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學門衛消防實驗室食品等安全制度.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4804
2024-09-07
11頁
25.39KB
1、中心小學門衛、消防實驗室、食品安全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一、門衛制度一、學校建立24小時門衛值班制度。門衛人員必須嚴守崗位,認真履行職責,既禮貌待人,又按章辦事。二、做好來訪登記和驗證,并填寫會客單。校外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隨意進出校門。家長或校外人員來訪本校員工,門衛應先與被訪者電話聯系,確認后方可允許進校,同時做好來訪登記和驗證,并填寫會客單。三、機動車進出校門要減速,按規定路線行駛,并停放在規定的地點。非機動車進出校門必須下車推行。外來機動車未經許可不得進入學校。四、嚴禁在校門口亂停2、車、設攤。確保進出校門的道路暢通。五、學生進校后不得擅自出校門,如有特殊情況必須出校,則需有班主任批條或家長來領。六、嚴格執行國家和學校的有關規定,不得將危險物品(如易燃易爆品、管制刀具)以及小動物、大功率電器等帶入學校。凡將學校財產物品帶出校門的,必須持有總務處或校長室的出門證。七、定期對校園內重點部位進行安全檢查巡邏,并認真做好檢查巡邏記錄,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向學校領導和有關部門報告。八、經常檢查門衛室的通訊設備,報警視頻監控裝置,確保其完好有效。視屏監控裝置每天做好開啟記錄。九、外來務工人員不得帶無關人員進校,更不得留宿校內。會客一般安排在門衛室。注:火警:119;匪警:110;急救中心3、:120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一、學校建立消防安全崗位責任制。劃定防火責任區域,明確職責,落實到人。二、學校將:食堂、圖書館、檔案室、實驗室、電腦房、消防水泵房等容易發生火災,一旦發生火災又可能嚴重危及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部位,確定為消防安全重點部位,并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實行嚴格管理。三、學校對動用明火實行嚴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使用明火。明火作業應當經單位主要負責人批準,并辦理動火證,動火證應當注明動火地點、時間、動火人、現場監護人、批準人。動用明火應當落實消防措施。四、教職工下班后,切斷工作場所的電源,未經學校批準任何人不得私自拉結電源線路、改變電源線路。五、學校保障4、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暢通,并設置符合國家規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識和應急照明設施,疏散指示標志的安裝位置應在腰部以下。定期對消防設施和器材進行維護保養、更換,嚴禁下列行為:1、占用疏散通道;2、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堆放雜物、安裝柵欄等影響疏散的障礙物;3、在教學、工作期間將安全出口上鎖、遮擋。六、學校設置兼職消防管理員,配置消防器材,并組織教職員工開展消防業務學習和滅火技能訓練,提高預防和撲救火災的能力。七、任何人不得損壞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不得埋壓、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間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八、學校根據建筑場所的使用性質、火災危險性、可燃物數量、撲救難易等因素,足量5、配置相應類別的滅火器材。九、學校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層次與特點,安排消防知識教育的內容和課時;結合“安全月活動”、“119消防活動日”和季節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十、學校消防安全責任人、兼職消防管理員等人員,按規定定期接受消防安全崗位培訓。十一、學校消防安全責任人、兼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組織有關部門的人員,每月進行一次防火安全檢查。結合重大節日、重要活動和季節特點,有重點地開展消防安全大檢查。