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作業現場生產控制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2997
2024-09-07
8頁
45.46KB
1、公司作業現場生產控制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目的。為了加強對日常生產活動的控制管理,促進各級生產管理和生產服務各職能部門人員能夠各盡其責,做好生產控制的各項工作,保證生產計劃任務的完成,特制定本管理制度。第二條 適用范圍。本規定適用于生產部各生產單位的班組及個人。第三條 部門職責。1生產部全面負責完成企業總體生產計劃任務。過程中負責做好各生產單位相互間的工作協調和業務銜接配合及生產進度控制管理的全局指揮工作,負責與各職能部門進行業務溝通,以配合做好各項生產服務保障工作。2各生產車2、間負責完成本車間的生產作業計劃。過程中各生產車間負責做好本車間內各工段及班組的生產作業控制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生產部下達的計劃和工作要求,負責抓好生產現場的人、機、環、法、料的管理,抓好生產進度控制和工時管理。3各職能部門均應面向生產、服務生產,根據生產作業計劃的要求做好與生產相關的各項工作,并保證工作質量,對生產作業計劃的各項準備工作及后續保障工作負責。第二章 生產控制的重要環節及管理規定第四條 各生產單位必須嚴格按照生產調度室下達的出產進度計劃組織好產品(零件)的生產,并準時按照規定的日期出產,以保證產品(零件)在工序進度上與其他車間銜接,保證產品的出產期能滿足用戶的交貨期要求。第五條 為3、確保生產的順利進行,倉儲部在接到生產線的次日計劃后,應立即通知相關倉管人員在當日下午五時前將生產物資發送到各生產單位。第六條 各生產單位要保證在當日上班后30分鐘內完成生產前的準備工作,準備內容包括班前工作布置、設備保養、工具準備、材料(配件)分配到崗等,30分鐘后應準時開始生產,確保每日的生產任務按質按量完成。第七條 對于生產線上的產品的質量檢驗,質檢部門的檢驗工作要與各生產單位的生產進度保持一致,簽收時應注明簽收的時間(必要時精確到小時或分鐘)。第八條 在生產線的產品工序發生轉移時,發出部門應隨著生產物資流動單據的交接督促接受部門進行簽收,簽收時應注明簽收的時間(必要時精確到小時或分鐘)。4、第九條 各生產單位如果因發生產品質量問題、工藝技術問題、設備故障問題、材料配套件等問題導致生產停線,應根據停線時間的長短采取相應的措施。1停線在1小時之內,報生產車間主任批示處理意見,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2停線在14小時,報生產部經理批示處理意見,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3停線達4小時以上,報生產總監批示處理意見,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第十條 生產調度室有權對生產過程中的突發事件進行協調處理,相關部門及人員如無正當理由,必須執行生產調度室人員的相關指令。第十一條 成品包裝部門應及時完成生產成品的包裝任務,做好庫存標識。第十二條 發貨時,物資管理部門應與包裝部門共同管理成品的發運工作,對裝箱的數5、量、狀態負責,同時還要對包裝質量及制單、交付的準確性和及時性負責。第十三條 企業的營銷部門在應對客戶需求計劃的更改或臨時收到緊急要貨訂單時,應及時報總經理簽字批準,然后再通知生產計劃部門作出相關工作的調整。第三章 作業現場控制管理規定第十四條 各生產單位應采用“生產進度表”對本單位的生產日期、生產提前期、出產量、出產的成套性和均衡性進行控制。