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項目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1760
2024-09-06
15頁
121.43KB
1、水利項目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管道施工監理實施細則一、編制目的本項目施工地點為xx區,工程較為分散,為保證管道施工質量提交合格工程更好的服務于業主,制定本監理細則。二、編制依據1、國家有關法律法規;2、監理規范(SL288-2014)、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3、監理合同、施工承包合同;4、施工圖設計文件;5、國家和現行的市政管道規范(規程)、市政管道質量檢驗評定標準、施工和市政管道驗收規范;6、監理規劃、總體施工組織設計。三、監理內容1、2、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工藝流程墊層平基管座開工準備測量放樣開挖溝槽安管接口檢查井閉水試驗回填2、排水管道工程監理工作流程合格返工合格監理工程師審核不合格同意填寫測量、溝槽、平基、管座、安管、接口、閉水、回填報驗單承包人監理工程師審核簽認報驗單監理工程師排水管道工程完成填寫中間交工證書承包人外觀、實測項目、質保資料檢查簽認中間交工證書監理工程師返工不合格管道工程開工承包人管道工程監理工作流程 3、各工序質量控制要點1)、 測量放樣質量控制A、要求承包人測量人員熟悉圖紙、掌握測量需用的有關數據和做好內業等有關準備工作后,經監理工程審查同意方可進場測量放樣。B、主要進行復核性檢查核測臨時水準點閉合差和導線3、閉合差是否在允許范圍之內;檢驗管道中線及附屬構筑物位置與溝槽長度。C、檢測管道中線的控制點、中心樁;標示與管上下有沖突構筑物位置;檢查接入原有管道或河道接頭處高程;檢查挖槽邊線、堆土界線。2)、 溝槽開挖質量控制溝槽開挖之前,先摸清施工區域內的地下管線情況,如有則在其位置上做好標記,地下管線較為密集地區采用人工挖土使其外露,并采用吊、托等加固措施,無地下管線處采用機械挖土,機械挖土時安排專人指揮,重要部位作詳細交底。挖掘機挖土時,采取后退式挖土方法,放出管道開槽邊線。機械挖土嚴格控制標高,避免超挖或擾動基底面,槽底以上20cm采用人工修整底面,基槽經驗收合格后,即進行基礎墊層施工。溝槽邊單面堆4、土高度不大于1.5m,離槽邊的距離不小于1.2m。且堆高不超過2米,如果受材料限制,兩側不能滿足堆土需要時,用75km推土機或組織汽車推運到適合地點堆置。挖土深度到1.2m時,若遇土層松軟或天氣惡化,提前撐好擋板。橫列板水平位置,板縫嚴密,板頭齊整,深度到砂石基礎面。若遇橫穿溝槽的地下管線,管線上面和下面的橫撐板離管線10cm左右,上下板之間用短木填塞,且對地下管線采取吊、撐、托、包等保護措施。現場質量控制要點如下:A、監理工程師根據承包人的施工組織設計、擬采用的施工工藝和措施,以及進場人員組成狀況、材料、機具、設備檢查與進場情況、現場施工條件等,批示承包人的開工申請;B、檢測溝槽高程、中線每5、側底寬,注意不使槽底土壤結構遭受擾動或破壞,當機械挖槽時,宜在設計槽底高程以上20cm左右不挖作保護層;C、當機械挖槽時,審查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規程進行;D、審查雨季施工技術措施是否確保溝槽質量。E、根據槽深、土質、地下水高低、施工季節等因素,審核支撐措施是否符合要求;F、由于施工超挖、槽底土壤擾動、地質不均勻等設計以外的特殊情況,監理人員應會同設計、業主、承包人共同研究制定地基處方案,并及時辦理變更設計或洽商手續。