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洞公路橋梁工程施工測量監理實施細則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1421
2024-09-06
21頁
223KB
1、隧洞、公路、橋梁工程施工測量監理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1 總 則31) 本細則依據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以及現行有關規程規范編制。32 組織實施33 階段成果42) (基本)控制測量各階段報送成果內容54 地形測量報送成果內容51) 測圖控制:52) 地形圖測繪:53) 監理單位要求報送的其它資料。55 隧洞測量55.1隧洞測量控制網建立51) 控制測量的選點、埋石:52) 控制測量觀測:63) 內業計算和成果驗收:內業成果計算資料。65.2隧洞測量控制網成果62) 監理單位要求報送的其它資料,如計2、算程序使用說明等。65.3一般規定65.4 洞內施工放樣與斷面測量75.5 貫通誤差的測定及調整76 公路橋梁測量97 放樣測量報送成果內容92) 竣工形體測量報送成果內容93) 收方測量報送成果內容104) 竣工測量報送成果內容108 測量成果審核與評定109 收方測量111) 原始斷面112) 收方測量113) 監理現場工作124) 工程量復核1210 巖石風化帶1310.1 一般要求1310.2 巖石風化帶界限的確認135) 關鍵部位,監理單位應進行錄相或攝影。14 1 總 則1) 本細則依據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以及現行有關規程規范編制。2) 本細則適用于監理項目范圍內所有工程項目的施工測量3、,以及與其有關的機構設置,儀器設備與檢驗、施工測量計劃與技術措施等。3) 施工區范圍的控制網點及其基本數據,由設計單位提供,經監理單位審核。施工承包單位收到成果后,應重新復核驗算,并對成果全面負責。4) 施工承包單位施工測量的起算數據、技術設計書和觀測大綱等關鍵性文件,須事先報監理單位批準。2 組織實施1) 施工承包單位需設置測量專業機構,并根據施工測量的規模和內容配備相應儀器設備。所有儀器均要經過具有相應資質證書和條件的專門機構檢驗后才能使用。2) 施工承包單位應在施工測量前14d,將有關反映其施工測量的能力、水平和施工測量進度安排計劃的報告,一式二份報送監理單位審核。該報告包括以下內容:a4、) 施工測量項目概述;b) 施工測量技術方案要點(施工測量方法、操作規程和引用技術標準目錄);c) 測量儀器設備(含計算機、儀器檢驗設備等);d) 測量專業人員設置;e) 施工測量進度計劃;f) 測點保護措施;g) 以及監理單位要求報送的其它資料。3) 以上報告須經施工承包單位技術負責人簽署后遞交。監理單位審閱后退回意見單一份,以作為施工承包單位施工測量或進行下道工序開工的審批依據。原件不退回。4) 施工區范圍內有關控制點的基準數據,由設計單位通過監理單位向施工承包單位提供。施工承包單位在收到上述基準數據后應進行復檢驗算。若對該數據有異議,應在收到數據后的10d內以書面形式報告監理單位,共同進5、行核實。核實后的數據應經設計單位確認后,監理單位再重新以書面形式提供給施工承包單位。5) 施工承包單位根據施工測量需要增設的控制點,應滿足規范所規定的精度要求。在施工測量前14d應將施工測量成果報告報送監理單位審查。報告內容應包括施工測量方法、數據記錄、計算方法、操作規程。必要時,監理單位將進行旁站監督測量。6) 施工承包單位應負責保護并經常檢查已接收的和自行建立的測量控制網點,防止移動或破壞。一旦發生移動或損壞,應立即報告監理單位,并共同協商補設或移置。修復后的控制點必須達到原控制點的精度要求。