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有限公司工程質量控制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3764
2024-09-07
19頁
61.38KB
1、建設有限公司工程質量控制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工程質量控制制度一、質量控制工作目標:1、 預控:強制性標準、主控項目內容100%覆蓋,其他內容的問題覆蓋準確率在70%以上; 2、 過程控制:巡視、旁站、見證過程中對強制性標準、主控項目問題指正率或遭拒絕報告率100%,其他內容問題失漏率在10%以內; 3、 事后控制:驗收率100%,錯判并被提出更正為0,強制性標準問題漏失率0,主控項目問題漏失率在2%以內,其他內容問題失漏率在5%以內;4、 措施效果(指下發整改措施被接受并得以實現):90%以上,錯誤2、指令0。 二、項目部工作會議制度 項目部工作會議是由項目負責人主持的項目部內部的工作會議。項目部工作會議應定期召開,一般每星期召開一次,主要內容為: 1. 上次項目部工作會議議定事項的完成情況及情況分析; 2. 近期施工過程中的項目狀況分析,須解決的問題及其措施; 3. 進行項目管理業務學習、討論。項目負責人應指定專人使用專門的記錄本對項目部工作會議進行記錄。三、承包單位的資質與人員資格的報審制度 工程項目開工前,承包單位要有現場項目管理機構的質量管理體系、技術管理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確能保證工程項目施工質量。對質量管理體系、技術管理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要有以下內容: 1. 質量管理、技術管理和3、質量保證的組織機構; 2. 質量管理、技術管理制度; 3. 專職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資格證、上崗證。四、 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的報審制度 施工組織設計是指導施工的技術經濟文件,在工程項目開工前,項目負責人應組織專業工程師審查有關人員報送的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提出審查意見,并經項目負責人審核、簽認后實施。在施工過程中,當承包單位對已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進行調整、補充或變動時,應經專業工程師審查,并應由項目負責人簽認,施工組織設計的審核按以下要點進行審定。(1) 對施工組織設計整體的審定。 1) 承包單位的審批手續是否齊全,審批手續不全的退回。 2) 施工組織設計的封面應加蓋承包單位的4、印章,否則退回。 3) 施工組織設計的內容,應基本齊全,主要內容不缺少,否則應退回補齊。 4) 施工組織設計書中質量保證體系是否健全,否則要求完善體系。(2) 對施工準備的審定(3) 對施工方案的審定(4) 對施工進度計劃的審定(5) 對資源需要計劃的審定(6) 對施工總平面圖(場布圖)的審定(7) 對施工措施的審定五、施工方案的報審制度 對于施工組織設計內沒有包含或由設計變更引起的補充施工方案,其審核程序與審核要點按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的報審制度進行。六、開工報審制度 施工準備工作完成后,承包單位將向項目負責人提交開工報審表和相關資料。專業工程師應審查承包單位報送的開工報審表和相關資料,應在5、24小時內審核完畢。若經審核符合要求,由項目負責人簽發,簽發日期即是實際開工日期。施工單位應提交審核的資料有:(1) 施工許可證;(2) 施工承包合同;(3) 質量管理、技術管理和質量保證的組織機構;(4) 質量管理、技術管理制度;(5) 專職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資格證、上崗證 (6) 施工機械設備的鑒定證書。(7) 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檢查記錄表(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七、技術復核制度專業工程師應特別關注下列的技術復核工作: 1) 檢查分包單位專職測量人員的崗位證書和測量設備檢定證書 2) 復核建筑工程的測量放線控制網,控制軸線的標樁、高程樁、臨時水準點及控制樁的保護措施; 3) 基礎6、工程應復核軸線、標高、預留孔洞的位置; 4) 鋼筋混凝土工程應復核模板的位置、尺寸、規定的起拱及牢固程度; 5) 檢查主要管線的標高、位置、坡度等。 