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施工測量管理辦法.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5391
2024-09-07
20頁
72.50KB
1、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施工測量管理辦法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1總則32施工測量內容42.1 施工控制測量42.2 施工導線測量和施工水準測量52.3 施工放樣52.4 竣工測量52.5 其他測量作業63施工測量管理制度63.1 交接樁制度63.2 多層次管理制度64施工測量各方責任84.1 施工單位職責84.2 監理單位職責94.3 第三方測量單位職責95主要測量內容及要求95.1 施工單位95.2 監理單位125.3 第三方測量單位136附則13XX軌道交通工程1號線一期工程施工單位控制測量成果及技2、術要求141.測量實施方案152.施工加密控制點復核153.施工階段的控制測量復核153.1 車站復核153.2 明挖區間隧道復核163.3 礦山法區間隧道(含聯絡通道)復核163.4 盾構法區間隧道(含聯絡通道)復核163.5 豎井聯系測量173.6 洞內控制測量復核173.7 貫通測量復核183.8線路中線調整測量復核183.9 凈空斷面測量復核194施工單位測量控制點的埋點要求195竣工測量交樁20XX市軌道交通工程施工測量管理辦法1總則 為規范XX市軌道交通工程施工測量管理,協調業主、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在軌道交通工程施工測量中的相互關系,嚴格按設計技術要求確保線路貫通質量及建(構)筑物3、設備、管線安裝準確就位,特制定XX市軌道交通工程施工測量管理辦法。所有參建單位必須嚴格遵照執行。 施工測量應嚴格遵守設計標準及國家有關規范的技術要求。軌道交通工程線路貫通測量技術標準見表1。表1 線路貫通測量技術標準地面控制測量聯系測量地下控制測量總貫通中誤差橫向貫通中誤差 25 mm 15 mm( 20 mm) 30 mm 50 mm縱向貫通中誤差L/10000豎向貫通中誤差 15 mm 9 mm 15 mm 25 mm注記( 20 mm)為豎井聯系測量有趨近導線時采用值。表列精度指標為各級測量方案設計的依據。本表所列精度指標是各等級測量,包括首級GPS控制網、精密導線網、II等水準網、傳4、遞測量、地下導線測量及洞內外高程測量的設計依據,最終必須滿足線路貫通誤差的要求。 建(構)筑物、裝修和設備、管線等安裝定位誤差滿足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測量規范(GB503082008)、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992003)及其它施工驗收標準等有關規定。 XX軌道交通工程施工測量主要參考(但不限于)以下規范執行:(1)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測量規范(GB503082008);(2)城市測量規范(CJJ899);(3)新建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10199);(4)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5)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GB/T18314-2001)。 測量工作必須堅5、持復核制。