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科技公司進入設備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2780
2024-09-07
9頁
47.54KB
1、能源科技公司進入設備受限空間作業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一、 目的 為了加強進設備(受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管理,防止發生缺氧、中毒窒息和火災爆炸事故,保證員工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特制定本制度。二、 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所屬區域內,同時適用于進入油庫及碼頭從事承包活動的外來人員。三、 術語和定義1 “受限空間”是指在公司所屬區域內罐、槽車、管道、下水道、溝、井、池、涵洞等進出口受限,通風不良,存在有毒有害風險,可能對進入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構成危害的封閉、半封閉設施及場所。2 “三不進入”是指沒2、有經批準的進設備作業許可證不進入,安全措施不落實不進入,監護人不在場不進入。3 “隔離”是指采取加盲板或斷開連接管線,徹底切斷設備與設備間物料相互來往的方法。四、 管理職責(一) 安環部主管職責1 負責審批HSE方案、進設備作業許可證,會簽工藝吹掃、處理方案和施工方案。2 對進設備(受限空間,下同)作業的程序和安全措施落實情況實施監督、檢查。3 負責做好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安全監護等工作。(二) 生產技術部副經理職責1 負責制訂HSE方案、工藝吹掃、處理方案(含盲板圖)、落實各項安全措施;2 負責組織現場檢查確認盲板的工作;3 負責督促、協調作業環境氣體采樣分析工作。4 負責督促施工單位制訂施3、工方案及落實安全措施;5 負責協調對施工人員安全教育及現場安全交底工作;6 負責協調安裝盲板,參與現場盲板的檢查確認。(三) 施工單位職責1 負責制訂、落實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2 負責做好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安全監護等工作。(四) 監護人的職責1 監護人應熟悉作業區域的環境、工藝情況及作業內容,有判斷和處理異常情況的能力,懂急救知識。2 監護人在作業人員進設備(受限空間)作業前,負責對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安全措施未完全落實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時,有權禁止作業。3 監護人應控制、清點出入設備(受限空間)人數,并與作業人員確定聯絡信號,在出入口處保持與作業人員的聯系,發現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制4、止作業,并立即采取救護措施。4 監護人要攜帶進設備作業許可證,按時檢查各項安全措施落實情況,做好相應的記錄。5 監護人員在作業期間,不得離開現場或做與監護無關的事。(五) 進設備作業人員的職責1 持有經批準的、有效的進設備作業許可證,方可進入施工作業。2 在作業前應充分了解作業的內容、地點(位號)、時間、要求,熟知作業中的危害因素和作業許可證中的安全措施。3 進設備作業許可證所列的安全防護措施應經落實確認、監護人同意后,方可進設備內作業。4 對違反本制度的強令作業、安全措施不落實、作業監護人不在場等情況有權拒絕作業,并向上級報告。5 應服從作業監護人的指揮,禁止攜帶作業器具以外的物品進設備。如5、發現作業監護人不履行職責時,應立即停止作業。6 勞動保護著裝和器具不符合規定不得作業。7 在作業過程中如發現情況異常或感到不適、呼吸困難時,應立即向監護人發出信號,迅速撤離作業現場,嚴禁在有毒、窒息環境中摘下防護面罩。五、 管理內容及管理程序(一) 進設備作業危險程度分級1 特殊進設備作業凡屬下列情況或部位均為特殊進設備作業:a) 缺氧狀態下作業。b) 與生產污水排放相連的下水井、下水道、涵洞等部位。c) 氣體采樣分析不合格或與含有毒有害介質設備相連且無法有效隔離的設備內,經風險評估分析為高風險的作業。d)經公司確認要求按特殊進設備作業控制的。2 一級進設備作業凡屬下列情況或部位作業均為一級進6、設備作業:a) 油罐(指儲存、盛裝有毒有害物質的儲罐、容器、池等)清罐及油罐拆密封膠囊作業;b) 罐內刷漆、噴漆(產生可燃可爆、有毒有害氣體或氣霧)作業;c) 經安全部門確認要求按一級進設備作業控制的。3 二級進設備作業凡屬下列情況或部位作業均為二級進設備作業:a) 經氣體采樣分析合格,加好盲板,并經油庫組織檢查確認的設備;b) 經氣體采樣分析合格,加好盲板,并經油庫組織檢查確認的油罐(槽車);c) 正在建設安裝的新罐、設備;d) 溝、坑、池以及有井蓋的閥井;e)人工挖樁孔、井深度超過3米等作業。