八、原材料、半成品和構配件的驗收制度 為了保證建設工程的施工質量,對用于建設工程的主要建筑原材料(如鋼材、水泥、砂石料、磚等)、半成品(如商品砼)、構配件(如預應力構件、鋼構件等)和設備的質量必須嚴格審核。首先,在選擇供貨廠家時,原則上專業工程師應參與對加工定貨廠家的資質和生產能力進行考查,評審其產品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及有關規范及現行政策、法令的規定。并參與定貨合同的擬定和簽約工作。其次是現場驗收。現場驗收分進場驗收和抽樣復驗兩個環節: 1. 進場7、驗收 材料進場時,由承包方先行驗收,合格后填寫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報項目監理部,經專業工程師驗收合格后予以簽認。實際操作中,材料進場時,由承包方通知專業工程師,雙方共同驗收,主要是進行外觀檢查驗收和廠家的書面質保資料驗收,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使用。如不合格,應書面通知承包單位限期將不合格的工程材料、購配件、設備撤出現場。 2. 抽樣復試 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同意進場后,還必須采取國家規定的抽樣方案進行抽樣復試。復試合格后同意使用。若復試不合格,不得使用于工程項目。 對于擔任現場抽樣復試任務的試驗室,專業工程師應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考核: 1) 試驗室的資質等級及其試驗范圍; 2) 法定計8、量部門對試驗設備出具的計量檢定證明; 3) 試驗室的管理制度; 4) 試驗人員的資格證書; 5) 本工程的試驗項目及其要求。 專業工程師對承包單位自有試驗室或外委試驗室均應按此五個方面進行審核。 對新材料、新產品,承包單位應報送經有關部門鑒定、確認的證明文件;對進口材料、構配件和設備,承包單位還應報送進口商檢證明文件,并按照事先約定,由建設單位、承包單位、供貨單位、監理單位及其他有關單位進行聯合檢查。 專業工程師在對質保資料進行審核時,應仔細核對日期、數量、批號、規格型號、物理化學指標和技術參數是否符合要求。九、見證取樣制度 根據建設部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的規定(以9、下簡稱“規定”)的要求,在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的制度,即在建設單位或監理單位人員的見證下,由施工人員在現場取樣,送至試驗室進行試驗。 1. 見證取樣的范圍 下列試塊、試件和材料必須實施見證取樣和送檢。 1) 用于承重結構的混凝土試塊; 2) 用于承重墻體的砌筑砂漿試塊; 3) 用于承重結構的鋼筋及連接接頭試件; 4) 用于承重墻的磚和混凝土小型砌塊; 5) 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漿的水泥; 6) 用于承重結構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摻加劑; 7) 地下、屋面、廁浴間使用的防水材料; 8) 國家規定必須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的其他試塊、試件和材料(規定第六條)。 2. 見證取樣送檢的程序及要10、求 1) 見證人員應由建設單位或該工程的監理單位具備建筑施工試驗知識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并應由建設單位或該工程的監理單位書面通知施工單位、檢測單位和負責該項工程的質量監督機構(規定第七條)。 2) 施工單位取樣人員在現場進行原材料取樣和試塊制作時,見證人員必須在旁邊見證。取樣人員應在試樣或其包裝上做出標識、封志。標識和封志應標明工程名稱、取樣部位、取樣日期、樣品名稱和樣品數量,并由見證人員和取樣人員簽字。見證人員和取樣人員應對試樣的代表性和真實性負責(規定第八條)。 3) 施工單位委托試驗任務時,應填寫委托單,委托單上應注明日期、工程名稱、試件名稱、規格、數量、使用部位、質量保證書編號等,見證人11、應在委托單上簽名,并加蓋監理項目部公章。 4) 見證人員必須對試樣進行監護,并和施工單位取樣人員一起將試樣送至檢測單位或采取有效的封樣措施進行送樣。 5) 檢測單位在接受委托試驗任務時,應核查委托單的內容及試樣上的標識、標志,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檢測。