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公路工程施工標準化及信息化建設管理規定2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3289
2024-09-07
24頁
97.78KB
1、一級公路工程施工標準化及信息化建設管理規定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施工標準化及信息化建設管理規定6.1.管理制度標準化6.1.1 質量控制6.1.1.1.控制目標整體工程質量達到世界一流一級公路標準,經得起考驗和歷史的檢驗。全部工程質量符合國家和道路有關標準、規范及設計文件的要求,檢驗批、分項、分部工程施工質量檢驗合格率達到100%,單位工程一次驗收合格率100%,主體工程質量零缺陷,實車最高檢測速度達到設計速度的80%,開通速度達到80km/h設計速度。6.1.1.2.責任體系6.1.1.2.1.組織機構2、為加強本項目質量管理組織領導,項目經理部成立質量管理領導小組。組 長:項目副經理副 組 長:項目副經理、總工程師、各駐地經理組 員:項目部副經理、專業工程師、各部門負責人、工區 經理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處理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項目安質部。6.1.1.2.2.職責分工項目經理部:嚴格執行國家道路、隧道質量管理法規、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以及G306線林西至大水菠蘿段項目工程的有關規定,按照有關規程、規范、標準和審核合格后的施工圖進行施工,對標段施工質量負責。工區:在項目經理部、駐地經理部領導下負責管段內工程質量的日常檢查指導,按照有關規程、規范、標準和審核合格后的施工圖進行施工,對工區施工質量負3、責。6.1.1.3.質量保證管理措施(1) 落實質量監督制度。工程施工合同簽訂后,施工全過程接受道路質量安全監督總站及政府部門質量安全監督,同時公布質量社會舉報電話,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2) 加強施工圖審核和現場核對優化。(3) 加強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方案審查。(4) 嚴把原材料進場質量關。(5) 加強質量的過程控制力度。(6) 過程檢驗和專項檢驗相結合。試驗室須按規定項目和頻次進行原材料和工程質量的檢測試驗,見證試驗的項目必須由監理工程師在場監督下進行。(7) 堅持樣板引路。(8) 嚴格質量檢查驗收。強化每道工序的質量檢查驗收,不合格的不準轉入下道工序。6.1.1.4.考核評價由項目建管辦4、依據施工單位質量信用評價實施細則對本標段施工狀況進行質量信用評價,項目經理部根據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查對工區施工質量進行考評獎罰。6.1.2.安全控制6.1.2.1.控制目標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方針落實到實處,以有效防范,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為目標,施工過程中杜絕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遏制安全生產一般事故;杜絕因施工引起的特別重大和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遏制因施工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杜絕責任性死亡事故。無責任性安全生產大事故,無既有線行車一般C類及以上事故。6.1.2.2.責任體系6.1.2.2.1.組織機構項目經理部成立安全生產委員會,配備專職安全工程師,組長為項目常務副經理,5、是安全生產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安全生產委員會對標段工程施工安全負總責;副經理、駐地經理為副組長,各職能部門和工區經理為組員,由項目安全質量部負責標段安全監督檢查和日常工作。駐地經理部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是項目經理部安委會的派出機構,配備相應機構和專職安全工程師,配合項目部進行施工現場的安全日常監督檢查工作。