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鐵路客運專線站前工程隧道施工監理實施細則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1151
2024-09-06
22頁
122KB
1、新建鐵路客運專線站前工程隧道施工監理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一、工程特點及技術、質量標準4(一)工程概況4(二)工程特點4(三)技術標準7(四)編制依據8二、監理工作范圍及重點9三、監理工作流程 12四、監理工作控制要點、目標及監控手段12(一)監理工作目標12(二)監理工作控制要點13(三)監理工作監控手段13五、監理工作方法與措施18(一)組織措施18(二)技術措施18(三)經濟措施18(四)合同措施19(五)監理工作方法19(六)監理工作注意事項20六 旁站具體部位及工序21隧道施工監理2、實施細則一、工程特點及技術、質量標準 (一)工程概況 xx監理公司中外聯合體xx客專鐵路xx段JL-4標監理站:監理范圍為站前DK414+525.75DK492+267.5段全部工程。隧道主要工程量:隧道7座,合計長度5746米,占線路長度7.4%。設計為雙線隧道,隧道凈空面積100m2,隧道開挖斷面較大。全線隧道均采用曲墻式帶仰拱襯砌,明挖隧道采用明洞式結構。級圍巖段襯砌結構采用曲墻帶仰拱型式,邊墻與底部結構圓順連接。本標段隧道工程一覽表序號隧道名稱進口里程出口里程.全長備注1xx隧道DK422+433DK423+180747 m2xx隧道DK435+433DK435+740307m3xx隧3、道DK438+515DK439+9101395m4xx隧道DK456+101DK456+807706m 5xx隧道DK461+530DK462+480950m 6xx隧道DK471+161DK471+757596m7xx隧道DK484+495DK485+5401045m (二)工程特點1、地形、地貌1-1、xx隧道位于直線上,隧道內縱坡為9.35的單向上坡。隧道地貌類型為地山丘陵區剝蝕殘丘地貌,測區內山體多見基巖出露,植被較茂密。1-2、xx隧道全線位于直線上,隧道內縱坡為單向坡,全隧道為10.6的下坡,隧道所處山體多見基巖出露,植被較茂密。隧道地貌類型為低山丘陵區剝蝕殘丘地貌,測區內山體多見4、基巖出露,植被較茂密,目前一座石場正在開采中,隧道施工前應與隧道附近的采石場落實永久停采協議,隧道所經山脈海拔最高高程為278.61m,最高點里程為DK436+612.16,隧道最大埋深43.0m.1-3、xx隧道全線位于直線上,隧道內縱坡為20的單向上坡。隧道地貌類型為丘陵區剝蝕殘丘地貌,測區內山體多見基巖出露,植被較茂密,隧道所經山脈海拔最高高程為312.42m,最高點里程為DK439+331.0。1-4、xx隧道進出口位于直線上,隧道內縱坡為20的單向坡.隧道地處遼西北地區,地貌屬剝蝕丘陵區,地形稍有起伏,測區內山體基巖出露,地表多被人工林地覆蓋,隧道所經山脈海拔最高里程為221.63m5、,最高點里程DK456+454。1-5、xx全部位于直線上,隧道內縱坡為單向坡隧道,進口至出口為11.9的下坡。隧道地處遼西北地區,地貌屬剝蝕丘陵區,地形稍有起伏,測區內山體多未見基巖出露,植被茂密,地表多被人工林地覆蓋,隧道所經丘陵海拔最高高程為253.98m最高里點程為DK461+759.0。1-6、xx隧道進出口沒有大路可通,交通條件不便,隧道全部位于直線上,隧道內縱坡為單向坡,隧道縱坡為5.4的上坡.隧道地處xx山脊,地貌屬低緩丘陵區,測區內山體多見基巖出露,地表為樹木及農田覆蓋,隧道所經山脈海拔最高高程為222.7m,最高點里點程為DK471+430.17,隧道最大埋深49.71m。6、1-7、xx隧道進出口交通條件較差,隧道全部位于直線上,隧道通長位于8.3976的上坡。