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電器公司行政費用控制與考核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6127
2024-09-07
7頁
28.14KB
1、家用電器公司行政費用控制與考核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行政費用的控制與考核制度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降低公司的行政辦公成本,加強行政費用的控制與監督,恪守行政費用預算與日常操作的原則,保證行政費用預算與監控體系的正常運行,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條 此制度在原有財務費用預算體系內,以行政費用預算與日常操作中的原則及方法為依據。同時各分公司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制作與本制度相切合的行政費用控制與考核細則。第三條 公司行政費用的監控主體為行政管理中心,各分公司行政部門為分支,分公司所屬門店為主要服務對象。各2、級費用主體都是行政費用管理的責任承擔者,堅持獎懲分明的原則,全程貫徹責、權、利三者相結合的標準,在最大程度上節約辦公成本,做到行政費用比率和比重最優化。第二章 行政費用監控的原則和方式第一條 行政費用狀態的良好在于費用比重與比率的最優化,而不是行政費用的絕對值。費用比重與比率反應了一個分公司或者門店辦公費用輸出與利益輸入的對比關系,從一個側面反應了分公司或者門店的效率與效益。第二條 行政費用的目的是相對最少的支出產生相對最大的產出,故行政費用不能僅從數據、表格等書面進行分析與控制。歸根結底還是要從行政費用項目的特點、發生規律、外部影響等各方面進行前期的考慮和后期的改進,重點是后期的改進。從手段3、方法、思路等方面對一個個項目做具體操作,提出可行性意見,然后快速進行調整和改進,分階段的對行政費用進行優化。門店分公司第三條 行政費用的操作不是一個靜態的過程,而是要在中心、分公司、部門與門店之間進行不斷的互動。培訓、指導、反饋、分析、控制、調整六個項目要在費用主體間進行持續不斷的進行,最終形成三個層次:(如圖)行政管理中心門店分公司門店門店分公司(1) 行政管理中心對各分公司進行培訓和不斷的指導,各分公司及時反饋信息,兩個主體之間對費用進行分析并提出控制建議,最后進行調整和修正行政費用項目。(2) 分公司對門店的有關人員進行培訓和不斷的指導,所屬門店及時反饋信息,兩者進行分析并提出控制建議4、,最后協調有關部門進行修正和改進,促進門店費用體系的優化。(3) 分公司之間進行行政辦公費用的討論和學習,互相借鑒經驗,吸取教訓,揚長補短,共同進步。(4) 分公司所屬門店之間也要及時溝通和聯系,共同探討行政辦公費用的優劣,提出改良和改進方法。第四條 中心與分公司相關人員在行政費用操作過程中,應立足于行政費用體系的建立,原則和方法的改進,在操作過程中以建立一種規則和秩序為最終目的,而不應局限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要努力使費用體系從人治轉變到“法”治。第五條 控制與監督方式:(1) 每年年底各分公司行政部向行政管理中心上報分公司行政費用預算報表和年終總結,并針對費用項目進行簡要說明,同時附報分公司5、來年行政費用體系規劃,寫明改良建議和計劃安排。(2) 每月18號前分公司向行政管理中心上報上月預算與實際差異分析表,針對具體項目和門店進行說明(分公司所屬門店由分公司自行要求),對于原則與方法上發生的差異,附上改良建議或者計劃。每個季度季末做行政費用總結,包括費用差異分析,行政費用改良情況及效果,下季度費用規劃。(3) 由行政管理中心對分公司相關人員進行行政費用體系的培訓,并積極促進各分公司之間的交流,對全公司整個行政費用體系進行修正和改良。(4) 在整個行政費用監控體系的運行和完善過程中,中心、分公司及門店隨時可以對行政費用體系提出疑義和批評,要求對應部門出示修改日程進度表。第三章 行政費用6、體系內的獎懲規范第一條 此獎懲規范在行政費用體系內有效,超出此范圍則無效力,由行政管理中心、各分公司監督執行。所有獎懲流程按照公司日常獎懲流程進行,在公司整個獎懲框架內,任何與之沖突的條款視為無效。第二條 嘉獎規范:(1) 連續3個月預算差異分析總體差異在10以內,嘉獎200元;連續6個月預算差異分析總體差異在10以內,嘉獎400,全公司范圍內公告表揚。連續12個月預算差異分析總體差異在10以內,獎勵1000元,全公司范圍內表揚,并建議給予相關人員提升和培訓的機會。此項獎勵為全年年底統一確定,遵從獎不重復的原則。(2) 連續6個月,按時將所需報表及相關文檔上報行政管理中心,并無過錯,給予相關人7、員100元獎勵,在分公司范圍內通報表揚。(3) 在季度上報的總結中,對分公司行政費用的分析和行政費用體系的改進建議能夠清晰的進行論述并已經改良,給予相關人員200元獎勵。(4) 在中心與分公司、分公司與分公司之間的交流和學習過程中,確實能將好的經驗傳播給其他分公司并在實踐中產生實效,給予相關人員500元獎勵。(5) 在各費用主體(包括門店)的培訓、指導和反饋過程中,效果得到大家的肯定,問題能夠及時發現并且解決,給予相關人員200元獎勵。(6) 對整個行政費用體系的運行和改良有突出性貢獻者,給予相關人員100元-2000元獎勵。第三條 處罰規范:(1) 對于每月不按時上報所需差異報表及相關文檔,8、給予對應分公司相關操作人員口頭警告。連續兩個月不按時上交,給予對應分公司行政部經理100元行政處罰,并在分公司范圍內通報批評。(2) 對于上報的所需文檔經查明與事實相違背,并屬于主觀方面的原因,第一次給予行政部經理及相關操作人員行政處罰分別200元和100元;第二次出現同樣情況,給予行政部經理1000元的行政處罰并通報批評,同時建議對其降職或者開除。(3) 雖及時上報所需文檔,但是沒有針對關鍵差異和問題進行分析,或者分析不明確,給予行政部經理及相關操作人員行政處罰分別100元和50元。如同樣的情況發生第二次,給予行政部經理1000元的行政處罰,并在全公司范圍內進行通報批評。(4) 在整個行政費9、用監控體系內,各主體應加強交流溝通,并享受建議、咨詢、培訓與接受等權利和義務。如費用主體在其他主體的要求下不行使自己的義務,給予行政處罰200元,并通報批評。例如門店有關人員在費用方面的失職是在分公司行政部門在對方要求的情況下沒有對其進行相關培訓、指導和交流,所產生的損失和行政處罰,由分公司行政部承擔處罰的90,并給予相關人員200元行政處罰,并通報批評。(5) 任何對行政費用監控體系產生危害的的行為和措施,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和賠償,處罰金額在100-1000內,情節嚴重者責令離職。第四章 附則第一條 本制度在費用管理制度的框架內,由行政管理中心組織起草并制作修訂,最終解釋權歸行政管理中心。第二條 本制度試行6個月,如無另外通知,自動轉為正式制度。第三條 本制度從xx年二月一日起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