實測項目:槽底高程、槽底中線每測寬度、溝槽邊坡。3)、 地基處理管道地基一旦發生超挖,或發生雨水浸泡和攏動,鏟除浸泡土后,進行回填。當管道地基為淤質軟土時,應通過設計部門決定處理措施6、。4)、 溝槽的檢驗驗收標準按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嚴禁擾動槽底土質如發生超挖,嚴禁用土回填;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凍。根據設計要求做地基承載力檢測,如不符要求需作處理。溝槽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如下: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頻率檢 驗 方 法范 圍點 數1槽底高程0-30兩井之間3用水準儀測量2槽底中線每側寬度不小于規定兩井之間6掛中心線用尺量每側計3點3溝槽邊坡不大于規定兩井之間6用坡度尺檢驗每側計3點4)、 墊層施工 A、 溝槽驗收合格后,立即進行碎石基礎墊層施工,根據設計墊層寬度放樣,每10米釘樁,樁上有墊層頂面高程標記,為有效控制墊層厚度可以立簡易木7、模板,頂面控制在設計高程下0-15mm以內。B、 每個墊層施工段完成后即進行平基施工,平基一般采用C15-120砼基礎,根據設計標號,來進行砼的施工配合比。砼拌和后采用手推車運輸,當槽深超過1.5米,用溜槽將砼送至槽底再用人工分運至澆筑部位。砼基層一般管座采用鋼模板分二次立模,平基砼采用平板式振動器振實,再用人工整平、打毛。當澆筑管座時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實,振動至砼不再下沉為止。砼基層當砼強度達到5Mpa時即可拆模,再用草簾覆蓋灑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周。澆筑砼時認真做好砼試塊的取樣制作和養護工作。平基管座的允許誤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驗頻率檢驗方法范圍點數1砼抗壓強度符合規定100m1組符合8、規定2墊層中線每側寬度不小于設計規定10m2組掛中心線用尺量每側計1點高程0-15mm10m1用水準儀測量實測項目:混凝土抗壓強度、墊層、平基的中線每測寬度與高程、管座的肩寬與肩高。5)、 雨水管安管和接口A 、 安管一般來說對管徑大于600mm,槽深大于3米時采用機械吊裝下管就位,管徑較小,亦可采用人工溜放下管。下管前在平基面上彈線控制中心線安管的對口間隙管徑700mm按10mm控制,700mm不留間隙,對較大的管子還需進入管內檢查對口,減少錯口現象,管子安好后,對平基和管子接觸的三角部分用不少于4 塊用等級強度砼塊進行嵌塞,澆筑時砼時,兩側同時澆筑振搗。對較大管子流入進入管內配合勾捻內縫,9、管徑700mm的管子用麻袋來回拖動拉平流入管內的灰漿。B、 接口:根據設計要求,對鋼絲網水泥砂漿接口,在澆筑砼基座時先埋入20#鋼絲網片,抹帶前將已鑿毛的管口洗刷干凈水泥漿一道,在抹帶的兩側安裝好弧形邊模;抹第一層砂漿應壓實1-5管壁粘牢厚15mm左右,再將兩片鐵絲網包攏使其嵌入砂漿內用20#綁絲扎牢,搭接長度不小于10cm,第一層砂漿初凝后,再抹第二層水泥砂漿使與模板齊平,抹帶完成后立即養護4-6h后,折去弧形邊模后進行繼續養護。實測項目:寬度、厚度(抹帶接口)。安裝和抹帶接口允許偏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驗頻率檢驗方法范圍點數1抹帶寬度+50兩井之間2用尺量2厚度+502用尺量C、管道鋪設管道10、鋪設前復核該高程樣板,清掃基礎表面,排除槽內積水。