隧道穿越xx山脊,地貌屬低緩剝蝕丘陵區,測區內山體多見基巖出露,地表為樹木及灌木覆蓋,隧道所經山脈海拔最高高程為304.00m,最高點點里程為DK484+882。2、 工程地質條件序號隧道名稱起點里程終點里程長度(m)圍巖分級1xx隧道DK422+433DK422+433167V2DK422+600DK422+860260IV3DK422+860DK423+18O320V4xx隧道DK435+433DK435+52087IV5DK435+520DK435+635115III6DK435+635DK435+67、7035IV7DK435+670DK435+74070V8xx隧道DK438+515DK438+700185V9DK438+700DK438+76060IV10DK438+760DK439+630870III11DK439+630DK439+910280V12xx隧道DK456+101DK456+380279V13DK456+380DK456+560180IV14DK456+560DK456+807247V15xx隧道DK461+530DK461+645115V16DK461+645DK462+040395IV17DK462+040DK462+230190V18DK462+230DK462+48、05175IV19DK462+405DK462+47065V20xx隧道DK471+161DK471+265104V21DK471+265DK471+33065IV22DK471+330DK471+620290III23DK471+620DK471+67050IV24DK471+670DK471+75787V25xx隧道DK484+495DK484+55560V26DK484+555DK484+58025IV27DK484+580DK484+910330III28DK484+910DK484+94030IV29DK484+940DK485+190250II30DK485+190DK485+229、030IV31DK485+220DK485+370150III32DK485+370DK485+44070IV33DK485+440DK485+540100V3、水文地質條件隧道區地下水類型主要為基巖裂隙水,地下水對隧道結構不具侵蝕性,基巖裂隙潛水分部較廣,以淺部為主,含于基巖風化帶,風化裂隙及構造節理裂隙中,水位和水量受季節降雨量明顯,隧道位于丘陵區,巖石破碎,裂隙發育,為大氣降水入滲創造了良好條件,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以蒸發排泄為主,地下逕流排泄為輔,蒸發為本區普遍的重要排泄方式之一。 4、地震參數及氣象特征名稱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地震基本烈度最冷月平均氣溫土壤最大凍結深度xx隧道0.10gVI10、I-8.51.4mxx隧道0.10gVII-9.41.4mxx隧道O.O5gVII-9.41.4mxx隧道0.10gVII-9.41.47mxx隧道0.10gVII-9,41.47mxx隧道0.05gVI-9.41.47mxx隧道0,05gVI-9.41.47m(三)技術標準1、鐵路等級:客運專線2、正線數目:雙線3、設計行車速度:350km/h4、最小曲線半徑:7000m5、最大坡度:20,困難條件下不應大于306、牽引種類:電力7、列車類型:動車組8、到發線有效長度:650m9、行車指揮方式:綜合調度集中10、列車運行控制方式:自動控制11、建筑限界:按滿足350km/h速度規范執行。(四11、)質量標準1、在合理使用及正常維護條件下,隧道等工程結構的施工質量,應滿足不少于100年設計使用壽命期內正常使用維護時的運營要求;無砟軌道結構的施工質量,應滿足不少于60年設計使用壽命期內正常使用維護時的運營要求;2、開通驗收速度不低于1.1倍列車設計速度目標值; 3、按照驗收標準要求各檢驗批、分項、分部工程施工質量合格率達到 100%; 4、按照驗收規范單位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100% 。