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土及96區摻石灰水泥工程精細化施工監理實施細則.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1341
2024-09-06
13頁
88.50KB
1、素土及96區摻石灰(水泥)工程精細化施工監理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一、總則2二、施工前準備工作21、合理擇定結合料22.準備下承層:2(2)按要求設置路面施工控制樁。23.備土、鋪灰:2三、石灰(水泥)施工過程控制31、原材要求3(1)石灰穩定土3(2)水泥土32、施工工序:43、控質要點:4(2)含水量的控制與調整44、結合料劑量45、碾壓56、施工縫處理:57、灑水養生5四、素土施工過程控制54、路基碾壓過程中嚴格按下列規定進行:6五、試驗準備71、試驗準備72、試驗段及試驗段成果7六、施2、工通病防止措施81、路床土過濕或有“彈簧”現象的處理82、灰土過干或過濕碾壓8七、質量控制9八、監理日記記錄的內容9土方填筑施工工序、檢測、職責表1196區石灰土填筑工序質保監理實施細則12素土及96區摻石灰(水泥)填筑精細化施工監理實施細則一、總則路基填筑的質量關系著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并直接影響路面的質量,為確保路基施工質量達到設計要求,特制定本細則。二、施工前準備工作1、合理擇定結合料各施工單位應在綜合考慮工程技術要求、工程造價、自身施工能力、施工檢測和原材料組織的基礎上,合理擇定結合料(白灰或水泥)。從工程技術方面選擇:白灰適宜于穩定粘性土,白灰穩定粉性土早期強度低,穩定低液限土質則難3、以碾壓成型,穩定效果不顯著。砂性土和粉性土適宜采用水泥穩定。對于同一種細粒土,石灰穩定的干縮性大于水泥穩定。規定:Ip=1520的粘性土采用白灰穩定Ip17的土質,不宜采用水泥穩定。2.準備下承層: (1)石灰土施工前,應對路堤頂(94區頂層)嚴格驗收,驗收內容包括壓實度、寬度、標高、橫坡度、平整度等項目。 (2)按要求設置路面施工控制樁。 3.備土、鋪灰: (1)備土:按照松鋪厚度將土攤鋪均勻一致,有利于機械化施工。鋪土后,先用推土機大致推平,然后放樣用平地機整平,清余補缺,保證厚度一致,表面平整。 (2)備灰、鋪灰:備灰前,用壓路機對鋪開的松土碾壓1-2遍,保證備灰時不產生大的車轍,嚴禁重4、車在作業段內調頭。備灰前根據灰劑量、不同含水量情況下的石灰松方干容重及石灰土最大干容重計算每平方米的石灰用量。備灰前事先在灰條位置標出兩條灰線,以確保灰條順直。鋪灰前在灰土的邊沿打出格子標線,然后用人工將石灰均勻地鋪撒在標線范圍內。 三、石灰(水泥)施工過程控制穩定土施工,應以有利于強度形成、控制強度離散性和減小干縮為目標而進行科學的施工組織和規范的工序施工,以穩定土(特別是水泥土)的作業時限,結合料劑量,拌和的均勻性,適宜含水量條件下的及時碾壓到位,適宜含水量條件下的及時碾壓到位,灑水養生為質量點抓好過程控制。1、原材要求(1)石灰穩定土a.土采用IP=15-20的粘性土,粉碎土中大于15m5、m的團塊不得超過總重的5%。土中硫酸鹽的含量0.85%,有機質10%。b.石灰應符合級,使用前7-10天應集中,充分消解,并過10mm篩,不允許在施工層上隨消隨用。(2)水泥土a 土采用IP17的土,粉碎土中大于15mm的團塊不得超過總重的5%,土中有機質含量小于2%,硫酸鹽含量小于0.25%;b.水泥采用初凝時間在3h以上,終凝時間6h以上的低標號(3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不宜采用鋁酸水泥或其他快硬、早強水泥。2、施工工序:施工準備(測量控制、下承層灑水)上土粗整平調整含水量精整平穩壓畫方格網均勻分布水泥拌合碾壓質量檢測灑水養生。3、控質要點:(1)測量控制:通過上土打格,布灰打格和高程及6、縱橫坡控制,確保層鋪厚度一致。這些是控制結合料劑量、壓實度及強度離散性的必要條件,施工中必須按四層等厚控制施工,不得薄層找補。(2)含水量的控制與調整含水量對穩定土的壓實效果、強度、穩定性和干縮特性,都有著直接而明顯的影響,在最佳含水量wo1%2%范圍內碾壓,必須作為與灰劑量、壓實度同等重要的指標來控制,忽略含水量控制而通過提高壓實噸位、增加壓實功來使壓實度達標勢必造成干縮量大,穩定性差的內在質量隱患。