十二、學校應對師生進行火災逃生自救教育,制定火災疏散預案,并經常演練,完善預案。十三、職能部門和兼職消防管理人員,根據不同季節對消防安全重點部位進行日常防火巡查,并做好巡查記錄。巡查的主要內容包6、括:1、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暢通;3、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消防設施是否完好;4、消防器材是否在位、完整等其他消防安全情況。十四、兼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定期對消防設施進行維護保養,并做好檢查保養記錄。十五、學校一旦發現火災隱患,立即予以消除,如火災隱患不能當場消除的則加強管理,制定應急防范措施,盡快落實整改。十六、學校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把消防安全工作納入單位年度考評。三、電器、燃氣安全管理制度一、學校購置和使用的電器產品、燃氣用具的質量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標準。電器產品、燃氣用具的安裝、使用和線路、管道的設計、敷設,必須符合國家有關安全技術規定。二7、學校建立安全用電制度,在現有額定的電容量范圍內計劃用電,嚴禁超負荷用電。三、配電箱關閉上鎖,做到防水,防潮,防小動物侵入,周邊干燥通風。四、電氣設備由持有上崗證的專業人員定期維護保養,防止因電路短路、電路超負荷運行、線路接觸不良、電線老化、電氣故障等原因引發火災。五、對于超出使用年限,喪失安全性能的電器產品和燃氣用具,則予以報廢,或者經維修和部分更新,確保其安全性能后方可使用。長期不使用的電器、燃具,則確認其安全性能有效后方可使用。六、日夜不間斷連續運行的電器設備,應當有專人管理,并定期維修保養。空調機、脫排油煙機等設備應當定期清潔、保養。七、不得任意拉接臨時電源線。拉接臨時電源線須經單位有8、關部門審批,由專業人員負責拉接。臨時線要使用合格的電線與器材,定時檢查,期滿后立即拆除。八、食堂煤氣設備必須由專業單位的持有上崗證的專業人員定期檢查、維護,并作好記錄。食堂職工下班必須關閉煤氣總開關。九、學校教職工下班后,必須關閉電器開關,切斷工作場所的電源。四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一、實驗室的所有儀器設備由實驗室管理員(由專職科常老師兼任)負責管理。未經同意,外來人員不得進入實驗室。二、實驗室要建立儀器設備的總賬目,新進設備要及時建卡入賬,每學期核查帳物,做到帳、物、卡與數據庫完全符合。三、實驗室儀器設備的說明書由實驗室管理員保管,借出要登記并按時歸還。四、建立實驗室儀器設備及電器設備維護保養管9、理制度,確保設施設備完好有效。五、對有毒物品及易燃易爆危險品要按有關規定妥善保管,教學儀器設備應定位定柜整齊放置。六、實驗室應配置相應齊全的消防器材和防盜設施,并經常通風,保持干燥,避免儀器設備受潮、霉變。七、實驗前,教師應當教育學生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則,以及發生事故后的應急處理程序。學生做實驗時,教師必須在現場進行安全監管,及時制止不安全行為。八、管理人員應當對實驗室經常進行安全檢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并報告。九、學生在做完實驗后,試劑、溶液、儀器等按規定交納處理。經教師檢查后、方能離開實驗室。十、學校應當建立實驗室設備損壞、試劑丟失的事故責任追究制度。五、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學校建立食品10、衛生安全主管領導負責制,總務主任和衛生老師兩人擔任兼職的食品衛生安全管理人員。 二、學校食堂必須取得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放的有效食品衛生許可證,并按規定完成年檢。三、學校食堂實行承包經營形式,承包單位具有有效營業執照和食品衛生許可證。學校與其簽訂合同明確各自的責任,一旦發現承包單位違約或不能達到安全和衛生要求,則必須堅決予以更換。四、學校兼職食品衛生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督促食堂承包單位,做好以下工作:1、食堂員工必須每年一次定期體檢,并持有效的健康證上崗工作。平時應當接受衛生知識培訓,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搞好個人衛生,工作前做到洗手消毒和工作中著工作服佩戴口罩和帽子。2、采購食品應當按照以下規定11、予以實施:(1)食堂采購實行領導負責制,指定專職采購、驗收人員。并實行組長負責制。