(五)編制依據 1、xx監理公司中外聯合體xx客專鐵路xx段JL-4標監理規劃。2、經批準的工程項目設計圖紙及說明、設計文件(含變更設計)。3、xx鐵路客運專線有限公司xx公司與承包單位簽訂的工程施工合同及附12、件。4、xx鐵路客運專線有限公司xx公司與監理單位簽訂的委托監理合同及附件。5、已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及專項施工方案。6、鐵路建設工程監理規范TB10402-2007 J269-2007。7、高速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753-2010)。 8、高速鐵路隧道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號)。 9、鐵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4-2009)。10、鐵路隧道監控量測技術規程(TB10121-2007)。11、鐵建設【2010】120號文件。12、鐵路工程基本作業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301-2009)。13、鐵路隧道設計規范(TB10003-20013、5)。14、高速鐵路設計規范(試行)(TB10621-2009)。15、鐵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術指南TZ331-2009(經規標準【2009】73號)。16、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17、鐵路工程結構混凝土強度檢測規程(TB10426-2003)。18、鐵路隧道超前地質預報技術指南鐵建設【2008】105號。19、鐵路隧道防水材料暫行技術條件第一部分防水板科技基【2008】21號。 20、鐵路隧道防水材料暫行技術條件第二部分止水帶科技基【2008】21號。21、鐵路隧道監控量測技術規程(TB10121-2007)。二、監理工作范圍及重點監理工作范圍:隧道的開挖14、支護、襯砌、輔助坑道及輔助洞室、明洞工程、防水和排水、附屬設施、地基的加固處理、洞口及緩沖結構工程、站后接口工程等。監理工作重點:隧道工程監理工作主要是進、出口軟弱圍巖開挖及監控、隧道防水施工。主要圍繞下面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隧道工程施工前監理工程師應與承包單位共同對設計圖文件提供的隧道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資料進行詳細的分析了解,并與現場實際進行核實。 監理工程師應對承包單位的施工準備工作進行認真的審查,對承包單位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準備進場的施工技術人員的資質、機械設備的性能、施工材料是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以及擬采用的施工方法是否科學合理,安全施工措施落實等進行認真的審批。 檢查和復核承包單位的15、測量放線資料,審批承包單位的開工報告,符合要求后由總監理工程師下達工程開工指令, 在隧道施工過程中,要求承包單位嚴格施工的全過程控制、事前控制,嚴格按設計文件和施工技術規范組織施工。 要求承包單位制訂切實可行的防塌、防水措施,備足有關施工機具材料,加強安全施工教育,確保安全施工。 要求承包單位隨時核對地質資料,發現問題及時報告監理工程師,加強施工階段的地質超前預測、預報,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 嚴格控制隧道施工時的超挖和欠挖工程量,進行爆破施工時,必須根據巖石特征、地質構造發育程度,確定炮孔直徑,合理選擇炸藥性能,保證隧道光面平整,巖體穩定。 