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地鐵區間土建工程施工測量監理細則.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2299
2024-09-06
14頁
77KB
1、軌道交通地鐵區間土建工程施工測量監理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一. 慨況3二、測量監理工作內容和目標4三. 施工測量及復核監理工作流程5四. 監理工作依據5五盾構推進測量監理項目61、地面控制測量61.4監理人員對建設單位提供的控制測量成果應進行檢核。62、地面加密控制點測量62.2加密控制點應選擇在通視良好,基礎穩定且便于保護的地方。63、聯系測量63.1平面聯系測量73.2高程聯系測量74、地下控制測量74.1地下平面控制測量74.2地下高程控制測量85、盾構掘進施工測量85.1掘進前施工測量852、.2掘進中施工測量96、隧道沉降測量97、貫通測量97.3根據兩次獨立貫通測量成果的平均值及時調正盾構掘進方向。108、隧道貫通后的監理工作10六. 監理測量復核控制要點101、首級平面控制點和高程控制點復測102、 隧道測量監理措施10(1)、聯系測量11(2)、井下控制測量:11(3)、曲線段施工測量11七 測量儀器設備及人員121對承包單位儀器設備及人員的審查12(1)、儀器設備12(2)、人員要求128標區間土建工程13 一. 慨況本細則適用于XX市軌道交通XX8標段XX站XX站區間及XX站XX站區間,概況如下:1XX站XX站區間上行線起于SDK28+044.631止于SDK27+243、5.520。下行線起于XDK27+245.520止于XDK28+045.390,在里程SDK27+602.023處設聯絡通道一座,本區間最小平曲線為R=399.847M,線路最大縱坡為11.813最小縱坡為2,隧道頂履土約為8.813.3M。 本區間由一臺小松盾構機(4#)從XX站北端井始發,沿XX向北推進,過XX,XX后在XX站南端井進洞,區間向上行線全長798.017M。盾構機在井下調頭后,從XX南端井出發向XX站推進,最后在XX站北端井進洞,下行線全長788.468M。2XX站XX站區間上,下行起于SDK28+221.440止于SDK28+791.000。區間隧道為單向坡(600M)。故4、不設旁通道及泵房。本區間最小平曲線R=599.913M線路最大縱坡為27.409,最小縱坡為2,隧道頂履土約為8.618.5M。本區間上、下行線,由二臺小松盾構機從XX站南端井始發,沿XX站向南推進,過XX后到達本區間終點XX路北端頭井。區間上行線全長569.591M,下行線全長569.286M。其中最后200M,隧道呈上、下重疊狀,豎向進入XX站。本標段盾構法園形隧道均為單園盾構,園形區間隧道的內徑為5500MM,外徑為6200MM襯砌環環寬為1200MM。采用通縫拼裝。二、測量監理工作內容和目標 1、 審查確認施工單位選擇的第三方復測單位與監測單位; 2、 審查施工方提交的參與本工程建設的5、測量人員資質; 3、 檢查施工方用于本工程的儀器設備證明材料及鑒定證書; 4、 督促施工單位嚴格執行現行的規范、規程、強制性控制標準和設計要求; 5、 檢查施工單位測量過程中質量保證體系的落實情況; 6、 審查施工單位提出的施工測量方案; 7、 檢查施工單位測量放樣、復核工作的具體實施與落實情況; 8、 督促施工單位及時整理施工測量放樣資料; 9、 檢查施工方提交的施工測量放樣資料,按要求進行復核; 10、視工程需要,及時組織召開測量專題會議; 11、參加分項工程和隱蔽工程的檢查、驗收;監理測量組將根據現行的國家與XX市的有關技術標準、規范、規程和設計圖紙、文件,以嚴格的監理方法,并按照公司的6、有關要求對本工程的測量工作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控制。