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工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1092
2024-09-06
12頁
67.16KB
1、供水工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總則1.1 本細則根據以下各有關文件、規范、規定、規程制定。(一)國家標準:1、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T92-93)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3、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應用技術規程(JGJ85-2002)4、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GB/T14370-2000)5、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2003)6、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GB/T5223-2002)7、鋼絞線2、鋼絲束無粘結預應力筋(JG3006-93)8、無粘結預應力筋專用防腐潤滑脂(JG3007-93)(二)已批準的監理規劃(三)設計文件和技術資料(四)經審批的施工組織設計1.2 細則中各條款為工程驗收時需掌握的主要條款,用以指導本工程的質量控制。1.3 對未涉及的內容及與國家標準、規范、規程不符之處,以國家標準、規范、規程為準。1.4 實施細則總的要求,承包商要做到:開工有報告;施工有措施;技術有交底;定位有復查專檢;材料有質保書;產品有合格證;材料、設備有試驗;隱蔽工程有記錄;質量有自檢;交工有資料等。并要求:嚴格按合同條款、技術規范執行;嚴格按設計圖紙,操作規程施工;嚴格按施工順序、施工規3、范驗收。二、質量控制工作內容預應力分項工程是預應力筋、錨具、夾具、連接器等材料的進場檢驗、后張法預留管道設置或預應力筋布置、預應力筋張拉、放張、灌漿直至封錨保護等一系列技術工作和完成實體的總稱。本工程連接四個大拱角的兩組對拉梁為超長鋼筋混凝土受拉構件,上部結構為超長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為抵抗溫度、控制收縮應力產生的變形,設計部門采用了后張法預應力張拉工藝。框架梁選用的是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要求張拉結束真空灌漿;次梁、看臺梁、樓板采用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針對后張法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施工,監理質量控制工作內容有:1. 審查工程預應力砼工程施工組織設計;2預應力工藝用原材料;3施工過程質4、量控制;4參加預應力分項工程質量評定和驗收。三、監理控制要點:(一)事前監理控制要點與方法:1、熟悉技術文件:(1)學習有關圖紙及技術資料;(2)學習操作規程及質量標準。2、審查承包單位的技術資質(承包單位應有省建委或市建委發給予的預應力專項工程施工等級證書)、業績、質保體系(組織機構、人員職責、上崗證要求、工作程序、質量活動內容等規章制度)。3、組織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審查施工單位提交的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方案。4、預應力筋、錨具和錨墊板進場時,施工單位要填寫材料報驗單分批報驗,同時提供出廠合格證和市建委發到的準用證。按下列規定進行檢查并進行抽樣檢驗。(1)用于制作無粘結預應力筋的5、鋼絞線或碳素鋼絲,其性能應符合國家標準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2003)和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GB/T5223-2002的規定。(2)無粘結預應力筋用的鋼絞線和鋼絲不得有死彎,當有死彎時必須切斷。