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維保工程公司安全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3142
2024-09-07
18頁
54.54KB
1、電梯維保工程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總 則3二、電梯作業人員守則41、目的和范圍42、電梯作業人員守則4三、電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業人員職責51、目的和范圍52、職責5四、電梯維修保養安全操作規程61、一般規則62、現場安全操作73、安全進出轎頂、底坑9五、電梯常規檢查制度111、目的和范圍112、電梯維護保養制度12六、電梯維修保養制度121、目的和范圍122、電梯維護保養制度13七、電梯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141、目的和范圍142、職責143、電梯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14八、意外事件和2、事故的緊急救援措施及緊急救援演習制度151、目的和范圍152、職責153、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緊急救援措施及緊急救援演習制度15九、技術檔案管理制度161、目的和范圍162、職責163、技術檔案管理制度17總 則第一條 為加強對電梯日常維護保養活動的監督管理,保障電梯日常維護保養的質量和安全,避免和減少電梯事故,杜絕安全隱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主席令第四號)、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549號)、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TSGT7001-2009,含1號及2號修改單)、電梯維護保養規則(TSG T5002-2017)。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管理制度。第二3、條 本制度所稱電梯是指動力驅動,利用沿剛性導軌運行的箱體或者沿固定線路運行的梯級(踏步),進行升降或者平行運送人、貨物的機電設備,包括載人(貨)電梯、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等。第三條 本制度所稱電梯日常維護保養活動,是指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公司(以下簡稱電梯維保公司)受電梯使用公司委托,對在用電梯進行維修和日常維護保養,以及新安裝交付使用后,在保修服務期內對電梯進行的維修和日常維護保養的總稱。二、電梯作業人員守則1、目的和范圍1.1目的為了規范電梯日常維護保養人員在進行電梯操作時的行為,防止由于違章作業而造成人身傷害事故和設備事故,提高其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1.2范圍規定了電梯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4、遵守的職業行為規范。2、電梯作業人員守則2.1嚴格遵守國家有關特種設備的安全規定,服從政府部門的管理。2.2電梯作業人員必須通過市質監部門安全、技術培訓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并通過公司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2.3電梯作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電梯維護保養安全操作規程,不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2.4熟悉自己操作電梯的性能、原理、構造、用途。2.5認真學習業務知識,掌握新技術、新規程,不斷提自身的技術水平。2.6及時報告電梯事故隱患,不使用故障電梯,不使用無安全合格標志或安全標志已過有效期的電梯,不使用未注冊登記的電梯。2.7不擅自離崗,做到文明服務。2.8正確處理電梯運行中突5、然出現的停車、失控、沖頂、蹲底等情況。三、電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業人員職責1、目的和范圍1.1目的為保證電梯正常可靠地運行,降低電梯故障率,防止電梯事故的發生,規范電梯日常安全管理和作業人員的行為。1.2范圍電梯日常管理人員是負責本公司所維保電梯的日常性事務管理和督促、協調對外聯系電梯管理有關工作。電梯作業人員是指負責電梯日常性電梯檢查、維護保養工作的人員。2、職責2.1電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員熟悉并執行電梯有關的國家政策、法規,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法,不斷完善電梯的管理工作,檢查和糾正電梯作業人員的違章行為。熟悉電梯的基本原理、性能、使用方法。監督電梯作業人員認真執行電梯安全管理6、制度和電梯維修保養安全操作規程。編制電梯定期檢查和維護保養計劃,并監督執行。負責協調用戶公司按國家規定要求向政府部門申請定期檢驗。根據公司職工培訓制度,組織電梯作業人員參加政府部門舉辦的培訓班和組織內部學習。組織、督促、聯系有關部門人員進行電梯事故隱患的整改。負責組織電梯一般事故的調查分析,及時向政府部門報告電梯事故的情況。