各工區按施工人員的1%-3%配置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設專職安全工程師,施工作業隊設專職安全員,班組設兼職安全員,全員參與安全管理。6.1.2.2.2.職 責項目經理部:建立本標段施工安全保障體系;貫徹執行國家、項目監管辦有關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法規;制定本標段安全生產目標和任務,監控和評估本標段安6、全生產狀況;制定本標段安全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并進行檢查和落實;督促各工區投入足夠的安全經費,完善安全防護設施,配齊安全檢查人員;制定項目部相關部室和各工區主要安全管理人員的培訓計劃;參與安全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工區:建立本管段施工安全保障體系;貫徹執行G306線林西至大水菠蘿段項目工程、項目經理部安全生產制度;制定本管段安全生產目標和任務,監控和評估本管段安全生產狀況;落實安全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投入足夠的安全經費,完善安全防護設施,配齊安全檢查人員;參與安全事故的調查和處理。6.1.2.3.安全生產管理重點6.1.2.3.1.安全生產管理重點內容跨既有公路、隧道的安全防護;防高空墜落和落物傷7、人;防現澆梁支架垮塌、防掉梁、防起重機和架橋機傾覆;防洪防汛;機械設備的安全使用;臨時用電的安全管理等。6.1.2.3.2.安全生產管理重點工點沿線橋梁、涵洞結構施工點較多,且隧道爆破特殊作業。6.1.2.4.安全生產保證措施各工區按照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的要求建立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制定安全包保責任制,逐級簽訂安全承包合同。6.1.2.4.1.安全制度和保證措施各工區根據項目部的安全生產管理辦法,結合工區工程特點,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各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做到有制度、有考核、有獎懲,使各項工作有章可循。6.1.2.4.2.安全管理綜合措施(1)安全生產教育與培訓(2)8、安全生產檢查(3)定期安全生產檢查(4)經常性的安全檢查(5)專業性的安全檢查(6)季節性、節假日安全生產專項檢查(7)安全檢查記錄(8)隱患整改6.1.2.4.3.危險性較大工程的安全技術方案的編制審批工區在危險性較大工程開工前制訂好安全生產保證計劃,編制安全技術措施,經項目經理部批準,報安全監理審核后下發執行,建立施工組織設計和重大方案的論證制度,確保施工方案的安全可靠性。對于腳手架工程、模板工程、鋼筋焊接加工、車輛運輸、施工用電、隧道爆破、等安全重點防范工程,結合現場和實際情況,單獨編制安全技術方案。6.1.2.4.4.施工安全措施費安全施工措施費專用于安全生產,要建立專項臺賬,不得挪作9、他用。施工安全措施費不小于建筑安裝費的1.5%。6.1.3.工期控制6.1.3.1.控制目標合同文件要求工期:計劃總工期36個月。計劃2015年12月1日開工,2018年11月30日竣工。1、路基小橋涵2016年10月底完成;2、大中橋2017年6月完成;3、路面工程2017年4月開工,2017年10月底完成;4、隧道工程2015年12月開工,2018年11月底完成;5、房建工程2017年10月完成;6、交通工程2017年6月開工,2018年11月完成;7、環境恢復。6.1.3.2.責任體系6.1.3.2.1.組織機構為整體推進施工工期,確保各項施工任務目標按計劃完成,成立項目經理部工期控制領10、導小組。組 長:項目經理副 組 長:項目部副經理、總工程師組 員:項目經理部各部門負責人、工區經理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處理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項目經理部工程部。6.1.3.2.2.職責分工根據確定的標段施工總工期,各工區必須加強組織領導,與沿線地方政府密切配合,協同作戰,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工程的順利施工,按期保質完成施工任務。