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有限公司防止誤操作事故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8240
2024-09-07
19頁
68.50KB
1、發電有限公司防止誤操作事故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XX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防止誤操作事故管理制度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加強運行操作標準化、規范化管理,防止誤操作,保障人身、電網和設備的安全,在執行國家行業標準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的基礎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于XX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生產管理。第二章 定義第三條 惡性誤操作是指誤分、誤合斷路器,帶負荷誤拉(合)隔離開關,帶電掛(合)接地線(接地刀閘),帶接地(接地刀閘)合斷路器(隔離開關),誤入帶電間隔,非同期并列。第四條 一般誤操作(一)2、是誤(漏)接合斷路器(開關)、下達錯誤調度命令、錯誤安排運行方式、錯誤下達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定值或錯誤下達其投、切除命令。(二)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包括熱控保護、自動裝置)的誤整定、誤(漏)接線、誤(漏)投或誤切除(包括壓板),人員誤動、誤碰設備;(三)熱機誤操作:誤(漏)開關閥門(擋板)、誤(漏)啟(投)停輔機設備和系統、誤拆運行中熱力系統閥門和誤切割熱力系統管道等。第五條 監控過失指人員未認真監視、控制、調整。第三章 電氣類誤操作的環節和分類第六條 在檢修、試驗、調試及對電氣設備檢查工作前,運行人員做安全措施時。第七條 在檢修、試驗、調試及對電氣設備檢查工作結束后,運行人員拆除安全3、措施,恢復設備運行或備用和恢復系統正常運行方式的過程中。第八條 在交接班時,運行員的頭腦中只想著下班,操作前組織無序,操作中的監護人和操作人注意力不集中。第九條 在廠用電和操作電源故障時的事故處理過程中,未判明運行方式和所要操作開關的狀態,就進行斷、合、拉操作。第十條 運行人員在測高壓電機絕緣時,未核對設備名稱及編號、開關實際狀態,未對測量對象驗電驗,誤對未停電設備測絕緣。第十一條 運行人員在執行電氣設備停電時,未核對設備名稱及編號、開關實際狀態,誤斷運行中開關,誤拉刀閘(誤將開關拉至試驗位置。第十二條 運行人員執行安全措施或拆除安全措施時,漏掛(合)或漏拆除(拉)接地線(接地刀閘)。第十三條4、 運行人員在做安全措施時,誤將電源測接地刀閘認為是負荷側接地刀閘。第十四條 運行人員在進行廠用電切換時,未弄清電源測是否是同一個電源,造成非同期。第十五條 運行人員在辦理許可開關高壓試驗工作之后,又許可開關跳合試驗工作。第十六條 運行人員在執行P.T停電時,未先取下欠壓保險,就直接拉高壓側刀閘或取下高壓保險。第十七條 運行人員在執行驗電操作時,未使用合格和相應電壓等級的驗電器。第十八條 運行人員執行操作任務時,監護人不認真履行監護職責,操作人不按操作票順序操作。第十九條 當在不同段上發生不同相別的接地故障時,運行人員按常規找接地的方式,誤將不同相別接地故障的兩段并列,造成相間短路。第二十條 值5、班負責人同時向操作人員下達停電、送電操作、不同段上的操作指令,易造成操作人員操作程序混亂,導致誤合誤拉。第二十一條 值班負責人在未查明設備運行參數發生異常的原因前,未經有批準權限的領導的批準,擅自下令解除發電機、主變壓器等主要設備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第二十二條 值班負責人在未查明開關合不上閘的原因前,擅自下令解除保護裝置進行強行合閘啟動設備。