參與XX軌道交通工程建設的各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第三方測量單位及其它有關單位,都必須遵循復核制的基本規定,并認真執行。2施工測量內容2.1 施工控制測量 地面施工控制測量:施工期間首級GPS控制、精密導線網、II等水準網應完整、準確、可靠,并能方便施工及進一步加密地面控制點;每個井(洞)口或車站附近布設不少于三個平面控制點并作為向隧道內傳遞坐標和方位的聯系測量依據,每個井(洞)口或車站附近布設不少于二個高程控制點并作為向隧道內傳遞高程的依據。 聯系測量:明挖工程投點、定向,暗挖工程豎井投點、定向,向地下傳遞高程。定向測量的方法有:鉛垂儀、陀螺經緯儀聯合定向;聯系三角形定向、導線定向測6、量、鉆孔投點定向。傳遞高程測量的方法有:鋼尺法、水準測量法、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法、全站儀垂直測距法等。地下定向邊不少于2條,地下近井高程點不少于2個,并加強對定向邊間和高程點間的復核。 地下控制測量 (1)地下控制導線測量。在直線隧道掘進200m,曲線隧道掘進到直緩點時,必須組成施工控制導線。施工控制導線的平均邊長在直線段為150m(在曲線段不小于60m),最遠點橫向中誤差不超過25mm。當區間長度超過1000m時,在其中間位置,應通過鉆孔投測坐標點或加測陀螺方位角。當具備條件時,將施工控制導線布設成附合導線(網)。(2)地下控制水準測量。地下控制水準測量與豎井聯系測量同步進行。(3)當貫通7、時,應進行貫通測量,并進行嚴密平差計算。 高架線路施工控制測量:高架線路施工平面控制網應布設成起訖于地面平面控制網的附合導線(網);高架線路施工高程控制網按II等水準測量要求施測,其路線閉合差不超過8 mm。2.2 施工導線測量和施工水準測量 施工導線測量:施工導線測量必須按規范規定進行施測,施工導線應起于高一級導線控制點,經復核準確無誤后方可布設。導線形式對于車站和高架線路應布設成附合路線,對于盾構或暗挖隧道起于施工控制導線,由于布設成支導線,應加強校核,并在布設新點時,應對原有點(不少于三點)進行復核,有條件時也應布設成附合路線。 施工水準測量:施工水準測量必須按規范規定進行施測,水準路線8、形式為閉合或附合路線。2.3 施工放樣 在進行施工放樣前,應對控制點進行復核,在點位準確的情況下,方可進行施工放樣,控制點的復核結果應記錄在測量記錄本中。 建(構)筑物結構和裝修工程、設備及管線安裝工程放樣,包括暗挖隧道施工導向,盾構機拼裝、定位、姿態、糾偏和管片拼裝等要求而進行的測量作業。要提高軸線、中線、垂直度、高程、預埋件和盾構機的姿態等的放樣精度。車站裝修、設備安裝的放樣工作,應根據線路中線(鋪軌后軌道的實際中線)、軌面或鋪軌控制基標進行。 線路中線及調整測量、限界、斷面和鋪軌基標測量。通過控制鋪軌基標測設來保證軌道的線形,同時亦保證隧道的限界要求。2.4 竣工測量主要包括與線路相關的9、線路結構竣工測量、線路軌道竣工測量、裝修、沿線設備竣工測量以及地下管線竣工測量等。2.5 其他測量作業指為工程前期、后期工作,為工程措施服務的測量作業和控制施工影響的地面、地下及周圍建筑物的變形觀測等測量作業。3施工測量管理制度3.1 交接樁制度 業主和設計單位應向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提供平面控制點和高程控制點的資料與實際點位。各方簽署交接樁文件紀要。施工單位接樁后,必須對首級控制網進行復測和對樁點進行保護。復測情況及處理措施報告須經監理工程師審核批準,在接樁后15天內上報給業主審定。 工程完工后,施工單位必須按業主要求移交足夠數量的控制點,經第三方測量單位復核合格后,才進行驗收。 利用已知點進10、行引測、加密測點和放樣測量前,必須堅持先復核后利用的原則。 用于測量的資料,應認真研究核對,有的應做現場核對,確認無誤后,方可使用。