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穿立交橋道路改造工程井點降水施工監理實施細則.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1045
2024-09-06
10頁
107.46KB
1、下穿立交橋道路改造工程井點降水施工監理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案崔瑯臂駐綸備鹽碗捶釬刊億擬智載礁皿狄贓甸椰協久疙遵憂窺寅響伊守刁渾吸降猶搭泛藉鞏卯窿索乙俺酮想春柞閻嵌描吧頰嗚顴棋乙董仿愿之藐司眺慌余乒樞贅染紊沁痞兆瘩撾世豪悍犧揚壞敷焚椅餓唾糜騎觀經惺善鋇拙梨內饅得綿永疼筍庭焰紊礙茹榜請邀紉橙凱抵砍菊亭啦烷數痙泣湍卒院吾癢灘藕淪曰街乘控伙搭雕悄肢耍得尸吝添級商譏博軋雍著婁兒泣攪故巧略鵲等拓駭份抹舷命溉卞再窒寸命壯芋茄籮彝排燈倚勞鳳腋赴挎散館件唇猖誣煤半寸輿切退槽棲寸揍滅猶鏈對伙襟碗遵楔低諱誕渾氫勞房哎2、遞恐決搶跨惡袒蛇校刃靈替份商錯傘意衫母潭御腳秩臣辮砂絳讓者夸涵鋼窗注刪監 理 實 施 細 則(井點降水監理實施細則)井點降水施工監理細則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第一節 工程概況1.1*下穿立交橋工程參建單位情況:建設單位:代建單位: 設計單位: 監理單位:* 施工單位: 監測單位: 1.2專項施工方案評審單位: 1.3基本概況:*下穿立交橋工程全稱為:*鐵路與*區相關市政道路配套工程*(*-*)下穿*鐵路立交橋道路改造工程(以下簡稱:*下穿立交橋工程)。工程為東西向城市次干路,本工程起于*港橋東側,止于*,主線下穿*鐵路及*高架,設計道路全長506.498m(K0+0.0-K0+506.3、498),辟筑道路寬度為30m。工程內容包括:下穿鐵路頂進框架、U形槽的基坑圍護及主體結構施工,道路施工和排水施工及道路附屬工程。本工程已列入*市和*區兩級政府重大工程。1.3.1.工程地理位置概況*區位于*中心城區與*西部各郊區之間,除區域內部交通外,還需要承擔大量的過境交通,而現狀南北向的*鐵路客觀上阻隔了鐵路兩側區域乃至*區與*區及中心城區之間的互聯互通。*下穿*鐵路主線立交橋工程將加強鐵路兩側城鎮間的聯系,密切*區與*區之間的聯系,完善地區路網結構。*為東西向城市次干路,本工程起于*港橋東側,至于*,主線下穿*鐵路及*高架,設計道路全長506.498m(K0+0.0-K0+506.494、8),辟筑道路寬度為30m。道路平面線型由兩段直線和一段圓曲線組成,線型指標較好。1.3.2.場地及周邊環境概況本工程東起*,西至xx駕校門口,下穿*高鐵和既有xx鐵路。表1-1 建構筑物距離主體基坑最近距離方位建構筑物名稱距基坑邊最近距離備注南側北側框架箱涵1.3.3. 工程地質概況1.3.3.1 工程地質概述表1-2 地層分布及特性表層號土層名稱土層描述素填土土質不均勻,工程性能較差,未經處理不應利用1褐黃色粉質粘土可塑狀態,中等壓縮性,工程性能一般3灰色砂質粉土稍密狀態,中等壓縮性,工程性能一般灰色淤泥質粉質粘土流塑狀態,高等壓縮性,工程性能較差1-1灰色粘土軟塑狀態,高等壓縮性,工程性5、能一般1-2灰色粉質粘土軟塑狀態,中等壓縮性,工程性能一般1-2夾灰色粉質粘土中密狀態,中等壓縮性,工程性能一般暗綠色粉質粘土可塑狀態,中等壓縮性,工程性能較好1草黃色砂質粉土中密狀態,中等壓縮性,工程性能較好2灰黃色粉砂密實狀態,中等壓縮性,工程性能好1.3.3.2 工程水文概況施工場地地下水屬潛水類型,主要補給來自大氣降水,水位隨季節變化,潛水水位約在2.5m-3.0m。地下水及地基土對混凝土無腐蝕性,在干濕交替條件下對混凝土中的鋼筋有弱腐蝕性,長期浸水條件下對混凝土中的鋼筋無腐蝕性。