既要防止投入過少、過遲造成生產中斷,又要防止投入過多、過早造成生產積壓。第十五條 各生產單位均要掌握好在制品的物流和信息流,加強工序間的銜接,前工序完成的在制品應及時轉到下工序,加快流速,減少停留時間。第十六條 在制品從領用到出產的各個周轉環節均應隨生產指6、令單流動,并填寫必要的記錄,做到數字清楚、手續齊全、責任分明。第十七條 在生產作業過程中,在制品應按規定區域堆放,避免混亂出錯,堆放也要注意整齊、穩妥,防止各種碰撞損壞。第十八條 各生產單位均應加強對半成品流轉和占用量的控制管理,管理內容如下。1嚴格執行半成品收發、儲存和原始憑證、臺賬、報表管理制度。2建立半成品儲備定額和生產成套性檢查制度,注意掌握數量變化情況,使庫存數量經常保持在定額水平。3建立庫存保管制度,注意避免半成品在存放保管過程中的丟失、損壞、變質、混號等問題。4定期對半成品進行清點盤存,保證半成品賬物相符。第十九條 各生產單位均應在生產作業過程中加強對物料搬運的控制管理。1縮短物7、料搬運距離,盡量減少或取消人力搬運。2推行搬運器具的合理化、標準化、自動化。3保證產品質量,減少搬運過程中的碰撞。4物料及時流轉,減少在制品數量,使停工待料時間最少化。第二十條 生產工時管理規定。1生產部要掌握車間、機械設備和作業人員的實際生產能力,通過作業分配和調整,謀求生產計劃工作量與生產能力之間的平衡。2當生產工作量超負荷時,生產部應運用加班、外包、延長交貨日期、調配其他閑散人力或增加機器設備等辦法加以解決。3當負荷不足時,說明生產有余力,應采取提前計劃進度或支援其他生產單位等調整措施,以減少窩工。4實行工時報告制度,班組出現工時問題應向車間報告,由車間組織調整平衡;車間出現工時問題應向8、廠部報告,由生產部在全廠范圍調整平衡。第四章 生產統計信息管理規定第二十一條 各生產單位應加強對生產原始記錄的管理,通過設立各種表單、賬簿和各種報告材料等方式建立反映生產活動的統計信息網絡。第二十二條 各生產單位均應對本單位的生產統計數據加強管理,該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如下表所示。生產統計數據管理表管理主體具體內容各生產班組(線) 在每日下班前將當日生產產品(零件)的產量、質量情況,分別按不同品種、規格報各生產車間各生產單位 每日接到班組(線)的產品統計報表后,應立即進行匯總并上報給生產調度室裝配車間 每日下班前應將當日完成的成品(合格品)通知倉儲部,同時報送生產調度室計量檢測科 每日應將生9、產質量檢測原始記錄進行匯總,每周將質量統計報表報送質管部、生產部(如遇質量異常嚴重應隨時上報)質管部 每半月進行一次質量分析,并將分析結果報總經理倉儲部 接到裝配車間通知后,應組織產品包裝入庫,并與銷售部聯系發貨交運事項 下班前,應將當日成品入庫數、發貨數、庫存數報財務部、銷售部、生產部、物資管理部及總經理 應將每次采購的物資驗收入庫單報財務部,并反饋到采購部及申購部門 每日應將領發料單報財務部,每月底應將物資盤存表報財務部、物資管理部 遇有生產緊急缺件,應立即報物資管理部經理,并通知采購部(或外協配套科)相關部門 每月底,生產部應進行生產分析總結,質管部應進行質量分析總結,物資管理部應進行物10、供分析總結,營銷部應進行市場分析和產品銷售分析總結,財務部應進行資本運營、財務狀況、生產成本等方面的分析總結 以上各部門分析總結報告在次月1日前報送總經理第五章 生產計劃完成情況考核規定第二十三條 生產計劃完成情況考核于每月末進行,生產部與人力資源部應做好組織工作,制定出相關制度和執行方案。第二十四條 考核工作逐級進行,生產部對各車間進行考核,車間對班組進行考核,班組對每位員工進行考核。第二十五條 考核應以生產過程中的原始記錄統計數據為依據,對照生產任務內容進行比較,主要考核七個方面,如下圖所示。