無粘結預應力筋中的每根鋼絲應是通長的,嚴禁有接頭。(3)無粘結預應力筋質量要求應符合鋼絞線、鋼絲束無粘結預應力筋JG3006-93及無粘結預應力筋專用防腐潤滑脂JG3007-93的規定。(4)無粘結預應力筋外包層材料,應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嚴禁使用聚氯乙烯。其性能應符合下列要求:a、在-20+70溫度范圍內,低溫不脆化,高溫化學穩定性好。b、必須具有足夠的韌性,抗破損性。c、對周圍材料(6、如混凝土、鋼材)無侵蝕作用。d、防水性好。(5)無粘結預應力筋涂料層應采用專用防腐油脂,其性能應符合下列要求:a、在-2070溫度范圍內,不流淌,不裂縫變脆,并有一定韌性。b、使用期內,化學穩定性好。c、對周圍材料(如混凝土、鋼材和外包材料),無侵蝕作用。d、防腐性能好。e、潤滑性能好,摩阻力小。(6)無粘結預應力筋必須采用I類錨具。錨具的靜載錨固性能,應同時符合下列要求:a0.95eapu2%式中: a預應力筋錨具組裝件靜載試驗測得的錨具效率系數。eapu預應力筋錨具組裝件達到實測極限拉力時的總應變。(7)錨具組裝件的零件材料應按設計圖紙的規定采用,并應有化學成分和機械性能證明書。無證明書時7、,應按國家標準進行質量檢驗。材料不得有夾渣、裂縫等缺陷。(8)無粘結預應力筋錨具系統的質量檢驗和合格驗收應符合國家標準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應用技術規程JGJ85-2002和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GB/T14370-2000的規定。(9)預應力筋錨具和墊板進場報驗時,如發現沒有相應的出廠合格證或市建委簽發的準用證,則拒絕讓這批材料進場。(10)對已進場的預應力筋、錨具和錨墊板,應按批抽樣檢驗,檢驗結果不合格時,再按規定抽樣進行復檢,如檢驗如果仍然不合格,則責令施工單位把這批材料運走。(11)對張拉預應力筋使用的千斤頂和油壓表,應檢查其是否在檢定合格有效期內,如果不是或是新購進或是進8、行過大修的,應經校驗后方能使用。5、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是一項新技術,要求較高,因此,對施工質量的監控要貫穿于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的整個施工過程。一般可按下列四個工序進行監控:(1) 無粘結預應力筋的制作、包裝、運輸和下料。(2) 無粘結預應力筋的鋪放。(3) 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的澆筑。(4) 無粘結預應力筋的張拉。6、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是在普通鋼筋混凝土施工工序中,穿插預應力工序,具體見下面的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工程施工工序流程圖。因此要搞好無粘結預應力施工,需要土建施工單位和預應力施工單位的密切配合和溝通,有組織地進行流水施工。安裝模板預應力筋下料裝螺旋筋、張拉端防護安裝錨墊板鋪放預9、應力筋焊固定架,綁扎馬凳預應力筋放線定位綁扎普通鋼筋底筋綁扎普通鋼筋面筋澆注混凝土混凝土強度滿足設計要求試塊抗壓試驗張拉機具標定制作混凝土試塊張拉預應力筋計算預應力筋允許伸長范圍切割超長部分預應力筋拆模張拉端防腐處理封錨注:本流程圖的細線框中的工作由土建單位完成,粗線框中的工作由預應力專 業施工單位完成。(二)事中過程監理控制要點與方法:1、無粘結預應力筋的包裝、運輸和下料過程中,主要按下列規定進行監控檢查:(1)擠塑成型后的無粘結預應力筋應按工程所需的長度和錨固形式下料、組裝。(2)無粘結預應力筋下料長度,應綜合考慮其曲率、錨固端保護層厚度、張拉伸長值及混凝土壓縮變形等因素,并應根據不同的張10、拉方法和錨固形式預留張拉長度。(3)無粘結預應力筋應成盤或順直運輸。成盤運輸時,盤徑不宜小于2m,每盤長度不宜超過200m,長途運輸時,必須采取有效的包裝措施。(4)裝卸吊裝時,應保持在成盤或順直狀吊下起吊,搬運,不得摔砸踐踏,嚴禁鋼絲繩或其它堅硬吊具與無粘結預應力筋的外包層直接接觸。(5)無粘結預應力筋應按規格、品種或盤或順直地分開堆放在通風干燥處。露天堆放時,不得直接與地面接觸,并應采取覆蓋措施。