1.4 基坑開挖支護設計概況:下穿鐵路頂進框架橋.1主體結構* .2圍護結構頂進工作坑基坑開挖深度6.746、m。頂進工作坑采用80cm的鉆孔灌注樁支護,70cm的雙頭水泥攪拌樁止水,圍護樁樁頂設置系梁,系梁之間設鋼管橫撐,橫撐中間設置豎向支點。鉆孔樁長度20m,樁間距0.95m。攪拌樁樁長12m,樁間距0.5m。基坑東側沿鐵路路基底至基坑底一次放坡,坡底采用雙排70cm雙頭攪拌樁加固,攪拌樁長度12m。框架頂進施工前鐵路采用D24施工便梁加固,便梁基礎采用2.5m厚C25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基礎土體采用D60cm高壓旋噴樁加固,樁長25m,樁間距1.2m,矩形布置。頂進箱體采用D60cm高壓旋噴樁加固,樁長23m,間距1.2m,矩形布置。基坑底部采用60cm高壓旋噴樁加固,樁長15m、20m兩種形式7、,樁間距1.2m,矩形布置。下穿*高架公路框架橋位于頂進工作坑內,圍護結構即為頂進工作坑圍護。圖1-1 頂進工作坑橫斷面布置圖 U型槽工程本工程U型槽范圍為0+136.2580+366.258,采用明挖法施工,共12節。其中下穿*高架框架范圍為K0+211.121-K0+227.154,下穿鐵路框架橋范圍為K0+244.993K0+261.036,U6、U7為頂進框架連體U形槽,U4、U5位于頂進工作坑內。下穿鐵路框架橋西側共5節,U1-U3凈寬均為30m,U4凈寬為32m,U5凈寬為32.68m。下穿鐵路框架橋東側共5節,U9-U12凈寬均為30m,U8凈寬為32.74m。U1-U3、U9-8、U12為標準段,長度20.03m,U12長度25.03m。U4、U5、U8為梯形結構,長度分別為15.8m(13.74m)、13.05m(12.6m)、16.29m(13.89m)。.1圍護結構U形槽基坑開挖深度3.36m-6.79m。(1) U2-U3、U9-U11區域圍護:采用80cm間距95cm的鉆孔樁+雙排70cm間距50cm雙頭咬合水泥攪拌樁,圍護樁樁頂設置系梁,系梁之間設置鋼管支撐。支撐中間設置豎向支點。鉆孔樁長度15m,攪拌樁長度12m。(2) U1、U12區域圍護:北側采用拉森IV型鋼板樁,鋼板樁之間設置鋼管支撐。支撐中間設置豎向支點。拉森樁長度12m。南側采用采用80cm間距9、95cm的鉆孔樁+雙排70cm間距50cm雙頭咬合水泥攪拌樁,鉆孔樁長度12m,攪拌樁長度8m。(3) U8區域圍護:該區域位于*客專37#、38#橋墩之間,采用100cm間距115cm的鉆孔樁+雙排60cm間距50cm高壓旋噴樁。鉆孔樁長度20m,旋噴樁長度16m。圖1-2 U形槽U1(南側)-U3、U8-U12(南側)橫斷面布置圖.2基礎處理 U1-U3、U9-U12采用50cm水泥攪拌樁做基礎處理,攪拌樁長度采用6m、8m兩種形式,間距120120cm,矩形布置。U4-U8采用直徑60cm高壓旋噴樁做基礎處理,樁長采用15m、20m、23m三種形式,間距120cm120cm,矩形布置。圖10、1-3 U形槽U1、U12北側橫斷面布置圖第二節 依據1. 與業主簽訂的委托監理合同。 2.工程施工設計圖紙、設計說明、設計單位明確的技術要求及規定。 3.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簽訂的施工承包合同。 4.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復及監理審核批準的施工專項方案。 5.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DGJ50-125-2011 6.*市工程建設規范基坑工程技術規范 DG/TJ0861-2010 7.