(二) 進設備作業審批權限與程序1 一級(特級)進設備作業: 現場檢查交底: 由公司領導組織有關專7、業技術人員,如設備、生產、安全管理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檢查,進行危害識別和風險評估,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向進設備作業單位現場負責人、班(組)長、安全員和施工人員,就進設備作業內容、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施工作業環境進行交底。油庫設備助理負責填寫許可證上的設備名稱、作業時間、作業內容及監護人姓名欄。進設備作業單位施工作業負責人負責填寫許可證上的作業單位、作業人員姓名欄。 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危害識別和風險評估:進設備作業單位現場負責人組織班(組)長、安全員、施工人員和本單位的監護人員根據公司提供的危害識別和風險評估結果,結合現場施工作業環境開展工作危害識別,制訂相應的防范措施,監護人和施工單位領導簽字確認8、后送公司領導審核。 公司審核、補充完善:公司經理組織安全、生產、設備等有關管理人員到施工現場檢查,結合施工作業環境對施工單位分析的工作危害和制訂的防范措施進行補充完善,由公司進設備作業監護人落實防范措施后簽名,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檢查防范措施落實后簽名。公司、進設備作業單位分別通知各自領導到現場檢查、審批。 審批:公司經理和施工單位的上級領導組織有關人員到現場檢查,對施工單位和油庫的工作危害識別和制訂的防范措施進行審查,確認防范措施有效、完善、落實后,簽發進設備作業許可證。 進設備作業監護人和施工單位班(組)長承諾:進設備作業監護人和施工作業單位負責人在作業前對工作危害識別及采取的防范措施進行檢9、查,清楚進設備作業許可證上描述的危害,并且確認相關的防范措施已落實,簽名后準許進設備作業。 特殊進設備作業審批:特殊進設備作業由公司領導審批,審批后準許作業。2 二級進設備作業: 現場檢查交底: 由公司領導組織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檢查,進行危害識別和風險評估,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向進設備作業單位現場負責人、班(組)長、安全員和施工人員,就進設備作業內容、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施工作業環境進行交底。公司設備工程師負責填寫許可證上的設備名稱、作業時間、作業內容及監護人姓名欄。進設備作業施工員填寫許可證上的作業單位、作業人員姓名欄。 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危害識別和風險評估:進設備作業單位現場負責人10、組織班(組)長、安全員、施工人員和本單位的監護人員根據油庫提供的危害識別和風險評估結果,結合現場施工作業環境開展工作危害識別,制訂相應的防范措施,監護人和施工單位領導簽字確認后送公司設備工程師、安全主管審核。 公司審核、審批:公司領導組織安全、工藝、設備等有關技術人員到施工現場檢查,結合施工作業環境對施工單位分析的工作危害和制訂的防范措施進行補充完善,由公司技術人員落實防范措施后簽名確認。公司領導審核確認防范措施有效、完善、落實后,簽發進設備作業許可證。 進設備作業監護人和施工單位班(組)長承諾:進設備作業監護人和施工單位班(組)長在作業前對工作危害識別及采取的防范措施進行檢查,清楚進設備作業11、許可證上描述的危害,并且確認相關的防范措施已落實,簽名后準許進設備作業。(三) 氣體分析:1 進設備作業前必須對設備內的氧氣、可燃氣體、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進行分析,盛裝過含硫化氫物質或認為可能存在硫化氫的設備還應進行硫化氫含量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制定安全防范措施。2 氣體采樣分析由油庫負責安排;硫化氫含量分析由公司填寫委托單,檢測單位負責采樣分析,現場采樣時公司應派人配合。3 第一次進設備作業的采樣分析由檢測單位負責,后續的進設備作業可用便攜式檢測儀進行檢測。特級和一級作業在作業過程中每隔2h檢測一次,便攜式檢測儀的檢測結果需注明具體“數量”和“單位”,并由監護人填寫到進設備作業許可證監護聯的12、過程監督表中。4 首次氣體采樣分析數據和便攜式檢測儀復測數據填入進設備作業許可證中,分析單附在審批聯上(即第一聯)。5 首次作業須在采樣后4小時內進行,超過4小時,當天進設備作業的,可用便攜式檢測儀進行復測;采樣后第二天才進行首次作業的,必須重新采樣分析合格、重新辦理進設備作業許可證后才能作業。6 作業期間歇工2h以上,再次作業前必須用便攜式檢測儀進行復測,合格后方可作業。7 對局部檢修的設備或有釋放易燃、有毒物質可能的設備,作業期間公司安全管理員每隔2小時用便攜式檢測儀復測一次,必要時全過程監控。復測結果有一項不合格,應立即停止作業。8 對于部分無法氣體采樣分析及復測的特殊空間,可以采用動物13、試生法對空間氣體環境進行分析。(四) 進設備作業的綜合安全技術措施1 公司和進設備作業的安全負責人應對監護人和作業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內容應包括所從事作業的安全知識,緊急情況下的處理和救護方法等。