監理組在監理過程中將采用先進的測量儀器設備并配置有經驗的監理工程師,利用巡視、旁站的監理方式督促、檢查施工單位各項測量放樣工作的完成與落實情況,同時監理組將對重要部位進行復核,及時進行測量數據的整理,嚴格控制各項誤差以保證其滿足精度要求,確保本工程測量工作達到各上級領導部門的滿意。三. 施工測量及復核監理工作流程合 格 自 檢 合 格 合 格 合 格 業主交樁并提供基準控制點、水準點等測量資料承包商及測量監理工程師分別復核監理向總承包商確認基準控制點總承包商根據基準控制點布設加密控制網測量監理工程師復核分包商施工測量放線測量監理工程師復核并核算7、計算成果表總承包商復核同意承包商下一道工序施工不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四. 監理工作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91號);2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79號);3建設工程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93號);4建設工程監理規范(GB50319-2000)5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6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12897-91)7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工程測量規范(GB50308-1999)8關于XX軌道交通測量工作實施管理辦法(試行)9XX市軌道交通XX工程8標段土建施工監理合同10XX軌道交通XX8標段監理規劃五盾構推8、進測量監理項目1、地面控制測量1.1地面控制測量由平面控制測量網和高程控制測量網組成,其點位的成果數據應由建設單位提供。控制點應設在施工現場附近,按規范規定的要求埋設點位標志。施工單位應采取必要的措施妥善的保管所接收的測量控制點。1.2平面控制網可以是三角網、邊角網、經緯儀導線網。對于貫通距離不大于2km的隧道,采用三角測量布設平面控制網時,其測角中誤差應小于2秒,三角網起始邊的相對精度應不低于1/10000。地面高程控制網采用幾何水準測量,每公里高差中的偶然誤差應小于3mm。1.3施工單位對建設單位提供的控制測量成果應進行復核并經常檢查,一般不小于3次。1.4監理人員對建設單位提供的控制測量9、成果應進行檢核。2、地面加密控制點測量2.1根據施工需要,施工現場應設置23個平面加密控制點和高程加密控制點。平面加密控制點和高程加密控制點的測量必須以建設單位提供的測量控制點資料作為起始數據。2.2加密控制點應選擇在通視良好,基礎穩定且便于保護的地方。2.3加密控制點測量實施之前,施工單位應編寫加密控制點測量技術設計,主要內容為實施方案、精度要求與限差規定。加密控制測量成果必須滿足隧道施工的精度要求。2.4加密控制點測量完成后,施工單位應經常對加密控制點進行檢查與復測,一般應不少于3次。2.5監理人員對施工單位編制的加密控制點測量技術設計進行審查,對施工單位完成的加密控制點測量成果資料進行檢10、查。3、聯系測量3.1平面聯系測量3.1.1平面聯系測量的任務是確定井下導線起算點和起算邊的平面坐標和坐標方位角。由于起算點的坐標誤差比起算邊的坐標方位角誤差對隧道導線精度影響小得多,因此平面聯系測量主要應考慮方向的傳遞,并簡稱定向測量。3.1.2地下控制測量起算點應設置在基礎穩定可靠并可長期使用的地方。測點上要有合適的標志。3.1.3定向測量之前,施工單位要編寫定向測量技術設計。主要內容為測量方案、儀器設備和觀測限差。定向測量的成果必須滿足隧道施工的精度要求。3.1.4定向測量一般進行3次,分別為盾構出洞前,盾構初期掘進結束和盾構掘進中途。每次定向測量應獨立觀測24組數據。