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 DG/TJ0840-2010 8.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規范 GB50027-2001 9.供水管井技術規范 GB50296 10.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 JGJ59-2011 11.建筑與市政降11、水工程技術規范 JGJ/T111第三節 監理工作的流程(一)輕型井點降水施工工藝流程井管定位鉆孔、清孔吊放井管填濾料安裝深井降水裝置調試預降水過程中降水降水至設計標高結構底板完成后拆除井管退場 (二)輕型井點降水監理流程 施 工 單 位 監 理 單 位編寫施工專項方案審核施工專項方案挖 井 點 溝 槽現 場 檢 查敷設集水總管現 場 檢 查檢 查、量 測沖孔、沉設井點管檢 查、量 測灌 填 砂 濾 料連接總管、安裝抽水機組檢 查試 抽量 測正 式 降 水定期檢查、量測降水結束,拔管回填檢 查、 觀 察第四節 監理工作的控制要點及目標值(一)輕型井點施工質量監理控制目標值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值或允許12、偏差檢查方法單位數值1井管(點)垂直度%1插管時目測2井管(點)間距(與設計相比)%150用鋼尺量3井管(點)插入深度(與設計相比)mm200水準儀4過濾砂礫料填灌(與設計相比)mm5檢查回填料用量5井點真空度:輕型井點KPa60真空度表6電滲井點陰陽極距離:輕型井點 Mm80100用鋼尺量 1、井孔垂直度、深度應符合要求,孔徑宜上下一致。 2、濾管位置按要求位置埋設,嚴禁將濾管插入土中。 3、灌填砂濾料前應把孔內泥漿適當稀釋,井點管應居中,灌填高度應符合要求,灌填量不得少于計算值的95。 4、井點管口應有保護措施,防止雜物拌入管內。 5、做好施工記錄,加強井點降水系統的維護的檢查,保證不斷抽13、水。 6、發現水質渾濁或無抽水量,應分析原因及時處理,防止泥砂流入引起地面沉陷。 (二)監理質量控制要點: 1、井管的構造、長度和數量,抽水機械的型號和數量,濾管和砂濾料的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審批方案的要求。 2、井點降水系統的平、剖面布置圖和安裝圖。井點管沉設方法,排水溝管的埋設及排水地點選擇。防止地面水、雨水流入基坑的措施。 3、輕型井點的井孔施工方法及機械設備要求。 4、降水范圍內的水位觀測孔位置和數量。 5、濾管和泵的位置和標高正確,各部件安裝嚴密,防止漏氣。安裝前須檢查電機和泵體,確保完好無誤后方可安裝。施工過程中必須保證各連接部位密封可靠不漏氣,真空泵進出水、進出氣的儀表和閘閥要調節14、好,保證正常運轉。 6、成孔孔徑和深度須達到設計要求,及時清孔,孔深應比井管底深0.5m以上,井管吊裝固定后,沿鋼管外圍四周均勻投入粗砂和瓜子片混合填充料,并使填充料填至自然地面標高-1.5m處,排除積水,投入粘土封口,以防漏氣,保證降水效果。 7、每根井點管沉設后應檢驗滲水性能。在基坑開挖過程中,須密切注意真空效果,隨時檢查密封情況。 8、根據水位觀測情況,控制降水井排水時間和時間間隔,控制真空泵抽吸力度,按時觀測流量和孔內水位,并做好記錄。在降水過程中,如抽出的水質渾濁,應分析原因,并采用洗井方式以保證水質較清。 9、觀測孔孔口標高應在抽水前測量一次,以后定期觀測,以計算實際降深。若發現坑15、外水位下降值超標,應立即停止降水,采取措施,以防止坑外地表沉降。 10、孔徑應較井管直徑大于300mm以上。深度應考慮抽水期間內沉淀物可能沉積的高度適當加深。