第二十三條 在執行同一項操作過程中發生被迫中斷操作后,又繼續操作時,易打亂已形成的操作程序,導致誤操作。第二十四條 在同一項操作告一段落后交給下一個班操作前,交班者未向接班者講清所完成的操作內容,接班者未檢查落實交班者的具體操作內容,就盲目安排和操作。第二6、十五條 在慌亂的事故處理過程中,盲目接受對事故前運行方式、事故起因,以及所進行的檢查和操作內容都不清楚的領導的命令。第二十六條 在執行發電機并列前的操作時,未認真檢查P.T高壓保險是否合格、接觸是否良好。第二十七條 運行人員在設備投入運行后,誤、漏投切繼電保護裝置壓板。第二十八條 運行人員未及時檢查發現操作保險熔斷,使設備無保護運行。第二十九條 檢修人員在同一未全部停電的高壓室(高壓電區域)工作時,尤其是在未停電的升壓站內工作時,使用鋼絲繩、用金屬材料搭設腳手架、使用金屬梯子等,觸及帶電設備。第三十條 檢修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特別是中途休息之后,誤入帶電間隔,誤攀誤登帶電設備,誤觸及帶電導體。第7、三十一條 檢修人員擅自擴大工作范圍,誤入無安全措施區域的帶電設備上工作。第三十二條 檢修人員無票或工作票許可手續未辦理,安全措施未全部執行前就進行工作,誤觸帶電設備。第三十三條 工作負責人未到現場,不清楚具體工作項目的工作人員就進行工作,誤觸帶電設備。第三十四條 檢修人員在不具備停電作業時,如在380V抽屜開關柜上檢查、檢修開關,其活動范圍超出相應電壓等級絕緣距離而被擊穿,或所使用的金屬工具、材料造成短路。第三十五條 檢修人員未認核對C.T極性或將C.T二次側開路,P.T二次側短路。第三十六條 對防誤裝置疏于管理,維護不到位,造成裝置不可靠,導致檢修和運行人員失去防誤裝置的概念,隨意強行解鎖和8、打開盤門。第三十七條 在懶惰思想的趨使下,約時停送電,或送電、啟動前不到現場檢查,尤其是預熱器等轉動機械和電除塵器送電、投運前不對現場進行檢查。第三十八條 調度中心或生產技術部下達的定值錯誤和屬繼電保護人員職責范圍內的定值計算錯誤。第三十九條 繼電保護人員未嚴格按調度中心或生產技術部下達的定值通知上的具體規定更改保護定值,造成定值更改錯誤。第四十條 繼電保護人員在繼電保護裝置檢修、消缺、定檢等過程中未嚴格執行措施票制度,造成漏接、錯接端子或端子松脫。第四十一條 繼電保護人員在檢查或試驗中,誤將出口端子短接,造成保護出口。第四十二條 繼電保護人員未嚴執行繼電保護校驗規程,使繼電保護裝置偏離正常運9、行特性,造成拒動或誤動。第四十三條 繼電保護或開關維護人員未及時消除開關跳閘回路不通的缺陷,造成設備故障時開關不能分閘。第四十四條 利用備用開關替代工作開關時,未校核備用開關的保護定值。第四十五條 室外繼電保護裝置防護措施不可靠,如P.T、C.T端子箱、瓦斯保護裝置、事故按鈕外罩等漏雨、受潮。第四十六條 電纜上所掛的標牌與實際設備不一致,造成檢修人員誤拆、誤觸帶電電纜。第四十七條 電焊工作業前先送電后接線二次或作業后未斷電就拆二次線。第四章 防止電氣誤操作的措施第四十八條 380V及以上開關柜,必須具備“五防”功能,即防止誤分、誤合斷路器,防止帶負荷拉、合刀閘,防止帶電掛接地線(或合接地刀閘)10、,防止帶接地線(接地刀閘)合斷路器或刀閘,防止誤入帶電間隔。第四十九條 加強管理,加強管理是整個過程,并不針對是一時一事,因此,首先應在制度上有保證。目前本企業除已有的“安規”、“運行規程”、“運行管理規定”、“反違章規定”和“千項操作無差錯競賽”制度之外,還需要制訂檢修規程、作業指導書、繼電保護措施票、各專業技術監督實施細則和防誤閉鎖裝置的管理規定。第五十條 加強作業項目和過程的組織。首先應組織有序,分工明確,作業人員掌握具體的工作內容、熟悉作業工序(操作程序)和安全注意事項。第五十一條 運行方面就是嚴格執行操作票制度,即操作前的組織、操作過程中嚴格監護和認真操作,關于不同類型的操作,應由什11、么人監護,在“運行管理規定”中已進行界定。第五十二條 操作過程中不準改變操作順序,當操作中發生疑問時,應立即停止操作,不允許隨意修改操作順序,不允許解除閉鎖裝置。