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及流程.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8046
2024-09-07
9頁
194.35KB
1、公司安全風險、 隱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及流程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雙控體系管理制度第一條為確保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以下簡稱“雙控體系”)前期順利推進、后期雙控體系的正常運行,提高雙控體系的針對性、實用性及可操作性,強化安全發展理念,創新安全監管模式,不斷加強和改進安全生產工作,進一步加強我公司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把風險預控放在隱患排查治理前面,把隱患排查治理放在事故前面,預防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結合我公司安全生產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各部門、各車2、間。第二章風險辨識流程及規范第三條術語及定義、縮略語1.風險:風險是指生產安全事故或健康損害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組合。風險有兩個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嚴重性。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發生的概率。嚴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發生后,將造成的人員傷害和經濟損失的嚴重程度。即風險=可能性嚴重性。2.危險源:是指可能導致人身傷害和(或)健康損害和(或)財產損失的根源、狀態或行為,或它們的組合。其中: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產生、釋放能量的物理實體。如起重設備、電氣設備、壓力容器等等。行為,是指決策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從業人員的決策行為、管理行為以及作業行為。狀態,是指物的狀態和環境的狀態等。3.風險點是指3、伴隨風險的部位、設施、場所和區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設施、場所和區域實施的伴隨風險的作業過程,或以上兩者的組合,風險點有時亦稱為風險源。4.風險辨識是識別企業整個范圍內所有存在的風險并確定其特性的過程,風險管控流程見圖1。圖1 風險管控流程第四條安全風險辨識范圍公司南廠、北廠所有區域,包括所有系統及生產經營活動的區域和地點。遵循大小適中、便于分類、功能獨立、易于管理、范圍清晰的原則,組織對生產全過程進行風險點排查,形成風險點名稱、所在位置、可能導致事故類型、風險等級等內容的基本信息。第五條安全風險辨識方法風險評價是對危險源導致的風險進行分析評估、對現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慮以及對風險是否可接受4、予以確定的過程。常用的風險評價方法: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LEC 法)、風險矩陣法(LS)。1.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 LEC )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用于系統風險有關的三種因素指標值的乘積來評價操作人員傷亡風險大小。三種因素分別是:L(事故發生的可能性)、E(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和C(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給三種因素的不同等級分別確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個分值的乘積D(危險性)來評價作業條件危險性的大小,即:D=LEC。D 值越大,說明該系統危險性大。根據以往經驗和估計,分別對這三個方面劃分不同的等級,并賦值,詳見表1、表2、表3、表4。表1 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L)分值分5、數值事故發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預料6相當可能3可能,但不經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設想0.2極為不可能0.1實際不可能表2 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E)分值分數值暴露于風險環境的頻繁程度6連續暴露3每天工作時間2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1每年幾次暴露0.5非常罕見地暴露表3 事件發生的后果(C)的分值確定分數值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10010人以上死亡或50人以上重傷或直接經濟損失5000萬元以上403-9人死亡或10-49人重傷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5000萬元151-2人死亡或10人以下重傷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下7傷殘(嚴重、重傷、或造成一定財產損失)3重傷(6、致殘、或造成較小財產損失)1輕傷(需要救護、或造成很小財產損失)表4 風險等級評定標準(D)分數值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預警顏色D160重大風險70D160較大風險30D70一般風險D30低風險第六條安全風險分級按照風險辨識方法對危險源所伴隨的風險進行定性、定量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劃分等級;安全風險等級從高到低劃分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和低風險,分別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表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由公司進行監管,風險點所在的車間總體管控,班組或崗位負責責任范圍內的風險管控,一般風險由車間直接監管,班組和崗位負責管控,低風險由班組或崗位管控或因風險較可直接忽略。第七條安全風險數據庫依據安全風7、險類別和等級建立安全風險數據庫,繪制“紅橙黃藍”四色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風險點的定級按照風險點各危險源評價做出的最高風險級別作為該風險點的級別,分別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和低風險。第八條安全風險管控措施根據風險的分級,風險越大,管控級別越高;上級負責管控的風險,下級必須管控。風險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培訓教育措施、個體防護措施、應急處置措施等。第九條專項辨識評估1.