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庫片區旋挖鉆孔樁基礎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2445
2024-09-06
15頁
59.81KB
1、酒庫片區旋挖鉆孔樁基礎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酒“xx”規劃擴建技改工程xx酒庫區旋挖鉆孔樁基礎監理實施細則一、適應范圍:本細則適用于xx酒“xx”規劃擴建技改工程xx酒庫片區工程旋挖鉆孔樁基礎分部工程施工監理。二、編制依據:本細則依據設計施工圖文件及相關驗收標準、監理規劃要求編制。三、編制思路:細則以監理工作流程為主線,針對鉆孔樁施工過程選擇質量控制點,制定施工質量控制監理工作流程,將設計圖、文件及相關驗收標準,要求對應且具體地落實到監理工作流程中。四、施工質量控制監理工作流程樁位2、測量放線樁位復核埋置護筒護筒埋置檢查鉆孔(鋼筋籠制作)鉆孔、鋼筋籠制作過程巡檢成孔檢查鉆孔至設計樁底標高第一次清孔下鋼筋籠鋼筋籠及安裝檢查二次清孔及下導管澆灌水下砼水下混凝土澆灌前檢查混凝土拌制施工檢查水下混凝土澆灌過程旁站施工過程監理工作流程鑿樁頭、浮漿測樁測樁審核及測樁施工質量控制監理工作流程基坑檢查五、監理細則1、樁位復核:樁位測量放線后由測量監理工程師復核,樁位控制點偏差小于2毫米。2、護筒埋置檢查:護筒埋置后進行工序交接檢查,檢驗項目包括下列內容:(1)鉆孔震動不得使鄰孔孔壁坍塌或影響鄰孔混凝土凝固。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查詢埋置護筒位置鄰近樁施工情況。檢驗3、指導:鄰孔混凝土澆灌完畢達到2.5Mpa抗壓強度后方可開鉆。(2)鉆孔樁護筒應堅實不漏水,護筒埋深應符合施工工藝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和測量檢查。檢驗指導:護筒內徑宜稍大于鉆頭直徑0.20.3m;護筒頂面標高應高出地下水位和施工最高水位1.5-2.0m;無水鉆孔,因護壁頂部設有溢漿口,筒頂也應高出地面0.20.3m;護筒底應低于施工最低水位0.10.3m;粘性土護筒埋深不小于1.0m、砂類土護筒埋深不小于2.0m,當表面土層松軟時,盡可能將護筒埋在較堅硬密實的土層中至少0.5m。(3)護筒頂面位置允許偏差50mm,護筒傾斜度允許偏差1%。檢驗數量:施工單4、位全部檢查;監理單位抽查。檢驗方法:測量檢查。2、鉆孔、鋼筋籠制作過程巡檢:鉆孔、鋼筋籠制作過程不定時巡檢,巡檢工作內容包括:檢查鉆孔記錄,了解鉆孔進度及施工異常情況(如:掉鉆頭、偏孔、斜坡巖或溶洞處理等),提出解決施工難點的參考意見;見證施工單位泥漿比重和含砂率試驗,檢查護壁泥漿是否滿足鉆孔時所用設備和地質條件的要求,護壁不漏水;根據已取或現取碴樣判斷巖性及地質情況是否與設計相符,確認鉆孔入巖位置;檢查進場鋼筋堆放、標識情況;檢查原材料鋼筋外觀質量,并核實檢驗情況,督促施工單位對鋼筋原材報驗,通知監理人員完成平行抽檢或抽查;檢查鋼筋的下料、彎制、焊接、鋼筋籠的綁扎(焊接)制作是否符合設計及規5、范要求;檢查鋼筋加工和焊接的操作人員是否持證上崗,且焊接操作作業規范。3、成孔檢查:鉆孔達到設計深度后進行工序交接檢查,檢驗項目包括:(1)鉆孔達到設計深度后,必須核實地質情況。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勘察設計單位對代表性的樁進行現場確認。檢驗方法:檢查施工記錄、觀察。檢驗指導:入巖位置或巖性與地勘資料出入較大,嵌巖深度達不到設計要求,必須請勘察設計現場確認或變更。(2)鉆孔孔徑、孔深和孔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測量檢查和用檢孔器或成孔檢測儀器檢查。檢驗指導:對于中擴樁的孔徑、孔型應采取有效檢測手段檢查;檢孔時感覺孔底不平或孔內傾斜等異6、常時應分析原因及時上報。4、鋼筋籠加工與安裝檢查:鋼筋籠整體吊裝或分段吊裝隱蔽檢查,檢驗項目包括:(1)所用鋼筋質量指標進行全面檢查并按批抽取試件做屈強度、抗拉強度、伸長率和冷彎試驗,其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鋼筋(GB13013)、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和低碳鋼熱軋圓盤條(GB/T701)等的規定和設計要求。環氧涂層鋼筋的涂層檢驗和修補應符合本標準附錄A的規定。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檢查施工單位自檢試驗報告和監理平行(或見證)試驗報告。檢驗指導:以同牌號、同規格每60 t為一批,不足60 t也按一批計,施工單位每批抽檢一次,監理單7、位見證取樣檢測或平行檢驗抽檢次數為施工單位抽檢次數的20%或10%,但至少一次;施工單位自檢試驗報告和監理單位平行(或見證)試驗報告齊全真實。(2)主筋的連接方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3)鋼筋接頭的技術要求和外觀質量應符合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附錄B的規定。鋼筋焊接接頭應按批抽取試件做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和設計要求。檢驗數量:鋼筋接頭的外觀質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焊接接頭的力學性能檢驗以同級別、同規格、同接頭形式和同一焊工完成的每200個接頭為一批,不足200個也按一8、批計。冷擠壓套筒連接接頭的力學性能檢驗以同等級、同規格和同接頭型式的每200個接頭為一批,不足200個也按一批計。施工單位每批抽檢一次。監理單位見證取樣檢測次數為施工單位抽檢次數的20%,但至少一次。檢驗方法:鋼筋接頭外觀檢驗,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觀察和尺量。焊接接頭和冷擠壓套筒連接接頭力學性能檢驗,施工單位做拉伸試驗,閃光對焊接頭增做冷彎試驗。