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倉庫防火安全及應急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7977
2024-09-07
5頁
31.54KB
1、公司倉庫防火安全及應急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 目的:加強倉庫物質安全防火管理工作,確保庫存物品、物質及人員的安全。2 適用范圍本規定適用于電纜庫、五金庫、備件庫、勞保和雜品庫及氧氣乙炔庫房(包括臨時存放點)倉庫的管理。所屬各維保、檢修班組可依據本規定,結合實際制定具體的規定。3 庫管人員的要求及責任人:庫房班長負責組織庫管員、學習、熟悉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遵守國家法令,執行上級部門有關安全工作的規章制度。材料員負責對采購進庫的安全設施和防護物品,應認真核查是否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庫管人員負責對安全2、設施和安全防護物品入庫、登記入冊,登記時要寫明廠家,質保數據和合格證號碼,以防偽劣產品入庫。出庫時應按項目經理批準種類發貨,不能混淆和搞錯,防止因發貨錯誤而發生事故。對安全設施和安全防護物品應妥善保管,防止霉變與損壞,影響使用功能,并報上級處理4 管理規定3.1基地倉庫、冷軋維檢四樓庫房,應設專(兼)職倉庫保管員,負責庫房的日 常管理。3.2所有物料,無論是新購入、領用、領后收回,必須履行驗收入庫登記手續。3.3庫房應通風,照明良好,門窗完好,不漏雨。3.4庫房應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無關人員不得隨意出入。庫管人員離開時必須隨時鎖門。3.5庫房內禁止吸煙,動用明火必須經分管安全的劉經理批準,并3、執行動火管理規定。3.6庫房應配置滅火器材,消防器材應當設置在明顯和便于取用的地點,周圍不準堆放物品和雜物。庫管人員應會熟練使用。3.7庫房內敷設的配電線路,需穿金屬管或用非燃硬塑料管保護。應當在庫房外單獨安裝開關箱,保管人員離庫時,必須拉閘斷電;禁止使用不合規格的保險裝置。3.8庫房內不準人員住宿、休息,不準使用電爐、電烙鐵、電熨斗等電熱器具和電視機、電冰箱等家用電器。3.9物料的存放3.9.1物品應分類存放,置放有序。應保持一定的通道(垛與垛間距不小于1米,垛與墻間距不小于0.5米,垛與梁、柱間距不小于0.3米,主要通道的寬度不小于2米)。3.9.2庫管員應根據物料說明書的要求,采取適當的4、保存措施,確保物料存儲環境(如溫度、濕度等)符合規定。3.9.3易燃、易爆、易腐蝕等化學危險品應單獨設庫,確無條件時,也必須隔離單獨存放,并做好專門的標識,在醒目處標明儲存物品的名稱、性質和應急處置方法。3.9.4易燃、易爆、易腐蝕等化學危險品的包裝容器應當牢固、密封,發現破損、殘缺,變形和物品變質、分解等情況時,應當及時進行安全處理,嚴防跑、冒、滴、漏。3.10要嚴格控制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學用品和化工用品的發放,需要領用時必須經有關領導同意。3.11庫房人員應定期檢查庫存物資狀況,倉庫管理單位(部門)應定期組織盤點。3.12倉庫管理單位(部門)應把庫房作為日常安全巡邏、例行安全檢查的重點,5、及時發現、處置安全隱患,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 5、應急聯絡 6、應急物質:1、滅火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2、簡易滅火工具:沙箱、鐵鍬、消防桶3、應急車輛: 7、庫房人員結構材料員: 庫房班長: 庫房管理員: 應急指揮組成員聯系電話 一、基地庫房或冷軋維檢庫房內發生設備事故、火險事故、人員傷害事故,當事人或發現人應迅速報告班長或分公司1、分公司經理或書記接到報警后,應迅速趕赴現場,立即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各成員。并根據應急事件種類、嚴重程度、本單位能否控制初期事件等考慮因素,決定是否啟動廠級應急救援預案。如果應急事件不足以啟動廠級應急預案,則組織現場人員按本預案要求,采取有效應急措施6、實施救援,如果險情排除,則恢復正常狀態。如果險情未能排除,則啟動廠級應急預案,并迅速向廠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報警。2、指揮程序 應急事件發生初期,當班班長負責指揮應急事件的處理工作,當經理或書記到達現場后,匯報現場情況,配合上一級指揮,并聽從上一級指揮調度。指揮的步驟內容有: (1)迅速查清事故發生的位置、環境、規模及可能產生的危害。 (2)及時制定控制解決方案。 (3)保護或設置好避災通道,撤離災區人員。(4)保護好現場,為開展事故調查做好準備。二、采取有效應急措施實施救援行動:、電氣設備檢修事故應急措施 1、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應急處理措施 發生電氣設備事故,不論在高、低壓電氣設備上工作,均7、應停電進行。不能停電的低壓作業,必須落實安全措施并設專人監護,方可帶電工作。工作時必須兩人以上。2、電氣裝置如遇跳閘時,應與快速查明原因,在故障沒有排除時不得強行合閘。3、電氣設備發生火災時要立即切斷電源,并使用四氯化碳或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在沒有切斷電源時嚴禁用水滅火。4、斷開現場電源要有一個明顯易見的斷開點,并仔細檢查有無其他電源突然串到工作設備上的可能,確認后方可工作。5、送電前注意事項:(1)清理現場。