3.2 多層次管理制度 施工單位必須有行之有效的多級復核制度,所承包工程的控制測量均須經施工單位上級部門精測隊復核(由監理工程師監督)。 監理對工程的控制測量、放樣測量及其它測量工作均須進行復核。 為確保線路貫通質量,第三方測量單位對施工單位的施工控制測量工作進行復核,復核合格后施工單位才能能進行后續施工。但不能因此免除施工單位測量錯誤的責任。根據軌道交通工程測量控制的重點與關鍵環節,需業主復核的控制測量包括:(1)礦山法暗挖區間和盾構區間的定向和高程傳遞測量應分11、別進行3次。當正線洞內掘進超過50m時,作第一次豎井聯系測量,開挖到1/3貫通距處時作第二次豎井聯系測量,達到2/3全程時第三次豎井聯系測量。分別進行一次地下導線網及水準網包括聯系測量在內的復核(若單向開挖長度超過1km時, 掘進至150m后每600m要增加一次,此類測量及復核均須加測陀螺方位角校核方位)及隧道貫通測量復核。(2)地下車站:地面加密控制點測量;在施工完第一塊底板后、至整個車站長度的1/2處及車站底板結構完工時應進行地下導線網及水準網復核;暗挖車站參照礦山法區間執行。(3) 明挖區間:地面加密控制點測量;在施工完第一塊底板后、底板施工至整個區間長度的1/4、1/2、3/4長度處及12、底板完工時進行地下導線網及水準網復核。(4)地面線、地面車站:地面加密控制點及中線控制點(含曲線要素點)進行復核。 為了確保隧道正確貫通和滿足設計的凈空限界,3.2.3規定的各項測量必須執行嚴格的檢查和復核制度。凡施工單位的施工控制測量方案及成果,必須滿足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工程測量規范的要求,經自檢和監理單位審批,向業主提出復核測量申請(報申請單與測量資料)。由業主專業測量隊進行復測,測的限差如下:(1)地面導線點的坐標互差 12mm;(2)地下導線點的坐標互差在近井點附近 14mm、在貫通面附近18mm;(3)地面高程點高程的互差 3mm;(4)地下高程點高程的互差 5mm;(5)地下導線起13、始邊(基線邊)方位角的互差 10;(6)相鄰高程點高差的互差 3mm;(7)導線邊的邊長互差 8mm;(8)經豎井懸吊鋼尺傳遞高程的互差 3mm。復核均應按照規定的同等級精度作業要求進行,及時地提出復核成果報告;復核結果若超過限差要求或發現粗差,施工單位應會同監理工程師進行重測,重測結果與復核結果相比若仍然超限,第三方測量單位須重新復核;若第三方測量單位重新復核后仍不能判斷施工單位的測量成果合格,業主將采取專項復測來處理,如果是施工單位方面原因引起的專項復測,測量費用從施工單位進度款中扣除。4施工測量各方責任4.1 施工單位職責 施工單位是所承包工程施工測量的主體,對所承包的工程項目測量質量負14、全責,完成所承包工程項目需要的一切施工控制測量性質的和細部放樣性質的測繪工作。按第三方測量單位提供的部分地面高程控制點或導線控制點,監理工程師提供的本工程設計圖紙,組織完成全部施工測量作業。 施工單位內部必須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多級復核制度,以保證測量成果的準確。 施工單位在進行測量放樣時,應注意與相鄰工程的銜接;后施工的工程必須與其相鄰先行施工的工程進行聯測,以保證相對位置的準確。 各單位工程地面、地下控制測量與給定首級控制網不一致,未按設計坐標完成細部放樣,特別是未能保證行車隧道的軌道位置和限界要求,施工單位承擔相應責任。 按照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第三方測量單位和監理單位是否復測,不減輕或免除15、施工單位對工程測量質量的責任。4.2 監理單位職責 監理工程師必須按有關規范及本辦法的要求,督促施工單位認真執行;對施工單位的測量成果進行驗收,重要部位應復測。 