6.項目經理部:認真履行標段工程管理職能,對整個標段的工期進度負總責,做到精心組織,周密計劃。建立強有力的指揮系統,實行領導分管,總體負責,靠前指揮,主動協調,保證工程的整體推進,實現工期計劃。積極組織開展勞動競賽,發揮整體優勢,形成整體合力,營造良好的施工氛圍。6.11、工區:建立與施工管理相適應的組織管理機構,選派強有力的領導和各專業管理人員,配備足夠的施工人員、機械設備,組織業務精、技術裝備優良、能打硬仗的施工隊伍,落實安全、工期、質量目標管理責任制和對工程重點難點的應對措施,確保工期目標的實現。6.1.3.3.保障措施(1)以項目經理部指導性施組為綱,分解編制工區工程和重點工程實施性施組。(2)項目經理部借鑒相關道路專線的施工經驗,選取先進的工效指標,結合工程實際編制指導性施組。(3)各工區要根據項目部批準的實施性施組,兌現施組承諾,保證各種生產資源的實際投入,為工程進度按期開展提供物質基礎保障。(4)采用網絡化計算機技術,實現數字化控制、專業化保障,實12、現工程進度信息化管理。(5)在標段建立進度管理激勵制度,獎優罰劣,促進各工區進度平衡。6.1.3.4.考核評價依據綜合檢查實施辦法及相關規定執行。6.1.4.成本控制6.1.4.1.控制目標在保證工程安全、質量、工期、環保、科技創新目標前提下,嚴格把總成本控制在投標書的總預算內,實現最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6.1.4.2.責任體系6.1.4.2.1.建立成本控制體系:根據G306線林西至大水菠蘿段項目工程施工的特點和成本控制總體要求,建立“一個目標、兩個控制、三方溝通、四級管理”成本控制體系,即實現一個目標:在保證工程安全、質量、工期、環保、科技創新目標前提下,嚴格把總成本控制在總預算內,實現13、最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建立兩個控制系統:一是建立從決策層到執行層全方位、全面、全員成本控制系統;二是建立從工程投入決策到竣工驗收開通運營為止的全過程成本控制系統。做好三方溝通:隨時掌握最新信息,做好溝通協調。溝通建設單位,按確定工期分階段完成任務,及時計價;溝通設計單位,了解設計意圖,做好設計外變更補償工作;溝通監理單位,熟悉執行最新施工要求,避免返工浪費。完善四級管理制度:明確項目經理部、駐地經理部、工區、作業隊的控制目標和責任,實行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的四級管理程序和制度。6.1.4.2.2.職 責項目經理部:接受G306線林西至大水菠蘿段項目工程建管辦、監理單位對工程成本的管理。根據財務14、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建立成本核算制,設置核算臺賬;組織各工區照圖施工,在保證工期、質量的前提下控制成本,保證企業效益。工區:接受項目經理部對成本管理過程控制的管理。根據項目經理部成本核算制度,建立相應機構、制度,記錄各種施工原始數據;依據施工圖紙組織施工,優化施工方案,根據批準的實施性施組組織人員機具設備進場,在保證工期、質量前提下實現最佳經濟效益。作業隊:接受工區、項目部等上級單位對成本投入情況的檢查指導,按照工區要求在不同階段投入規定數量的作業人員、機具、設備等。6.1.4.3.成本控制主要措施(1) 工區嚴格按照項目經理部批復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組織施工。(2) 嚴格執行工程施工程序,分15、階段抓好工程成本的控制。(3) 嚴格加強管理制度建設。(4) 嚴格加強招投標管理。(5) 嚴格加強合同管理。(6) 嚴格投入計劃管理。(7) 加強財務管理,健全財務內部管理制度。(8) 加強物資管理,努力降低施工成本。(9) 合理制定大型臨時設施及輔助工程方案,充分進行施工組織調查,盡量考慮永臨結合。(10)認真落實征地拆遷紀要,明確各部門職責,從嚴控制相關費用。6.1.4.4.考核評價依據綜合檢查實施辦法、G306線林西至大水菠蘿段項目工程建管辦驗工計價管理辦法等規定執行。6.1.5.環境保護6.1.5.1.控制目標沿線水體功能、耕地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土石方工程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噪聲、16、振動的環境影響得到有效控制,施工隧道設施、建筑與沿線縣、鎮、村環境、自然景觀和諧相容,施工一條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一級道路。