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光纜線路路由及敷設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5644
2024-09-07
20頁
287.87KB
1、通信光纜線路路由及敷設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通信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 光纜線路路由及敷設方式,應以批準的施工圖設計為依據進行路由復測工作。較小的路由變更,由監理、施工人員提出,經建設方同意確定;較大的路由變更,設計單位應至現場與監理、施工協商,建設方批準。光纜線路路由,在符合大的路由走向前提下,應順公路并與路肩保持適當距離,并盡量取直線;光纜線路路由應選擇地質穩固、地勢平坦的地段。光纜線路穿越河流,應按設計規定方式過河。 光纜路由復測定位時,應符合當地的建設規劃和地域內文物保護、環境保護的2、要求。 光纜線路走向,應以局(站)所處地理位置規定:北或東為A端;南或西為B端。 光纜的敷設安裝方法,可根據地段環境、條件,選擇人工或機械敷設;對采用直埋硅芯管時,光纜應采用氣流法敷設方式。 光纜配盤、敷設安裝的重疊和預留長度應符合光纜在接頭處的預留、光纖在接頭盒內的盤留以及現場環境條件決定的接續操作要求,可參照表,并視工程實際情況確定。維護預留按設計要求確定,設計未提出時可根據業主要求確定,一般每500m預留10m。預留光纜的安裝方法一般可采用預留支架盤留或光纜收線儲存盒安裝方式。 光纜重疊和預留參考長度項 目敷 設 方 式直埋管道架空水底接頭重疊長度(一般不小于)12m12m18m5m人手3、孔內自然彎曲增長0.51m光纜溝或管道內彎曲增長710按實際架空光纜平均預留(除接頭預留外)710地下局站內每側預留510m,可按實際需要適當調整地面局站內每側預留1020m,可按實際需要適當調整因水利、道路、橋梁等建設規劃導致的預留按實際需要確定光纜敷設前應進行合理的配盤。配盤應根據光纜盤長和路由情況考慮,應盡量做到不浪費光纜和減少接頭;配盤應根據路由要求選擇合適的光纜結構、程式;應盡量按出廠盤號順序排列,以減少光纖參數差別所產生的接頭本征損耗;應盡量避免短段光纜,短端光纜長度一般不少于200m;光纜接頭位置應確保安全和維護等要求。光纜在各類管材中穿放時,管材的內徑應不小于光纜外徑的1.5倍4、。光纜敷設安裝后,管口應進行封堵處理。光纜敷設安裝的最小曲率半徑應符合表規定,其中D為光纜外徑。 光纜允許的最小彎曲半徑光纜外護層形式無外護層或04型53、54、33、34型333型、43型靜態彎曲10D12.5D15D動態彎曲20D25D30D 光纜敷設中應保證光纜外護層的完整性。直埋光纜(包括管道化光纜)埋設后單盤光纜金屬護層對地絕緣電阻值應不低于10MKm,允許10%的單盤光纜不低于2MKm光纜線路施工,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按照光纜敷設方式的安全控制要點進行施工,杜絕人身、光纜及設施的安全事故的發生。直埋光纜敷設安裝 直埋光纜埋深敷設地段及土質埋深(m)普通土、硬土1.2砂礫土、半石5、質、風化石1.0全石質、流砂0.8市郊、村鎮1.2市區人行道1.0公路邊溝:石質(堅石、軟石)其他土質邊溝設計深度以下0.4邊溝設計深度以下0.8公路路肩0.8穿越鐵路(距路基面)、公路(距路面基底)1.2溝渠、水塘1.2河流按水底光纜要求注1:邊溝設計深度為公路或城建管理部門要求的深度。注2:石質、半石質地段應在溝底和光纜上方各鋪100mm厚的細土或沙土。溝底鋪沙厚度可視為光纜的埋深。注3:上表中不包括凍土地帶的埋深要求。對此在工程設計中應另行分析取定。 光纜可同其他通信光纜或電纜同溝敷設,但不得重疊或交叉,纜間的平行凈距不應小于10cm。 直埋光纜與其他建筑設施間的最小凈距應符合表的要求。