4、結合料劑量(1)滴定區線按一、2.2條標定,確保其準確性。(2)結合料劑量,施工中按設計劑量提高0.5%-1%控制。(3)劑量控制,以布土厚度控制為主,滴定檢測為驗證性控制,水泥土施工,受作7、業時限要求,無補灰復拌的作業時間。(4)布灰準確,拌和均勻。依據試驗段結果,控制拌和深度,路拌機行走速度、拌和遍數,拌和重迭寬度。要求按照每100m不少于3個斷面,每個斷面不少于4個點的頻率檢查拌和的均勻性和“素土夾層”情況。5、碾壓(1)在wo1%2%的范圍內碾壓。(2)碾壓遍數不得少于7遍(2遍弱振,5遍強振)(3)每個作業段壓路機數量不得少于2臺,水泥土必須在水泥終凝之前碾壓達標。(4)石灰穩定土宜在24h內完成拌合碾壓,最遲不得超過48h。6、施工縫處理:分段作業的橫向接縫,上下層要求5-10m。橫向接縫應直順搭接,前一段拌合整型后留5-8m不進行碾壓,后一段施工時切除、切直端頭并與預8、留的5-8m一同加灰復拌合碾壓。各段施工,必須對端部分橫向補強碾壓。7、灑水養生水泥土應始終保持濕潤,養生7d后方可鋪筑上層。四、素土施工過程控制1、應及時調整好施工層面縱、橫坡度和層面平整度,每施工段長度保證不小于200M,盡量減少接頭.2、路基土回填:素土回填施工方法是采用流水作業曬土法,將開挖放在路槽兩側的土回填至路槽中,攤鋪翻曬、破碎、整平、碾壓。路槽外側準備回填的土可進行下一次翻曬,為路基下一段的回填作好準備,這樣做的好處是,土的含水量已接近最佳含水量,節約施工時間,提高機械設備利用率。3、路基整平:素土碾壓前必須達到如下要求: 攤鋪寬度厚度滿足要求,土的顆料不大于15MM,縱坡、橫9、坡以及平整度、含水量等滿足要求。平整時根據當時的季節和氣候控制好含水量,一般情況下控制在大于最佳含水量12個百分點,先用履帶式推土機或810T光輪壓路機穩壓12遍,以暴露其潛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機械進行整平,再用810T光輪壓路機預壓12遍,最后用重型壓路機碾壓.4、路基碾壓過程中嚴格按下列規定進行:路基整平后即可碾壓,堅持先輕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則,由邊向中碾壓,對于超高路段由內側邊緣向外側邊緣碾壓,碾壓寬度大于或等同于路基寬度加0.5M,輪跡之間重疊寬度,一般為1/2輪寬,碾壓時堅持遍遍清,遍遍到位,做到無漏壓,無死角.壓實遍數根據層厚和壓實機械噸位而定,保證達到足夠的密實度.另外,碾壓時要10、求做到輪跡順直,以防局部密實度不夠;壓路機不在碾壓好的和正在碾壓的路基上調頭,發現局部“彈簧”和“松散”等情況,應及時妥善處理,確保全段面壓實度合格.雨季填筑路基,經驗合格后的結構層因降雨未能及時回填,雨后在其表面含水量適中時應加壓,復檢合格后,方可回填。5、每一壓實層均應自檢合格后,報驗監理組, 監理抽檢合格以后,再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五、試驗準備1、試驗準備路床處理按四層施工(20cm*4)。第1、2層,采用外摻4.5%(水泥)或6%(白灰);第3、4層采用外摻5.0%(水泥)或8%(白灰),無側限抗壓強度(水泥穩定)按0.5MPa控制。各類原材料試驗、穩定土的標準擊實(所用石灰不得含任何11、殘渣)、CBR值,無側限抗壓強度,灰劑量滴定區線(特別注意:標定滴定區線時所用石灰,不得含任何殘渣)等在試驗段進行前7天按程序獲得特別批準。對于水泥穩定土,必須取得“時間、強度、干密度關系土”。即從水泥穩定土拌合后開始,自第2小時起,每間隔1小時做一個標注擊實,并對應制做無側限抗壓強度試件。試驗中,應保持各次試驗穩定土的含水量相同,以使試驗結果具有可比性。2、試驗段及試驗段成果確定材料的松鋪系數。確定結合料的攤鋪方法和劑量控制方法(鋪灰厚度與滴定檢測雙控)以及單位面積(Km2)的布灰作業時間。通過理論計算與現場試驗對比,確定單位水泥水化反應的需水量,考慮布灰、拌合,整平、碾壓期間的蒸發量,在保12、證碾壓含水量達到規范要求范圍的前提下,確定布灰前素土所需達到的含水量。確定拌和遍數(達到拌和均勻,不少于兩遍)和單位面積(Km2)的拌和時間。確定單位面積(Km2)的整平時間。