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品生產公司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1300
2024-09-07
11頁
111.54KB
1、化學品生產公司進入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0目的為了確保在受限空間內作業,各項安全措施落實到位,避免事故發生,依據AQ 3028化學品生產單位受限空間作業安全規范,制定本規定。2.0適用范圍及傳達要求2.1適用于本公司轄區內的所有受限空間作業場所,包括各類塔、釜、槽、罐、爐膛、鍋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或其它封閉、半封閉場所。2.2文件的傳達和掌握要求傳達了解全體員工理 解全體員工掌握并熟練應用全體員工3.0職責權限3.1安全處對票證辦理情況和安全措施的落實情2、況進行監督檢查,負責受限空間等級的劃分,涉及到劇毒化學品,危險化學品的受限空間作業票證的最終審批。3.2作業所在單位安全管理人員人負責對安全措施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落實,對執行不到位違章行為及時制止。3.4作業負責人對施工過程中安全工作和施工質量全面負責,確保安全措施執行到位。3.5車間負責人負責對票證安全措施制定情況和施工人員責任分工進行把關,現場落實安全措施執行情況。3.6生產線經理檢查票證有關內容必須完善措施可靠,對實施情況進行監督管理。4.0 定義4.1受限空間化學品生產單位的各類塔、釜、槽、罐、爐膛、鍋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或其它封閉、半封閉場所。4.2 受限空3、間作業 進入或探入化學品生產單位的受限空間進行的作業。5.0受限空間內作業的安全要求5.1 受限空間作業實施作業證管理,作業前應辦理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5.2安全隔絕設備上所有與外界連通的管道、孔洞均應與外界有效隔離。設備上與外界連接的電源應有效切斷,由所在單位繪制設備隔絕安全措施實意圖,通知主控人員,作業期間嚴禁隨意調控進行作業的設備管線等。5.2.1管道安全隔絕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進行隔絕,不可用水封或閥門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5.2.2電源有效切斷可采用取下電源保險熔絲或將電源開關拉下后上鎖等措施,并掛警示牌。5.2.3作業前。5.3清洗或置換5.3.1進入設備受限空間業前,必須4、對設備內進行清洗和置換,氧含量18%21%,在富氧環境下氧含量不得大于23.5%,禁止富氧作業。5.3.2應采取措施,保持設備內空氣良好流通,打開所有人孔、手孔、料孔、風門、煙門進行自然通風,必要時可采取機械通風。5.3.3采用管道空氣送風時,通風前必須對管道內介質和風源進行分析確認,嚴禁在設備附近排放有毒有害氣體,防止有毒介質進入設備,有毒氣體(物質)濃度應符合GBZ-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的規定。5.3.4可燃氣體濃度:當被測氣體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時,其被測濃度不大于0.5%(體積百分數);當被測氣體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小于4%時,其被測濃度不大于0.2%(體積百分數)。5.5、3.5進入設備內作業前30分鐘內要取樣分析,取樣點分析應有代表性,容積較大的受限空間,應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樣。有毒、有害物質濃度、氧含量,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作業。分析儀器應在校驗有效期內,使用前應保證其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在催化劑、物料介質結構和有沉積物等有易揮發有毒氣體設備內作業過程中每隔2小時分析一次,并在分析作業票中記錄分析結果,如發現超標,立即停止作業,迅速撤出人員。作業中斷30分鐘應重新進行分析。5.3.6附近環境發生異常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并撤離人員,經作業現場處理后,取樣分析合格方可繼續作業。5.3.7作業人員離開設備時,應將作業工具帶出設備,不準留在設備內。5.3.8涂刷具有6、揮發性溶劑的涂料、油漆時,采取可靠的強制通風措施。5.4安全防護5.4.1進入有腐蝕性、窒息、有毒物料的設備內作業時,必須穿戴適用的個人勞動保護用品,防毒器具。在缺氧、有毒環境中,應佩帶隔離式空氣呼吸器,要確保安全可靠;必要時作業人員應拴帶救生繩。5.4.2在檢修作業條件發生變化,并可能危害檢修作業人員時,必須立即撤出設備,若要繼續再進入設備內作業時,必須重新辦理進入設備內作業手續。5.4.3設備內照明電壓應小于等于36V,在潮濕容器、狹小容器內作業應小于等于12V安全電壓。燈具必須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5.4.4嚴禁在作業設備內外投擲工具及器材,禁止用氧氣吹風。5.4.5在設備內動火作業7、,除執行本制度及有關動火的規定外,動火人員離開時,不得將焊(割)炬留在設備內。5.4.6設備內作業應根據設備具體情況搭設安全梯及架臺,并配備救護繩索、防護器材等,確保應急撤離需要。