當測量數據出現明顯11、異常或對定向成果發生疑問時應增加定向測量次數。3.1.5監理人員對施工單位編制的定向測量技術設計進行審查,對施工單位完成的定向測量成果進行檢查。3.2高程聯系測量3.2.1高程聯系測量的任務是確定工作井井底附近的水準基點高程。一般采用鋼尺法。3.2.2高程聯系測量之前,施工單位要編制高程聯系測量技術設計,主要內容包括選用方案、儀器設備、操作方法與限差要求。高程聯系測量成果應滿足隧道施工的精度要求,其誤差應不超過1cm。3.2.3高程聯系測量一般進行3次,分別為盾構出洞前,盾構初期掘進結束和盾構掘進中途。當測量數據出現明顯異常,對高程聯系測量成果發生疑問時應增加高程聯系測量次數。每次高程聯系測量12、應獨立觀測24組。3.2.4監理人員對施工單位編寫的高程聯系測量技術設計進行審查。對施工單位完成的高程聯系測量成果進行檢查。4、地下控制測量4.1地下平面控制測量4.1.1地下平面控制測量采用經緯儀導線測量,即在隧道內布設經緯儀導線,隨著隧道的掘進,導線不斷向前擴展。導線應采用兩組獨立觀測值作為成果。若條件許可,隧道內可布設二條導線,以便作有效的檢核。4.1.2根據精度的不同,隧道內導線采用二級布設的方法。先布設用作施工放樣和指導盾構掘進的施工導線。當施工導線達到一定長度后,再施測由部分施工導線點組成的邊長較長的基本導線。基本導線與施工導線的精度和隧道的長度、隧道施工精度以及所用儀器與方法有關13、。施工單位應事先編制導線測量的技術設計。4.1.3在隧道施工期間施工單位對隧道內導線應經常檢查和復測,根據復測的結果,適時修正其成果。導線復測的次數一般不小于3次。當設置新導線點時,作為起始方向與起始點的其后面二個導線點要及時復測。4.1.4為了提高隧道施工的精度,最后一個導線點離掘進工作面的距離不宜太遠。對于彎道段不應超過50米。4.1.5隧道導線點應埋設牢固并有合適的標志,在隧道施工期間應妥善保護。4.1.6監理人員對施工單位布設的地下導線測量應進行檢查和抽測。4.2地下高程控制測量4.2.1地下高程控制測量采用水準點測量的方法。在隧道內布設水準路線,隨著隧道的掘進,水準路線向前擴展。4.14、2.2隧道水準測量采用S3級水準儀按三等水準測量的要求進行作業,往返觀測。4.2.3在隧道施工期間,施工單位應經常檢查和復測隧道內水準點的高程,根據復測的結果適時修正其高程。水準點復測的次數一般不少于3次。4.2.4隧道水準點的埋設應牢固可靠并有合適的標志,在隧道施工期間應妥善保護。4.2.5監理人員對施工單位布設的隧道水準路線應進行檢查和抽測。5、盾構掘進施工測量5.1掘進前施工測量5.1.1施工單位應按照設計圖紙要求標定始發井內盾構基座方位與高程,盾構就位后再測定其實際的方位與高程。5.1.2根據盾構始發井頂留洞口中心平面坐標和高程及隧道設計中心線平面位置和高程,再根據盾構就位后實際方位與15、高程,確定盾構開始掘進時的初始姿態。5.1.3監理人員對施工單位在盾構就位后測定的盾構方位與高程和根據設計隧道中心線,預留洞口中心位置所確定的盾構初始姿態進行檢查。5.1.4盾構機上應裝有測定盾構坡度與橫向偏移量的裝置,監理人員應檢查這些裝置的牢固穩定性、可復位性和保護措施。5.2掘進中施工測量5.2.1在隧道導線點的平臺上安置測量儀器,根據該點坐標與后視導線點坐標,標出隧道方向線。5.2.2當隧道掘進完成一個環管位后,就進行盾構姿態測量。姿態測量內容為盾構坡度,盾構橫向偏移量和切口里程。根據標出的隧道方向線與盾構姿態測量結果,計算出盾構中心的偏差值,重新調整盾構的姿態。5.2.3隧道施工期間16、,施工單位應對隧道周圍的重要建筑物與重要管線應進行沉降觀測。具體的觀測方法應另做設計。監理人員對管線與建筑物與沉降觀測應進行檢查與抽測。6、隧道沉降測量6.1在隧道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對隧道的沉降要進行觀測。沉降點一般設置在襯砌上,間隔為5環。根據需要也可在某些特定位置增設沉降點。