7) 如確因施工需要毀掉或移置測量控制點時,施工承包單位應事先報送監理單位,說明對工程施工的影響情6、況和補救措施。經監理單位審核并轉請業主單位(或設計單位)同意后實施。3 階段成果1) 施工承包單位應根據經批準的施工測量進度計劃,在階段性測量工作完成后的一定時間內(見表3-1),向監理單位報送完成的階段性測量成果資料,以便監理單位進行審議和質量監督。 表3-1 階段性測量成果資料報送時間表測 量 項 目測 量 成 果 報 送 時 間(基本)控制測量地形測量放樣測量收方測量竣工測量階段性成果7d內報送階段性成果7d內報送每間隔7d14d報送一次每月規定時間按監理實施細則規定報送竣工驗收前14d報送2) (基本)控制測量各階段報送成果內容a) 平面、高程控制網設計;b) 已有的控制點成果及略圖、7、測區地形圖、工程布置圖等;c) 設計書(含標石類型、聯測方案、引用技術標準)。4 地形測量報送成果內容1) 測圖控制:a) 基本控制參見控制測量要求,此項內容無須重復遞交;b) 圖根控制布置方案及加密方法;c) 儀器等測量設備檢驗資料;d) 測站點平面坐標和高程測定方法圖根點和測站點坐標計算及相應的計算程序使用說明;e) 加密高程觀測方案和控制路線圖,圖根點、測站點、加密高程點成果表及展點圖。2) 地形圖測繪:a) 地形圖比例尺、等高距、分幅、圖式;b) 儀器等測量設備檢驗資料;c) 圖根點、測站點計算資料、地形原圖、索引圖、圖式;d) 質量評價、技術總結、驗收報告。3) 監理單位要求報送的其8、它資料。5 隧洞測量5.1隧洞測量控制網建立應包括貫通設計、洞內外控制測量設計;如采用插點法、插網法和測距導線法,須遞交聯接圖和精度估算資料。1) 控制測量的選點、埋石:a) 控制網點布置圖、水準測量路線圖;b) 點之記錄、托管書。2) 控制測量觀測:a) 觀測大綱(含觀測時各種限差標準);b) 儀器檢驗資料;c) 外業觀測資料檢驗計算成果。3) 內業計算和成果驗收:內業成果計算資料。5.2隧洞測量控制網成果1) 應遞交洞口控制點與洞外相關控制點聯測的平差資料和聯測關系平面圖、洞內導線點平面和高程計算成果以及展點圖;a) 成果表(含坐標系統、投影面和高程系統);b) 隧洞測量,應遞交貫通誤差的9、實測成果和說明;c) 質量評價、技術總結、驗收報告。d) 洞內導線及高程實測成果和說明;e) 貫通誤差的實測成果和說明;f) 開挖竣工圖及竣工工程量;2) 監理單位要求報送的其它資料,如計算程序使用說明等。5.3一般規定1) 施工測量是隧洞工程修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它的主要任務是保證隧洞開挖按規定的精度正確貫通,使襯砌結構符合設計要求。因此,施工單位必須重視控制點、基準點、水準點的交接和復核工作,并規定通過三角網或精密導線網對各點進行校核,以確保隧洞施工精度。2) 隧洞測量一般要求精度較高,其樁點必須穩定、可靠。因為隧洞在施工過程中很難用其他方法檢驗其結果,而且測量進行是否正確無誤并達到必10、要的精度,只有在隧洞貫通時才見分曉。因此,隧洞施工測量必須按照規定的精度要求,認真、慎重地進行每一道施工測量工序,避免產生嚴重后果,造成返工和浪費。3) 三角點、導線點應布設在視野開闊、通視良好的地方,主要是為了減少由于大氣折光及地面折光產生的儀器誤差對導線角的影響。4) 用于測量的平面控制點和水準點的設置非常重要,要求加強保護。5.4 洞內施工放樣與斷面測量1) 洞內開挖輪廓放樣點相對于隧洞軸線的限差為50mm。混凝土襯砌立模放樣點相對于隧洞軸線的限差為20mm。2) 隧洞開挖放樣應在開挖掌子面標定中線、腰線和輪廓線,必要時還需標出鉆孔位置。3) 應及時測繪開挖竣工斷面和混凝土襯砌(或噴錨支11、護)竣工斷面,并計算開挖工程量和混凝土襯砌工程量。計算斷面間距在直線段為5m,在曲線段為3m,對結構變化或特殊部位應適當加密斷面。開挖斷面測點相對于隧洞軸線的限差為50mm,混凝土襯砌竣工斷面為20mm。