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學工作管理制度作業考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2833
2024-09-07
13頁
34.54KB
1、中學教學工作管理制度(作業、考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認真備課是教師最基本的工作職責。先備課,后上課,寫好備課筆記是對每位教師的起碼要求。常備常新,不斷提高備課質量應該是每位教師的自覺行為。一、 備課質量包括掌握和鉆研教材、了解和分析學生、考慮和研究教法三個要素。教師必須在這三方面下功夫,提高備課質量。二、 備課過程包括閱讀鉆研教材、教學參考資料,安排教學計劃,按課時寫好教案,準備教學課件,預備實驗、作業等。教師應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認真參加備課組的集體研討,相互啟發,取長補短。三、 要認真寫好每一堂課的2、教案。教案大體包括教學課題、課型、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和重點環節、實驗和作業等部分。教案要明確教學重點,分散教學難點,確定教學手段,設計好板書。四、 備課時要對40分鐘的時間作合理安排,在考慮講授內容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況,要設計學生活動,課堂教學中要有師生互動。備課時要設計好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學生思考、探求、研究的教學環節。五、 備課時要考慮講練結合,要安排好學生的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課堂練習要切合本課教學內容,少而精;課后練習要選題典型,根據題目難易分層布置。六、 教師平時要大量閱讀、積累資料,要利用好圖書館,學會上網搜集相關教學資料,從豐富的教學資源中提煉精華,為備課所用,讓學生得益。七3、 完整的備課筆記應該包括教學后記,教師應及時記錄并分析課堂教學的情況,以便積累備課和教學研究的寶貴經驗。八、 每位教師的備課筆記應經常在備課組內交流,每學期期中、期末由備課組長檢查本備課組教師的備課筆記,由教研室主任負責檢查本教研室教師的備課筆記,并推薦優秀備課筆記參加學校展評;教務處將不定期進行抽查,并將備課情況評估記載歸入教師業務檔案。上課(課堂教學)常規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因素,把握和調控著教學流程,因而,教師要上好課,必須具有扎實的學科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精湛的教學藝術;在課堂上,教師要調節師生關系和教學雙邊活動,因而,要上好課,還必須關注4、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行為,并對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高度負責。一、 每一節課都應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目標包括學科知識、學科技能的教學目標,學生思維能力、學習方法及情意發展的目標,學生素質全面提高的階段目標。確定教學目標時應面向全體學生,找準教學定位;應充分考慮學生人格全面、和諧發展的要求;應注重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和美育。二、 課堂教學要精心設計、嚴密組織。教師每上一節課都必須有書面教案,實施教案時必須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接受程度進行調整,切忌強行灌輸。一節課要做到容量適當、重點突出、啟發思維、形式多樣。