對無見證人員簽名的檢驗委托單及未封樣的試樣一律拒收。 6) 檢測單位應按照有關規定和技術標準進行檢測,出具公正、真實、準確的檢測報告。檢測單位應在檢驗報告單的備注欄內注明見證單位名稱和見證人員的姓名,并加蓋檢測專用章。未注明見證單位名稱和見證人員姓名的檢驗報告無效,不得作為質量保證資料和竣工驗收資料。 7) 見證人員應制作見證記錄并歸檔。 8)發生12、試樣不合格的情況,檢測單位應首先通知見證單位。 9) 對試樣的代表性和真實性及試驗報告的準確性發生爭議時,應另行指定具有法定資格的檢測部門重新取樣檢測。 十、砼澆筑檢查管理制度 1. 砼澆筑報審程序(1) 施工單位對混凝土澆筑準備工作進行自檢后填寫砼澆搗令,報項目監理部。(2) 監理人員收到施工單位填寫的砼澆搗令后,對砼澆搗準備情況進行檢查,若有問題請施工單位進行整改。(3) 砼澆搗準備工作符合要求,監理工程師簽認砼澆搗令,準許進行混凝土澆搗;(4) 項目監理部根據旁站方案安排監理人員進行旁站監理。 2. 砼澆搗準備工作的檢查要點(1) 檢查水泥、砂石料等材料的供應情況,以免發生停工待料的現象13、;(2) 對于商品砼,應預審廠家的資質與質量保證資料;(3) 核查人員的安排情況,尤其是現場管理人員的到位情況;(4) 砼澆搗的計量準備工作是否完成;(5) 施工機械的狀態是否完好;(6) 供水、供電情況是否正常;(7) 水平運輸、垂直運輸是否通暢。(8) 澆搗部位是否清理干凈。十一、 隱蔽工程的驗收制度 隱蔽工程的驗收程序:(1) 承包單位按有關規定對隱蔽工程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報項目管理部;(2) 專業工程師對所報內容到現場進行檢測;(3) 對隱檢不合格的工程,由承包單位進行整改,合格后由專業工程師復查;(4) 對隱檢合格的工程,專業工程師予以簽認,并準予進入下一道工序。十二、 檢驗批14、的質量驗收制度 1. 檢驗批的驗收程序(1) 工程質量的驗收均應在施工單位自行檢查評定的基礎上進行。即由施工單位自行檢驗,合格后報專業工程師。(2) 由專業工程師組織項目專業質量(技術)負責人等進行驗收。現場檢驗這一項,可以合并進行。(3) 驗收合格,由專業工程師予以簽認。對于一些有齡期要求的檢驗項目,驗收時因齡期未到,不能提供數據時,可根據施工現場的施工管理和質量控制情況,在相應欄內簽“待定”意見,暫時驗收該檢驗批,待分項工程驗收時補報有關資料。 2. 檢驗批的質量驗收要求:(1) 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的質量經抽樣檢驗合格;(2)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據、質量檢查記錄(GB 50300-20015、1的條)。 3. 驗收不符合要求時的處理 當檢驗批質量不符合要求時,應按下列規定進行處理:(1) 經返工重做或更換器具、設備的檢驗批,應重新進行驗收。(2) 經有資質的檢測單位檢測鑒定能夠達到設計要求的檢驗批,應予以驗收。(3) 經有資質的檢測單位檢測鑒定達不到設計要求,但經原設計單位核算認可能夠滿足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檢驗批,可予以驗收(GB50300-2001的條)。十三、 分項工程的質量驗收制度 1. 分項工程的驗收程序(1) 工程質量的驗收均應在施工單位自行檢查評定的基礎上進行(GB 50300-2001的條)。即由施工單位自行檢驗,合格后附上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及有關資料(如砼試塊16、的試驗報告等)報專業工程師。(2) 專業工程師應對分包單位報送的分項工程驗評資料進行審核。補報的試驗報告應在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的備注欄內注明。(3) 驗收合格,由專業工程師予以確認。 2. 分項工程的質量驗收要求:(1) 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均應符合合格質量的規定。(2) 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的質量驗收記錄應完整(GB 50300-2001的條)。十四、 子分部工程、分部工程的質量驗收制度 1. 子分部工程、分部工程的驗收程序(1) 工程質量的驗收均應在施工單位自行檢查評定的基礎上進行(GB 50300-2001的條)。即由施工單位自行檢驗,合格后附上分部(子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有關17、安全及功能的檢驗和抽樣檢測資料報專業工程師。