5.5 貫通誤差的測定及調整1) 隧道貫通后,根據實際橫向貫通誤差按下法調整(見表5-3):a) 直線隧道的中線采用折線法調整。b) 因調整而產生的轉角在5以內,作為直線考慮;轉角在525時,按頂點內移量考慮(見圖15和表2);轉折角大于25時,則應加設半徑為4000m的曲線。表5-3 貫通中誤差分配原則相向開挖長度km中線誤差mm橫向縱向豎向洞外洞內貫通面洞外洞內貫通面洞外洞內貫通面530412、050304050152025510456075456075203040c) 調整地段位于圓曲線上,曲線的兩端向貫通面按長度比例調整中線(如圖16)。d) 調線在圓曲線NP段進行,取NMMP,中點M為貫通誤差調整后的中線點,調整量為/2,中線上每一段調整量(/2)/5/10,各調整量線段與M1M2平行。e) 貫通點附近的水準點高程,采用由進出口分別引測的高程平均值,作為調整后的高程。其他各點按水準路線的長度比例分配,作為施工放樣的依據。 洞內導線及高程實測成果和說明; 貫通誤差的實測成果和說明; 開挖竣工圖及竣工工程量; 技術總結。6 公路橋梁測量公路橋梁施工控制網:1) 為精確測定橋軸線的長13、度和橋梁墩臺中心位置使用邊角網平面控制。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要求測量。2) 高程控制基點橋梁兩岸至少設置2個。水準基點距公路中線不應小于50m, 距橋墩、橋臺的邊緣不小于基礎深度的2倍距離。施工水準點距公路邊緣不小于5m, 距橋墩、臺的邊緣不小于基礎深度的距離. 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要求測量。7 放樣測量報送成果內容1) 一般要求報送主要輪廓點(軸線)和重要部位的放樣數據及資料。必要時,應根據監理單位要求報送所有放樣數據及資料,內容包括:a) 施工區等級控制點成果及略圖、工程布置圖;b) 放樣數據、放樣略圖(含引用的高級控制點)、放樣方法以及計算資料;c) 放樣測量檢查資料及點位精度評定;d) 監14、理單位要求報送的其它資料;e) 另外,在單位工程完成后的14d以內,施工承包單位還應報送單位工程的放樣測量工作總結,質量評價與驗收報告。2) 竣工形體測量報送成果內容a) 開挖輪廓允許限差和混凝土允許偏差限值表;b) 原始測量記錄、計算成果表;c) 各部位偏差統計一覽表;d) 危險地帶測量技術安全措施;e) 監理單位要求報送的其它資料。3) 收方測量報送成果內容a) 施工單位與業主、設計和監理聯合測量的原始地形圖、斷面圖或其它業已報監理單位簽發或確認的資料;b) 收方測量原始記錄和斷面圖(繪于原始斷面圖上);c) 工程量計算資料;d) 監理單位要求報送的其它資料。4) 竣工測量報送成果內容a)15、 施工控制網的觀測手簿、平差計算及成果表;b) 監理單位確認的原始斷面圖(含每月完成的開挖輪廓線);c) 竣工地形圖及斷面圖及其上述有關條款要求報送的內容;d) 土石方工程量計算成果;e) 開挖輪廓及建筑物實測坐標高程與設計坐標高程比較表;f) 監理單位要求報送的其它資料。8 測量成果審核與評定1) 測量成果資料須經施工承包單位技術負責人檢查、簽署后遞交監理單位。監理單位審閱后按合同規定,退回施工承包單位或由監理單位保存。并就工序管理中的關鍵點簽發審查意見單,以便下道工序的順利進行。2) 如果施工測量單位擁有某種新儀器或掌握某種新技術方法,相應地在施工測量過程中執行了現行規范尚未規定的技術要求16、,則該技術要求須事先報送監理單位批準。3) 施工承包單位未能按期向監理單位報送上述材料,由此造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均由施工承包單位承擔全部責任。若施工承包單位在規定時間內,未收到監理單位退回的審查意見,可視為已通過審閱。4) 所有(或關鍵)測量和放樣的有關參數,都應事先報經監理單位檢查。必要時,監理單位可要求施工承包單位,在監理直接監督下進行對照測量。