負責建立、管理電梯技術檔案和原始記錄檔案。組織緊急救援演習。四、電梯維修保養安全操作規程1、一般規則(1)電梯作業人員應通過市質監部門安全、技術培訓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并通過公司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2)定期體檢,凡患有心臟病、神經病、癲癇病、聾啞、色盲等7、殘疾的人,不能從事電梯維修工作。(3)設立檢修負責人統一指揮檢修工作,負責人應由有經驗的從事維修工作三年以上者擔任。(4)從事電梯電氣設備的維修人員,應持有關部門核發的特種(電工)作業證。(5)對工作認真負責,遵守規章制度,上班前不喝酒,有充足睡眠。(6)工作時應穿戴勞動保護用品(工作服、安全帽、絕緣鞋等)。攜帶驗電筆(使用應驗明驗電筆完好)。(7)對絕緣工具、手持電動工具進行經常性檢查,定期做預防性試驗。對絕緣強度不夠、劇院開裂或脫落損壞的工器具應及時更換。(8)熟練掌握電急救法和滅火器材的使用。(9)對手動葫蘆、鋼絲繩套、滑輪、繩索、支撐木、腳手板等工器具,使用前應認真檢查,確保無損壞方可8、使用。使用中注意其承載能力,防止過載。開閘搬手、盤車手輪應齊備好用。(10)禁止帶無關人員進入機房和井道,檢修時無關人員應離開操作現場。(11)定期進行安全技術學習,增強安全生產意識,提高技術水平。2、現場安全操作(1)嚴格執行本地區電氣安全工作規程和其它電氣焊、起重吊裝、噴燈使用、登高作業等安全操作規程。(2)對檢修、保養的電梯,應懸掛“檢修停用”等相應告示牌,鑰匙專人保管。(3)保養、檢修時,應斷開相應的電源開關,不得帶電作業。如必須帶電作業時,應遵守帶電作業有關規定,設專人監護,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幾臺電臺共用機房場所,在停電電梯的電源開關把手上,應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標示牌,并上鎖9、鑰匙隨身攜帶。(4)處理故障時,在底坑、轎廂或轎頂操作的維修人員應聽從檢修負責人的指揮,未經許可,不得隨意進出坑底、轎廂或轎頂。(5)應盡量避免在井道內上下同時作業,必須同時作業時,應戴上安全帽。(6)需要長時間在井道內進行操作時,機房隔音層、地板孔洞應遮蓋好,以免掉下東西造成人身事故。(7)在井道內作業時,應嚴禁一腳踏在轎頂,另一腳踏在井道中的任一固定點操作。要特別注意轎廂和對重要交錯時的距離。(8)嚴禁維修人員在井道外探身到轎廂內或轎廂廂頂操作。(9)在轎廂頂上進行檢修作業時,應將安全鉗聯動開關和轎頂檢修盒上的急停開關斷開。(10)需要在機房操縱電梯時, 必須在廳門、轎門關閉,切斷門機回路10、后可進行。(11)用手輪盤車升降電梯時,應斷開總電源開關。(12)在轎底和底坑進行保養或檢修時,如需開動電梯,應與司機應答,并選好站立位置,不準依靠護欄,身體任何部位不得探出轎廂頂投射之外。(13)在底坑作業時,應將限速器張緊裝置的安全開關和底坑的檢修急停開關斷開。(14)底坑深度超過1.5 m的,應使用梯子或高登上下,禁止攀附隨線和較底其它部位上下。(15)嚴格禁止將安全開關如安全窗開關、安全鉗開關、門聯鎖開關等用機械方法或電氣短路方法封起來運行。(16)檢修電氣設備前,必須用低壓驗電筆檢驗確實不帶電,方可進行操作。(17)用汽油清洗機件時,應注意避風。嚴禁煙火,防止電氣火花。剩油、廢油、油11、棉絲、油揩布嚴禁亂放、亂倒,必須帶回處理,不得留在工作現場。(18)檢修用行燈應使用36 V安全電壓。(19)維修時不得擅自改動線路,必要時應先報告有關部門,允許后改動。改動部分應有相應的技術資料存檔并使用全體維修人員詳細了解改動情況。(20)檢修未完,檢修人員需暫時撤離現場時,應做到: 關閉所有廳門,一時關不上的必須設置明顯障礙物,并在該廳門口懸掛“危險”、“切勿靠近”警告牌,并派人看守。 切斷總電源開關。 排除熱源,如噴燈、烙鐵、強光燈、電焊、氣焊等。 通知有關人員,必要時應設專人值班。(21)檢修、保養工作結束后應做到: 將所有開關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檢查工器具、材料有無遺落在設備上。 清12、點工具、材料,打掃工作現場,摘除懸掛的告示牌。 關電試運行,觀察電梯運行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停梯檢查。(22)與司機或有關人員進行交接,認真填寫維修記錄,其內容為: 檢修項目,日期及檢修人員。 更換機件的名稱、數量。 對設備進行調整時,寫明調整原因和調整前后的參數。(23)大修或改造后應由有資格的公司進行檢查驗收,均符合國家及省、市和生產企業等有關安全技術標準的方可投入運行。3、安全進出轎頂、底坑(1)在1樓和轎廂內應放置護欄;(2)將電梯召喚到要上轎頂的層站,在轎廂內打兩個下行方向指令(下一層和最底層),將電梯停到能較容易進入轎頂的適當位置;(3)打開層門約100mm,放頂門器或等效裝置,按外13、呼按鈕,等10s左右后測試層門門鎖回路是否有效(可通過層門縫觀察或聽聲音判斷電梯是否移動);(4)完全打開層門,用安全的方式放頂門器或等效裝置;(5)維保人員站在層門地坎處,確認“急停”開關能夠接觸到;(6)按“急停”開關,使轎廂處于“停止”狀態,打開轎頂照明,拿掉頂門器或等效裝置關閉層門,按外呼按鈕,等10s左右后,測試“急停”開關是否有效;(7)完全打開層門,用安全的方式放頂門器或等效裝置。將檢修開關撥至“檢修”位置,急停復位,使轎廂處于檢修狀態,拿開頂門器或等效裝置,關閉層門,按外呼按鈕,等10s左右后,測試“檢修”開關是否有效;(8)完全打開層門,用安全的方式放頂門器或等效裝置。