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事故報告調查和處理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7224
2024-09-07
5頁
33.04KB
1、公司事故報告、調查和處理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目的為嚴格事故管理,及時報告、統計,調查和處理事故,積極采取預防措施, 防止事故發生,特制定本規定。2、本規定依據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 查處理條例等國家、地方政府有關規定、標準、制度,結合公司特點而制定。3、事故的報告、統計,調查和處理工作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4、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總經理報告;總經理接到報告后, 應當于1小時內向區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情況緊急時,事故現 2、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區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5、報告事故應當包括下列內容:1)事故發生單位概況;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3)事故的簡要經過;4)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 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5)已經采取的措施;6)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事故報告后出現新情況的,應當及時補報。6、總經理接事故報告后,應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 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7、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應迅速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積極搶救,妥善處理,以 防止事故的蔓延擴大。發生重大事故時,企業負責人應直接指揮,安全技術、設 備動力、3、生產等部門應協助做好現場搶救和警戒工作,保護事故現場。發生有人 員傷亡或中毒的事故,應在保護好事故現場的同時,迅速搶救受傷或中毒人員。 對有害物大量外泄的事故或火災事故現場,必須設警戒線,搶救人員應佩戴好防 護器具,對中毒、燒傷、燙傷等人員應及時進行搶救處理。8、事故發生后,有關單位和人員應當妥善保護事故現場以及相關證據,任何單 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事故現場、毀滅相關證據。9、未造成人員傷亡的一般事故,人民政府如果委托本單位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 調查,由企業負責人或其指定人員組織生產、技術、安全等有關人員以及工會成 員參加的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10、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1)具有事故調查4、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專長;2)與所發生事故沒有直接利害關系。11、事故調查組的職責:1)查明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及直接經濟損失;2)認定事故的性質和事故責任;3)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4)總結事故教訓,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5)提交事故調查報告。12、事故調查組有權向發生事故的單位、部門和有關人員了解有關情況和索取有 關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事故分析應包括整理分析有關證據、資料, 確定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確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分析事故 責任。13、事故處理要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沒有查清楚不放過;事故 責任者沒有受到處理不放過;職工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沒有落實 不放過。14、在事故調查處理過程中應提出預防措施,包括工程技術措施、培訓教育措施 和管理措施。15、事故調查組成員在完成事故調查后應編制事故調查報告,內容包括:1)事故發生單位概況;2)事故發生經過和事故救援情況;3)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4)事故發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質;5)事故責任的認定以及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16、事故調查結束后由安全科建立事故臺帳,內容包括事故時間、事故類別、上 網人數、損失、事故經過、救援過程、事故教訓、“四不放過”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