(2)采購原料必須做到無害無毒,不使用國家禁止使用的動植物及有礙人體健康的原料,不使用無商品名稱、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存期等不符合國家食品標簽通用標準的食品原料。(3)采購食品原料時必須向供貨商索取衛生許可證及產品檢驗合格證。不得擅自采購來歷不明的食品。杜絕加工銷售摻雜作假、以劣充好的偽劣食品,采購的原料須有專業人員驗收質量和數量,并做到每天一次性配好中、晚餐原料。(4)配菜中心的報價和自行采購的發票都必須寫明品種、數量、單價、金額。報價、發票應當與當天的菜單相符合。(5)食品原料必須做到分類存放,生熟分開,12、并做好防塵、防蠅、防鼠、防潮。加工熟食品應當洗手消毒,佩戴口罩,使用售貨夾。(6)加工蔬菜做到反復漂洗,避免蔬菜污染,預防引起食物中毒。(7)生熟食品分開存放,每天留樣保存48小時,并標明時間,菜名,留樣人員等。生熟砧板要分開,擺放食品和廚具要規范、整潔、有序。(8)餐具要有專人負責,做到安全衛生,使用前必須進行消毒。(9)食堂應當保持衛生、整潔、無異味、無蟲害、地面無積水、污物,垃圾桶隨時蓋嚴、并及時清理,定時進行大掃除。(10)脫排油煙機和煙道要定期清洗,廚房必須配全消防器材。非食堂工作人員嚴禁進入廚房。五、飲水衛生應當按照以下規定予以實施:1、學生的飲用水由學校總務主任負責管理。2、提供13、給學生的飲用水和飲水設備必須具有衛生許可證。3、由總務處負責,衛生室監督,每月定期做好飲水機內部消毒清洗工作。4、要求學生每天帶好自用的水杯,不得使用公共水杯。六、網絡安全管理制度一、校園網由區(縣)教育局網絡信息中心統一規劃、建造,并負責日常運行和維護。校外用戶不得進入校園網,不得利用校園網開展經營性活動。二、網絡信息管理人員對入網計算機和用戶進行登記并報網絡中心備案,由網絡中心負責對其進行監督和檢查。三、校園網管理人員和用戶必須對所提供的信息負責。校園網不得進行擾亂社會秩序等違法犯罪活動。不允許進行任何破壞網絡服務的行為。不得利用網絡侵犯他人的正當權益。四、區(縣)教育局網絡信息中心定期對14、網絡用戶進行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教育。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對上網信息進行審查,不得傳播危害國家安全的信息,不得傳播涉及國家機密的信息。五、學校建立校園網絡信息工作領導小組,作為校園網管理機構。校園網管理人員應依法履行職責,維護網絡安全。七、體育活動安全管理制度一、在體育課和課外活動中,體育教師必須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和安全保護工作,使學生在掌握運動技術要領的同時懂得自我保護的方法,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二、建立學生體格檢查制度。體育教師應與衛生教師密切配合,對患有特種疾病與體弱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和防護使其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三、體育課、課外活動應當嚴密組織,嚴格紀律,體育教師、必須合理劃分運動場地區域和15、設置警示標志。執教教師和帶隊教師不得離開學生。四、學生上體育課和參加體育活動時,穿著衣服要寬松,應穿著運動服和無跟軟底鞋,身上不要佩戴金屬徽章、別針、小刀及其他尖利或硬質物品。不得違規攀爬有關體育設施。在開展劇烈運動前,教師應指導學生做好準備和整理活動,避免肌肉、韌帶拉傷,杜絕“放羊式”體育課的出現。在進行跳高、跳遠等教學活動時,必須設有沙坑、海綿墊加以保護。五、體育設施必須安裝牢固,保證安全,符合有關質量安全標準。學校應當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對體育運動場地、體育器材進行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整改。嚴禁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的體育設施和娛樂設備。六、在體育課、課外活動中,當學生發生意外傷害事故時,學校領導,體育教師,衛生教師應及時處理,護送受傷學生去醫院治療,并做好事故的善后處理和協調工作。同時查明原因,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七、為保證該項制度的落實,學校還應制定下列相應的制度于此相配合:xx鄉中心小學體育課外活動制度、xx鄉中心小學體育競賽制度、xx鄉中心小學兩操活動制度、xx鄉中心小學體育器材保管制度、xx鄉中心小學體育教學制度、xx鄉中心小學體育訓練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