按“急14、停”開關使電梯處于“停止”狀態;(9)拿掉頂門器或等效裝置進入轎頂,站在轎頂安全、穩固、便于操作“檢修”開關的位置,關閉層門;(10)“急停”開關復位,測試上/下行檢修按鈕動作是否有效,經測試確認完好后,按“急停”開關使電梯處于“停止”狀態,開始作業;(11)出轎頂時將電梯停到適當位置;(12)按“急停”開關使電梯處于“停止”狀態;(13)打開層門,走出轎頂,用安全的方式放頂門器或等效裝置;(14)將轎頂“檢修”復位,關閉照明,“急停”開關復位;(15)關閉層門,確認電梯是否正常;(16)進出底坑前,層門外面應放置護欄或派人監護;(17)將電梯召喚到最高層站后,打開層門約100mm,放頂門器或15、等效裝置,按外呼按鈕,等10s左右后測試層門門鎖回路是否有效(可通過層門縫觀察判斷電梯是否移動); (18) 維保人員站在層門地坎處,確認“急停”能夠接觸到;(19)按“急停”開關,使轎廂處于“停止”狀態,打開底坑照明,拿掉頂門器或等效裝置關閉層門,按外呼按鈕,等10s左右后,測試“急停”開關是否有效;(20)完全打開層門,用安全的方式放頂門器或等效裝置,按“急停”開關使電梯處于“停止”狀態,使用爬梯進入底坑并站在底坑安全的地方,關閉層門;(21)進出底坑應使用爬梯,爬梯的梯腳應落在實處,爬梯的上端不得靠在導軌上;(22)出底坑時應將電梯停到適當位置;(23)按底坑“急停”開關使轎廂處于“停止16、”狀態;(24)打開層門,出底坑,用安全的方式放頂門器或等效裝置;(25)關底坑照明,“急停”復位;(26)關閉層門,確認電梯是否正常。五、電梯常規檢查制度1、目的和范圍1.1目的為規范電梯常規檢查的形式,落實電梯常規檢查的各項措施,保證電梯正常運行。1.2范圍規定電梯維護保養的周期,參加維護保養的有關人員及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實施整改措施和落實。2、電梯維護保養制度2.1電梯維護保養的分類電梯維護保養分半月、季度、半年、年檢保養四種。2.2電梯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監督電梯維護保養人員嚴格按照曳引驅動電梯維修保養工藝進行電梯保養,及電梯維護保養記錄的填寫。2.3電梯安全管理人員負責電梯常規安全檢查并填17、寫檢查表單,并由負責檢查的人員簽字,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糾正及時處理。2.4電梯日常檢查和保養的內容、項目參照DB32T 2635-2014電梯維護保養規范和電梯產品隨機文件所帶的使用維護說明書的要求進行。2.5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按照“定人、定時、定措施”的原則進行處理,并就處理結果進行跟蹤檢查。六、電梯維修保養制度1、目的和范圍1.1目的規范電梯維修保養的行為,及電梯維修保養過程中的作業人員應遵守的工作要求。1.2范圍適用于在用電梯的維修保養。不適用于對電梯的大修與改造工作。電梯的“大修”是指需要通過拆卸或者更新主要受力結構部件才能完成的修理業務,也包括對機構(傳動系統)或者控制系統18、進行整體修理的業務,但大修后特種設備的性能參數與技術指標不應變更。電梯的“改造”是指改變設備受力結構、機構(傳動系統)或控制系統,致使特種設備的性能參數與技術指標發生變更的業務。2、電梯維護保養制度2.1電梯進行維護保養必須遵守電梯維護保養安全操作規程。2.2電梯的維護保養分為:日常性的維護保養和專業性的維護保養。2.3日常性的維護保養工作由質監部門安全、技術培訓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的人員承擔,專業性的維護保養應由質監部門安全、技術培訓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并有豐富的電梯維護保養知識的人員承擔。2.4電梯每次進行維護保養都必須有相應的記錄,用戶公司電梯安全管理人員簽字,并進行存檔保管,作為電19、梯檔案的內容。2.5電梯日常性的維護保養內容應按照電梯產品隨機文件中維護保養說明書的要求進行,專業性維護保養按照簽訂合同的內容、周期進行。2.6電梯重大項目的修理按規定向質量技術部門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備案后方可實施。2.7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對在電梯日常檢查和維護中發現的事故隱患應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處理,存在事故隱患的電梯嚴禁投入使用。七、電梯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1、目的和范圍1.1目的提高電梯作業的人員安全意識和技術水平,了解國家有關電梯安全管理的法規、政策,自覺地履行電梯作業人員的各項職責。1.2范圍規定電梯作業人員進行培訓的內容、方式,組織電梯作業人員的方法,對培訓取得的成果進行考核。20、2、職責電梯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組織對電梯作業人員培訓工作。公司負責職工教育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對培訓情況進行考核。3、電梯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3.1電梯作業人員必須持質量技術部門的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操作證方可獨立從事相應的工種。3.2電梯作業人員的培訓包括:外委培訓(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組織)和公司內部培訓兩種。