但監理單位所作的任何對照測量以及對施工承包單位報送的文件的審批,決不意味著可以減輕施工承包單位對施工測量成果精確性所應負的合同責任。5) 監理單位應對施工承包單位,提交的各類測量成果資料及時審查核實。審查期限為14d。如超過期限未返回審查意見,施工17、承包單位可視為監理單位已審查確認。6) 監理單位應檢查監督施工承包單位,建立健全測量工作質量保證體系。按有關規程、規范要求進行測量作業、完善內部測量質量檢查程序和制度。凡是報送的測量成果資料,必須經測量班組自檢、施工承包單位質量管理部終檢、施工測量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查簽署。7) 施工承包單位依照有關測繪成果質量評定執行標準,對其已完成的測量成果進行質量評定,并報送監理單位確認。被認定為不合格的測量產品,施工承包單位應及時安排予以復測,并承擔由此而產生的一切費用。9 收方測量1) 原始斷面a) 在土石方工程開挖(或回填)以前,施工承包單位應通知業主、設計和監理單位按1:500的規范比例要求對原始地18、形進行聯合復測。b) 經業主、設計、監理和施工單位聯合測量的原始斷面圖,才能作為核算工程量的依據。2) 收方測量a) 施工承包單位收方地形的復測必須按照不大于1:500的要求對開挖地形進行施工測量。當開挖地形變化較大時,要加密測點后進行測量。b) 對于超挖部分,在測量斷面上要精確反映出來,其測點數,視超挖范圍而定。c) 收方斷面面積計算應采用微機計算工程量。報送的計算成果,需有計算者和校核者簽名。3) 監理現場工作a) 監理單位要經常深入現場,依據施工承包單位月計劃安排,對照檢查施工進展情況,了解、熟悉施工現場,控制施工進度。b) 對于施工承包單位完成的工程量,監理單位審查的重點是控制開挖的形19、體和工作面開挖高程。現場實地抽查要有計劃地作到季度、年度工程量和竣工工程量的整體控制。c) 現場實地抽查的方式,一般為“旁站”,對照測量,必要時進行單獨復測。工作內容: 檢查施工單位申報的地形和斷面與實際地形和斷面是否相符; 測量操作是否符合規程規范要求,測點數是否滿足精度要求和反映地形狀態; 作好記錄,要求同前述。d) 對施工承包單位送交的收方斷面測量成果進行全面檢查,并把“旁站”或復測成果,放在施工承包單位施工測量的斷面上進行校核。審核無誤后才可簽證。4) 工程量復核a) 施工承包單位報送月工程量報表時,須同時送交下列成果資料: 原始斷面圖,收方斷面面積計算范圍線(審核后返回)采用微機計算20、時,需打印出斷面圖示; 測量記錄和收方工程量計算成果。b) 施工承包單位報送的成果,需經專業負責人審查簽名。c) 監理單位根據現場施工情況,對施工承包單位報送的測量計算成果進行審核、確認。d) 監理單位對施工承包單位報送的成果提出異議時,施工承包單位應及時提供有關材料并加以說明。若問題不能在審核限期內解決,涉及該部分工程量推延至下期計量結算。e) 若因施工承包單位報送資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而影響延誤收方工程量復核,由此造成的損失,由施工承包單位承擔。f) 單獨項目或合同項目中的某一單元工程的竣工工程量,施工單位應以正式的文件報送監理,監理單位對施工單位報送的資料,進行審核復算報業主審批后,方可21、作為竣工結算工程量。10 巖石風化帶10.1 一般要求1) 本細則依據木里河卡基娃電站引水洞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并參照木里河卡基娃電站引水洞工程初步設計有關工程地質部分制訂。2) 本細則適用于木里河卡基娃電站引水洞工程,以及監理范圍內的其他工程。3) 確認開挖方中的巖石風化分級比例,確認巖石風化帶界限,只在邊坡和地基范圍內進行,作為地基巖體評價和工程處理的依據,亦可視為對原來巖石風化帶界線的復核。10.2 巖石風化帶界限的確認1) 地基開挖在覆蓋前,以設計單位所作的地質素描圖為依據,由監理單位主持,有設計、施工等單位參加,現場鑒定、確認巖石風化帶界線。