5.4.7作業完工后,經檢修人、監護人和使用部門負責人對設備內進行檢查,確認無遺留物或其他隱患后離開現場。5.4.8在易燃易爆環境中,應使防爆型低壓燈具及不發生火花的工具,入內作業人員應穿防靜電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壓燈具及不發生火花的工具。5.4.9在有酸堿等腐蝕性介質的受限空間作業時,應穿戴好防酸堿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護品。5.4.10在產生噪聲的受限空間作業時,應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聲護具。5.4.118、臨時用電應辦理用電手續,臨時用電線路裝置,按GB/T 13869 規定架設和拆除,線路絕緣保證良好。使用超過安全電壓的手持電動工具或進行電焊作業時,必須按規定配備漏電保護器,在潮濕容器中,作業人員應站在絕緣板上,同時保證金屬容器接地可靠。5.4.12多工種、多層交叉作業安全措施,應采取互相之間避免傷害的措施。5.5監護5.5.1設備內作業必須設作業監護人,監護人應由有經驗的人員擔任,監護人必須認真負責,監守崗位、不得脫離崗位,進入受限空間前,監護人應會同作業人員檢查安全措施,與作業人員統一聯系信號,保持有效的聯絡,并應掌握受限空間作業人員的人數和身份,對人員和工器具進行清點,隨時做好應急準備工9、作。5.5.2險情重大的設備內作業,應增設監護人員,由工段長、車間管理人員現場監護。并隨時與設備內取得聯系,認真落實安全措施。5.5.3設備內事故搶救時,救護人員必須做好自身防護,方能進入設備內實施搶救。5.5.4受限空間外應備有空氣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應的應急用品。5.5.5嚴禁作業人員在有毒、窒息環境下摘下防毒面具。5.5.6 難度大、勞動強度大、時間長的受限空間作業應采取輪換作業。6.0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的管理6.1受限空間作業必須辦理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一式三聯,一、二聯分別由作業負責人、監護人持有,第三聯由受限空間作業所在單位存查,作業證保存期限至少為1 年。6.2受限空間安全作10、業證由設備所在單位負責辦理,內容必須填寫齊全詳細具體,不準有代簽字現象,所在車間負責人(主任)審批后不準有更改現象。6.3作業單位接到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后,由該項目的作業負責人落實填寫措施。6.4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安全措施欄應填寫具體的安全措施。6.5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應由設備所在單位取樣分析,化驗分析人員分析簽字,對分析結果準確性負責,并保留分析樣品,所在車間主任確認后簽字把關。6.6在設備內進行高處作業應辦理高處安全作業證。6.7在設備內進行動火作業應辦理動火安全作業證。6.8受限空間安全作業應經作業人員對照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安全措施確認無誤后,方準許進入設備內作業。6.9設備內作業因工藝11、條件、作業環境條件改變,應重新辦理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方準許繼續作業。6.10設備內作業結束后,作業負責人、監護人應認真檢查設備內外,落實完成驗收工作,確認無問題后方可封閉設備。7.0管理制度7.1作業單位在作業前,首先必須按照規定進行申請辦證,并得到批準;嚴禁私下盲目作業,無證或持無效證,一經查出,對責任者進行處理。 生產線經理罰款200元;車間負責人罰款300元;作業負責人罰款300元,作業人200元。7.2作業票中的簽字必須齊全,如有空缺,票證可視為無效,相關人員按未辦理票證處理。7.3 雖辦理了票證,但未落實防護措施,對監護人罰款200元。7.4因未辦證而造成事故的單位,視事故的輕重,12、加倍處罰。8.0作業證辦理工作流程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編號:作業地點所屬單位受限空間名稱空間主要介質主要危險因素檢修作業內容所屬單位負責人作業單位作業負責人作業人作業監護人作業時間年 月 日 時 分至 年 月 日 時 分采樣分析分析 項目有毒有害介質含量可燃氣 含量氧含量取樣 時間取樣 部位分析人分析 標準分析 數據序號主要安全措施確認簽字1作業前對進入受限空間危險性進行分析2所有與受限空間有聯系的閥門,管線加盲板隔離、列出盲板清單,并落實拆裝板責任人3設備經過置換、吹掃、蒸煮4設備打開通風孔進行自然通風,溫度適宜人作業;必要時采用強制通風或佩戴空氣呼吸器,但設備內缺氧時,嚴禁用通氧氣的方法補氧5相關設備進行處理,帶攪拌機的應切斷電源,掛“禁止合閘”標志牌,設專人監護6檢查受限空間內部,具備作業條件,清罐時應用防爆工具7檢查受限空間進出口通道,不得有阻礙人員進出的障礙物8盛裝過可燃有毒液體、氣體的受限空間,應分析可燃、有毒有害氣體含量9作業人員清楚受限空間內存在的其它危險有害因素,如內部附件、集渣坑等10作業監護措施:消防器材( )、救生繩( )、氣防裝備( )11其它補充措施:危險識別:作業負責人意見簽字:年 月 日 時車間負責人意見簽字:年 月 日 時生產線經理審批意見簽字:年 月 日 時安全負責人審批意見簽字:年 月 日 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