6、 直埋光纜與其他建筑設施間的最小凈距 單位:m名 稱平行時交越時市話管道邊線(不包括人孔)0.750.25非同溝的直埋通信光、電纜0.50.25埋式電力電纜(35kV以下)0.50.5埋式電力電纜(35kV及以上)2.00.5給水管(管徑小于30cm)0.50.5給水管(管徑3050cm)1.00.5給水管(管徑大于50cm)1.50.5高壓油管、天然氣管10.00.5熱力、下水管1.0100.5煤氣管(壓力小于300KPa)1.00.5煤氣管(壓力300800KPa)2.00.5排水溝0.80.5房屋建筑紅線或基礎1.0樹木(市內、村鎮大樹、果樹、行道樹)0.75樹木(市外大樹)2.0水井、7、墳墓3.0糞坑、積肥池、沼氣池、氨水池等3.0注1:采用鋼管保護時,與水管、煤氣管、石油管交越時的凈距可降低為0.15m。注2:大樹指直徑30cm及以上的樹木。對于孤立大樹,還應考慮防雷要求。注3:穿越埋深與光纜相近的各種地下管線、光纜宜在管線下方通過。 光纜線路穿越鐵路、通車繁忙或開挖路面受到限制的公路時,應采用鋼管保護,或定向鉆孔地下敷管,但應同時保證其他地下管線的安全。采用鋼管時,應伸出路基兩側排水溝外1m,光纜埋深距排水溝溝底應不小于80cm,并符合相關部門的規定。鋼管內徑應滿足安裝子管的要求,但應不小于80mm。鋼管內應穿放塑料子管,子管數量視實際需要確定,一般不少于兩根。 光纜線路8、穿越允許開挖路面的公路或鄉村大道時,應采用塑料管或鋼管保護;穿越有動土可能的機耕路時,應采用鋪紅磚或水泥蓋板保護。 光纜線路通過村鎮等動土可能性較大的地段時,可采用大長度塑料管、鋪紅磚或水泥蓋板保護。 光纜穿越有疏浚和拓寬規劃或挖泥可能的較小溝渠、水塘時,應在光纜上方覆蓋水泥蓋板或水泥砂漿袋,也可采取其他保護光纜的措施。 光纜敷設在坡度大于20,坡長大于30m的斜坡地段宜采用“S”形敷設。若坡面上的光纜溝有受到水流沖刷的可能時,應采用堵塞加固或分流等措施。在坡度大于30的較長斜坡地段敷設時,宜采用特殊結構(一般為鋼絲鎧裝)光纜。 光纜穿越或沿靠山澗、溪流等易受水流沖刷的地段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設9、置漫水坡、擋水墻或其他保護措施。 光纜在地形起伏比較大的地段(如山地、梯田、干溝等處)敷設時,應滿足規定的埋深和曲率半徑要求。光纜溝應因地制宜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證光纜安全。一般高差在0.8m及以上時應加護坎或護坡保護。 光纜在橋上敷設時,應考慮機械損傷、振動和環境溫度的影響,并采取鋼管或塑料管等相應的保護措施。 直埋光纜線路應盡量避免雷暴嚴重地域的弧站樹、桿塔、高聳建筑、樹林等。易引雷目標無法避開時,應采用消弧法、避雷針等措施。光纜離電桿拉線較近時應穿放塑料管保護。 采用排流線方式防止雷電的地段,應按設計要求布放單條或雙條排流線。排流線應布放在光纜上方30cm處,雙條排流線間應保持10c10、m的距離。排流線的連接處應采用重疊焊接方式。 直埋光纜接頭應安排在地勢較高、較平坦和地質穩固之處,應避開水塘、河渠、溝坎、道路等施工、維護不便,或接頭有可能受到擾動的地點。光纜接頭坑一般位于光纜路由前進方向的右側;接頭坑深度一般應符合光纜埋深度要求;光纜接頭盒上方可采用水泥蓋板或其它防機械損傷的保護措施。光纜接頭預留一盤不少于4m,盤留應整齊;監測電纜引出位置應盡量一致。 光纜線路標石的埋設應符合下列要求:1下列地點應埋設光纜標石:1) 光纜接頭、轉彎點、預留處;2) 適于氣流法敷設的長途塑料管的開斷點及接續點;3) 穿越障礙物或直線段落較長,利用前后兩個標石或其他參照物尋找光纜有困難的地方,11、直線段落一般間隔100m;4) 敷設防雷線、同溝敷設光、電纜的起止地點;5) 需要埋設標石的其他地點;6) 直埋光纜的接頭處應設置監測標石。2利用固定的標志來標示光纜位置時,可不埋設標石。3標石用堅石或鋼筋混凝土制作。標石規格、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一般地區采用普通標石,規格為1001414cm;土質較松軟或斜坡地段采用長標石,規格為1501414cm。4標石埋設應符合下列要求:1) 光纜標石宜埋設在光纜的正上方。