6.1.5.2.責任體系6.1.5.2.1.環保管理體系構建由項目經理部統一組織、駐地經理部分段管理、工區具體落實的環保管理控制體系。建立與建設、設計、監理及地方各級環保、水保、河道等主管部門溝通機制,主動接受監督檢查。6.1.5.2.2.職 責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部工程管理部為工程施工期環境保護工作歸口管理部門和責任部門,負責對施工期的環境保護工作進行指導、管理和組織實施;負責施工期環保監控措施的組織實施;按照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辦法和程序,調查處理施工期的環境破壞和污17、染事故。各駐地經理部工程部負責所轄管段工程環保工作的歸口管理。工區:按照項目經理部的環境保護工作要求進行具體落實,是工程施工期環境保護工作的直接責任單位,負責管段內大臨工程、砂石料場、取棄土場、主要施工營地和道路以及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內的施工環保工作;指導管段內部施工人員的環保工作,檢查主體工程的施工環保效果,對存在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反饋項目部,并追蹤檢查落實。6.1.5.3.環保控制措施6.1.5.3.1.環保工作重點噪聲與振動控制,節約用地及臨時用地恢復,路基工程及取棄土(渣)工程的水土流失控制,工程跨越的龍鳳濕地等自然保護區的保護,沿線縣、鎮、村區域施工噪聲、揚塵控制及施工揚塵對18、農作物生長的影響控制和施工固體廢棄物管理等。6.1.5.3.2.環保工作措施路基工程及時落實棄土棄渣擋護和坡面防護措施;橋梁工程妥善安置樁基施工泥漿和棄渣,跨越龍鳳濕地等橋梁施工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物進入水體;橋梁預制場、混凝土拌合站等高噪聲作業場地設置盡量避開居民集中區,合理安排臨近城區、居民區、學校和醫院等噪聲敏感地帶的施工時間;施工場地和道路定時灑水,防止施工揚塵對地表植被和農作物產生不利影響。完善環保管理工作制度,明確管理責任,分級管理,層層落實。一是實施環保制度,由環保部門對全線施工期的環保工作進行全面監控,定期檢查沿線重點環境敏感點,出具報告,提出整改意見,跟蹤檢查落實;二是堅持環保措19、施審查制度,對沿線重點臨時工程、環境敏感點的施工環保措施實施備案、審批制度;三是加大監督檢查工作力度,項目經理部、駐地經理部定期進行環保專項檢查,將環保檢查結果納入對工區的年度考評范圍。6.1.5.4.考核評價依據綜合檢查實施辦法和G306線林西至大水菠蘿段項目施工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執行。6.1.6.技術創新6.1.6.1.重點課題6.1.6.1.1.基礎沉降控制關鍵技術試驗研究(1)樁基復合地基綜合試驗研究;(2)軟土、松軟土及區域性沉降地段路基和橋梁基礎沉降監測、分析、預測、評估與控制技術試驗研究;(3)樁基試驗與施工工藝試驗研究。6.責任體系項目經理部負責根據G306線林西至大水菠蘿段項目20、工程總體要求,組織全標段施工過程中試驗研究和技術創新工作。項目工程管理部是技術創新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編制本標段科研項目的規劃、目標、實施方案、施工措施等,同時負責課題招標、合同簽訂和管理及科技成果鑒定等工作;負責全標段科研試驗工作的過程管理,及時總結試驗研究成果,指導工程施工。鼓勵各工區積極開展科技創新。駐地經理部負責組織管段工區實施G306線林西至大水菠蘿段項目工程及項目經理部科研項目計劃。各工區根據項目經理部技術創新目標,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實施已審定的創新方案。根據項目經理部設立的專項研究課題,全面開展本管段有關研究課題的試驗研究工作;收集整理技術創新過程中各種技術參數,完善施工工藝,21、定期編寫施工總結。6.1.6.3.評 審6.1.6.3.1.項目經理部評審所有技術創新項目在結題后,由項目經理部總工程師組織專家及各工區技術、管理人員進行評審。對技術創新項目成果從技術先進性、措施合理性、投資經濟性、組織科學性等各個方面提出評價結論,并按照評審意見進行完善改進。6.1.6.3.2.