施工單位出現重大施工測量問題,反映出監理單位對工程測量質量控制不力,對業主委托監管的項目管理失職,監理單位應負失控的責任。4.3 第三方測量單位職責 第三方測量單位負責統一全線測量作業標準,維護首級GPS控制網、精密導線網、等水準網的完好和穩定;代表甲方進行交接樁;按本辦法3.2.3條的要求及時對施工單位的控制測量進行復核,對施工單位申報的測量成果作出評定;對全線各單位工程的銜接進行測量復核;控制全線地下主導線網、主水準網在統一體系下16、平順貫通。 第三方測量單位階段性地對地下主控制網復核,以控制全線單位工程的準確銜接,保證全線測量控制網的完整性。 若第三方測量單位不能及時對首級控制網進行復核,或雖進行了復核但向施工單位提供了錯誤的首級控制網成果致使工程發生測量質量問題,責任在第三方測量單位;若第三方測量單位對施工單位的控制測量進行復核未能排除存在的錯誤,應負復核不力的責任。5主要測量內容及要求5.1 施工單位 施工單位的測量隊應由專業測量工程師負責。由于單位工程的長度、復雜程度和性質不同,施工單位測量隊的技術力量和技工人數是否滿足工程需要,須經監理單位批準,并應按其指令加強某一方面的測量力量和儀器設備。 施工單位應按監理單位17、的指令編制所承擔工程的測量設計,并經監理單位審查后報業主批準執行。按批準的測量設計進行測量作業,并切實保護好現場測量標志。測量設計重點應放在保證工程的空間位置正確,保證與相鄰工程正確貫通和建立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測量的質量保證體系應立足于施工單位自身的質量保證措施。明挖工程的平面控制以中線控制為主,也可以用導線控制,控制辦法應在測量設計中予以確定。 暗挖法工程的施工測量任務主要在于地面、地下平面高程控制的“聯系測量”和在地下布設支導線,支水準線。按貫通測量精度要求,自覺的掌握導線不同部分的測角、測距精度,確保貫通要求。 施工單位必須有行之有效的多級測量復核制,最少為二級,一般為三級。 施工單位18、應獨立復核由業主提交的首級GPS控制點、精密導線點和等水準點。并在此基礎上安排自己的控制或細部放樣測量作業及規定尺寸的標樁埋設。為保證工程順利進展,施工單位應適當加密或改善地面控制,務求以后能有較多的“多余觀測條件”保證施工測量精度。施工單位應獨立完成聯系測量,投點、定向、高程傳遞,并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測量設計中確定的聯系測量數次。獨立完成貫通后的地下主控制網平差。 施工測量放樣工作應重點保證行車隧道(無論車站、區間)的空間位置,以確保不修改線路設計,并確保限界凈空滿足要求需要。施工單位在進行測量放樣時,應注意與相鄰工程的銜接,后施工的工程必須與其相鄰先行施工的工程進行聯測。施工單位測量隊應19、對結構形式(裝配、現澆、多層等)和施工誤差的積累等進行分析,根據本單位施工管理和施工控制的實際情況對結構尺寸提出富裕量,以保證最后結構不侵限。其它地面建(構)筑物、出入口應滿足城市規劃部門報建放線的規定和要求,設備、管線安裝等的放樣應滿足工程驗收規范的要求。 施工單位在工程進度達到3.2.3規定的階段時必須進行控制測量;控制測量應首先對首級網進行復核;控制測量的方法及成果應滿足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工程測量規范的要求,并經監理單位復核后報業主,由第三方測量單位進行復核。施工單位的控制測量報告應包含以下內容:(1)工程概況、起止里程、施工工藝、目前施工狀況等;(2)測量儀器及精度,測量的時間及環境情20、況;(3)原始點位及對其的檢查復核情況;(4)測量方案及過程的詳細敘述;(5)樁點的里程及埋設情況(點位埋設規格應符合要求);(6)測設的簡略圖形及其說明;(7)測量精度評定,包括計算過程、起算數據、精度評定等;(8)測量的原始記錄;(9)施工單位內部二級以上的復核情況。 