在井位處排管,預留足夠的檢查井內凈尺寸。承插式鋼筋混凝土管的鋪設根據高程樣板定出兩端管節中心位置及標高。在管節水平中心線的承口外壁上,拉出一條定位邊線,邊線離開承口外壁約10mm。鋪設時,先在承口內刮一圈1:2的水泥砂漿,然后將承口水平擠緊,接口內擠出的多余砂漿立即抹平。污水承插式鋼筋混凝土管為“O”橡膠圈接口,每節用水平尺調整坡度,排二至三節后用高程樣板進行復核。自應力砼管采用橡膠圈接口,鋪設時根據高程樣板定出兩端管節中心位置及標高。在管節水平中心線的承口外壁上,拉出一條定位邊線,邊線離開承口外壁約10mm。鋪設時,承插管的承口應迎著水流方向11、,管子間的橡膠圈接頭以及管子與窨井連接必須確保密封不漏水,施工前需對管子及橡膠圈的質量進行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在混凝土基礎面上墊塊底部,先涂抹水泥砂漿,墊塊離管節兩端的距離為15cm左右。承接式鋼筋混凝土管鋪設時將管道中心線垂直引至鐵撐柱上,拉好中線,吊好垂球。排管時,在管口內放置平尺板,用水平尺調整平尺板保持水平,平尺板的中心對準垂球線,使管節居中。高程和走向經過測量調整后,將溝管下的管枕墊實,排好后的管道避免搖動。承插式管道安裝程序:管子現場檢驗 下管 挖接口工作坑 清理管膛 清理膠圈 插口上套膠圈 頂裝接口 檢驗中線、高程 用探尺檢查膠圈 鎖管 管子下管采用挖機或裝載車吊下,再用吊鏈(12、手拉葫蘆)拉入,下管時用經緯儀控制中線位置,水準儀控制管內底標高。吊鏈拉入法:在已安裝穩固的管子上拴住鋼絲繩,在待拉入管子承口處放好后背橫梁,用鋼絲繩和吊鏈連好繃緊對正,拉動吊鏈,即將插口拉入承口中,每接一根管子,將鋼拉桿加長一節,安裝數根管子后,移動一次栓管位置。施工要點和注意事項:、 安管時,管口和橡膠圈應清洗干凈,套在插口上的膠圈應平直、無扭曲,安裝后的膠圈應均勻滾動到位; 、頂、拉的著力點應在管子的重心上,通常在管子的1/3高度處; 、管子插入時要平行溝槽吊起,以使插口膠圈準確地對入承口內;吊起時稍離槽底即可;、 安裝接口時,頂、拉速度應緩慢,隨時檢查膠圈滾入是否均勻,如不均勻,可用鏨13、子調整均勻后,再繼續頂、拉,使膠圈均勻進入承口內;、 對于承插口管采用柔性橡膠圈接口形式,橡膠圈購買后存放在室內避免太陽光直射,避免長期受擠壓拉伸,以免變形。安裝時一般采用吊鏈(手拉葫蘆)拉入法,在已安裝穩固的管子上拴住鋼絲繩,在待拉入管子承口處架上后背橫梁,用鋼絲繩和吊鏈(手拉葫蘆)連好繃緊對正,兩側同步拉吊鏈,將已套好膠圈的插口徑撞后拉入承口中,并注意隨時校正膠圈位置和狀況。后背橫梁系由槽鋼(槽梁)緩沖橡膠帶、枋木組成。實測項目:中線位移、管內底高程、相鄰管內底錯口。6)、檢查井A 磚砌檢查井。砌筑前對砼基礎沖洗干凈,磚塊澆水濕潤,禁止干砌。砌筑時砂漿飽滿,內壁抹面采用一底一面,分層壓實、14、緊光。蓋板下的井室最上一層磚必須采用丁磚。對于管徑1000mm時,拱圈高為25cm,當管徑1000mm時,拱圈高為12.5cm。接入連管或預留支管時,管口深入井3cm,其方向標高及管徑符合設計要求。檢查井砌筑完后,根據設計標高,適時安裝井蓋座清理井內雜物。井外回填土采用邊砌邊回填,每層不超過30cm。B 檢查井的質量標準井底、井面的標高要準確,井身尺寸要符合設計要求,掛中心線校核井內徑及圓度,磚砌井壁必須灰縫飽滿、平整,抹灰應平順密實,不得有空鼓、裂縫等現象。