(2)檢查工作質量、測量絕緣1000伏以下線路和設備,用500伏搖表,絕緣電阻值不得小于0.5M歐姆。(3)工作人員退出現場。(4)經聯系確認后,可以送電。6、手持電動工具的外殼須接地與8、電源連接使用絕緣橡膠軟線,接頭處應牢固,防止軟線磨破造成接地。7、不準擅自更換、加大熔斷器上的保險絲或用鐵、銅、鋁等線代替,不準擅自改動繼電保護裝置,如改動應立即復原。8、人員緊急疏散、撤離(1)事故現場人員按演練方向逃生,疏散撤離現場。 (2)非事故現場人員按演練疏散方向撤離現場。 、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應急措施 1、打120急救的同時:(1)采取“先救人,后救物;先救重傷,后救輕傷”的原則,實施受傷人員救護;(2)按受傷人員受傷特點,分類選擇相應專業醫院;(3)將相應專業醫院救治能力、地址、聯系電話列舉出來。(4)在專業醫院救治能力相當的時候,遵循就近就醫的原則。 2、休克時采用人工呼吸:(口9、對口呼吸)(1)用按于前之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人的鼻翼下端; (2)搶救者深吸一口氣后,張開口貼緊病人的嘴,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 (3)深而快地向病人口內用力吹氣,直至病人胸部向上抬起為止; (4)一次吹氣完畢后,立即與病人口部脫離,輕輕抬起頭部,面向病人胸部,吸入新鮮空氣,以便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時使病人的口張開,捏鼻的手也應放松,以便病人從鼻孔通氣,觀察病人胸廓向下恢復,并有氣流從病人口內排出。 (5)吹氣頻率:12-20次/分,單人操作心臟按壓15次吹氣2次(15:2)雙人操作要5:1進行,吹氣時應停止胸外按壓。 (6)吹氣量:一般正常人的潮氣量500-600ml公認800-1200ml/10、次。 3、心跳微弱時采用胸外心臟擠壓法: (1)按壓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處的正中線上或劍上2.5-5cm處。 (2)按壓方法: 1、搶救者一手的掌根部緊放在按壓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兩手平行重疊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脫離胸壁。2、搶救者雙臂應繃直,雙肩中點垂直于按壓部位,利用上半身體垂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壓,使胸骨下陷4-5cm;3、按壓應平穩,有規律地進行,不能間斷,放松時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離開胸骨定位點4、按壓頻率:國際常用的頻率60-70次/分 按壓停歇時間一般不要超過10秒,以免干擾復蘇成功。 按壓有效指標:受傷者指甲及皮膚等色澤再度轉紅; 擴大的瞳孔再度縮小;11、 出現自主呼吸;神志逐漸恢復,可有眼球活動,待救護車到達時配合醫護人員搶救傷者。火災事故應急措施 1、報警程序:發生火災時,現場人員應馬上組織疏散離開現場,立即報警撥打,班長立即組織班組人員就近查找滅火器具對現場進行撲救。同時,派出人員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導消防車輛。2、組織實施:班長迅速組織人員逃生,原則是“先救人,后救物”。參加人員:在消防車到來之前,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均有義務參加撲救。 消防車到來之后,要配合消防專業人員撲救或做好輔助工作。無關人員要遠離火災地的道路,以便于消防車輛駛入。使用器具:滅火器、水桶、消防水帶等。滅火器使用方法:1).適用范圍 適用于易燃、可燃液體、氣體及帶電設12、備的初起火災,不能撲救金屬燃燒的火災. 2).使用方法 滅火時拔出保險銷,用力壓把,在距火點5米左右,向火點噴射。要對準火焰根部掃射。在撲救流淌液體火災時,應對準火焰根部,由近而遠,并左右掃射至撲滅。如撲滅容器內火災,應對準火焰根部左右搖動掃射,使干粉覆干整個容器開口表面;當火焰被趕出容器時,應繼續噴射,直至全部撲滅。在撲救容器內火災時,防止噴射造成液體外溢后火勢蔓延。如燃燒時間長,容器壁溫度高,火被撲滅后很容易死灰復燃,如與泡沫類滅火器使用,則滅火效果更佳。3、撲救方法:撲救固體物品火災,如機器設備,木椅等,可使用各類滅火器具。撲救液體物品火災,如液壓油,柴油等,只能使用滅火器、沙土、浸濕的13、棉被等,絕對不能用水撲救。如系電氣設備系統引發的火災,應當先切斷電源,而后組織撲救。切斷電源前,不得使用水等導電性物質滅火。4、注意事項: 火災事故首要的一條是保護人員安全,撲救要在確保人員不受傷害的前提下進行。 火災第一發現人應判斷原因,立即切斷電源。 火災發生后應掌握的原則是邊救火,邊報警。5、燒傷的應急處理:火災事故發生后,如多人燒傷,應區別輕重緩急。燒傷時,燒傷部位將其進行冷水沖洗,燒著衣服時,立即澆水滅火,并慢慢剪開或脫去沒有燒壞的部分,注意避免碰傷燒傷面。嚴禁奔跑呼叫或用雙手撲打火煙,以免引起呼吸道和雙手燒傷。如傷員口渴,可飲鹽開水,不可喝生水或過多喝開水。為了防止發生疼痛和損傷細胞,受傷后采用迅速冷卻的方法,在6小時內有較好的效果。對不便洗滌冷卻的臉及身軀等部位,可用經自來水潤濕的23條毛巾,把它敷于燒傷面上。要注意經常移動毛巾,以防同一部位過冷。若患者口腔疼痛時,可給其含冰塊或涼水,經初救后,速送附近醫院。嚴重燒傷時,應用清潔的毛巾或被單蓋上燒傷面,邊冷卻,邊送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