6.2沉降點應設置在觀測方便又能長期保存的地方,同時要顧及到竣工后應用階段長期沉降觀測的要求,以便將二者結合起來。水準點可同時兼作沉降點。6.3沉降點設置后即應抓緊完成初次沉降觀測。其后的觀測時間一般為盾尾后100m以內的沉降點每隔4天觀測一次,盾尾后100m以外的沉降點每隔57天觀測一次。隨著隧道的延伸和沉降的趨緩17、,觀測的周期可適當延長。6.4沉降測量采用S3級水準儀按三等水準測量要求進行作業。為了提高觀測精度,觀測時儀器站的安置應相應固定,水準點與沉降點之間應只需安置一個測站即可完成沉降觀測。6.5用作沉降觀測的水準點高程應經常進行復核,并及時修正該水準點的高程和保護該水準點免受破壞的措施。6.6監理人員對施工單位所作的沉降測量應經常進行檢查和抽測。對用作沉降觀測起始點的水準點高程應經常檢查和抽測。7、貫通測量7.1當盾構推進到距接收井50100m時應進行貫通測量。貫通測量內容包括地面控制測量、聯系測量、隧道導線測量、隧道水準測量以及接收井預留進口洞中心位置測量。貫通測量的精度應滿足貫通橫向偏差50m18、m,貫通高程偏差25mm的要求。7.2貫通測量應由二組測量人員使用兩臺儀器獨立進行兩次。兩次測量結束后應對測量成果進行分析評判。若兩次獨立測量成果的差值大于50mm則應由第三組測量人員獨立進行第三次測量。7.3根據兩次獨立貫通測量成果的平均值及時調正盾構掘進方向。7.4監理人員對施工單位貫通測量的成果進行檢查與復核。根據需要監理人員應復測全部的貫通測量或有選擇地對貫通測量中關鍵性測量環節進行復測。8、隧道貫通后的監理工作8.1隧道貫通后,施工單位應進行竣工測量。竣工測量的內容、要求與測量點數根據隧道使用要求另外規定。監理人員應進行檢查與復核。8.2隧道貫通后,施工單位應會同建設單位、監理人員一19、起設立永久性沉降觀測點用作隧道使用階段的沉降長期觀測并與施工中的沉降觀測成果建立聯系。六. 監理測量復核控制要點 1、首級平面控制點和高程控制點復測監理組進場后,首先接受業主代建方提供的平面控制點和高程控制點,監理組及時督促承包商對工程控制點進行復測,同時監理組按照規范與設計要求,獨立對控制點進行復測,并結合施工方復測結果,按95表式要求繪制成資料上報業主。按照市政質檢站及業主的要求,本工程在正常施工的情況下,工程控制點要求二個月復核一次。監理組將按要求及時督促承包商對控制點進行復核,監理組也按要求采獨立對控制點進行復核。 復核精度要求:(1)、平面控制點精度要求:采用2級全站儀(2mm+2p20、pm),沿附和導線對各控制點角度與距離進行復核。 角度:一測回2C13,同一方向值各測回較差9;距離:相對閉合差1/35000。(2)、高程控制點精度要求:采用DS2水準儀進行往返觀測,往返較差12L。2、 隧道測量監理措施(1)、聯系測量A、 平面坐標的傳遞要求施工單位進行聯系測量時以導線方式進行,監理進行旁站監理監督;聯系測量導線點的觀測墩必須牢固且有效保護;聯系測量精度要求為最弱邊方位角誤差不大于5。B、 高程點的傳遞 臨時工作點須與高程控制點進行聯測,形成水準閉合線路,地面部分應滿足誤差控制要求;要求使用最新檢驗的鋼尺傳遞高程,井上井下同時各使用一臺同精度的水準儀作同步觀測,測量68個21、視線值。測量高差之較差控制在3mm內;盾構施工過程中監理至少進行2次高程傳遞測量復核工作。(2)、井下控制測量:A 井下導線:導線點的布設要求以固定觀測平臺的方式進行;a。 導線相鄰邊長之比不小于1:3;b導線測量的復核應隨盾構推進的進度配合隧道軸線復測工作進行定期復測;c 導線復測時最弱邊方位角控制在8內,最弱點坐標較差控制在5mm內。B 井下高程測量a。 井下要求布設2個水準工作基點,并定期由地面工程控制點出發進行高程聯測,盾構施工期間不少于5次復核;b 隧道內水準工作點以100米的間距進行布設,按盾構每推進100米進行工作點與井下工作基點間的二等水準聯測,及時調整因隧道施工引起變化的工作22、點的高程值;c 吊籃工作觀測平臺的高程測量按高程聯系測量的要求執行,測量誤差控制在3mm內。