教師在課堂上要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采用積極的調控手段消除無意注意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5、組織好學生活動,要引進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反對課堂教學“一言堂”。三、 課堂教學語言要準確、規范、生動、清晰。準確是指講授學科知識要符合科學性,概念、術語運用正確,判斷明確,分析透徹,結論確切;規范是指課堂用語符合教學需要,所有教師上課都必須使用普通話,英語科目上課的常規教學用語必須使用英語;生動是指課堂教學語言要富有啟發性和感染力,能吸引學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清晰是指教學語言條理分明,口齒清楚,聲音洪亮,語速適中,語調抑揚頓挫。四、 課堂教學的板書應工整、規范。板書字體必須規范正確,書寫要清楚,排列要整齊;板書內容要體現教學的重點和發展過程,版面安排要合理,便于學生思考和記錄;板演解題過6、程,書寫應完整、規范,給學生以示范。五、 課堂提問要精心設計。提問要緊扣知識的延展點和學生思維的發散點,要充分利用提問在引發思維、加深理解、促進師生交流互動等方面的價值,反對無目的、隨意性的課堂發問;提問形式上可以有一般性提問、復問、追問等,方式上也可以由籠罩性問題引入,再分解為具體問題落實;教師應引導、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質疑問難。六、 課堂訓練要扎實、有效。課堂訓練包括解題訓練、方法訓練、思維訓練等技能訓練,方式上可以集中訓練或分散訓練;課堂教學中應堅持講練結合的原則,要有足夠的訓練時間保證。七、 課堂教學的不同課型要特點鮮明。新授課應注意扎扎實實教好第一節遍;復習課要注意知識的串聯和方法的指7、點;實驗課應注意教師演示操作規范,學生分組實驗指導到位;活動課應注意學生組織落實,對學生活動的過程要及時指導,對活動結果要認真記載。八、 課堂上教師要注意儀表形象和表率作用。衣著打扮整潔、得體,舉止態度自然、親切;教師應準時上、下課,不遲到、拖課,上課時沒有特別情況不得中途離開課堂,不私下調課。作業布置與批改常規一、 課后作業布置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學生課外作業,就其功用說,或用于鞏固已學知識,或用于為學習新知識做準備,或用于培養學科能力,或用于引導學生研究探索。教師布置作業要做到心中有數,以增強作業練習的效果。二、 教師布置習題在題型和題類上要精選。針對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學習情況,可設立8、基本題、提高題、綜合題、變式題、探索題等題型,根據不同對象的學生,可布置必做題、選做題、追加題、思考題、訂正題等不同的題類,使全體學生都能通過作業得到相應提高。杜絕作業布置的隨意性。三、 課后作業的形式應豐富多樣,對不同形式的作業應明確不同的完成要求。書面完成的作業是主要形式,書面作業應要求學生做到:抄寫認真,解題規范,簿面整潔;閱讀與口頭作業應要求學生自覺完成,教師及時檢查學生完成情況;手工類作業應考慮學生完成的條件與時間;其他如調查、研究性學習、創作等活動類作業,布置時應注意指導,并幫助學生制訂好完成計劃。不論何種形式,有布置必須有檢查,有收繳必須有批改和講評。四、 課后作業布置要適量。初9、中考試科目,每節課后布置的書面作業完成時間應控制在20分鐘以內;高中考試科目,每節課后布置的書面作業完成時間應控制在25分鐘以內;畢業年級可適當增加10分鐘。非考試科目的作業以制作、活動類為主,書面作業周總量應控制在40分鐘以內。學生每天書面作業總量,初中應控制在90分鐘以內,高中應控制在120分鐘以內;要留有時間讓學生完成自主作業。五、 作業布置與收繳要規范化。作業必須隨堂布置,一般不得在放學時突擊布置;學科性課后書面作業,一般當天布置,隔天收繳;其他活動類作業要給學生完成作業留有充分的時間。學生課后作業要及時收繳,遲繳的要追收并查問原因,進行教育。作業收繳情況及評定的等級、分數要有記載,并10、作為學生平時成績的重要依據,計入學生的學期總評成績。六、 學生作業要及時、認真批改。判定對錯的符號要清晰、明確,錯題必須要求學生書面訂正,必要時在錯題處要有簡明批語。各科教師對學生作業的行款、格式、書寫等,都要提出明確要求。