年度風險辨識評估每年由總經理親自組織,制定年度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工作方案,抽調各部門、車間技術人員,重點圍繞生產設備、特種設備、危險化學品(二氯甲烷、白油等)及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8、缺陷等要素,結合我公司生產系統、設備設施、作業場所等部位和環節,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并對辨識出的各類安全風險進行分類梳理,綜合考慮作業場所、受威脅人數、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誘導性原因、致害物、傷害方式等,通過對系統的分析、危險源的調查、危險區域的界定、存在條件及觸發因素的分析、潛在危險性分析,確定安全風險類別。2.新水平、新采(盤)區、新工作面設計前,由總工程師組織相關業務部門,重點對地質條件和隱蔽致災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一次專項辨識,辨識評估結果用于完善設計方案,指導生產工藝選擇、生產系統布置、設備選型、勞動組織確定等。3.在生產系統、生產工藝、主要設施設備、隱蔽致災9、因素等發生重大變化時,由各分管副礦長和總工程師組織相關業務部門、車間,重點對作業環境、生產過程、隱蔽災害因素和設施設備運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一次專項評估,辨識評估結果用于指導重新編制或修訂完善作業規程、操作規程。4.啟封火區、排放瓦斯及石門揭煤等高危作業實施前,新技術、新材料試驗或推廣新應用前的風險辨識,由總工程師及各分管副礦長組織相關業務部門、車間,重點對作業環境、工程技術、設備設施、現場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一次專項評估,辨識評估結果作為安全技術措施編制依據。5.本公司發生死亡事故或設險事故、出現重大事故隱患或所在省份發生重特大事故后,由總經理組織分管負責人和業務部門開展一次針10、對性的專項辨識。第三章風險分級管控第十條 根據安全風險評估,重大風險、較大風險由公司進行監管,風險點所在的部門(設備部、生產部)總體管控,班組或崗位負責責任范圍內的風險管控,一般風險由車間直接監管,班組和崗位負責管控,低風險由班組或崗位管控或因風險較小可直接忽略,逐級分解落實到每級崗位和管理、作業員工身上,確保每一項風險都有人管理,有人監控,有人負責。第十一條由總經理親自組織實施,針對重大安全風險等級,按照采取消除、替代、轉移、隔離、行政管理、個人防護的順序制定管控措施和工作方案,人員、資金要有保障,并在劃定的重大安全風險區域設定作業人數上限。第十二條由總經理牽頭組織召開專題會,每月對評估出的11、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和管控效果進行檢查分析,識別安全風險辨識結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區,針對管控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調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結合年度和專項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結果,布置下一月度安全風險管控重點。第十三條由分管副總經理牽頭組織召開專題會,每月各專業系統針對本系統存在的每一項安全風險,從制度、管理、措施、裝備、應急、責任、考核等方面逐一落實管控措施,組織對月度安全風險重點管控區域措施實施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分析,落實管控措施是否符合現場實際,不斷完善改進管控措施。第十四條由安全副總經理牽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辦公室負責嚴格對照每一項安全風險的管控措施,抓好日常監督檢查,確保管控措施12、嚴格落實到位。第十五條 公司領導下井帶班上崗過程中,要嚴格監督檢查各區域、作業點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第十六條 各業務部門要突出管控重點,對重大危險源和存在高安全風險的生產系統、生產區域、崗位實行重點管控,有針對性地開展監督檢查等日常管控工作。第十七條 實時動態調整,高度關注生產狀況和危險源變化后的風險狀況,動態評估、調整風險等級和管控措施,實時分析風險的管控能力變化情況,準確掌握實際存在的風險狀況等級,并隨著風險變化而隨時升降等級,防止出現評級“終身制”,確保安全風險始終處于受控范圍內。第四章 安全風險公告警示第十八條 完善安全風險公告制度,全公司要在井口或存在高安13、全風險區域的顯著位置,公告存在的高安全風險、管控責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第十九條 各業務部門、工區要積極探索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實現對安全風險的記錄、跟蹤、統計、監測和預警等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加強信息共享和協調聯動,由EHS部及時將安全風險區域的有關信息及應急處置措施告知受風險危害的相鄰作業區域車間、班組、崗位。第五章 隱患排查治理第二十條公司領導、副總師、各部門、車間、班組或崗位按照制定好的風險防控清單進行日常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對排查發現的隱患信息及時上報系統。第二十一條隱患填報檢查人員按照風險防控清單填報日常排查的隱患信息,檢查結果合格的業務直接進行歸檔處理,不合格業務進入隱患整改階段。第14、二十二條隱患整改安全隱患整改責任人接收查看隱患信息,并按照整改要求對隱患進行整改,填寫隱患整改情況。第二十三條隱患復查企業安全檢查人員收到隱患整改完成消息后,對隱患的整改情況進行復查,填寫隱患復查情況,復查合格的一般隱患進行歸檔處理,復查不合格的隱患進行再次整改,直到復查合格為止;復查合格的重大隱患進入申請驗收階段。第二十四條申請驗收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對復查合格的重大隱患向安全生產監管部門提交驗收申請。第二十五條組織驗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重大隱患進行驗收,登記驗收結果,驗收符合要求的重大隱患進行歸檔處理,驗收不符合要求的重大隱患再次進行隱患整改,直至驗收符合要求為止。第二十六條隱患歸檔對安全15、隱患進行歸檔備案處理。圖2 隱患排查治理流程圖第二十七條 對風險辨識評估負責人員的考核1.每年未組織開展風險辨識工作的,考核分管領導1000元,考核主要負責人500元,考核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200元,考核相關技術人員200元。2.在生產系統、生產工藝、主要設施設備、隱蔽致災因素等發生重大變化時,未開展專項辨識評估的,考核分管領導1000元,考核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500元,考核相關技術人員200元。第二十八條 對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考核1.對未按風險管控清單頻次檢查的,考核分管領導500元/次,考核責任部門負責人200元/次。2.系統負責人未及時下發隱患整改通知單的,考核系統負責人200元/次。3.隱患責任部門未及時整改的,考核責任單位500元/次,考核負責人200元/次。4.對整改隱患的及時銷號的,考核分管領導500元/次,考核相關部門負責人200元/次,考核系統負責人200元/次。第七章附則第二十九條本辦法至下發之日起開始執行。第三十條本辦法由EHS部負責制定、修改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