專家論證對于上報省部級以上或涉及重大技術創新的項目,通過G306線林西至大水菠蘿段項目工程內部評審的基礎上,邀請專家開展論證,對技術創新項目技術、措施、經濟等方面科學性、合理性、創新性在國內的領先水平進行評價評估,提出結論性意見。6.1.6.3.3.技術成果轉化技術成果轉化工作由項目經理部工程部歸口負22、責收集審核確認上報,發布經評審認定的技術轉化信息,優先在本標段推薦使用先進、實用的技術項目。6.2.人員配備標準化6.2.1.目 的為全面落實“六位一體”管理要求,又快又好地建設G306線林西至大水菠蘿段項目工程,實現各項施工目標,根據招標文件G306線林西至大水菠蘿段項目工程有關規定,結合標段實際情況,制定本標準。6.2.2.基本要求為確保完成施工目標,項目所屬參建單位必須按照國家、行業以及建設總指揮部的相關要求,設置組織機構,明確職責分工,細化工作流程,量化工作標準,確保各層面、各環節配備人員的能力、素質滿足崗位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培訓,強化過程監督、檢查,實現建設全員持證上崗目標。6.223、.3.機構設置與人員配備項目經理部設經理人,黨工委書記人,副經理1人,總工程師人,安全總監3人,總經濟師1人,黨工委副書記1人。項目經理部內設五部一室,即:工程管理部、安全質量部、設備物資部、計劃財務部、綜合管理部、中心試驗室。下轄三個工區。6.3.現場管理標準化6.3.1.施工現場人員配備標準6.3.1.1.項目經理部主要管理人員配備標準(1)主要管理人員按投標承諾履約進場,資質符合承諾要求。(2)按照項目部設置要求建立完備的項目部管理機構。(3)技術、質檢、安全人員的配備滿足合約要求,并符合配備資質要求,數量、能力符合業主要求。6.3.1.2.工區及作業隊人員配備標準(1)按照工區設置要求24、建立區級管理機構。(2)施工人員按管理機構和人員配備表組織進場, 主要人員的進場按合同約定執行。(3)主要人員及職能部門職責分配、能力要求明確、量化、分解。(4)工區要有專職持證質量檢查人員,嚴格按監理程序進行隱蔽工程檢查、簽認,并建立相關臺賬,要求旁站的隱蔽工程,必須請監理等人員旁站,并建立相關方旁站臺賬。(5)施工人員按業主要求進場并與約定數量匹配,建立臺賬。(6)作業隊組建必須按照作業隊機構設置要求建立,設置專職隊長、技術負責人,配置技術、質量、安全、試驗、材料、領工員、工班長等作業隊主要組成人員。6.3.1.3.其他相關要求(1)勞動合同及時簽訂。(2)農民工工資按月發放。(3)“一冊25、三賬”及時建立、登記(勞務工人員花名冊、勞務隊工資發放臺賬、合同簽訂臺賬和勞務工合同臺賬)。 6.3.2.技術資料檢查驗收標準6.3.2.1.上級單位檢查分為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查。定期檢查:由G306線林西至大水菠蘿段項目工程建管辦(總指)或指揮部領導組織、安質部、工程部相關人員參加,組成檢查小組,抽查項目部或部分工區,由安質部指定專人負責匯總形成檢查記錄、檢查通報并督促對發現問題的整改和驗證閉合。指揮部每次抽查率不低于30%,以保證每半年全面覆蓋項目部一次。不定期檢查:指揮部根據工程進展和工作特點,組織進行安全質量專項大檢查。監理組根據工程進展進行日常檢查,時間間隔半個月以內;專項檢查由指揮26、部(項目經理部)安質部組織,相關人員參加,根據工程進展和工作需要進行;日常巡檢或抽查由各級專業工程師進行,形成巡檢記錄,發現問題以通報、質量問題通知單、巡檢情況通知單等形式通知責任單位并督促整改,驗證閉合。6.3.2.2.內部檢查項目經理部根據工程進展對所屬管段進行定期不定期檢查。定期檢查:項目經理部每月,駐地經理部每半月一次檢查。由項目領導帶隊,各部門負責人參與。不定期檢查:根據工程進展,組織檢查以及日常檢查。項目領導及各部門同時或分別進行。6.3.2.3.檢查方法檢查方法以現場抽查、資料檢查、詢問為主。6.3.2.4.問題及整改所有檢查由責任單位根據專項檢查記錄、檢查通報等,對發現問題進行27、整改并閉合。6.3.3.試驗室工作檢查標準6.3.3.1.試驗室檢查范圍與內容(1)試驗室檢查范圍本標準適用于G306線林西至大水菠蘿段項目工程試驗室的工作質量的檢查評定。(2)試驗室檢查內容組織機構設置;人員配置;試驗儀器設備配置;試驗用房和試驗環境;儀器設備管理;試驗檢測工作;資料管理;其他;6.3.3.2.試驗室工作檢查組織G306線林西至大水菠蘿段項目工程安全質量部組織進行集中檢查,指揮部安全質量部組織監理部進行日常檢查,項目經理部根據相關管理辦法對工區進行定期不定期檢查。6.3.3.3.