對隧道洞門工程,監理工程師應檢查承包單位施工的隧道洞16、口邊仰坡的坡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洞門、墻身的結構尺寸、基礎的施工是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對洞身襯砌施工的監理,應嚴格控制中線、水平、斷面尺寸和凈空大小符合設計要求,襯砌材料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并按規定進行強度試驗和抽檢。三、監理工作流程 依據隧道施工工藝,結合相關規范、標準的要求,監理工作流程圖如下:施工準備1熟悉設計文件,核對施工圖紙,參加設計技術交底;2復核承包單位的交樁復測資料;3審查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4檢查開工準備條件。明洞、洞口工程開挖、澆(砌)筑 隧道開挖 洞身、輔助洞室 支護 洞身、輔助洞室1審查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案或施工工藝;2復核施工放樣測量資料;3按設計和施工規范17、要求對施工過程進行監督檢查,包括施工試驗、檢驗工作;4按設計和驗收標準要求對工程檢驗批、分項、分部進行檢查和驗收;5對隱蔽工程、重點部位或關鍵工序進行旁站;6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進行處理。竣工1審查竣工技術文件;2整理監理資料;3參加竣工驗收。 防排水 洞身、輔助洞室、明洞 襯砌 洞身、輔助洞室、明洞 附屬設施 四、監理工作控制要點、目標及監控手段(一)監理工作目標實現本工程建設總目標及確保本隧道基礎設施滿足350km/h速度目標,工程施工質量達到設計使用年限;有效地控制工程質量,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發揮投資效益,促使本項目施工監理工作的法制化、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 (二)監理工作控制18、要點2.1應對隧道爆破開挖、特殊巖土及不良地質地段的超前地質預報和監控量測、特長隧道施工通風、高風險隧道的風險評估及應急預案等方案進行重點審查。2.2應做好隧道防排水材料、鋼材、混凝土原材料等的進場檢查和驗收。2.3應參與建設單位組織的有關洞口位置及地形地貌、周邊建筑物、邊仰坡防護及防排水、大型臨時設施、專業接口等的現場核對工作。2.4應加強對隧道開挖、初期支護、基底處理、防排水、二次襯砌、注漿加固、超前地質預報、監控量測等重要工序的現場監理。2.5應對施工單位的二次襯砌基地底沉降變形觀測進行全面監督,并按規定做好平行觀測,保證觀測數據真實可靠。2.6隧道開挖后初期支護應及時施作并封閉成環,I19、V、V、VI級圍巖封閉位置距離掌子面不得大于35m。二襯距掌子面的距離:IV級不得大于90米,V、VI級圍巖不得大于70米。IV、V級圍巖隧道臺階法施工時,應設置鎖腳錨桿(管)、橫向臨時支撐或臨時仰拱。(三)監理工作監控手段1、采取現場檢查、見證取樣、旁站、量測、試驗等各種控制手段,嚴格施工工藝過程質量控制。對重點部位、隱蔽工程、關鍵工序,如隧道復合襯砌、防排水設施施工、混凝土灌注、質量事故處理等進行旁站監理,監督承包單位按照施工規范、試驗規程規定,對用于工程的原材料、混疑土澆注、鋼筋焊接,適時、足量、規范的制取檢查試件,不得漏取,監理見證取樣不得少于施工單位按規范要求檢測試驗數量的10%,必20、要時獨立取樣、進行平行試驗,核驗施工單位的真實性和可靠程度,確保施工質量萬無一失。