監理單位檢查力學性能試驗報告并進行見證取樣檢測。檢驗指導:鋼筋電弧焊接頭搭接接頭的長度、幫條的長度和焊縫的總長度應符合下表規定;鋼筋搭接接頭的搭接部位應預彎,搭接鋼筋的軸線應位于同一直線上;幫條和被焊鋼筋的軸線應在同一平面上;焊縫高度h應等于或大于0.39、d,并不得小于4 mm,焊縫寬度b應等于或大于0.7d,并不得小于8 mm。(5)鋼筋籠的主筋、加強筋、箍筋、保護耳環筋的品種、級別、規格、數量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6)承臺底10cm以上樁身鋼筋已采取措施隔離混凝土。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7)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無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監理單位抽查。檢驗方法:觀察。(8)鋼筋加工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序 號名 稱允許偏差(mm)1受力鋼筋全長102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203箍筋內凈尺寸3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按鋼筋編號10、各抽檢10%,且各不少于3件。檢驗方法:尺量。(9)鋼筋接頭應設置在承受應力較小處,并應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內受力鋼筋接頭的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應符合規范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監理單位根據具體情況抽查。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驗指導:焊接接頭在同一截面內不得大于50%;同一截面內,同一根鋼筋上不得超過一個接頭(注:兩焊接接頭在鋼筋直徑的35倍范圍且不小于500 mm以內、視為“同一截面”)。(10)鋼筋籠分段吊裝時,接頭必須焊接牢固,接頭質量符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接頭外觀檢查,觀察和尺量;抽樣檢查。檢驗指導:接頭質量符合11、第(4)和(9)條要求;接頭應自然冷卻后才能繼續下籠。(11)鉆(挖)孔樁鋼筋骨架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要求。樁基鋼筋骨架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 目允 許 偏 差檢 驗 方 法1鋼筋骨架在承臺底以下長度+100mm尺量檢查2鋼筋骨架直徑10mm3主鋼筋間距10mm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4加強筋間距20mm5箍筋間距或螺旋筋間距20mm6鋼筋骨架垂直度1%吊線尺量檢查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5、水下砼澆灌前檢查:水下混凝土澆灌前進行工序交接檢查,檢驗項目包括:(1)鋼筋籠固籠措施可靠。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檢驗指導:固籠不受拆裝導管、混凝土罐車進場12、等影響;短樁的防止浮籠措施不可少。(2)泥漿指標滿足護壁要求且便于水下混凝土澆灌。檢查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試驗檢查。檢驗指導:泥漿比重1.11.3、粘度20S、含砂率小于3%。(3)孔底沉碴應清除干凈,滿足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測量檢查。檢驗指導:沉碴不大于5cm。6、混凝土拌制施工檢查: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確定及拌制過程進行工序交接檢查,檢驗項目包括:(1)混凝土原材料每盤稱量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原材料每盤稱量允許偏差序 號原 材 料 名 稱允 許 偏 差 (%)1水泥、礦物摻和料12粗、細骨料23外加劑、拌合用水1注: 各種衡器應定期檢13、定,每次使用前應進行零點校核,保證計量準確; 當遇雨天含水率有顯著變化時,應增加含水率檢測次數,并及時調整水和骨料的用量。檢驗數量:每工作班抽查應不少于一次。檢驗方法:施工單位復稱;監理單位見證檢驗。(2)混凝土拌制前,應測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據測試結果、環境條件、工作性能要求等及時調整施工配合比。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每工作班檢查不應少于一次;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測試結果。檢驗方法:施工單位進行砂、石含水率測試,提出施工配合比;監理單位見證試驗,確認施工配合比。(3)混凝土拌制過程中,應對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進行測定,測定值應符合理論配合比的要求,偏差不宜大于20mm。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每拌制50m314、或每工作班測試不應少于1次;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測試結果。檢驗方法:施工單位進行坍落度測試;監理單位見證試驗。