軌道工程的鋪軌測量應嚴格按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工程測量規范的要求進行,施工單位應做測量設計,經監理審定批準后執行。 施工單位測量隊應與結構、建筑、設備安裝主管工程師配合,隨時做好測量相關資料。對竣工隧道結構進行竣工測量及沉降變形的監測工作。 在隧道貫通后,及時進行隧道中線調整測量,并以此為基礎進行隧道凈空斷面測量。 工程竣工后21、,必須按以下要求移交足夠數量合格的控制點:(1)導線點(中線點)須為混凝土標石,內有100mm100mm10mm大小的鋼板,鑲直徑2mm、深為6mm的銅絲標志;水準點可與導線點重合,但滿足相應的要求;(2)車站:左右線各設立2個以上水準點及2至3個導線點(中線點);(3)區間:曲線各要素點、直線每150m、曲線通視情況不小于60m須設立一個導線點(中線點),水準點每120m須設立一個。 按監理工程師規定報告測量結果,測量作業作為工程實施的一個工序,須經監理工程師核準后,方允許后面的工序的操作。 接受和配合監理工程師的檢驗、核準。5.2 監理單位 應委派有工程測量經驗的高級工程師或工程師出任測量22、監理,測量監理應有兩三位助手,包括熟悉觀測的技術人員或技師, 并報業主備案。監理的復核方法有儀器復核,旁站監督,指令施工單位復測校核,對測量方案、測量計算資料和成果的復核等。重要的地面、地下中樁,應以獨立復核為主。監理單位的獨立復核應使用自己的儀器。監理單位可以要求施工單位的測工配合測量復核。 編寫所監理工程的施工測量監理細則,并于開工前10天報業主審批。 指令施工單位在開工前做出完整的施工測量設計,審定批準施工測量設計,報業主審查及備案。 對施工單位測量作業進行日常監督,控制其投入的技術力量及所用的測量儀器滿足要求。 建立可行的批準程序,把測量放樣作業作為工序加以核準。 作為信息管理的一個重23、要部分,指令施工單位結合計量支付或實地測繪實際完成的工程(工序)形位尺寸,填繪值班竣工圖或形象進度圖表。特別是對隱蔽工程形位關系加以控制。 建立測量報表、測量日志及測量報告制度,指令施工單位執行,檢查督促施工單位建立完整的施工測量檔案。 按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工程測量規范及本辦法的要求,督促施工單位按時進行控制測量作業,并積極協助第三方測量單位進行復核。 對相鄰工點施工單位的測量銜接問題進行協調。 工程完工時督促施工單位進行線路斷面測量及車站結構凈空測量;組織施工單位向業主移交竣工測量控制樁。5.3 第三方測量單位 第三方測量單位應由富有地鐵軌道交通工程測量經驗的高級工程師主持工作;應當由富有觀24、測經驗的測量工程師、技師、技工數人,并有精通儀器校驗的技師從事操作,以上人員應相對穩定,更換工程技術負責人須經業主同意。 及時掌握全線地面、地下控制測量現狀和需求情況。 定期復測首級GPS控制網、精密導線網、等水準網;若在施工期間施工單位反映一級控制網發生變化,應立即進行復核并保證其在施工期間的完整性、正確性。 按本辦法3.2.3的要求及時對施工單位的控制測量進行復核并保證復核作業及復核成果滿足規范要求。 復核全線限界斷面。 對施工單位測量隊的測量資料及成果提出審核意見。 總結推廣軌道交通工程測量經驗,分析解決測量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完成與XX市軌道交通工程有關的測量任務。6附則 本辦法由XX25、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制定,并負責解釋,自發文之日起實行。 施工單位必須上報的控制測量成果及技術要求見附件1。附件:XX軌道交通工程1號線一期工程施工單位控制測量成果及技術要求1.