試驗室工作檢查方法和形式(1)檢查方法采取聽匯報與查看現場相結合、內業與外業相結合、提問題與測實物28、相結合、感官檢查與對比驗證相結合的原則進行。(2)因試驗室儀器設備均通過檢定、校驗,檢查人員可不攜帶檢查工具,必要時可通過其他試驗室的儀器設備進行對比試驗。(3)檢查形式采取平時檢查與集中檢查相結合的方式。指揮部工地試驗室對中心試驗室每季度進行一次日常檢查。為準確掌握試驗室的工作質量,檢查組在出發前通知試驗室。中心試驗室對工區試驗室每月進行一次日常檢查。6.4.過程控制標準化6.4.1.目 的項目經理部為高標準建設G306線林西至大水菠蘿段項目工程工程,全面落實“六位一體”管理要求,實現本標段工期、質量、安全、環保等各項目標,根據G306線林西至大水菠蘿段項目工程招標文件、集團公司各項工程管理29、制度等,制定本標準。6.4.2.基本要求本標準是對三個工區工程施工的過程控制要求,開工伊始,項目經理部編制質量、安全、進度、環保等各項管理辦法,編制綜合檢查實施辦法等,同時對工區的各種作業指導書、技術交底進行審批修訂,形成統一標準。項目各部門、所屬各單位必須在充分理解G306線林西至大水菠蘿段項目工程標準化管理手冊中各項標準基礎上,認真履行自身在標準化運行過程中的職責,強化施工過程監督檢查,確保三標段工程施工實現全過程標準化。6.4.3.過程控制的形式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按照目標管理、分級管理和封閉管理的方式,始終加強過程控制,注重抓源頭、抓基礎、抓環節、抓落實,制定相關的管理標準和實施辦法,確保30、建設工期、質量、安全、投資、環保等各項管理處于可控狀態。6.5.信息化管理6.5.1.目的項目管理采用信息化管理,能夠充分利用和發揮信息資源的價值,為項目的生產管理提供信息化解決方案,實現有序的、科學的信息管理,提高項目管理水平。本標段施工采用信息化管理,不僅僅是本標段項目本身的需要,也是為今后大面積地推廣應用項目信息化管理技術積累經驗的需要。6.5.2.管理程序采用先進的項目管理軟件,并與業主、監理通過網絡聯結,實現管理自動化,將進度、質量、安全、物資、設備等信息通過網絡快速傳輸,為各部門提供信息。項目經理部在工程管理部成立調度中心,對施工進度實行動態管理。建立自上而下的調度網絡,采取垂直管31、理,減少中間環節,全面及時掌握施工動態,迅速、準確處理影響施工進度的各種問題;對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擾嚴重的工程進行超前研究對策,制定措施,及時調整生產要素,保證施工均衡連續進行。6.5.3.具體內容信息化管理對施工中的每道工序進行計劃制定、過程控制、質量控制、安全控制;對其中的合同、項目信息、人員、材料、設備、新技術、資金、場地等要素進行信息化管理。記錄生產要素(人、材、機、資金、技術)的調動使用情況及各種檢測檢驗表格、技術資料、合同,可隨時查閱在不同時期的投資、工序進展等情況,以便隨時調整下一步工作的進度、成本等;對已完工程,可追溯到每道工序的生產日期、生產人員、使用材料、設備和質量狀況等,可32、有效地定位到具體責任對象。(見圖17-5-1,17-5-2,17-5-3,17-5-4)人工業務開展勞務隊伍信息勞務隊伍資質班組任務分配材料業務開展材料訂購驗收倉庫管理領料、發料報損、盤存機械業務開展設備信息庫設備調用記錄機械租賃機械維修施工業務開展勞務分配生產任務單補存計劃過程管理質量控制自動統計總生產計劃工程量列表材料需求計劃機械需求計劃人工需求計劃人工業務開展材料業務開展機械業務開展生產業務開展人工統計材料統計機械統計與原設計對比、調整人員分類培訓計劃任務分配人員管理設備調用設備維修設備管理入庫出庫庫存量材料管理基本信息技術信息現場管理圖17-5-1 業務開展流程圖結 構 物 施 工本 道 工 序 施 工工 班 自 檢技 術 員 自 檢自檢審查本 道 工 序 報 檢監 理 檢 查質 檢 審 核本 道 工 序 完 成是否已完成本結構物的所有施工下 道 工 序 施 工結 構 物 完 工質 量 整 改質 量 整 改圖17-5-2 質量控制流程圖材料購買清單庫存查詢統計單材料檢驗、試驗檢驗、試驗合格單材料登記入庫材料管理材料領料單材料出料單圖17-5-3 材料管理流程圖設備采購清單設備登記入庫設備管理設備調用單設備使用記錄設備保養記錄 設備維修記錄設備狀態查詢統計設 備 報 廢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9
141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4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