作業評講應針對普遍性與典型性錯例,可采用集體評講與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法,對作業情況特殊的學生,應采用面批,每次作業應有5%的面批率,每學期應保證80%的學生得到面批。教學輔導常規一、 教學輔導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助形式,教師應像重視課堂教學一樣重視教學輔導。教學輔導有課內輔導和課外輔導兩種形式,輔導應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照顧和滿足不同學習水平、不同個性特點的學生的不同需要。二11、 課內輔導有輔導課和個別輔導兩種主要形式。輔導課由教務處和年級組統一安排,教師上輔導課必須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內容,一般應針對學生前期學習或作業中的普遍問題,有的放矢的進行輔導;輔導課不得用于新課教學和整班復習。個別輔導主要是答疑和面批,側重于解決個別學生的特殊問題。三、 課外輔導有競賽輔導和活動、興趣發展輔導。競賽輔導由教務處和教研室、年級組共同商定安排,一般由教研室根據各級競賽的規程,與年級組一起組織競賽輔導班,教務處統一安排落實輔導教師和輔導的時間、場地等;競賽輔導應有完整的輔導教學計劃,計劃報教務處審批,由教研室負責實施與考核。課外活動、興趣發展輔導,根據學校教學活動計劃,由教務處統籌12、安排。四、 教學輔導,無論何種形式都是學校正規教學行為,教師進行教學輔導,必須遵循一般教學原則和規律。教師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有償家教。考試常規考試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是學校檢測學生學業情況,評估教師教學情況的重要手段;學校所有考試由教務處統一組織管理,由學科教研室、年級組、備課組具體實施。一、 考試的組織與控制。每學期期中、期末考試由學校統一組織安排。主要學科的單元考試期中前后各一次,備課組列入教學計劃并報年級組,由教務處調度安排。畢業年級的畢業考試、模擬考試由學校統一安排,統一練習由年級組安排。各年級與備課組不得擅自增加考試次數。期中、期末考試是階段形成性測試,是教學目標達成檢測,13、應根據教學大綱(課程標準)的階段性要求組織復習和命題,試卷應體現7:2:1的尺度,整卷難度(正答率)高中不低于0.75,初中不低于0.8。二、 考試的命題。期中、期末考試命題由備課組根據教學計劃統一命題范圍,確定考試的內容與要求,由備課組集體討論,指定一人執筆完成初稿,初稿由備課組長審核、教研室主任責審,再由教務處審定;在審查試卷初稿時,教研室主任和教務處有權調整、改動、撤換原試題。根據需要,教務處將在每次考試時對某些備課組進行調研抽測,調研試卷由教務處組織教師命題。無論何種命題形式,所有接觸試卷和試題的人都必須遵守考試紀律,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學生泄題,以保證考試的嚴肅性。三、 制卷的程序。教研14、室在考試前一周將責審好的試卷交教務處,試卷上必須有命題、校對、備課組長、教研室主任簽字;試卷稿要求字跡清楚、格式規范、核對準確,打印稿必須及時、認真校對,試卷付印必須由校對教師簽字負責;試卷由教務室組織人員裝訂、分封、保管,在開考前20分鐘交給監考教師。四、 考試閱卷和結分。期中、期末考試的試卷由教務室統一密封裝訂,備課組集體流水批閱,未批閱完成前,任何人不得拆封查看;評分標準必須在閱卷前擬定,閱卷嚴格按評分標準執行,如發現評分標準有誤或確需修改評分標準,需備課組統一意見并報教研室主任或教務處批準;閱卷中個人不得擅自改動評分標準;閱卷完畢經復查無誤后,拆卷登分,試卷拆封后,除計算失誤,任何人不15、得改動分數。五、 考試的質量分析。考試后一周內,備課組須完成質量分析;質量分析由備課組集體討論研究,由備課組長或命題教師執筆寫出書面報告;質量分析要包括成績統計、試題分析、教學目標達成和考試意圖實現情況分析、主要存在問題分析、改進措施等項目;質量分析完成后由教研室主任審閱并交教務處。六、 監考的基本要求。