(2) 專業工程師接到施工單位的報審表后,由項目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和技術、質量負責人等進行驗收;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分部工程的勘察、設計單位工程項目負責人和施工單位技術、質量部門負責人也應參加相關分部工程驗收(GB 50300-2001的條)。 驗收內容主要是分項工程資料的評審、有關安全及功能的檢驗和抽樣檢測資料的評審、現場觀感質量的驗評。(3) 驗收合格,由參加驗收的各個單位會簽,建設單位由項目負責人予以簽認。 2. 子分部工程、分部工程的質量驗收要求:(1) 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分項工程的質量均應驗收合格。(2) 質量控制資料應完整。18、(3) 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和設備安裝等分部工程有關安全及功能的檢驗和抽樣檢測結果應符合有關規定。(4) 觀感質量驗收應符合要求(GB 50300-2001的條)。 3. 子分部工程、分部工程的質量驗收要點: 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的驗收內容、程序都是一樣的。實際工程中,當分部工程只有一個子分部工程時,該子分部工程就是分部工程。當一個分部工程有多個子分部工程時,應對各個子分部工程進行質量驗收,然后匯總核查形成分部工程驗收資料。子分部工程、分部工程的質量驗收要點分以下四個方面:(1) 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分項工程的質量均應驗收合格(2) 質量控制資料應完整(3) 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和設備安裝等19、分部工程有關安全及功能的檢驗和抽樣檢測結果應符合有關規定(4) 觀感質量驗收 工程的觀感質量應由驗收人員通過現場檢查,并應共同確認(GB 50300-2001的條)。因此,驗收一定要在現場進行,要將分部工程的各個部位都看到,能打開的要打開觀看,不能走過場。 5. 驗收不符合要求時的處理 當建筑工程質量不符合要求時,應按下列規定進行處理: 經返修或加固處理的分項、分部工程,雖然改變外形尺寸但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術處理方案和協商文件進行驗收(GB50300-2001的條)。 通過返修或加固處理仍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單位(子單位)工程,嚴禁驗收(GB50300-2001的條)。十20、五、 單位(子單位)工程的質量驗收(竣工驗收)制度 1. 單位工程的驗收程序(1) 單位工程有分包單位施工時,分包單位對所承包的工程項目應按檢驗批、分項工程、分部工程的驗收程序進行檢查,總包單位應派人參加。分包工程完成后,應將工程有關資料交總包單位。(2) 單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單位應自行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檢查評定(GB50300-2001的條),合格后填寫工程竣工報驗單并附上相關竣工資料報項目管理部;(3) 收到施工單位的工程竣工報驗單及相關竣工資料后,項目負責人應組織專業工程師,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設計文件及施工合同,對施工單位報送的竣工資料進行審查,并參加由項目監理部組織21、的工程質量進行竣工預驗收。對存在的問題,應及時要求施工單位整改。(4) 整改完畢,由總監理工程師簽署工程竣工報驗單,并應在此基礎上提出工程質量評估報告。工程質量評估報告應經總監理工程師和監理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核簽字,并報建設單位;(5) 預驗收合格后,由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組織施工(含分包單位)、設計、監理等單位(項目)負責人進行單位(子單位)工程驗收(GB50300-2001的條)。 當參加驗收各方對工程質量驗收意見不一致時,可請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工程質量監督機構進行協調(GB50300-2001的條)。 