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公司危害辯識風險評價與控制制度附表.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5728
2024-09-07
10頁
34.48KB
1、施工公司危害辯識、風險評價與控制制度附表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目的為了規范工區各部門和施工隊在生產建設過程中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提供途徑和方法,特制定本制度。 2.范圍 2.1本制度適用于工區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涉及所有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的活動與過程。 2.2按照xx省公路建設工區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方案安全管理辦法(試行),對工區生產經營過程中涉及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進行專項的安全監控。 2.3按照交通運輸部關于開展公路橋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試行工作的通2、知(交質監發217號)規定,對達到風險評估范圍的公路橋梁和隧道工程進行施工安全評估工作,增強安全風險意識,改進施工措施,規范預案預警預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風險,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 3.安全領導小組為本項工作的主控部門,負責本制度的編制、修訂并予監督實施。 4.術語 4.1危險源可能導致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 4.2危險源辨識識別危險源的存在并確定其特性的過程。 4.3風險某一特定危險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組合。 4.4風險評價評價風險的大小及確定風險是否可容許的全過程。 4.5可容許風險根據組織的法律義務和安全生產方針,已降至可接受程度的風險。 5.3、危險源辨識的方法:工區危險源辨識方法包括:現場觀察法和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 5.1現場觀察法:亦稱經驗判斷法,是指危險源的辨識人通過對工作環境的現場觀察,就其間是否存在危險源做出判斷的方法。 5.2安全檢查表法:亦稱SCL法,是指危險源的辨識人運用已編制好的安全檢查表對某一工作環境內的作業活動進行安全檢查,以辨識其間是否存在危險源的方法。安全檢查表一般由的安全管理科組織相關專業人員、管理者、操作人員共同編制,作為各有關部門進行危險源辨識的依據。 5.3各單位、部門在危險源辨識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辨識空間內常規和非常規的活動,所有進入作業現場人員的活動,作業現場內所有的設施,危險情況發生的時態、4、狀態、類型;以及危險源的分布,傷害方式和途徑。 5.4組織風險評價 安全管理科負責其職責范圍內的風險評價。風險評價的過程安全管理科組織相關專業人員組成風險評價小組。風險評價小組應針對危險源清單中的每一危險因素逐一做出危險程度評價。風險評價小組應將風險評價的結果填入風險評價表中。工區風險評價采用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 把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作為L,把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作為E,把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作為C,根據不同情況和可能性賦予不同分值,將L、E、C分數值相乘,得出之積為D,再根據D的分數不同確定不同的風險等級。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準則如下表: 發生事故可能性(L)分數值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分數值事故5、發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能預料0.5很不可能,可以設想6相當可能0.2極不可能3可能,但不經常0.1實際不可能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E)分數值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分數值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10連續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6每天工作時間暴露1每年幾次暴露3每周一次暴露0.5非常罕見的暴露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C)分數值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分數值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100大災難,多人死亡7嚴重,重傷40災難,有人死亡3重大,致殘15非常嚴重,有人受傷1引人注目,需要救護在評價風險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在假定控制計劃或現行控制措施一旦失敗后所造成的結果。確定風險分級。風險評價小組負責確6、定風險分級。確定風險分級的過程:安全領導小組根據風險評價的結果和風險等級劃分標準確定風險分級。風險等級劃分準則 工區依據作業危險性評價的結果將風險劃分為5級:劃分標準如下表所示:風險級別D分數值危險程度一級320極其危險、不能作業判定重大風險因素各單位風險評價小組負責判定重大風險因素。 判定重大風險因素的過程。各單位風險評價小組依據風險分級的結果和重大風險因素判定準則,判定重大風險因素。重大風險因素判定準則:風險因素的風險級別為4級以上時,該風險因素為重大風險因素。單位負責人認為的風險因素。本年度發生傷亡事故的風險因素。 5.5風險控制的原則風險控制原則是指風險控制的主導思想如下表所示:風險級7、別風險程度控制原則一級可忽略的無需采取措施,且不必保持記錄二級可容許的不需另外的控制措施,需要監測來確保控制措施得以維持三級中度的努力降低風險四級重大的緊急行動降低風險五級不可容許的只有當風險已降低時,才能開始或繼續工作。為降低風險不限成本。即使以無限資源投入亦不能降低風險,必須禁止工作。 5.6風險控制的途徑 風險控制途徑是指風險控制措施選擇的順序如下圖所示控制措施選用順序風險程度人員防范個體防護管理控制措施工程技術控制措施將危害與人員隔離改用低危害性物質防止使用危害性物質 降低風險消除風險 5.7風險控制的措施 風險控制的措施是指消除風險的方法與手段分為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兩類,包括針對具體8、重大風險因素采取:A、制定管理方案 B、編制運行制度 C、編制操作規程 D、強化現場監管 E、做好應急準備 F、保持現有措施 5.8更新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相關信息動態更新 當有新的安全生產法規頒布,以及對安全生產有影響的設備更新、工藝過程變化等情況發生時,安全領導小組應立即組織相關部門對危險源進行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信息進行更新。 6.運行記錄 6.1危險源清單 6.2風險評價表 6.3重大風險因素清單 6.4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危險源清單序號作業活動危險源狀態可能導致的事故涉及的相關方控制部門現行控制措施風險評價表序號作業活動危險源狀態可能導致的事故涉及的相關方控制部門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風險級別LECD重大風險因素清單序號作業活動重大危險源狀態可能導致的事故涉及的相關方控制部門風險控制計劃崗位安全風險告知卡崗位名稱主要事故類型類別危險、危害因素可能的事故及嚴重性防范或應急處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