瀝青混合料應緊接碾壓,如因故不能及時碾壓或遇雨時,16、應停止攤鋪,并對卸下的瀝青混合料覆蓋保溫。 VI、熱拌瀝青混合料的壓實度及成型 (一) 為達到最佳壓實度效果,應選擇合理的壓路機組合方式及碾壓步驟,瀝青混合料壓實宜采用鋼筒靜態壓路機與輪胎壓路機或振動壓路機組合方式。 (二) 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應按初壓、復壓、終壓(包括成型)三個階段進行。壓路機應以慢而均勻的速度碾壓,壓路機的碾壓速度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壓路機碾壓速度(km/h) (三) 瀝青混合料的初壓應符合以下要求: 1、初壓應在混合料攤鋪后較高溫度下進行,不得產生移動、開裂; 2、壓路機應從路邊向中心碾壓。相鄰碾壓帶應重疊1/31/2輪寬,最后碾壓路中心部分,壓完全幅為一遍。 3、應采用輕17、型鋼筒式壓路機或關閉振動裝置的振動壓路碾壓2遍,其線壓力不宜小于350N/cm。初壓后檢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時予以適當修整。 4、壓路機起動、停止必須減速緩慢進行,防止碾壓路線及碾壓方向突然改變而導致混合料產生推移。 (四) 復壓應在初壓后進行,宜采用重型的輪胎壓路機,碾壓遍數應經試壓確定,不宜少于46遍,達到要求的壓實度,并無顯著輪跡。若采用三輪鋼筒式壓路機時,總質量宜不少于12t,相鄰碾壓帶應重疊后輪1/2寬度。 若采用振動壓路機時,相鄰碾壓帶重疊寬度為1020 cm。振動壓路機倒車時應先停止振動,并在向另一方向運動后再開始振動,以局免混合料形成鼓包。 (五) 終壓應緊接在復壓后進行,要求18、如下: 1、終壓可選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或振動壓路機碾壓。 2、碾壓遍數不宜少于兩遍,要求無輪跡。 3、路面壓實成型的終了溫度應符合規范要求。 (六) 壓路機不得在未碾壓成型并冷卻的路段上轉向、調頭或停車等候。振動壓路機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駛時應關閉振動。 VII、施工接縫 (一) 在施工縫及構造物兩端的連接處必須仔細操作,保證緊密、平順。 (二) 縱向接縫部位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1、攤鋪時采用梯隊作業的縱縫應采用熱接縫。施工時應將已鋪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寬暫不碾壓,作為后攤鋪部分的高程基準面,最后作跨縫碾壓以消除縫跡。 2、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熱接縫時,宜加設擋板或采用切刀切齊。鋪另半幅前19、必須將縫邊緣清掃干凈,并涂灑少量粘層瀝青。攤鋪時應重疊已鋪層510cm,攤鋪后用人工將攤鋪在前半幅上面混合料鏟走,并立即碾壓。先在已壓實路面上行走,碾壓新鋪層1015cm,然后壓實新鋪部分,再伸過已壓路面1015cm,充分將接縫壓實緊密。下上層的縱縫應錯開15cm以上,表層的縱縫應順直,且宜留在車道區畫線位置上。 (三) 橫向接縫的施工要求: 1、橫縫應與路中心線垂直。相鄰兩幅及上下層橫向接縫均應錯位1米以上。下層的橫向接縫時可采用斜接縫,在上面層應采用垂直的平接縫。 2、斜接縫的搭接長度與層厚有關,宜為0.40.8m,搭接處應清掃干凈并灑粘層油。當搭接處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顆超過壓實層厚時應予剔20、除,并補上細料,斜接縫應充分壓實并搭接平整。 3、平接縫應做到緊密粘結,充分壓實,連接平順。 4、橫向接縫的碾壓應先用雙輪或三輪鋼筒式壓路機進行橫向碾壓。碾壓帶的外側應放置供壓路機行駛的墊木,碾壓時壓路機應位于已壓實的混合料層上,伸入新鋪層的寬度為15cm。然后每壓一遍向斜鋪混合料移動1520cm,直到全部在新鋪層上為止,再改為縱向碾壓。當相鄰攤鋪層已經成型,同時又有縱縫時,可先用鋼筒式壓路機沿縱縫碾壓一遍,其碾壓寬度為1520cm。然后再沿橫縫作橫向碾壓,最終進行正常的縱向碾壓。 5、瀝青面層 (1)檢查瀝青和混合料的試驗報告。 (2)檢查測設的各種測樁,控制路面高程及平整度,以保證路面厚度。 (3)檢查澆灑透層瀝青的粘層瀝青的用量、均勻度。 (4)檢測運至現場瀝青混合料外觀質量,到場溫度(不低于130), 不合格的拒絕卸料。 (5)督促承包人控制好攤鋪、碾壓等各道工序的施工質量。注意接薦緊密、平順。 (6)督促承包人做好瀝青面層的厚度、高程、平整度、寬度和橫坡、瀝青面層壓實度和彎沉的檢測,抽檢合格后給予簽認。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3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