必要時,請業主單位22、參加。2) 施工承包單位負責對巖石風化帶的具體界限進行量測,采用的量測方法有:a) 以施工平臺高程為準,量測巖石風化帶界線的相對位置;b) 儀器測量。3) 測量精度要求,在風化帶界線上,每5m量測一點,測量成果分別標在竣工平面圖和剖面圖上。4) 上述工作完成后,施工承包單位負責填寫巖石風化帶界線現場確認單(見表5)一式四份,經設計、監理、施工承包單位有關人員簽證后,施工承包單位存兩份(其中一份作為工程檢查,簽證或驗收時提交),設計和監理各持一份存檔。5) 關鍵部位,監理單位應進行錄相或攝影。附表1 土石方工程月工程量匯總表附表2 土石方工程月工程量計算表附表3 施工放樣測量檢查記錄表附表4 巖23、石風化帶界線現場確認單附表5 測量檢測記錄手薄附表6 施工測量成果報審表附表7 施工放樣報驗單附表1 土石方工程月工程量匯總表施工單位: (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序號部位起止樁號挖方(m3)填方(m3)備 注單位負責人: 校核: 監理工程師: 年 月 日 附表2 土(石)方工程月工程量計算表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施工部位: 工程部位: 樁號自 至 第 頁共 頁樁號斷面積(m2)平均斷面積(m2)斷面間距(m)體積(m3)備 注挖填挖填挖填 單位負責人: 校核: 計算: 監理工程師: 年 月 日 附表3 施工放樣測量檢查記錄表施工單位: 編號: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單元工程工程部位起止樁24、號高 程點號設計值測量值點位誤差高程誤差備注縱坐標X(m)縱坐標X(m)X(cm)橫坐標X(m)橫坐標X(m)Y(cm)高 程H(m)高 程H(m)H(cm)單位負責人: 校核: 計算: 監理工程師: 年 月 日 附表4 巖石風化帶界線現場確認單工程部位: 儀器及編號:觀測: 記錄: 儀器高: 棱鏡高 : 后視高: 日期:測站坐標: X: Y: H:后視點: X: Y: H:點號樁號XYH備注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業主單位:附表5 測量檢測記錄手薄工程部位: 儀器及編號:觀測: 記錄: 儀器高: 棱鏡高 : 后視高: 日期:測站坐標: X: Y: H:后視點: X: Y: H:點號樁號25、XYH設計高程(m)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業主單位:附表6 施工測量成果報審表承建單位: 合同編號: 簽證號: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單元工程高程或樁號工程部位施工單位施工測量內容施工測量說明 承建單位復查檢驗記 錄審核人: 日期: 年 月 日報送附件目錄1、2、3、4、承建單位報送記錄上述施工測量成果經驗收合格,特此申報審批。報送單位:日期: 年 月 日監理機構認證意見成果驗收合格 按意見修改后執行 重新報審日期: 年 月 日工程監理部: 認證人:日期: 年 月 日說明:一式四份報送監理部,完成認證后返回報送單位兩份,留作單元、分部、單位工程質量評定資料備查。附表7 施工放樣報驗單工程名稱: 合同編號: 簽證號: 致 :根據合同要求,我們已完成 的施工放樣工作。清單如下,請予查驗。附件:測量及放樣資料施工單位: 年 月 日工程部位名稱放 樣 內 容備 注查驗結果:測 量 員 : 年 月 日監理工程師的結論: 查驗合格 糾正差錯后合格 糾正差錯后再報 監理工程師: 年 月 日由施工單位呈報兩份,作出結論后監理組留檔一份,另一份退施工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