2、正確使用質量監督權,監理對施工中出現的質量問題,首先口頭通知承包單位限時糾正,沒有效果時發出監理工程師通知單,接到監理工程師通知單仍拒不執行或執行效果不明顯時,征得業主的同意,由總監理工程師簽發部分工程暫停施工令,令其找出問題,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糾正3、對重點工程和關鍵工序建立控制點,制定技術措施和采取行之有效的監控手段,實行目標管理,保證總目標的實現,具體請見隧道工程及關鍵工序質量管理目標、技術措施及監控手段一覽表。4、隧道工程及其關鍵工序質量管理目標、技術措施及監控手段一覽表序號工程名稱或部位質 量 目 21、標監 理 技 術 措 施監 控 手 段1隧道洞門一次驗收合格率1001、隧道開工初期完成,地質不良的洞口盡早完成。2、避開雨季、冬季施工。1、基礎隱檢。2、模板檢查合格后簽認。3、砼灌注旁站監理。2洞口段 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1001、根據地質情況審核開挖方法和支護方式。2、不良地質在進洞前督促施工單位對地表、仰坡進行防護,并作超前支護。3、采取微振動控制爆破。4、開挖后盡快噴錨支護,早作襯砌。1、分析地質資料。2、監控量測適當增加量測頻率。3、砼襯砌旁站監理。3洞身開挖一次驗收合格率100,不欠挖,超挖符合規范要求。1、采用光面爆破或預裂爆破。2、審核鉆爆設計是否符合實際,有效。3、必須按照鉆22、爆設計進行鉆眼、裝藥、接線和起爆。4、制定預防隧道塌方措施。1、督促施工單位做好量測、地質核對和描述。2、檢查爆破效果,提出鉆爆設計的修改意見。4噴錨支護噴射砼層面平整,砼強度合格率100,錨桿注漿密度,抗拔力達到設計要求。1、噴射砼施工配合比通過現場試驗確定。2、采用濕噴工藝。3、錨桿類型的選擇使用,根據地質情況選用。1、采用噴大板切割法制取檢查試件,確定砼強度。2、采用劈裂法制取試件,檢查噴射砼與巖面粘結力。5超前支護和預加固處理符合規范要求,合格率達到100。1、根據開挖后圍巖自穩情況選擇超前支護類型。2、采用早強砼噴射封閉開挖面,噴射厚度不小于5cm。3、軟弱圍巖及富水地層采用注漿法加23、固措施。在開挖面上噴射前,制作標志控制厚度。6圍巖量測緊接開挖、支護作業,按設計要求布點、檢測,及時分析、反饋數據。1、督促施工單位在開工前確定隧道監控量測的必要項目,進行監控量測設計。審查量測儀器。2、施工單位成立專職監控量測小組,負責量測工作,建立臺帳記錄。3、檢查布點位置,檢查地質狀態記錄表,比較實際圍巖級別與設計是否相符。4、及時分析量測數據,預測最大值和變化速度。1、監督施工單位派專人負責定時記錄量測數據。2、分析量測數據時態曲線,及時提供圍巖穩定性意見。3、根據量測數據確定施工順序(可否正常施工或加強支護或采取特殊措施)。7富水軟弱破碎圍巖地段不塌方、襯砌砼不滲漏、不開裂。1、采用24、超前地質鉆探手段,提前了解前方地質、地下水情況。2、采取超前小導管注漿、管棚、鋼架、鋼筋網、噴射砼等多種支護手段,構成強支護體系。3、襯砌按防水砼要求施工,施工縫、變形縫做防水處理。4、根據量測結合襯砌緊跟,早作仰拱,及時封閉襯砌。1、了解掌握地質情報。2、現場巡視、檢查。3、復合襯砌砼旁站監理并取樣。4、嚴格防水層鋪設工藝,施工縫、變形縫防水處理的隱蔽檢查。8結構 防、排水排水系統位置、斷面尺寸、坡度符合設計要求;拱墻襯砌砼表面干燥。1、襯砌背后設置的排水盲溝、暗溝,隧底中心排水盲溝,應配合襯砌一次施工,采取措施防止砼漿堵塞水路。2、復合襯砌防水層采用無釘鋪設,鋪設前清理基面,合格后鋪土工織25、物緩沖層再鋪防水板。3、二次襯砌時不得損壞防水板。防水砼的抗滲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1、防水板鋪設按隱蔽工程辦理,合格簽證,方可進行二次襯砌。2、伸縮縫、沉降縫、工作縫按照鐵路隧道防排水技術規定進行檢查驗收。9通風與防塵(輻射防護)作業環境符合鐵路隧道施工規范中要求的衛生及安全標準。1、施工單位配備投標書中承諾的、能夠滿足通風、防塵要求的機械通風、噴霧、灑水設備。2、配備必要的氧氣、粉塵、瓦斯、放射性檢測儀器。3、施工單位配備專職安全(檢測)人員。