2 根據需要制定安全應急預案,內容包括作業人員緊急狀況時的逃生路線和救護方法,監護人與作業人員約定的聯絡信號,現場應配備的救生設施和滅火器材等。現場人員應熟知應急預案的內容,在設備外的現場應配備一定數量符合規定的應急救護器具(包括空氣呼吸器、供風式防護面具、救生繩等)和滅火器材,出入口內外不得有障礙物,保證其暢通無阻,便于人員出入和搶救疏散。3 進設備作業實行“三不進入”,當設備內狀況改變時,作業14、人員應立即撤出現場,同時為防止人員誤入,在受限空間的入口處設置“危險!嚴禁入內”警告牌或采取其它封閉措施。處理后需重新辦理進設備作業許可證方可進入。4 在進設備之前,應切實做好工藝處理,所有與該設備相連且存有或可能存有可燃可爆、有毒有害物料的管線、閥門必須有效隔離,并對該設備進行吹掃、蒸煮、置換合格;對于與該設備相連的蒸汽、凈化風、非凈化風、水等管線,當關閉閥門可以完全將物料隔斷時,可關閉閥門并采取可靠的防止誤開措施(如用鐵絲捆綁等),當隔斷閥門關不嚴時,必須有效隔離。盲板應掛牌標識。5 為保證設備內空氣流通和人員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風,必要時采取強制通風方法,但嚴禁向內充氧氣。進設備內的作15、業人員每次工作時間不宜過長,應安排輪換作業或休息。6 采樣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受限空間容積較大時要對上、中、下部位取樣分析,應保證設備內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氣體濃度和氧含量分析合格(當可燃氣體爆炸下限大于4%時,其檢測濃度不大于0.5%為合格;爆炸下限小于4%時,其檢測濃度不大于0.2%為合格;氧含量19.5%23.5%為合格);有毒有害物質不超過國家規定的“油庫空氣中有毒物質的最高允許濃度”的指標(H2S的最高允許濃度10mg/m3)。分析結果報出后,樣品至少保留4小時。受限空間內溫度宜在常溫左右。7 在特殊情況下(如油罐清罐、氮氣狀態下),作業人員必須佩戴供風式面具、空氣呼吸器等,使用前必16、須仔細檢查其氣密性,供風設備必須安排專人監護。8 對盛裝過能產生自聚物的設備容器,作業前必須進行工藝處理,采取蒸煮、置換等方法,并做聚合物加熱等試驗。9 進設備作業使用的所有電氣設備必須安裝漏電開關,開關的漏電起跳電流不大于30毫安,并做到“一機一閘一保護”。進入金屬容器(爐、塔、釜、罐等)和特別潮濕、工作場地狹窄的非金屬容器內作業照明電壓不大于12V;當需使用電動工具或照明電壓大于12V時,需報使用單位安全部門批準,其接線箱(板)嚴禁帶入容器內使用。當作業環境原來盛裝爆炸性液體、氣體等介質的,應使用防爆電筒或電壓不大于12V的自備直流電源的防爆安全行燈;作業人員應穿戴防靜電服裝,使用防爆工具17、。嚴禁攜帶手機等非防爆通訊工具和其它非防爆器材。10 進設備作業,不得使用卷揚機、吊車等運送作業人員,作業人員所帶的工具、材料須進行登記,禁止與作業無關的人員和物品工具進入設備。11 在進設備作業期間,嚴禁同時進行各類與該設備有關的試車、試壓或試驗工作。在同一設備內,一般不允許交叉作業,必要時必須采取安全措施。12 發生有人中毒、窒息的緊急情況,搶救人員必須佩戴隔離式防護面具進入設備施救,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好聯絡、監護工作。13 作業過程中嚴格控制進設備人員數量。所有進入設備的人員,必須在進設備人員登記表上登記,并經監護人同意方可進入。14 作業歇工期間,為了防止人員誤進, 應在受限空間的入18、口處設置“危險!嚴禁入內”警告牌或采取其它封閉措施。作業結束后,應對受限空間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無誤后,施工單位和公司雙方簽字驗收。15 以上措施如在作業期間發生異常變化,應立即停止作業,待處理并達到安全作業條件后,方可再進入設備作業。(五) 注意事項1 二級進設備作業監護人由進設備作業單位派出,一級進設備作業和特殊進設備作業均由油庫、進設備作業單位同時派監護人。進設備作業監護人必須經相關部門培訓,考核合格后發放監護人資格證,做到持證上崗。2 一級、二級進設備作業許可證均為一式三聯,第一聯由油庫存檔,第二聯由作業人員持有,第三聯由進設備作業監護人持有。3 一級進設備作業許可證的有效期為24小時(19、指連續時間),二級進設備作業許可證有效期不超過72小時(指連續時間)。4 進設備作業,必須遵守用火、臨時用電、起重吊裝、高處作業等有關安全規定,進設備作業許可證不能代替上述作業許可證,所涉及的其它作業要按有關規定辦理許可證。5 進設備作業人員必須做到“三不進入”。六、 許可證管理1 經批準的進設備作業許可證、進設備人員登記表是進設備作業的依據,不得涂改。當進設備作業許可證中安全措施、氣體檢測、評估等欄目不夠時,可另加附頁。進設備作業許可證和附頁、進設備人員登記表應妥善保管,保存期為一年。2 進設備作業許可證一式三聯,第一聯由基層單位安全技術人員留存備查,第二聯由作業負責人持有,第三聯由監護人持有。3 進設備作業許可證中各欄目由相應責任人填寫,其它人不得代簽。七、 檢查和考核1 本制度由公司管理人員進行檢查。2 本制度的考核標準執行公司相關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