在竣工驗收時,對某些剩余工程和缺陷工程,在不影響交付的前提下,經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22、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協商,承包單位應在竣工驗收后的限定時間內完成。 2. 單位工程的驗收要點(1) 單位(子單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質量均應驗收合格;(2) 質量控制資料應完整;(3) 單位(子單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關安全和功能的檢測資料應完整;(4) 主要功能項目的抽查結果應符合相關專業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5) 觀感質量驗收應符合要求(GB50300-2001的條) 5. 驗收不符合要求時的處理 當建筑工程質量不符合要求時,應按下列規定進行處理: 通過返修或加固處理仍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單位(子單位)工程,嚴禁驗收(GB50300-2001的條)。十六、 工程質量事故的23、處理制度 質量事故的處理程序 1. 發生一般工程質量事故時,施工單位或設計單位提出處理方案,經項目管理部同意后,由監理監督,施工單位負責處理,并報送項目管理部備案。 2. 發生重大質量事故時:(1)施工單位必須在事故發生后24小時內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質量監督站報告,建(構)筑物的主要結構倒塌或因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的,施工單位應在12小時內報告,并逐級上報至建設部,事故原因、經濟損失情況可待查后報告;同時應保護好現場,做好記錄;(2)施工單位、會同監理單位、設計單位盡快提出事故調查報告和處理方案(通常有加固、返工、限制使用等處理方案);(3)施工單位實施處理方案時,督促監理人員要跟蹤監督;(4)24、完工后要進行驗收鑒定,鑒定結論有以下幾種: 1)事故已排除,可繼續施工; 2)隱患已消除,結構安全有保證; 3)經加固處理后,能夠滿足使用要求; 4)基本滿足使用要求,但應限制使用; 5)對耐久性的結論; 6)對建筑物外觀影響的結論; 7)對短期難以做出結論者,可提出進一步觀測檢驗的意見。(5)發生質量事故后,不得隱滿,必須嚴肅對待,查明原因,分析責任,認真處理。十七、工程質量控制程序、內容及措施 1. 質量控制程序如圖所示 承包商呈報單位 附:1.施工組織設計 工程開工報審表 2.測量復核資料 3.人工、機械到場情況 項目負責人審 4.材料的質保資料 簽開工報審表 5.分包商的資格證件 整改25、 工程施工 發現問題 材料進場驗收,人員旁站、巡視、抽檢 不合格 承包商自檢、報驗 不合格 工程質量驗收 驗收合格,進入下道工序 進行工程計量 竣工驗收 2. 質量控制的工作內容: 1) 事前控制 熟悉和掌握質量控制的技術依據;做好施工場地的驗收;嚴格審查施工人員的資質;做好工程所需原材料、半成品及構配件的質量控制;做好施工機械的質量檢測;審查施工單位提交的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督促分包單位做好生產環境的管理與場地管理。 2) 事中控制 做好施工工藝過程的質量控制工作;做好施工交接檢查工作;做好隱蔽工程檢查、驗收工作;做好設計變更及技術核定處理工作;做好工程質量事故的處理工作;正確行使質量監26、督權,必要時下達暫停工指令;嚴格單項工程開工報告和復工報告審批制度;做好質量技術簽證;行使質量否決權,為工程進度款的支付簽署質量認證意見;建立質量管理日志;組織現場質量協調會;定期向上級報告有關工程質量動態情況。 3) 事后控制 主持處理工程中發生的重大質量事故,審核有關人員提交的事故處理報告;及時參與分項、分部工程驗收和組織竣工驗收; 3. 質量控制措施:措 施內 容組織措施專業工程師應督促分包單位建立和健全質量體系;進行質量職能分配,明確質量責任分工;實施質量審核制度。技術措施審核設計圖紙及技術交底;審核施工組織設計;檢查工序、部位的施工質量(巡視、旁站、抽驗和驗收);專家論證會;質量驗收和質量評定。管理措施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活動;建立質量信息的文字、報表、圖象資料的管理辦法;質量信息的數理統計分析;合同中質量信息的管理;建立質量管理的獎、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