3.3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應建立該類人員的培訓、教育檔案,及時通知有關人員參加電梯作業人員的換證考試,保持操作證的有效性。3.4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每年應編制當年度電梯作業人員的培訓計劃,報告公司領導批準后實施。3.5公司內部培訓由電梯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組織實施,每季度至少組織一次,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國21、家有關電梯的法律、法規、規章、公司內部的管理體系的學習;電梯事故的案例的分析;電梯有關技術知識的學習。必要時可組織人員進行筆試。每次培訓必須作好相應有記錄。3.6參加外委培訓(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組織)的人員必須經公司領導同意,培訓合格的予以報銷相應的費用。3.7電梯作業人員未按規定參加培訓,或培訓考核不合格的按有關制度予以處分或扣獎。3.8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培訓工作考核按質量技術部門的規定要求進行。八、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緊急救援措施及緊急救援演習制度1、目的和范圍1.1目的為使電梯發生設備事故和人員傷亡事故或未遂事故后,迅速消除事故源,及時搶救傷員,搶修受損設備,盡量減少事故帶來負面影響,減小事故的22、損失。1.2范圍針對事故或事件可能產生的情況,確定搶救及救助方案并使其始終保護有效狀態。2、職責電梯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組織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緊急救援措施及緊急救援演習的實施。3、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緊急救援措施及緊急救援演習制度3.1電梯發生意外事件或事故應按國家規定,及時報告有關人員或部門,發生一般事故(指無人員傷亡,設備損壞不能正常運行),嚴重事故(指造成死亡12人,或者受傷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含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以及無人員傷亡的設備事故),應當立即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報告。配合相關部門查明事故發生的原因,及時做好相應的防范措施。3.2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應確定23、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緊急救援小組成員,并報公司領導批準,成員人員必須包括一名公司的行政領導,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和電梯日常維護保養人員。3.3每年至少要進行二次應急演習,成員人員都必須參加。3.4演習內容、時間、排險方法、急救預案由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擬定,行政領導批準后實施。3.5演習結束后,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應將該次演習的情況作書面記錄,并進行總結,對存在的問題在下次演習中進行調整、修改。九、技術檔案管理制度1、目的和范圍1.1目的為便于電梯的維護保養,分析電梯故障原因,及時消除電梯事故隱患,了解電梯日常管理的進展情況。1.2范圍規定對電梯所涉有關資料存檔、保管、借用等方面的要求。2、職責電梯安全管理人24、員負責電梯檔案的收集、管理工作,公司檔案室負責電梯檔案的存檔、保管工作。3、技術檔案管理制度3.1電梯技術檔案的種類:A、電梯隨機出廠文件(包括產品出廠合格證、安裝使用維護保養說明書、電梯主要部件型式試驗報告書、裝箱單、機房井道布置圖、電氣原理圖接線圖、電梯功能表、主要部件安裝示意圖、易損件目錄);B、電梯開工申報單;C、電梯安裝施工記錄;D、竣工驗收報告;E、質量技術部門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機構電梯驗收報告、定期檢驗報告、電梯使用登記標志、限速器校驗報告;F、半月維保、季度維保、半年度、年度維保記錄;G、電梯故障修理報告;H、特檢部門年檢前整梯自檢報告;I、電梯作業人員培訓記錄;J、同意注冊的登記表。3.2電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員及檔案管理人員應認真貫徹國家檔案工作的方針、政策,做好檔案、資料的接收、登記、整理、保管、借閱等事宜,為電梯的安全運行提供準確的信息資料。3.3電梯日常管理人員應監督電梯作業人員作好各種記錄,及時將各種記錄移送檔案部門保管。3.4電梯日常管理人員每月應將各種記錄送交檔案管理部門保管。3.5有關人員部門需借用電梯資料的應經電梯日常管理人員同意簽署意見后向檔案管理部門借閱,并按規定作好借閱登記手續,按時歸還借閱資料。3.6電梯的各種資料應按年度由檔案管理部門裝訂成冊。3.7電梯相關資料的銷毀應經電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員的允許才可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