砌磚砂漿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檢查井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見表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頻率檢驗方法范圍點數1井身尺寸長、寬20每座2用尺量15、,長、寬各計一點直徑20每座2用尺量2井蓋高程非路面20每座1用水準儀測量路面每座1用水準儀測量3井底高程D1000mm10每座1用水準儀測量D1000mm15應注意的質量問題井面、井底高程誤差超標,測量監控工作不嚴格;排水井、進水井砌筑尺寸誤差超標,井筒收口不均勻,磚層不符、進水口與路面高程不匹配,未嚴格按標準圖集的要求施工;井環開裂,井蓋安裝不平穩,車輛通車時跳動;砂漿強度不足,未嚴格按配比調配砂漿。實測項目:井身尺寸的長、寬或直徑、井蓋高程、井底高程。7)、 雨水口及連管本工程中雨水窨井對應的位置布置邊井,邊井采用乙型雨水邊井(h=1.4m),邊井井壁平整無滲漏,邊管線挺直,順坡不錯口,16、腰箍不裂縫、不空鼓,管口與徑壁齊平,井內落底正確,井周及連管回填土不夾帶10CM以上的硬塊,回填土密實滿足路基要求。8)、閉水試驗A、閉水試驗應在管道填土前進行,試驗段灌水后需浸泡24小時后進行;閉水試驗的水位應在試驗段上游管道內頂以上2m,如上游管收購價頂到檢查口的高度小于2m時,則閉試驗水位至井口為止;對滲水量的測定時間不少于30分鐘,不同管徑段應分別測定滲水量;B、檢查試驗管段堵口是否密封、磚堵、管道、井身有無漏水或嚴重滲水;試驗時,參與測定30分滲水量。合格者予以簽認試驗記錄。實測項目:滲水量。9)、回填本工程溝槽回填具體要求按照國家標準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17、2008)第4.5、4.6執行。A 、 HDPE管道回填 回填時兩側同時進行,兩側回填高差不得大于30cm,管底至管頂以上回填中粗砂,不允許機械碾壓。回填密實度要求如下:部位密實度()基礎管底以下90腋角管底2+30。范圍95胸腔管道兩側95管頂管道兩側90管道上部85覆土管頂以上80或按道路要求B、 鋼筋混凝土管道回填淤泥質土、雜填土等土質較差土,不能用于回填,回填時兩側同時進行,兩側回填高差不得大于30cm,管頂以上0.5m不允許機械碾壓。溝槽及窨井四周回填土時每層回填虛鋪厚度控制在30cm內。管道垂直交叉距離0-50cm時,加固處理采用江蘇省排水通用圖在回填前閉水實驗合格后方可。對設置倒18、虹管段采用C20鋼筋砼包固處理。回填密實度要求如下:部位密實度()土質胸腔管道兩側905灰土夯實或砂礫石管頂管道兩側905灰土夯實管道上部85覆土管頂以上80或按道路要求5灰土夯實或按道路要求部位密實度()胸腔管道兩側95管頂管道兩側90管道上部85覆土管頂以上80或按道路要求C、 一般規定、 管道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應立即回填至管頂以上一倍管徑高度。、 溝槽回填從管底基礎部位開始到管頂以上0.5m范圍內,必須用人工回填,嚴禁用機械推土回填。、管頂0.5m以上部位的回填,可采用機械從管軸線兩側同時回填、夯實或碾壓。、回填前應排除溝槽積水。不得回填淤泥、有機質及凍土。回填土中不應含有石塊、磚及其它雜硬帶有棱角大塊物體。、回填時應分層對稱回填、夯實以確保管道及檢查井不產生位移。、回填土的含水量,應按回填材料和采用的壓實工具控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回填土的每層虛鋪厚度,應按采用的壓實工具和要求的密實度確定。對常用的壓實工具,鋪土厚度可按表中的數值選用。壓 實 工 具虛 鋪 厚 度木夯、鐵夯200蛙式夯、火力夯200250壓路機200300振動壓路機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