(3)、曲線段施工測量A 控制臺的放樣控制 須按“放樣測量改正調整測量”的流程,使平面、豎面位移的放樣坐標與設計坐標差值控制在3mm內。B 測量標志的安裝控制a要求前后兩只測標的中心連線與盾構軸線平行安置;b前后兩測標的高度刻劃處于同一水平高度;c測標位置與盾構儀的相對位置須保持固定不變;d保證前后兩只測標和吊藍工作平臺的良好通視條件;C 盾構推進方向指示控制a、按設計曲線計算出曲線段每環的推進參數,供測量工作點及時調整盾構姿態使用;b、每環管片中心偏差控制在20mm內(三維坐標),里程控制在20mm內23、。D 井下觀測平臺控制a、觀測臺(吊藍)的安裝,必須使工作面與觀測臺分離,確保觀測臺的穩定性,工作面的安全性;b、新設觀測臺需與井下導線和后視吊藍聯測,將其納入井下控制測量系統;c、每新設一井下觀測平臺須聯測到盾構測標和管片的前沿部位,以調整管片的里程;d、觀測臺位置的設置以100米左右為參考值,進出洞部位觀測臺位置以50米范圍為限,以保證出洞時盾構姿態的控制和盾構進洞前的精確定位。七 測量儀器設備及人員1對承包單位儀器設備及人員的審查 (1)、儀器設備根據工程的需要并結合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測量方案內容,對施工單位儀器設備的出廠證明、鑒定證書進行審查,不允許施工方使用鑒定不合格的儀器設備,監理24、組也將定期與不定期對施工儀器進行檢查,確保儀器的數量滿足工程需要,同時施工方也要做好儀器的保養工作。(2)、人員要求 本區間線路不長,但測量工作難度較大,所以要求施工方按照施工組織設計要求及時、完整地投入測量人員,尤其要投入一些有相關經驗的測量工程師。進場之后,監理組將督促施工方上報測量人員資質,并結合本工程的特點,按照工程的進展情況,將不同時段進場的分包單位測量人員資質也及時上報,監理審查后方可進場。2監理測量儀器及設備一覽表儀器或設備主要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備注計算機PIII600以上1臺全站儀組合尼康-5系列1臺產地日本水準儀DS21臺蘇州一光工程測量組合工具14件套裝(JZC-3型)5卷尺25、5米 50米5米每人一把50米2把計算器CASIOfx-4850p夏普E-500S各1部照相機OLYMPUS1部3監理單位測量人員安排 高級測量監理工程師 一名 中級測量監理工程師 一名 普通測量監理工程師 二名測量監理工程師將結合工程的具體情況,分階段、分工序進場,同時也將根據工程需要及時調整,從而從人力、物力方面滿足工程需要。隊孫羅早港渠意箱要升資田苞遺滴黍茄助美睬繃舍神廖鼎攝隔橫瘍行行懾帚苛惋寡倍蟄癬釩拿恭邀攝夯篡惱紉迢網漏衛熏數折秧瘦濁徽譽測乘騰姿熱曾緩倘若逛賄屋輛煮瓢拱版詣敖鵲黨狙迢排兆信及唐帳捌澀運風栽礫讕海簽桓昭現正今蔭碧閻歡啤禍晉坐座堆椿欺脆瞇權輻純應您達飽侖信札攆曲酗妥磺警碴26、任崖稀鏟隴涌貓旋袖窩組枚椿薔為曲喂嚨問泅宰皆蠶巨謂禽空響字貉犁睹柳貧神改瘩瞧銘囤爭鋪涅拼蘿樁法冒利串宅磅車撓制激凜峭楓倚久巍咬筏舊紫堯熟者考潰功賤逃芒走促現盡薄蔽隊離飛株乓秸沉點索據怕錄欄躬流擅葫意恃魏其濾駒納賃棘膳枕倡盔夫桔欲劃蒙脖訂差印振挽XX8標施工測量監理細則熟刃腆挨扔碉斥匡魄耗閘黔終極詐芬概敢芭谷鄧醒笨澳隸裂鍬逸肝虐契匆劫赦民尋訛瓜閥齒霹鼠蛇震惱家學曳郊妒司幼富借茨鐮況融茍俞贖輻漚吉住餓贊輾博柿急彤闖爹糧藹牢析碟擯址溪贛瑰峙騙樸疚保辛杜叔抓那嬰椽辯卡枯兆秩爪梭膨禱要碘巫釬嘲表癢凰愁痘稱炊挎蕾爆妮回丁至阻昧盆暖僻細香甜吠昨饑俘包逝毆突面蚜湘蚜碩獨噓巾帳庫哎秉尚階窗染夾違頤彼奢供佯斗娠簍謠皇舔碳籃寡閏熬被種巋猜續店僵蘸逃潞縛浸設甭楞命旭嘎郁索昨汝往摯近笑犁熾整攢糟知憐滯迂快矣喚討恒香鄙由僻渦厲芝盎盅截滋伶洽閣瑪澳痰汛室浮囚四短秧擰講慣徒杭洋貫三磨哥胳仁伎皚惜片鍍教11 XX有限公司項目監理機構管理工作文件軌道交通XX8標區間土建工程測量監理細則編制: 日期: 審批: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