工序間的協調配合狀況生產計劃完成情況考核項目產品(零部件)的生產進度計劃完成情況設備保養情況及安全11、技術操作情況生產現場5S的執行情況質量完成情況:合格率、返修率產品(零件)產量與品種完成情況123567物資的消耗定額情況4生產計劃完成情況考核項目圖第二十六條 生產考核應與獎金、工資等方面掛鉤,考核結果應逐級復核。車間督察核定班組,生產部督察核定各車間。第二十七條 每月的考核結果資料應統一匯總到人力資源部入檔。第六章 罰則第二十八條 對于各生產單位不能及時傳送規定報表的,每次處罰 元。第二十九條 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生產單位對上級下達的各項臨時工作指令執行不力,造成生產過程不良影響和后果的,每次處罰 元。第三十條 由于生產組織不力,導致工序進度銜接不上,致使生產班組(線)停工等待時間長達l小12、時以上的,每次處罰生產部門 元。第三十一條 由于生產指揮不當,措施不力,導致產成品不能按出產進度計劃的規定時間包裝發貨,每次處罰生產部門 元。第三十二條 經過合同會簽和總經理批準的客戶緊急訂單,沒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計劃調整方案,導致不能按期出貨,使客戶不滿意,每次處罰生產部門 元。第三十三條 質量檢測部門應在物資(包括外協配套件)入庫前做好檢驗工作,如因質量檢測疏忽導致在生產中發現不合格材料或配件,對生產造成影響的,每次處罰 元。第三十四條 質檢部門對生產線上的產品檢驗應與產品下線同步進行,如因檢驗工作延誤,造成不能及時轉崗,使下工序停工,每次處罰 元。第三十五條 對未能有效組織外協配件的持續供13、應,而使生產停產、被迫安排加班或被迫放棄調整產量計劃的,每一個品種處罰生產部門 元。第三十六條 采購部門不能按生產計劃合理地編制采購計劃,或采購工作不力,不能按計劃規定時間將物資采購入庫,每一個品種處罰 元。第三十七條 采購部門應及時準確地購回生產急件,如因采購原因影響生產,不能按時出產,每次處罰 元。第三十八條 設備動力部門應加強生產設備的維護保養,并保證水、電、氣(蒸汽)的供應。凡出現因管理不善,造成停產4小時以上的,每次處罰 元。第三十九條 生產技術部門應對生產過程中的一切技術文件的準確性負責,若出現差錯影響生產,或技術文件提供不及時而影響生產,每次處罰 元。第四十條 生產技術部門應加強14、對生產現場的工藝技術問題或加工技術難題的指導,如現場指導不及時,或指導有誤,每次處罰 元。第四十一條 生產技術部門對緊急插單生產任務應及時做好工藝技術指導文件,如提供不及時,使投產時間拖延每次處罰 元。第四十二條 倉庫的物資管理必須做到賬物相符,在向生產部和配套部門報庫存提交的表中有差錯,造成生產受影響或變更計劃,每次處罰 元。第四十三條 倉庫若因管理不善,延誤發料,或發錯物料,使得生產發生停工待料或造成生產物料損失情況,每次處罰 元。第四十四條 包裝儲運部門如因打包錯誤、統計數據不準或存放點不明造成差額發貨,每次處罰 元。第四十五條 包裝儲運部門在庫房有貨的情況下,因包裝耽誤或其他管理不善等原因未能按時發運,每次處罰 元。第四十六條 營銷部門在與客戶簽訂訂單時應詳細記錄客戶的各項要求,如事后發生糾紛屬營銷部門責任的,每次處罰 元并承擔相應的損失責任。第四十七條 營銷部門對非標準要求特殊訂單的狀態準確性負責,若生產計劃已實施,但由于客戶臨時改變條件或取消訂貨計劃,處罰 元并承擔相應的損失責任。第七章 附則第四十八條 所有與生產控制管理相關的資料必須建檔,以備日后查證。第四十九條 本制度經總經理核準后實施,修改時亦同。第五十條 本制度解釋權歸生產管理部所有。審核: 簽發: 生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