(6)無粘結預應力筋錨具組裝件的疲勞錨固性能,應通過試驗應力上限max取預應力鋼材抗拉強度標準值的65%,應力幅度取80N/mm2,循環次數為200萬次的疲勞性能試驗。2、無粘結預應力筋鋪放過程中11、,主要按下列規定進行監控檢查:(1)無粘結預應力筋送到現場后,應及時檢查其規格、尺寸和數量,逐根檢查其端部配件無誤后,方可分類堆放。對局部破損的外包層,可用水密性膠帶進行纏繞修補,膠帶搭接寬不應小于膠帶寬度的1/2,纏繞長度應超過破損長度,嚴重破損的應予以報廢。(2)張拉端的承壓板應用釘子或螺栓固定在端部模板上,且應保持張拉作用線與承壓板面相垂直。(3)無粘結預應力筋應按設計圖紙的規定進行鋪放,鋪放時應符合下列要求:a、無粘結預應力筋允許采用與普通鋼筋相同的綁扎方法,鋪放前應通過計算確定無無粘結預應力筋的位置,其垂直高度宜采用支撐鋼筋控制,亦可與其它鋼筋綁扎。無粘結預應力筋位置的垂直偏差,在板12、內為5mm,在梁內為10mm。b、無粘結預應力筋的位置宜保持順直。 c、 鋪放雙向配置的無粘結預應力筋時,應對每個預應力筋交叉點相應的兩個標高進行比較。對交叉點標高較低的無粘結預應力筋應先進行鋪放,標高較高的后鋪放,盡量避免兩個方向的無粘結預應力筋相互穿插鋪放。d、 敷設的各種管線不應將無粘結預應力筋的垂直位置抬高或壓低。e、 當一束配置多根無粘結預應力筋時,應保持平行走向防止互相扭絞。f、 無粘結預應力筋采取豎向、橫向或螺旋形鋪放時,應有定位支架或其它構造措施保證位置的正確。(4)在預留網處無粘結預應力筋可從兩側繞過開洞處鋪放,無粘結預應力筋距洞邊不宜小于150mm,水平偏移的曲率半徑不宜小13、于6.5m,洞口邊應配置構造鋼筋加強。(5)為滿足不同耐火等級的要求,無粘結預應力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符合下面兩表的規定。板的混凝土保護層的最小厚度(mm)約束條件耐火極限(mm)11.523簡 支25304055連 續20202530梁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mm)約束條件梁寬耐火極限(h)11.523簡 支200455065采取特殊措施簡 支30040455065連 續20040404550連 續30040404045(6)錨固區的耐火極限應不低于結構本身的耐火極限。3、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進行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主要按下列規定進行監控檢查:(1) 混凝土澆筑時,應按有關規范的規定進行施14、工。 (2)由于預應力筋與非預應力筋大多數是綁扎連系在一起的,移動非預應力筋時也往往會使預應力筋作相應移動。因此預應力筋的隱蔽驗收要與非預應力的隱蔽驗收結合在一起進行。當某一樓層的預應力筋鋪放(穿束)和非預應力筋綁扎完畢,并經施工單位自檢合格以后,會同業主和設計及質監部門進行該樓層預應力筋和非預應力筋的隱蔽驗收。隱蔽驗收合格后,方能開始澆筑混凝土。同時在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中寫意見,進行簽證。 (3)混凝土澆筑時,嚴禁踏壓撞碰無粘結預應力筋,支撐架以及端部預埋部件。(4)張拉端、固定端混凝土必須振搗密實。(5)應嚴防氯化物對無粘結預應力筋的侵蝕。在混凝土施工中,不得使用含有氯離子的外加劑。4、對無15、粘結預應力筋的張拉,主要按下列規定進行監控和檢查:(1)無粘結預應力筋張拉機具及儀表,應由專人使用和管理,并定期維護和校驗。張拉設備應配套校驗。壓力表的精度不宜低于1.5級;校驗張拉設備用的機或測力計精度不得低于2%;校驗時千斤頂活塞的運行方向,應與實際張拉工作狀態一致。張拉設備的校驗期限,不宜超過半年。當張拉設備出現反常現象時或在千斤頂檢修后,應重新校驗。張拉用的千斤頂和壓力表,就填寫A-6表向監理報驗,根據時應附上千斤項和壓力表的檢定證書。壓力表的選用:張拉時所需的最大壓力值,宜為壓力表最大面值的60%80%。(2)無粘結預應力筋的張拉控制應力應符合設計要求。如需提高張拉控制應力值時,不宜16、大于碳素鋼絲、鋼絞線強度標準75%。 (3)當采用超張拉方法減少無粘結預應力筋的松馳損失時,無粘結預應力筋的張拉程序宜為:從零應力開始張拉至1.05倍預應力筋的張拉控制應力con,持荷2min后,卸荷至預應力筋的張拉控制應力然后進行錨固;當采用自鎖式錨具時,可從零應力開始張拉到1.03倍預應力筋的張拉控制應力。