第五十三條 當涉及需要變更運行方式的重大操作和執行事故搶修前的安全措施時,應由專責制定出具體安全措施,經副主任等審核后,再由值長負責組織落實,特殊情況由發電部主任負責組織落實。第五十四條 對于事故處理時的操作,組織上必須統一由值長或單元長指揮,統一發布操作指令;有關防止損壞設備的具體事項,已在“運行管理規定”中進行界定。第五十五條 檢修方面應建立完善地質量監督體系,加強作業過程安全監督和質量監督,杜絕作業過程中的不安全行為,盡力提高設12、備可靠性,避重復性地試驗,重復性操作。第五十六條 事故搶修時,由生產技術部主任負責組織和調度,技術專責負責作業過程監督,檢維修部做準備和具體作業;對于重大事故搶修工作,由總工或副總經理負責組織,副總負責作業過程監督,安臨部主任負責現場安全監督。第五十七條 加強“兩票三制”執行情況的管理與監督工作,具體工作由安監部負責組織落實。第五十八條 應對絕緣靴、絕緣手套、絕緣拉桿、驗電器、地線槍等安全用具進行定期耐壓試驗;安全員應不定期地對絕緣工具進行安全性檢查;運行人員在使用以上安全工器具前,應仔細檢查,發現缺陷應立即向安全員報告。第五十九條 應結合本企業實際,制訂防誤裝置的運行規程及檢修規程,加強防誤13、閉鎖裝置的運行、檢修維護管理,確保已裝設的防誤閉鎖裝置投入正常工作狀態。防誤閉鎖裝置不能隨意退出運行,解除防誤閉鎖裝置時,必須經總工程師批準,短時間退出防誤閉鎖裝置時,應經值長批準,并應按程序盡快投入運行。第六十條 建立完善的解閉鎖鑰匙的使用和保管制度。解閉鎖鑰匙應放在集控室電氣鑰匙柜內,按值交接,嚴禁外借和未經值長許可隨意使用;完善電氣運行人員使用解閉鎖鑰匙的登記制度。第六十一條 有關防誤閉鎖裝置的管理和維護,由生產技術部負責組織落實,檢維修部負責消缺,發電部負責檢查和驗收,安監部負監督。開關修后驗收時,應同時驗收防誤閉鎖裝置的可靠性,達不到要求不退票。第六十二條 電氣設備的操作和控制進入分14、散控制系統時,遠方、就地操作均應具備電氣閉鎖功能。第六十三條 斷路器或隔離開關閉鎖回路不能用重動繼電器,應直接用斷路器或隔離開關的輔助觸點;操作斷路器或隔離開關時,應以現場狀態為準。第六十四條 對已投產尚未設防誤閉鎖裝置的設備,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確保在1年內全部完成裝設工作。第六十五條 對新、擴建工程,防誤閉鎖裝置應與主設備同時投運。第六十六條 成套高壓開關柜五防功能應齊全,性能應良好。第六十七條 應配備充足的經過國家或相關部門質檢機構檢測合格的安全工作器具和安全防護用具。第六十八條 為防止誤登室外帶電設備,除嚴格執行監護制度外,在措施上應采用全封閉(包括網狀)的檢修臨時圍欄。第六十九條 15、380V抽屜開關名稱和編號應與抽屜架位的設備名稱、編號對應,未一一對應標明的由發電部組織清理和標明。在利用備用開關替代時,應及時標明與抽屜架位一致的名稱和編號。第七十條 電氣設備修后驗收工作,應執行新設備投產驗收程序和標準,盡量避免重復性的操作和試驗,減少運行操作次數。第七十一條 加強繼電保護定值的核算和定期校驗工作,明確具體的責任人,備有一定的綜合保護器備件。第七十二條 加強室外繼電保護裝置防護措施,如P.T、C.T端子箱、瓦斯保護裝置、事故按鈕等的防雨、防潮措施。第七十三條 加強保險(熔斷器)的管理。應將不同規格、用途、容量的保險分別放置。第七十四條 無論是運行還是檢修人員,嚴禁隨意移動臨16、時遮欄和拆除警告牌。第七十五條 由檢修部查清與實標設備不相對應的電纜牌號,并進行逐一更正。第七十六條 規范接地線的管理。除對接地線的拆裝進行嚴格登記外,發電部、物業公司、水庫管理所應制作專放接地線的箱柜,并將所有接地線對號入座。第七十七條 對于技改工程投產前的驗收,組織者必須按新設備投產的程序和要求組織逐項驗收工作。第五章 防止運行誤操作的措施第七十八條 提高安全生產責任心和安全意識,規范操作行為,嚴格按操作票執行程序操作。第七十九條 在執行某一段全部停電的安全措施前,必須認清電源側和負荷側接地刀閘。第八十條 在辦理一、二種電氣工作票時,必須認真執行辦理工作票的具體規定和程序,許可工作前,運行17、人員應會同工作負責人到現場,交待清安全措施和周圍設備的具體情況后,方可辦理工作票許可手續。