測量實施方案在施工前,土建施工單位必須編制本工程土建施工項目測量實施方案,并上報業主審查。土建測量實施方案上報程序為:土建施工單位將測量實施方案編制完成后上報監理單位審查,由監理單位簽署意見,合格后上報業主審查、備案,各土建施工單位測量方案通過業主審查后,方可按照該測量方案進行施工測量,然后進行土建施工。土建施工單位按照通過審查的測量方案進行相關施工測量,測量監理工程師應嚴格檢查土建施工單位對施工測量方案的落實情況。2.26、施工加密控制點復核在施工前或施工中,施工單位根據施工需要加密測設控制點時,加密的控制點測量成果必須上報第三方測量單位復核,復核合格后方可應用于施工測量。第三方測量單位原則上只對施工單位加密控制點進行一次復核,所以,土建施工單位布設的加密控制點必須穩定、可靠,可以長期保存以用于施工測量需要。因點位破壞,而再次或多次加密的,費用由施工單位承擔。加密控制點成果復核程序為:加密控制點成果由土建施工單位上報監理單位審查,由監理單位簽署審查意見,合格后上報業主進行審查、備案,并由業主安排第三方測量單位對土建施工單位的加密控制點進行復核,復核結論滿足施工要求后,方可以將這些加密控制點應用于施工測量。第三方測27、量單位復核過程中,土建施工單位測量主管必須進行工作上的配合。3.施工階段的控制測量復核3.1 車站復核施工單位必須按照下列施工進展情況及時上報復核資料:土建施工單位澆筑完車站第一塊底板、中間一塊底板、最后一塊底板時,分別進行一次車站底板控制點復核。3.2 明挖區間隧道復核施工單位必須按照下列施工進展情況及時上報復核資料:土建施工單位在澆筑完成第一塊底板、區間1/4處、區間1/2處、區間3/4處、澆筑完成最后一塊底板時,分別進行一次明挖區間隧道底板控制點復核,共5次。相鄰測點間距離不大于250米。3.3 礦山法區間隧道(含聯絡通道)復核施工單位必須按照下列施工進展情況及時上報復核資料:礦山法區間28、隧道(含聯絡通道)掘進當正線洞內掘進超過50m時,作第一次豎井聯系測量,開挖到1/3貫通距處時作第二次豎井聯系測量,達到2/3全程時第三次豎井聯系測量。分別進行一次地下導線網及水準網包括聯系測量在內的復核,并將測量成果上報業主專業測量隊復核。當區間隧道單向開挖距離大于1000米時,掘進至150米后每600米加測一次陀螺定向的測量工作,并將測量成果上報第三方測量單位復核。進行聯系測量前,施工單位必須將聯系測量方案上報業主相關主管部門審查、備案,審查通過后,施工單位才能實施聯系測量。 3.4 盾構法區間隧道(含聯絡通道)復核施工單位必須按照下列施工進展情況及時上報復核資料:在盾構開挖前,施工單位必29、須上報盾構始發基線邊、盾構始發前的鋼環圓心定位及地下高程點控制測量成果進行復核。在盾構施工過程中,當正線洞內掘進超過50m時,作第一次豎井聯系測量,開挖到1/3貫通距處時作第二次豎井聯系測量,達到2/3全程時第三次豎井聯系測量。分別進行一次地下導線網及水準網包括聯系測量在內的復核。并將測量成果上報業主專業測量隊復核。當單向掘進距離大于1000m時,在掘進至400m后每600m土建施工單位須加測一次陀螺定向的測量工作,并將測量成果上報第三方測量單位復核。3.5 豎井聯系測量平面聯系測量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1) 鉛錘儀(或鋼絲貼片)、陀螺經緯儀聯合定向法。2) 聯系三角形(加貼片)定向法。3) 導30、線定向測量法。其對垂直角有不大于30的要求。4)鉆孔投點定向法高程聯系測量。高程聯系測量一般采用固定鋼尺法進行。3.6 洞內控制測量復核盾構法施工的地下導線,在隧道仰拱上利于保護和方便架設儀器的位置,埋設主導線,在隧道的左(右)側墻上,埋設強制對中的導線點,形成副導線,主副導線可形成閉合導線環;條件困難時,按支導線形式向前延伸,支導線測量時,每個角獨立觀測多組,取多組的平均值作為采用值。礦山法隧道,在隧道仰拱澆筑完成后,要將埋設在初期支護上的控制點引測到隧道仰拱上。