7、水下混凝土澆灌過程旁站:水下混凝土澆灌過程由監理員旁站,旁站工作內容包括:(1)核實掌握導管各段接管長度,分析導管距孔底高度是否符合施工規范要求,接管長度是否能滿足澆灌過程中拆管需要;(2)觀測到場混凝土的流動性、和易性,以便使混凝土能在水下自行攤展,并在灌注過程中不發生離析或滲水等不良的現象;(3)檢查承料漏斗頸口處球塞,以便在斗內貯存足夠的混凝土后,開灌時球塞將管內水全部擠壓至管外,以保證混凝土不受水的進入而影響質量(4)檢查承料漏斗內混凝土初存量,初存量應滿足首批混凝土入孔后導管15、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大于1.0m,保證砍球封底順利;(5)在澆灌過程中,對導管埋入深度、灌注速度、孔內混凝土面升高情況,均應及時的測量檢查,及時的調整,并進行記錄,以控制和保證導管埋入混凝土有適當的深度,防止導管提升過猛導致管底提離混凝土面或埋入過淺,而使導管內進水造成斷樁夾泥,也要防止導管埋入過深,而造成導管內混凝土壓不出或導管被混凝土埋住,不能提升,導致中斷澆灌而斷樁;(6)督促施工單位留置試件,通知監理試驗室人員留置平行檢驗試件(施工單位每根樁應在混凝土澆灌地點隨機抽樣制作不少于2組試件;每個樁基礎監理單位見證取樣檢測或平行檢驗數量為施工單位檢驗數量的20%、10%,且不少于2組。);(7)16、記錄澆灌過程異常情況,水下混凝土澆灌要連續進行,不得中途停頓,如遇特殊情況要間歇,但間歇時間不超過30min;(8)測量灌注完畢的水下混凝土頂面標高,混凝土頂面要比設計樁頂標高高出1.0m,深樁適當加長,以確保樁頂混凝土質量;(9)真實完整地做好旁站記錄。8、測樁審核及測樁:測樁審核及測樁檢驗項目包括。(1)樁身頂端必須清理上層浮漿露出新鮮混凝土面。樁頂高程和主筋伸入承臺的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和測量。檢驗指導:樁頂高程+20mm(2)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水下混凝土標準養護試件強度必須符合設計強度等級的1.15倍。檢驗數量:施17、工單位每根樁應在混凝土澆灌地點隨機抽樣制作混凝土試件不得少于2組;每個樁基礎監理單位見證取樣檢測或平行檢驗數量為施工單位檢驗數量的20%、10%,且不少于2組。檢驗方法:施工單位進行混凝土強度試驗;監理單位檢查混凝土試驗報告和進行見證取樣檢測或平行檢驗。(3)鉆(挖)孔樁樁身混凝土應勻質、完整。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施工單位檢查檢測報告;監理單位見證檢測并檢查檢測報告。檢驗指導:此檢測應由第三方檢測;對樁身混凝土質量有疑問和設計有要求的樁應采用鉆芯取樣進行檢測。(4)樁承載力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按設計要求數量檢驗。檢驗方法:施工單位檢查檢測報18、告;監理單位見證試驗;勘察設計單位進行現場確認。9、基坑檢查:承臺立模前進行工序交接檢查,檢驗項目包括:(1)基坑平面位置、坑底尺寸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和施工工藝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2)伸入承臺樁基鋼筋調直彎制,伸入承臺主筋彎制角度、彎起位置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施工單位全部檢查;監理單位抽查。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驗指導:彎折位置允許偏差20mm;鋼筋彎曲半徑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d。9、工程施工質量驗收1)檢驗批質量驗收:檢驗批應由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報監理單位,由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專職質量檢查員進行檢查和驗收。(1)檢驗批質量合格要求19、:主控項目的質量經抽樣檢驗全部合格;一般項目的質量經抽樣檢驗全部合格,其中,有允許偏差的抽查點,除有專門要求外,80%及以上的抽查點應控制在規定允許偏差內,最大偏差不得大于規定允許偏差的1.5倍;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據、質量檢查記錄。(2)檢驗批質量驗收步驟實物檢查:已在施工各階段檢查; 資料檢查:對照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檢查為驗收記錄提供依據的原材料質量證明文件(質量合格證、規格、型號及性能檢測報告等)和檢驗報告、施工過程中重要工序的自檢和交接檢驗記錄、平行檢驗報告、見證取樣檢測報告的齊全性、真實性;質量判斷:對檢驗批質量合格與否進行判斷。2)分項工程質量驗收:分項工程由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分項工程技術負責人等進行驗收。分項工程質量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要求: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均應符合合格質量規定;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的質量驗收記錄應完整。3)分部工程驗收:分部工程由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和技術、質量負責人等進行驗收。分部工程質量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規定:分部工程所含分項工程的質量均應驗收合格;質量控制資料應完整;分部工程中有關安全及功能的檢驗和抽樣檢測結果符合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