第八十一條 電氣運行人員在操作中必須嚴格執行操作票制度,監護人不得做與本操作項目無關的事。第八十二條 在操作過程中發生被迫中斷操作后,在恢復操作前,值班負人應重新組織操作人員開操作預備會,強調必須注意的環節和事項。第八十三條 大型或復雜操作必須有專責在場進行監護,以減少出現差錯的機率,最大限度地保證安全操作。第八十四條 在執行復雜操作的過程中,監護人不得發出與本操作無關的聲音,不得做出與本操作無關的手勢,操作中必須認真執行“四對照”,即認真核對設備的名稱、編號、位置、拉合方向。第八十五條 操作中遇有異常情18、況,必須立即停止操作,查明原因后必須執行第3.5規定后,方可繼續進行操作。第八十六條 拉刀閘(或將開關拉至試驗位置)前,必須檢查開關確已斷開后,方可繼續進行操作,以防止帶負荷拉刀閘;開關合斷位置的檢查,應從表計、開關位置指示器和機械拐臂三個方面檢查。第八十七條 做高壓設備停電安全措施前,必須驗電后方可做安全措施;必須使用相應電壓等級且經高壓試驗合格的驗電器,驗電前必須檢驗驗電器正常,以防止帶電裝設接地線及帶電合接地刀閘。第八十八條 檢修工作結束后,必須按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由操作人填寫操作票,監護人和值班負責人應認真審核操作程序,并由主值或值長組織召開操作預備會,強調注意事項。第八十九條 檢修19、工作結束后設備送電前,必須認真核對接地線登記簿和接地線懸掛箱內的接地線,檢查所有接地線確已拆除收回及所有接地刀閘確已拉開。第九十條 克服懶惰思想,嚴禁約時停送電;嚴禁催促運行人員停送電操作。第九十一條 下達操作指令必須清楚、準確,嚴禁向同一操作人員同時下達停電、送電操作指令。第九十二條 6kV、380V單一負荷停、送電前,一定要由聯系人填寫聯系單,且一定要到設備就地檢查設備狀態,防止帶負荷拉刀閘和誤拉開關,防止觸及檢修人員。第九十三條 6kV、380V備用設備定期測絕緣前,一定要履行停電操作程序,防止帶電測絕緣,測絕緣后必須將所測設備送電恢復備用。第九十四條 6kV、380V母線停電,必須將各20、負荷全部拉開,雙電源負荷要掛警告牌。第九十五條 380V、6kV停送電操作或檢查結束后,應隨手關好盤門和配電室門。第九十六條 事故搶修工作可不辦理工作票,在開始工作前必須按辦理工作票制度的有關規定停電、做好安全措施、指定專人負責監護,并對操作內容進行詳細記錄。第九十七條 檢修工作中斷、終結,必須到現場檢查設備狀況,并做好記錄;開關和刀閘檢修后應同時驗收防誤裝置的可靠性。第九十八條 檢修人員發現防誤裝置有缺陷時,應立即將其修復;運行人員發現防誤裝置有缺陷時,應立即通知檢修維部和生產技術部專責,做好記錄,并在生產例會上進行通報。第九十九條 220kv、6kV開關及刀閘的防誤裝置,未經當班值長的批準21、,任何人無權解除。第一百條 加強防誤裝置使用及維護的培訓,對新入廠的工人和實習人員,必須經安全教育和防誤裝置使用等方面的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第一百零一條 必須對領導下達的操作命令進行核實后方可執行,有權拒絕執行任何人發出的危及人身和設備安全的命令,嚴禁盲目服從命令。第一百零二條 涉及系統的操作,如開機并列操作,操作結束后應重新核實保護壓板是否已投入。第一百零三條 盡量避免在交接班時進行大型或重要的操作,必要時應加強監護。第六章 熱機誤操作的環節和分類第一百零四條 運行人員誤(漏)開、關閥門(擋板),誤(漏)投(停)輔機,誤(漏)投聯鎖裝置,誤(漏)投熱機保護,誤(漏)投熱力系統。第一百零五條22、 運行人員監控過失:人員未認真監視、控制、調整或調整不當、不及時,造成機組主要參數超限。第一百零六條 值班負責人(值長、單元長、主值)下達操作命令錯誤,操作人員未提出異議就進行操作。第一百零七條 值班負責人(值長、單元長、主值)安排的系統運行方式錯誤,危及或造成設異常運行或停機。第一百零八條 檢修維護人員或其他人員誤碰,造成主設備或輔助設備異常。第一百零九條 檢修人員未執行工作票或未認真履行工作票制度,誤拆誤切割相連設備承壓部件。第一百一十條 檢修人員走錯間隔,如應檢修的是#8機組高壓加熱器,卻走至#7機組對應的高壓加熱器。