洞內高程控制測量,起閉洞內高程控制點,形成閉合或附合水準路線,進行嚴密平差,計算各水準點的高程。作業時應按要求對已知點進行檢核。地31、下導線布設時,應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盡量增大點間距,且通視良好,便于使用;埋設要牢固,不容易破壞;不要位于大功率固定機械設備旁,以免給使用、保護帶來困難;點位應清楚明了、鑲銅心,嚴禁一個樁上多個點位。點位按要求埋設。 為了確保測量質量,監理單位對樁點埋設應督促土建施工單位按審查合格的測量設計進行。3.7 貫通測量復核隧道貫通后,土建施工單位必須上報貫通資料給業主進行復核。施工單位在區間隧道貫通后,應及時進行貫通測量,計算隧道橫向貫通誤差、縱向貫通誤差及高程貫通誤差。貫通誤差經第三方測量單位復核合格后,方可進行貫通誤差調整與區間隧道二襯施工。3.8線路中線調整測量復核區間隧道施工單位必須上報平面32、高程聯測資料進行復核。技術要求土建施工單位在土建施工完成后要進行竣工斷面等測量工作,在進行斷面測量前,土建施工單位必須按要求在區間隧道內埋設一定數量的控制點,然后以車站的施工控制導線點為依據,通過區間控制點組成附合導線,進行以“兩站一區間”為一單元的聯測,左右線均要進行該附合導線測量。區間隧道控制點埋設及測量技術要求:(1)區間隧道內中線點的間距,直線上平均為150m,曲線上除曲線元素點外不應小于60m。(2)控制導線測量應采用II級或以上全站儀左右角各測2測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與360較差應小于5,測距往返各測2測回,往返2測回平均值較差應小于7mm。(3)數據處理應采用嚴密平差計算,各33、相鄰點間縱、橫向中誤差不應超過下述限值:直線段:縱向為10mm;橫向為5mm。曲線段:縱向為5mm;曲線段小于60m時橫向為3mm,大于60m時橫向為5mm。(4)平差后的線路中線點應根據設計坐標進行歸化改正。歸化后對線路中線點各折角應進行復核,在直線上其與180較差不應大于8,曲線折角與相應的設計值較差,中線點間距小于60m時不應大于15,中線點間距大于60m時,應在815之間。線路中線點復核合格后,應鉆2深約5mm的小孔,并嵌入黃銅心標示點位。(5)高程控制點平均300m埋設一個。3.9 凈空斷面測量復核土建施工單位必須上報凈空(斷面)測量成果進行復核。在土建工程主體結構完成后,施工單位應34、根據業主下發的凈空(斷面)測量要求,對主體結構等進行凈空(斷面)測量等土建工程竣工測量。施工單位上報的凈空斷面測量成果應包括紙質成果和相應電子文件。在進行竣工等斷面測量時,施工單位必須根據要求在土建結構上標注明顯的斷面測量點位,以利于斷面復核和具有可比性。上述3.13.9各施工階段,土建施工單位分別按要求埋設測量控制點(平面、高程),并及時進行測量,并將測量成果上報監理單位審查,由監理單位簽署審查意見,合格后上報業主進行審查、備案,并由業主相關主管部門安排第三方測量單位進行復核,經第三方測量單位復核合格后方可進行后續施工。在第三方測量單位復核過程中,為了保證測量的質量和工期的要求,各施工單位必須給予工作配合。4施工單位測量控制點的埋點要求4.1平面控制點:載體為固定在主體結構上的鋼板,在鋼板上鉆直徑小于2mm孔,深約5mm,鑲上銅心。4.2高程控制點:突出主體結構不宜太高,一般高出10mm即可。高程點立水準尺位置要求打磨成“圓球”形,水準尺能左右轉動。4.3各控制點要求穩定、可靠。所有控制點均統一編號,并做明顯標記,以利于保護和尋找。5竣工測量交樁施工單位本項目完成后,需要對整個施工過程測量工作進行驗收,并在撤場前向業主移交主體結構上經第三方測量單位復核過的足夠數量的測量控制點,否則測量驗收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