接頭處的標石,埋設在光纜線路的路由上;轉彎處的標石,埋設在光纜線路轉彎處兩直線段延長線的交叉點上。2) 標石應當埋設在不易變遷、不影響交通與耕作的位置。如埋設位置不易選擇,可在附近增設12、輔助標記,以三角定標方式標定光纜位置。3) 標石有字的一面應面向公路;監測標石應面向光纜接頭;轉彎標石應面向光纜彎角較小的方向。4) 標石按不同規格埋深,一般普通標石埋深60cm,出土部分40cm;長標石埋深80cm,出土部分70cm。標石周圍土壤應夯實。標石應統一刷白色。標石編號應為白底紅色正楷字,字體應端正;編號應以中繼段為編號單位,按傳輸方向A端至B端編排。 標石的符號、編號應一致,管道光纜敷設安裝 新建管道的路由、人(手)孔等應按設計要求建筑,一般應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埋深(管道頂部距地面)應符合設計,一般不小于0.8m。2管道在田地、山村等地點建筑時,管道埋深應取決于不妨礙正常耕作、13、種植、小型灌溉渠的疏浚為前提。進入人(手)孔處的管道底部距人(手)孔內地面及管道頂部距人(手)孔內上覆面的凈距均應不于0.3m;采用成品手孔時可視情況確定。3管道和其它地下管線及建筑物之間的最小凈距應符合表規定。 管道和其他地下管線及建筑物之間的最小凈距 單位:m其他管線及建筑物名稱平行凈距交叉凈距給水管(管徑小于30cm)0.50.15給水管(管徑3050cm)1.00.15給水管(管徑大于50cm)1.50.15排水管1.0(注1)0.15(注2)熱力管1.00.25煤氣管(壓力小于300KPa)1.00.3(注3)煤氣管(壓力300800KPa)2.00.3(注3)埋式電力電纜(35kV14、以下)0.50.5(注4)埋式電力電纜(35kV及以上)2.00.5(注4)其他埋式通信電纜0.750.25綠化(喬木)1.5綠化(灌木)1.0地上桿柱0.51.0馬路邊石1.0路軌外側2.0房屋建筑紅線或基礎1.5水井、墳墓2.0糞坑、積肥池、沼氣池、氨水池等2.0其也通信管道0.50.15注1:主干排水管后敷設時,其施工邊溝與管道間的水平凈距不宜小于1.5m;注2:當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時,凈距不宜小于0.4m,通信管道應作包封,包封長度自排水管兩側各加長2m;注3:在交越處2m范圍內,煤氣管不應做接合裝置和附屬設備;注4:如電力電纜加保護管時,凈距可減小至0.15m。 管道光纜的孔位應符15、合設計要求,一般由上至下,由兩側至中間排列。管道在光纜敷設前必須進行管孔的清刷和試通。 孔徑大于90mm的水泥管道或100mm的塑料管道,應一次敷設三根或四根子管,多根子管的總等效外徑一般不大于孔徑的85%。 子管在人(手)孔內伸出長度一般為20cm;本期工程不用的子管應及時安裝塞子封堵。 管道光纜敷設,可采用機械牽引或人工牽引。一般情況下,牽引力不宜超過2000N。一次牽引長度以500m為宜,最多不應超過1000m。 敷設管道光纜,當張力較大時,可采用石蠟油、滑石粉等作為潤滑劑,禁止使用有機油脂。光纜在管道出口處應采取保護措施,避免損傷光纜外護層。 管道光纜在人(手)孔內,應緊靠人(手)孔壁16、,采用波紋塑料軟管保護并用尼龍扎帶綁扎在擱架上;人(手)孔內光纜,應排列整齊。 光纜接頭盒在人(手)內,宜安裝在常年積水水位以上的位置并采用保護托架或其它方法承托。光纜接頭盒及預留光纜盤留可按施工圖設計規定方法安裝固定。 人(手)孔內的光纜應有醒目的識別標志或光纜標志架空光纜敷設安裝架空光纜線路距地面和其它建筑物的距離應符合下表規定空光纜線路與其他建筑物間距表序 號間 距 說 明最小凈距(m)交越角度1光纜距地面:一般地區3.0特殊地點(在不妨礙交通和線路安全的前提下)2.5市區(人行道上)4.5高桿農林作物地段4.5序 號間 距 說 明最小凈距(m)交越角度2光纜距路面:跨越公路及市區街道517、.5跨越通車的野外大路及市區巷弄5.03光纜距鐵路:45跨越鐵路(距軌面)7.5跨越電氣化鐵路一般不允許平行間距30.04光纜距樹枝:在市區:平行間距1.25垂直間距1.0在郊區:平行及垂直間距2.05光纜距房屋:跨越平頂房頂1.5跨越人字屋脊0.66光纜距建筑物的平行間距2.07與其他架空通信纜線交越時0.6308與架空電力線交越時1.0309跨越河流:2.0不通航的河流,光纜距最高洪水位的垂直間距通航的河流,光纜距最高通航水位時的船桅最高點1.010消火栓1.011光纜沿街道架設時,電桿人行道邊石0.512與其他架空線路平行時不宜小于4/3桿高注:上述間距應為光纜在正常運行期間應保持的最小18、間距。