6確定壓實機械的選擇與組合,壓實機械的行進速度與碾壓遍數,單位面積(Km2)的碾壓時間,繪制壓實度碾壓遍數關系圖(強調試驗段施工碾壓時間應進行至壓實度不再明顯增長為止)。以3.3-3.6的各項參數確定合理的人員、機械組合和作業段長度(水泥土100m左右,石灰土可適當增長)。依據3.4-3.6和前述的“時間、強度、干密度關系圖”確定水泥土的最遲碾壓時間和最遲完工時間。-條,主要是針對水泥土,強調作業時限。對于石灰土,應參照13、執行,以確定各項技術參數和標準的施工及控制方法為主。六、施工通病防止措施1、路床土過濕或有“彈簧”現象的處理現象:路床土層含水量超過壓實最佳含水量,以致大部或局部發生彈軟現象。 治理方法:雨季施工土路床,要采取雨季施工措施,挖方地段,當日挖至路槽高程,應當日碾壓成活,同時還要挖好排水溝;填方路段,應隨攤鋪隨碾壓,當日成活。遇雨浸濕的 土,要經晾曬或換土。路床土層避免填筑粘性較大的土。路床上碾后如出現 彈軟現象,要徹底挖除,換填含水量合適的土。2、灰土過干或過濕碾壓現象:摻拌攤鋪的灰土過干或過濕,都偏離最佳含水量較大;往往是過干時,在進行碾壓后,再在表面進行灑水,這樣只濕潤表層,不能使水分滲透到14、整個灰土層。過濕時,碾壓出現顫動、扒縫現象治理方法:石灰土攪拌必須具備灑水設備,如果在取土、運輸、翻拌過程中失水,就應在翻拌過程中隨攪拌隨打水花,直至達到最佳含水量。同時在碾壓成活后,如不攤鋪上層結構,應不斷灑水養生,保持經常濕潤(因為灰土灰土初期經常保持一定濕度,能加速結硬過程的形成);灰土強度形成過程中,一系列相互作用都離不開水。取來的土料過濕或遇雨后過濕都應進行晾曬,使其達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時再進行灰摻拌。如拌和后的灰土遇雨,也應晾曬,達到最佳含水量進行碾壓。如灰土擱置時間過長,還要經過試驗,如果石灰失效,還應再加灰摻拌后碾壓。七、質量控制1、穩定土施工,執行碾壓許可制度,監理在對層鋪厚15、度,碾壓含水量,結合料劑量,拌合均勻性和夾層消除情況檢驗認可后,方可進行碾壓。2、每一層路床處理,均要滿足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中的路床驗收要求,同時檢查結合料劑量和水泥土的無側限抗壓強度。3、施工單位及各駐地辦依照施工技術之規定,結合本要求,通過試驗段修正完善施工技術方案,并做好施工技術交底,以規范路床處理施工,確保路床處理質量。八、監理日記記錄的內容施工樁號、摻灰日期、類別、自檢結果、區域層次、路基寬度、松鋪厚度、平整度、壓實度、橫坡度、灰劑量、中線偏位、并對返工段落的質量情況及施工工藝進行描述。土方填筑施工工序、檢測、職責表責任人承包商:準備下承層檢測項目壓實度、高程、寬度、橫坡度、灰16、劑量監理組:責任人承包商:施工放樣檢測項目中線、邊線監理組:責任人承包商:運輸和攤鋪土方檢測項目松鋪厚度監理組:責任人承包商:土方翻曬檢測項目含水量監理組:責任人承包商:運輸和攤鋪石灰檢測項目石灰劑量、均勻性監理組:責任人承包商:拌和檢測項目15mm土團含量、均勻性監理組:責任人承包商:整形檢測項目高程、橫坡、平整度監理組:責任人承包商:碾壓檢測項目灰劑量、碾壓含水量碾壓遍數、局部“彈簧”處理、碾壓輪跡、均勻性監理組:責任人承包商:接縫處理檢測項目臺階寬度、齊整監理組:責任人承包商:自檢報驗檢測項目壓實度、高程、橫坡度、寬度、平整度監理組:96區石灰土填筑工序質保監理實施細則項目、工序名稱質量17、主要內容檢測規定責任人1、施工方案審查開工報告中施工組織設計的施工方案(工序、工藝、程序、材料、機械)審查可行性和質量保證體系道路工程師2、導線、水準點復查各承包段逐段閉合、承包段銜接部位無錯誤簽認逐樁控制表測量工程師3、放樁路基中線樁及占地邊線樁放樣,并對要素點設保護樁簽認要素樁施工表測量工程師4、地面標高測量計算填挖土方量依據督促承包人檢測,有爭議,報監理復測,每公里檢測不少于一斷面,核對道路工程師測量工程師5、填方路基密實度設計要求,分層松鋪厚度30cm,保證幾何尺寸,灰劑量誤差1%,均勻、有效、臺階寬50cm每層長50m查一點,簽發認可單道路工程師試驗工程師6、填方路基頂層七度一線符合設計要求試驗、測量、道路監理工程師聯合檢查、頻率25%,簽發認可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