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粉塵爆炸危險作業場所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3170
2024-09-07
7頁
23.04KB
1、公司粉塵爆炸危險作業場所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具有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企業(以下簡稱企業)的新建、改建、擴建工程,應符合本提示要求。不符合本提示的現有企業,要限期整改,到期仍不符合的,要停產整頓。2、企業必須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將預防粉塵爆炸工作列為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粉塵防爆管理體系,強化安全和防火防爆機構。3、企業是本單位各類危險源安全管理的責任主體,其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粉塵爆炸危險場所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負責。4、企業必須定期對本單位的危險程度進行危險識別,定期進行2、評估。5、企業必須依法建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6、企業必須依法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明確各崗位的責任人員,責任內容和考核獎懲要求,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安全生產責任制應當至少包括以下六個層面:(1)主要負責人的安全生產責任;(2)領導班子其他負責人的安全生產責任;(3)中層部門(各管理科室、車間、分公司等)和部門負責人的安全生產責任;(4)班組和班組長的安全生產責任;(5)具體崗位和做作業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6)各類專項工作負責部門和人員的專項安全生產責任。7、企業應當制定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加強安全生產基礎管理,安全生產檔案、原始記錄和臺賬應按規定如實填寫,3、按期限保存備查。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應當包括;(1)安全生產責任制度;(2)安全生產投入保障制度;(3)建設項目安全管理制度;(4)安全設施、設備管理和檢修、維修制度;(5)具有較大危險、危害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安全管理制度;(6)粉塵檢測、監控管理制度;(7)消防安全管理制度;(8)職業衛生管理制度;(9)勞動防護用品發放和管理制度;(10)安全生產逐級檢查及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制度;(11)安全生產獎懲和責任追究制度;(12)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考核制度;(13)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14)崗位標準化操作制度;(15)安全生產會議管理制度;(16)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制度;(17)粉塵防爆安全4、管理制度。8、企業應制定相關的工藝技術操作規程、設備檢修維護操作規程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9、企業應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配備相應的應急救援器材和設備;規模較小的單位,應當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并與就近的應急救援組織簽訂急救協議。應急救組織在進行應急救援演練時,應當吸納與其簽訂應急救援協議的生產經營單位參加。10、企業應針對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風險辨識,預測潛在的緊急情況,按照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制定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定期評審和更新預案。11、企業應當確保本單位安全資金投入滿足安全生產條件需要,安全生產投入必須納入企業全年經費預算。12企業應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知識教育和防5、火防爆技術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粉塵防爆知識,熟悉、掌握相關的控制系統使用技能;對在易爆場所工作的從業人員,未經安全生產教育、防火防爆技術培訓不合格的不得上崗工作。13、企業必須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不得以貨幣形式或者其他物品替代。 在工藝流程中使用惰性氣體或能放出有毒氣體的場所,要配備可保證作業人員安全的呼吸保護裝置。14、企業必須制定運行檢修維護細則,并定期對生產系統的粉塵及防雷、防靜電接地裝置進行檢測,保證設備、系統正常運行。檢測應做好記錄,并由有關人員簽字。15、企業應根據本規定并結合自身粉塵爆炸危險場所6、的特點,制定本企業粉塵防爆實施細則和安全檢查表,并按安全檢查表認真進行安全檢查。安全檢查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2)設備、設施是否處于正常的安全運行狀態;(3)具有粉塵爆炸等危險作業場所安全生產狀況;(4)從業人員是否具備相應的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特種作業人員是否持證上崗;(5)從業人員在工作臺中是否嚴格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6)發放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是否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從業人員是否正確佩戴;(7)現場生產管理、指揮人員有無違章指揮、強令從業人員冒險作業行為;(8)現場生產管理、指揮人員對從業人員的違章違紀行為是否及時發現和制止;(9)危7、險源的檢測監控情況;(10)各類事故隱患;(11)其他應當檢查的安全生產事項。16、企業應當加強安全檢查,消除違章行為。要以崗位自查制度為基礎,建立班組檢查、車間檢查、分廠檢查、綜合管理部門綜合檢查、企業主要領導帶隊重點檢查和群眾性的檢查等分級分類檢查和問題整改制度。并根據企業現狀制定安全檢查的頻次。通過檢查及時消除違章,清除隱患;對限于物質技術條件當時不能解決的問題,應當制定出防范措施,并訂出整改計劃,限期解決。17、企業應當建立安全檢查及隱患整改檔案,每次檢查的內容結果、整改情況應記入檔案,親由檢查人員、復查人員簽字。18、企業應當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為從業人員繳納保險費。19、企業應定8、期檢查除塵系統的泄爆、隔爆裝置,使其性能保持完好;企業不得擅自變更系統內配置的任何設備,如需改造其設計應由有相應資質的部門進行。20、車間內應杜絕明火作業。如確需在車間內使用電、氣焊時,應將該區域工藝設備停止運行,高爾夫球設備、管線等及工作場地清理干凈。制定防火措施度經企業防火部門審批同意(辦理動火證)在嚴密監護下和安全措施落實后方可進行。焊接完畢,由防火員認真檢查并繼續監護一段時間,確認安全后方可恢復生產。21、企業應設置粉塵濃度測定儀,隨時對車間和除塵系統的空氣含塵濃度進行檢測,并定點定時對溫度、濕度、壓力等進行檢測,或請有關部門協助定期監測,并建立檔案,及時了解系統的工作情況,研究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改進措施。22、安全、通風除塵、粉塵爆炸預防、粉塵爆炸控制等設備設施,未經安全主管部門批準,不得更換或停止使用。23企業應當每年對塵毒作業崗位人員進行體檢,并建立健全健康檔案,減少主杜絕職業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