第一百一十一條 檢修人員在拆熱力系統帶有余壓閥門蓋時,先拆容易對自己造23、成傷害法蘭螺絲。第一百一十二條 帶高溫高壓緊閥門、法蘭螺絲時。第一百一十三條 熱控邏輯錯誤或修改邏輯時未嚴格執行措施票。第一百一十四條 熱控人員在消缺時,在未解除相應保護前,誤關壓力取樣門,誤拆溫控端子。第一百一十五條 熱控就地裝置防護措施不可靠,造成汽水短接壓力和溫度端子。第一百一十六條 在未查清接線端子前,拆除或搭接端子。第一百一十七條 未對專用應用軟件或下裝程序的筆記本電腦實行專人管理,造成受病毒感染,導致機組控制程序受病毒感染而遭破壞。第一百一十八條 熱控人員在不停電裝置上檢查、調試時,所使用的工具使控制或動力電源短路。第一百一十九條 熱控人員將控制電源作為臨時電源和照明電源使用。第一24、百二十條 機組在運行中,在不具備下裝程序條件或未采取相應措施時,進行程序下裝。第一百二十一條 檢修維護人員在沒有得到值班負責人許可,沒有在運行人員監護下,對運行中的設備進行調試。第一百二十二條 檢修維護人員在沒有對設備異常原因進行分析,沒有向值班負責人報告具體調試內容、方式和步驟,未認真查閱設備圖紙資料,沒有制訂相應的組織措施、安全措施和預控措施,就對運行中的設備進行調試。第一百二十三條 試驗人員未制訂組織措施和安全技術措施,對運行中的設備進行試驗工作。第一百二十四條 檢修人員未認真查閱設備圖紙資料,未制訂作業指導書,就盲目作業,拆裝設備。第一百二十五條 未嚴格執行工藝質量標準,用錯材料、錯裝25、或漏裝配件、加錯油等。第七章 防止熱機誤操作的措施第一百二十六條 設備編號、閥門編號實行雙重名稱,前面冠以機組編號。如:現在的“#1高壓加熱器”改為“#7機#1高壓加熱器”或“#8機#1高壓加熱器”等。第一百二十七條 嚴格執行“兩票三制”,杜絕無票作業。第一百二十八條 嚴肅運行值班紀律,增強值班期間責任責任感和安全風險意識,做到認真監控。第一百二十九條 下達調度和操作命令必須準確嚴密,操作前后的匯報與聯系必須到位,操作過程必須嚴格執行操作程序。第一百三十條 設備操作、檢修工作前應認真核對設備名稱、位置、編號,防止誤投停。第一百三十一條 重要輔助設備消缺、涉及機組安全運行的設備系統消缺應完善組織26、措施和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切實開展危險點分析,防止消缺過程中發生不安全情況。第一百三十二條 重要操作前必須組織到位,指揮有序,專責進行現場監護,杜絕隨意操作。第一百三十三條 完善定型操作票、輔助設備啟/停操作卡,嚴格執行操作票執行程序和監護制度。第一百三十四條 加強異常參數分析和異常情況判斷,嚴禁盲目下達操作命令和盲目執行操作命令。第一百三十五條 嚴禁在機組在運行中,不具備下裝程序條件或未采取相應措施前,進行程序下裝操作。第一百三十六條 熱控人員在不停電裝置上檢查、調試時,必須做好防止控制電源短路的措施。第一百三十七條 嚴禁將控制電源作為臨時電源和照明電源使用。第一百三十八條 加強專用于存應用軟27、件或下裝程序的筆記本電腦的管理,防止移做他用,感染病毒。第一百三十九條 加強專用于存應用軟件或下裝程序的筆記本電腦的管理,防止移做他用,感染病毒。第一百四十條 加強熱控就地裝置防護措施,防止汽水短接壓力和溫度端子。第一百四十一條 嚴禁在未經值班負責許可,未在運行人員監護下,擅自調試運行中的熱力設備。第一百四十二條 熱控人員在執行操作中,必須嚴格執行措施票制度,嚴禁在保護未解除前,關取樣門或拆卸端子。第一百四十三條 嚴格執行工藝質量標準,防止用錯材料、錯裝或漏裝配件、加錯油等。第一百四十四條 對運行中的設備進行調試前,必須對引起異常的原因進行分析,認真查閱設備圖紙資料,制訂相應的組織措施、安全措施和預控措施,并向值班負責人報告具體調試內容、方式和步驟,方可對運行中的設備進行調試。第一百四十五條 嚴禁在認真查閱設備圖紙資料,未制訂相應的作業指導書之前拆裝設備。第一百四十六條 檢修人員在參與事故處理的過程中,必須聽從當值長或具有指揮權限和能力的管理人員的指揮,并嚴格執行匯報制度。第一百四十七條 檢修人員在排除緊急故障前,應指定專項工作負責人,負責查明熱力系統是否可靠隔斷,并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