服從教務處監考安排,每場考試前20分鐘到教務室領取試卷,根據廣播統一要求發、收試卷;監考時應專心認真,不得做與本場考試無關的任何事情,如確有急事須離開考場,須有巡考教師接替;監考時既要嚴格監督,又要熱情關心學生,如發現學生作弊,應及時制止,并在考后交學生處處理;巡考教師應始終在考場巡回,及時解16、決考試中可能發生的問題;考試結束后,監考教師應及時將考卷送教務室裝訂。附:監考及違紀處理條例監考及違紀處理條例為進一步加強學校考風、考紀建設,在原考試常規中關于監考要求的基礎上,特制訂本條例。1、學校各類考試所需的監考教師由教務處聘任,根據考試的場次安排,由教務室排定監考表;教師有特殊情況不能參加監考,需提前向教務處請假。2、每場考試,監考教師需在開考前20分鐘到教務室領取試卷,開考前15分鐘監考教師必須到試場,做好考試前的考場整理準備。3、凡學校組織的重要考試,教務處將安排統一廣播;監考教師聽廣播的指揮,開考前10分鐘,要求考生將所帶的書籍、資料等物品放到指定存放位置,開考前5分鐘分發試卷,17、發卷時按A、B卷交替分發,發卷后要求考生在試卷指定的位置填寫個人信息,開考鈴響前要求考生不得答題。考試結束時,應要求考生立即停止答題,并按次序收卷,所有試卷點數無誤后方可允許考生離場,并立即將試卷直接送教務室裝訂。4、監考教師進考場,須佩帶監考標志;在監考過程中,監考教師必須集中精力,認真負責,對學生既要嚴格要求,又要熱情關心,不得干擾考生正常考試,不得做與監考無關的任何事情;監考時不得擅自考場,中途確有急事需暫時離開,須有巡考教師替換;在考場內,手機必須關閉。5、學校重要考試都安排巡考教師,每場考試的巡考教師必須與監考教師同時到位,考試過程中必須始終在考場巡視,及時處理試卷上可能出現的問題,18、同時協助監考教師處理考場上的偶發事件。6、監考中發現考生有作弊行為,按加強學校考風考紀專項整治的若干規定中第14條之規定程序處理;處理考生作弊違紀時,要特別注意方式方法。7、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監考違紀:(1)沒有正當理由,不服從學校監考安排;(2)監考遲到或缺席;(3)監考中擅離考場;(4)監考中看書報、批作業或抽煙、睡覺;(5)監考中手機鳴響或接打手機;(6)監考不盡責,對考生作弊行為制止不力或明知故縱;(7)監考中指點或暗示考生答題;(8)點收試卷發生差錯;(9)其他影響考試正常、公正、有序進行的舉止行為。8、為嚴肅監考紀律,學校將加大對監考的管理和巡查,組織學生對監考情況進行專項測19、評,對發現的違紀行為,將視情況進行處理:公告批評、考核降等、取消評優直至責令下崗。教學研究常規教學是創造性勞動,教學水平的提高必須以研究為基礎;每一位教師都要增強教研意識,自覺的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主動積極的參加各類教學研究活動。一、 學校的教學研究活動由校長室統一領導,教務處和教科處組織實施;學科教研室安排落實日常教研活動,教師個人的教學研究計劃既要服從學校全局的統一管理,也要體現學科特點,服從學科教研室的統一安排。二、 學校的教學研究主要以課題研究為龍頭,在學校主課題下,各學科教研室都要設立體現本學科特點的子課題,教師要有自己的個人課題;建立完善的三級課題網絡,使整個學校教研活動的開展井20、然有序。三、 學科教研室是安排日常教研活動的重要職能部門,教研室每學期都要認真制訂學科教研工作計劃,對本學科的主要教研活動要有整體安排,并負責組織落實學科教研活動;教研室主任要指導、檢查、考核備課組的教研活動。以教研室為單位,每個教師一學期至少要上一節教研課。四、 備課組是日常教研活動的基本單位,每學期備課組都要認真制訂教學計劃,安排好教學進度;備課組每周都要按學校規定的時間組織集體備課活動;集體備課主要用于探討教材和教法,統一教學進度和要求,交流教學信息,進行教學常規執行情況互查等。五、 教師在教學中,要主動投身學校課程改革、課堂教學創新、現代教學媒體與手段的運用等教研領域,拓展教學研究的空間,選擇適合自己專長的方面,通過提出設想、探索實驗、總結經驗、撰寫論文等不同方式,創造性的進行教學研究。六、 教師要重視自己理論素質和教研能力的提高,每位教師每學期要有目標的精讀一部教育教學理論書籍,寫一篇有一定質量的教學研究文章。教師要積極爭取機會,參加校外的各級教學研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