4、要求施工單位定期檢測進洞車輛、機械設備的尾氣排放情況。5、限定爆破后工人進洞時間。6、嚴禁鑿巖機無水干打。1、定期檢查通風設備工況、通風管破損情況26、。2、定期抽檢洞內、掌子面空氣質量。3、記錄、分析洞內空氣質量變化情況,出現惡化時要求施工單位采取措施整改,必要時停工整頓。10塌方處理塌方處理及時,加強支護、襯砌符合設計變更。1、加強地質超前預報工作,發現開挖面有異常情況及時研究對策措施。2、加強監控量測工作,及時反饋量測資料。3、軟弱圍巖地段二次襯砌宜緊跟開挖,不得嚴重滯后初期支護。4、隧道發生塌方后應及時處理,采取“治塌先治水,治塌先加強”的原則,不失時機,不留隱患地進行處理。5、成立塌方搶險小組,根據塌方規模等級研究治理塌方方案措施。6、在塌方影響范圍內嚴格按照“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的原則組織施工。防止其再次發生塌方。1、加強對軟27、弱圍巖地段的現場檢查,發現異常及時研究對策。2、加強監控量測及時提供量測資料。3、參與研究塌方地段治理方案。4、對塌體隱蔽部分旁站監理,確保噴錨、注漿、管棚、二次襯砌、護拱設置的施工質量,不留隱患。11混凝土 襯砌工程合格率100,襯砌砼不滲、不漏,不開裂、不侵限,拱頂砼密實不欠厚。1、襯砌施工放樣按設計輪廓線擴大5cm。2、模板架設位置準確,連接牢固,嚴防走動。3、襯砌施工縫、變形縫做防水處理。4、封頂按工藝施作,確保拱頂密實,厚度滿足設計要求。5、復合襯砌采用仰拱超前時,二次襯砌的施工時間應根據量測及時跟上。6、防水層采用無釘鋪設并在二次襯砌前完成。7、墻腳、仰拱底虛碴、泥、積水應清除干凈28、方可施作砼。1、檢查模板安裝質量,不符合要求不得施作砼。2、施工縫、變形縫防水及無釘防水層,拱頂襯砌厚度墻腳、仰拱底等關鍵部位作隱蔽檢查,簽認, 旁站監理。3、襯砌砼旁站監理。12拱頂、 拱背回填回填密實,強度符合設計要求。1、拱頂附近空隙進行壓漿處理。2、及時填寫回填記錄,并注明施工負責人(班組長)、質檢員。1、各段澆注完成后全部檢查,制定回填方案。2、檢查注漿孔位置。3、回填后每10米抽檢一個斷面。五、監理工作方法與措施(一)組織措施建立健全項目監理機構,完善職責分工,制定隧道工程質量、進度、投資等監督制度,落實各項控制責任。建立隧道工程質量、進度、投資控制協調制度。建立工地會議制度、內部29、管理制度。建立隧道分項工程監理程序。建立由總監直接領導和指導下,隧道專業工程師、監理員及相關(測量、試驗和計量等)專業工程師、監理員參與的質量控制體系。并監督、檢查承包人質量保證體系積極的、正常的運轉(二)技術措施認真審核有關文件、報告、報表、圖紙等;質量預控:在實施監理工作過程中,我們堅持事前控制,主動控制為主;在施工準備階段,對關鍵工序及常見通病進行剖析,提出質量控制要點及質量通病防治措施;施工階段對于重要工序編制詳細的監理細則,以指導現場監理工作;制定質量監控工作程序;現場質量監督與檢查(包括旁站、測量、試驗、巡視和抽查等)。(三)經濟措施對原設計或施工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議并被采用的,由此30、產生的投資節約按合同規定予以獎勵。對工期提前實行獎勵,對應急工程實行較高的計件單價,確保資金的及時供應。嚴格質檢和驗收,不符合合同規定質量要求的拒付工程款,達到業主特定質量目標要求的,按合同支付質量補償金或獎金。(四)合同措施認真執行委托監理合同中監理人的權利和義務,嚴格質量檢查和驗收,對不符合合同規定及質量評定驗收標準要求的工程不予驗工計價;認真落實建設單位對施工承包單位考評及獎懲的有關實施辦法,強化制約和激勵機制。(五)監理工作方法監理工作方法以工序控制為中心,重視事前控制,嚴格事中控制,嚴把事后控制關。