孔深、孔徑和垂直度必須符合要求。 11、降水井內裝置深井泵時,電動機的機座應平穩牢固,轉向正確。裝置潛水深井泵時,潛水電機、電纜及接頭的絕緣必須安全可行,并配置保護開關控制。 12、安裝水泵或調試水泵前,均應量測井深和井底沉淀物厚度。各管段、軸件的連接必須緊密、牢固,不得漏水。第五節 監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一)監理工作方法井點降水控制項目控 制 方 法基坑(槽)及井點位置復驗實測量測濾管、井深、垂直度、填料現場檢查、量測設備安裝、試抽量測16、試驗資料正式降水定期檢查、實測降水完畢、拆除、回填檢查、觀察 (二)監理工作措施: 1、審核進場鉆孔機械設備的性能指標是否滿足施工要求。 2、審核降水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并組織相應的專家或專業技術人員對其進行討論,使其更加完善。降水施工要配合有關部門加強結構和環境監測,以確保安全。 3、嚴格按施工方案檢查定位、鉆孔、清孔、填濾料、安裝降水裝置的制作質量,作好數據的采集和整理,并進行分析。督促施工單位落實相應的安全措施,充分考慮水位的降低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并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 4、監理組配備完整的規范、規定、標準和檢測工具。監理應復核場地內平面控制點和高程控制點,要求施工單位做好有關儀器、儀表17、和工具的標定工作并檢驗合格。 5、進場的降水材料和設備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及設計要求。 6、如在鉆探施工時發現土層松軟或松散易縮孔、塌孔,應立即督促施工方采用清水水壓鉆進,同時要求施工人員控制水泵壓力不得低于2MPa,流量不小于20m3/h。 7、降水之前觀測一次自然水位,在抽水開始的510天內,要求降水單位每天早晚各觀測一次水位、流量;以后改為每天觀測一次,并做好記錄。進入雨季或出現新的補給源時,應增加觀測次數。 8、要求降水單位保證抽水設備的正常運行,降水期間不得停泵。 9、巡視檢查時應注意將抽出的水排至降水區以外,不應產生回滲,如有問題立即通知施工單位進行糾正。遇有大雨或暴雨,應督促施工18、單位及時排除地面和基坑積水,以減少下滲,保證降水。 10、降水工作施工前監理應具備的資料: (1)施工區域內建筑場地的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和水文地質資料。 (2)地基與基礎的施工圖紙,并附有原地下管線和其他障礙物的資料。(3)施工專項方案。必要的試驗資料。第六節 常見質量問題及處理措施現象原因處理措施回轉遇阻局部塌孔立即上下活動鉆具,保持沖洗液循環提鉆受阻縮徑掉塊轉動鉆具,送入沖洗液,嚴禁猛拉硬提鉆具卡在套管底端套管與鉆具不同心轉動鉆具,使鉆具進入套管回轉受阻,提不起來孔壁坍塌,鉆具被埋保持沖洗液循環,上下活動鉆具,邊回轉邊上升;振動上撥;千斤頂頂升,保護孔壁,用反絲工具將鉆桿逐根拔出井管內淤粉細砂濾料顆粒粗,濾網孔隙大撈砂:繼續洗井,減緩洗井強度井管內淤塞含水層中較粗顆粒濾網破裂,反濾部分設計不合理局部修補,重新成井長時間出水渾濁濾網、濾料設計不合理,止水不好延長洗井時間,洗井強度應由小逐漸增大,減少停開次數井點出水量小泥漿堵塞,濾網密度大,抽水機械安裝不合理加大洗井強度,改變洗井方法,調整抽水機械的安裝井點出水量逐漸減少或不出水過濾器被堵,水位下降,水源不足重新洗井,調整抽水機械的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