沿鐵路架設時間距必須大于4/3桿高。 架空光纜的加掛方式,按設計規定。一般為附加吊線架掛或自承式,吊線架掛一般采用電纜掛鉤或螺旋式安裝。 光纜桿路按設計要求采取新建桿路或在原有桿路上加掛光纜。每條吊線一般只宜架掛一條光纜。 吊線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1吊線程式必須符合設計規定,一般為7/2.2和7/3.0(中負荷區、重負荷區和超重負荷區)。當桿距較大時應按設計要求采用正副吊線跨越裝置等措施。2吊線安裝加固應用穿釘(木桿)或吊線抱箍(水泥桿)和三眼單槽夾打或用吊線擔、壓板安裝;吊線的終結、假終結、泄力結、仰府角裝置以及外角桿吊線保護裝置等,應按本地網架空線路的相關規范處理。 拉線的安裝應符19、合下列要求:1拉線程式選擇:終端桿拉線應選擇比吊線大一級程式;角桿拉線,當角深不大于13m時,拉線同吊線程式。角深大于13m時,應選擇比吊線大一級的程式;中間桿當兩側線路負荷不同時,應設置頂頭拉線。拉線程式應與拉力較大的一側的吊線程式相同;抗風桿和防凌桿的側面拉線同吊線程式,防凌桿的順線拉線同吊線程式;假終結、泄力結、長桿檔和角深大于3m的高主拉樁桿,拉線同吊線程式。2抗風桿和防凌桿拉線的隔裝數應按設計要求或符合表 抗風桿和防凌桿拉線的隔裝數架空光纜及吊線條數輕、中負荷區(桿距50m)重、超重負荷區(桿距25m)重、超重負荷區(桿距50m)抗風桿防凌桿抗風桿防凌桿2816482843拉線程式與20、拉線盤,地錨鐵柄的配套應符合表拉線程式與拉線盤、地錨鐵柄的配套拉線程式拉線盤程式(mm)地錨鐵柄程式(mm)7/2.2500x300x15016x21007/2.6500x300x15020x21007/3.0600x400x15020x2100 避雷線和接地線應按設計要求裝設。光纜吊線一般應每隔300500m利用電桿避雷線或拉線接地,每隔1Km左右加裝絕緣孔子進行電氣斷開。 架空光纜垂度應根據光纜結構及架掛方式確定。吊線的原始垂度可參照附錄G。 架空光纜在角桿、吊檔桿、頂檔桿上應做伸縮預留。普通桿一般每3根桿應做桿上伸縮預留彎。光纜在引上桿應采用鋼管保護,高度大于0.5m,視管徑應穿兩根以上21、子管,下部延伸至人(手)孔內或地下;上部長于鋼管口以上30cm。鋼管上方管口以及子管管口應作堵塞處理。光纜引上后應作伸縮預留彎 光纜吊線掛鉤應符合設計要求。一般掛鉤的距離為60cm。掛鉤在吊線上的扣方向應一致,掛鉤托板安裝整齊。 光纜接頭盒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根據接頭盒的程式安裝桿附近1m的吊線上或固定在桿上。光纜接頭盒安裝必須牢固、整齊,兩側必須作伸縮預留。 光纜接頭的預留光纜一般安裝在兩側的鄰桿上,并按設計要求盤留。一般可采用預留支架或光纜收線儲存盒的安裝方式。 號桿應按設計規定進行標志。號桿的字或牌的長度,最末一個字符或桿號牌的邊緣應距地面2.5m;桿號面向街道或公路。一個中繼段內桿號22、應采用同一種方法書寫(噴漆)或釘牌。號桿應整齊、美觀、清晰。光纜與架空電力線路交越時,應將交越作絕緣處理。光纜在不可避免跨越臨近有火險隱患的建筑設施時,應采取防火保護措施。架空光纜在市區內敷設時,應符合市話架空線路的有關規定。采用OPGW和ADSS等電力專用電纜時,應符合相關的電力專業工程驗收規范的要求。 跨越大河、山谷等特特殊地段采用飛線架設時,應嚴格按施工圖設計要求敷設安裝。 光纖固定接頭應采用熔接法 光纖活動接頭可采用成品光纖連接器或現場直接制作活動連接器。 光纖接頭損耗應達到規定值:單纖平均接頭損耗0.1dB;光纖帶平均接頭損耗0.15dB。