5.1事前質量控制審查承包單位的技術資質、人員配備情況;協助承包單位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31、系;對工程所需填料進行質量檢查與控制;工程機械進場驗收均通過監理工程師檢查、認可;審查承包單位提交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施工計劃,經認可后作為其依據,如有修改,向承包單位提出建議,經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才能實施,并向建設單位提出書面報告;檢查與復核測量、放線設施(標樁、定位線、水準點)可用性及有關數據的正確性;參加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當發現工程設計不符合國家頒布的建設工程質量標準或設計合同約定的質量標準時,以書面報告建設單位。5.2事中質量控制對施工材料進行抽檢,質量符合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規范要求的材料才允許用于施工;嚴格工序間的交接檢查。對主要工序及隱蔽作業,監理人員按規定時間檢查、驗32、收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重要部位或專業工程,或檢查有疑問時,監理工程師還需進行試驗或測試復核。5.3事后質量控制分項、分部和單位工程的質量評定和驗收;審核承包單位提交的質量檢驗報告及有關的技術性文件;審核承包單位提交的竣工資料、竣工圖;督促承包單位對驗收中提出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六)監理工作注意事項1、裝藥與鉆孔不宜平行作業。2、爆破器材加工房應設在洞口50m以外的安全地點。嚴禁在加工房以外的地點改制和加工爆破器材。3、爆破作業和爆破器材加工人員嚴禁穿著化纖衣物。4、進行爆破時,所有人員應撤離現場,其安全距離為:獨頭巷道不少于200m;相鄰的上下坑道內不少于100m;相鄰的平行坑道,橫通道及橫33、洞間不少于50m;全斷面開挖進行深孔爆破(孔深35m)時,不少于500m。5、洞內每天放炮次數應有明確的規定,裝藥離放炮時間不得過久。6、裝藥前應檢查爆破工作面附近的支護是否牢固;炮眼內的泥漿,石粉應吹洗干凈;剛打好的炮眼熱度過高,不得立即裝藥。如果遇有照明不足,發現流砂、泥流未經妥善處理,或可能有大量溶洞涌水時,嚴禁裝藥爆破。7、洞內爆破不得使用黑色火藥。8、火花起爆時嚴禁明火點炮,其導火索的長度應保證點完導火索后,人員能撤至安全地點,但不得短于1.2m。一個爆破工一次點燃的根數不宜超過5根。如一個點炮超過5根或多人點炮時,應先點燃計時導火索,計時導火索的長度不得超過該次被點導火索中最短導火34、索長度的1/3。當計時導火索燃燒完畢,無論導火索點完與否,所有爆破工必須撤離工作面。9、為防止點炮時發生照明中斷,爆破工應隨身攜帶手電筒,嚴禁用明火照明。10、采用電雷管爆破時,必須按國家現行的有關規定進行,并應加強洞內電源的管理,防止漏電引爆。裝藥時可用投光燈、礦燈照明。起爆主導線宜懸空架設,距各種導電體的間距必須大于1m。11、爆破后必須經過15min通風排煙后,檢查人員方可進入工作面,檢查有無“盲炮”及可疑現象;有無殘余炸藥或雷管;頂板兩幫有無松動石塊;支護有無損壞與變形。在妥善處理并確認無誤后,其他工作人員才可進入工作面。12、當發現“盲炮”時,必須由原爆破人員按規定處理。13、裝炮時應使用木質炮棍裝藥,嚴禁火種。無關人員與機具等均應撤至安全地點。14、隧道貫通前,兩開挖工作面相距小于40m時,應加強聯系,統一指揮;距離15m時,應從一端開挖貫通。六 旁站具體部位及工序 6.1超前地質預報;6.2隧道洞內控制點測量;6.3圍巖類別判定,初期支護;6.4仰拱基底砼澆注;6.5大管棚、中管棚、小導管注漿;6.6隧道襯砌,拱頂壓漿施工;6.7特殊設計地段混凝土澆筑及拱部超挖回填;6.8隧道防排水設施施工;6.9、中控組合錨桿、系統錨桿的安裝、注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