(4)預應力筋張拉應使用雙控法,即應力控制和伸長值控制張拉前,先計算出每根預應力筋的理論伸長值,并以此值的110%和95%作為這筋預應力筋在達到最終張拉力時允許伸長值的上下限。如實際伸長值超出此范圍時,應暫停張拉,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調整后,方可繼續張拉。(5)無粘結預應力筋張拉過程中,當17、有個別鋼絲發生滑脫或斷裂時,可相應降低張拉力。但滑脫或斷裂的數量,不應超過結構同一截面無粘結預應力筋總量的2%,且一束鋼絲只允許一根。(6)張拉時,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不宜低于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的75%。(7)無粘結預應力筋的張拉順序應符合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要采用分批、分階段對稱張拉或依次張拉。(8)當無粘結預應力筋需進行兩端張拉時,可先在一端張拉并錨固,再在另一端補足張拉力后進行錨固。(9)無粘結預應力筋張拉時,應逐根填寫張拉記錄表。(10)無粘結預應力筋張拉錨固后實際應力值與工程設計規定檢驗值的相對允許偏差為5%。(11)張拉后,宜采用砂輪鋸或其它機18、械方法切斷超長部分的無粘結預應力筋,嚴禁采用電弧切斷。無粘結預應力筋切斷后露出錨具夾片外的長度不得小于30mm。(12)預應力筋張拉過程中,千斤頂后嚴禁站人。(13)預應力筋張拉完畢前,嚴禁拆除預應力混凝土板及梁的底部模板和支撐。5、督促施工單位執行下列保證工程質量的管理制度:(1)各工序開工前,由預應力施工隊伍技術負責人對參加該工序的施工人員進行質量安全技術交底,并及時填寫質量安全技術交底卡。(2) 在每個工序之間,必須按設計圖紙進行自檢和互檢。 (3)加工、組裝無粘結預應力筋張拉端和固定端,按規定及時做好質量驗收記錄。 (4)無粘結預應力筋張拉時,詳細填寫每根預應力筋的張拉記錄。6、工程驗19、收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驗收時,應提供下列文件和記錄:(1) 文件:a. 設計文件;b. 原材料質量合格證件;c. 無粘結預應力筋、錨具出廠質量合格證件;d. 工程的重大問題處理文件;e.千斤頂,液壓表標定記錄;f. 其它文件。(2) 記錄:a. 混凝土試件的試驗報告的質量評定記錄;b. 無粘結預應力筋張拉記錄;c. 隱蔽工程驗收記錄;d. 加工、組裝無粘結預應力筋張拉端和固定端質量驗收記錄;e. 鋼絲鐓頭質量記錄。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工程的驗收,除檢查有關文件、記錄外,尚應進行外觀抽查。(二)事后控制要點:(一) 發生事故,不符合要求的問題處理方法與要求隱蔽工程驗收時,如不符合要求,應以書面形20、式告知承包單位,責令其進行處理。處理符合要求后再進行隱蔽工程驗收與簽證。(二) 質量記錄、中間驗收、隱蔽驗收資料整理歸檔移交要求:在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工程的整個施工過程中,按照各個施工階段,督促施工單位做好下列施工質量技術資料的整理和歸檔工作;1、 做好預應力材料出廠合格證的整理、歸檔;2、 做好預應力材料及組裝件檢驗報告的整理、歸檔;3、 做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的整理、歸檔;4、 做好有關設計圖紙(包括設計變更)的整理、歸檔;5、 做好張拉記錄的整理、歸檔;6、 做好預應力分項施工技術報告的編寫及歸檔;7、 做好各種計具器具檢定證的整理、歸檔;8、 做好無粘結預應力分項工程質量檢評的整理、歸檔。(三) 產品保護的注意事項和方法: 1、無粘結預應力筋張拉完畢后,應及時對錨固區進行保護。對夾片錨具,可先切除外露無粘結預應力筋多余長度,然后在錨具及承壓板表面涂防腐涂料。2、按上述進行處理后的無粘結預應力筋錨固區,應用后澆膨脹混凝土或低收縮防水砂漿或環氧砂漿密封。在澆筑砂漿前,宜在槽口內壁涂以環氧樹脂類粘結劑。錨固區后澆的混凝土或砂漿不得含有氯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