光纖的單個最大接頭損耗(個別)為0.3dB。23、 光纖接續時,應采取現場監測方法以提高光纖連接質量。OTDR現場監測方式可參考附錄3所示。 光纖接頭損耗采用OTDR儀測量時,應取雙向平均值為準。 光纜接續前應核對光纜端別、光纖纖序,光纖接續后不得出現纖序錯接。光纜端別及光纖應作識別標志。 直埋光纜接頭前、后應測量光纜金屬護層的對地絕緣,以確認單盤光纜的外護層是否完整,以及接頭盒封裝是否良好。 光纜接頭應注意操作環境,野外接頭避免露天作業。 光纖熔接安裝 光纖熔接機應經試接,確保設備熔接性能良好,加熱器加熱均勻。 光纖熔接后應采用熱熔套管保護,熔接機采用干電池供電時,注意熱熔時間,確保接頭熱熔質量。 光纖預留長度在盤纖盤中,應保證足夠的盤繞半24、徑和無擠壓、松動。 光纖接頭損耗及纖長應在施工現場及時作好記錄。 光纖成端安裝 光纖成端應按纖序規定與尾纖熔接,并應采用OTDR監測,避免接頭損耗過大。 光纖及尾纖預留長度在ODF架盤纖盒中安裝,應有足夠的半徑和穩固、不松動并注意整齊、美觀。 成端完畢應進行通光檢查,確保光纖通道性能良好。 光纖成端后纖號應有明顯的標志 附例:標石編號施工規范 (1)72芯接頭標石 (2)骨干96芯接頭標石 (3)省二干接頭標石 (4) 64芯接頭標石 (5) 省二干轉彎標石 (6) 省二干直線標石(7) 省二干預留標石標石編號施工規范在凱里岑鞏施工段中,從一個縣到下一個縣為一小段,每一小段統一以凱里為始端開始25、編號。有字母(J)的為接頭標石,其他均為普通標石。例如:1、凱里臺江正面編號參照下圖:1省二干07(J)212骨干64芯211省二干213省二干07(J)212骨干96芯07(J)212省二干*省二干“1”表示從凱里臺江,凱里出機房的第一號標石。“*”表示從凱里臺江,臺江進入機房的最后一個編號的標石。2、臺江劍河正面編號參照下圖:1省二干07(J)212骨干64芯211省二干213省二干07(J)212骨干96芯07(J)212省二干*省二干“1”表示從臺江劍河,臺江出機房的第一號標石。“*”表示從臺江劍河,劍河進入機房的最后一個編號的標石。3、劍河三穗正面編號參照下圖:1省二干07(J)2126、2骨干64芯211省二干213省二干07(J)212骨干96芯07(J)212省二干*省二干“1”表示從劍河三穗,劍河出機房的第一號標石。“*”表示從劍河三穗,三穗進入機房的最后一個編號的標石。4、三穗岑鞏正面編號參照下圖:1省二干07(J)212骨干64芯211省二干213省二干07(J)212骨干72芯07(J)212省二干*省二干“1”表示從三穗岑鞏,三穗出機房的第一號標石。“*”表示從三穗岑鞏,岑鞏進入機房的最后一個編號的標石。5、岑鞏鎮遠正面編號參照下圖:*骨干72芯07(J)212骨干72芯213骨干72芯211骨干72芯1骨干72芯“1”表示從岑鞏鎮遠,岑鞏出機房的第一號標石。“27、*”表示從岑鞏鎮遠,鎮遠進入機房的最后一個編號的標石。6、標石側面根據所在施工段選擇噴制:分別有:凱臺臺劍劍三三岑岑鎮注意:在凱里岑鞏段中同一個點如果有兩個或者三個接頭,此時的編號如下圖所示:有兩個接頭的情況:見圖一1省二干211省二干07(J)212骨干64芯213省二干07(J)212骨干96芯*省二干(1) (2)圖一有三個接頭的情況:見圖二1省二干07(J)212骨干64芯211省二干213省二干07(J)212骨干96芯08(J)212省二干*省二干 (1) (2) (3) 圖二1、 在圖一、圖二(1)、(2)、(3)中,橫線上方僅為一個縣施工段中某接頭處的標石序號。橫線下方為包括普通標石數量在內的標石序號。2、如果三種光纜長度不一致,將會出現接頭標石橫線下方的編號相同,而橫線上方的編號不一致的情況如圖二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40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4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