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緊急事故上報管理制度及疏散工作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8413
2024-09-07
6頁
24.04KB
1、小學緊急事故上報管理制度及疏散工作方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緊急事故上報制度一、本制度適用于突發性事故,如水災,食物中毒等重大事故的處理。二、當突發性事故發生時,啟動本制度。三、當日值班人員在確定事故重大時,第一時間用電話等通信工具報警并同時報告給校長,一邊組織人員進行搶救、疏散。四、校長接到報告通知后,應及時向上關鄉人民政府和縣教育局報告,并立即趕到學校指導搶救、疏散工作。五、事故處理時,當日值班人員向校長提供書面報告,校長再向人民政府和縣教育局作出書面報告。由人民政府和縣教育局向縣及有關部門報告。六、2、不得越級報告。七、突發事故發生時不得謊報、少報、漏報、錯報或隱瞞不報。八、有謊報、少報、漏報、錯報或隱瞞不報的有相關部門追究責任人的責任。報警電話:火警:119匪警:110急救電話:120派出所: 預防突發事件緊急疏散工作方案為了完善學校安全保衛制度,做好學園突發事件緊急狀態下的疏散工作,增強全校師生的安全自護意識,明確過部門的責任,落實安全疏散的具體路線與要求,維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依據上級有關部門的工作要求,結合學習實際制定本方案。一、被方案適用范圍:本方是應對校園內出現意外或危害公共安全的突發事件時采取的緊急應對辦法。當校園內發生突發事件時,全校師生應及時按本方案安全有序地進行疏散。本3、方案適用于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小學出現以下任何一種情況時。(1)由于建筑質量造成教學樓出現坍塌時,(2)教學樓內發生火災時:(3)地震、暴雨、等自然災害或地質災害發生時;(4)食物中毒及行性疾病發生時;(5)其他不可預知的危及公共安全的突發事件等。二、疏散工作原則;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當發生緊急情況時,首先要以維護學生和教職工的生命安全為本,盡快安全有序地做好人員的疏散工作。2、快速反應,減少損失的原則。當發生火災、地震第災害時,要迅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安全自救,盡可能減輕傷亡和減少國家財產損失;同時應及時向公安、消防以上級主管領導同志上報有關情況;協調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生產自救。三、預4、防突發事件緊急疏散工作的組織領導和責任;1、學校成立由學校校長為組長,行政領導和相關人員參與的預防突發事件疏散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落實對緊急情況下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并根據情況分析制定適合本校情況的落實工作法案;同時負責安排、審查疏散的演練工作方案,協調學校各部門之間出現的問題;負責對緊急情況發生時的救助。聯系。協調第工作。預防突發事件緊急疏散工作的組織領導及小組成員名單;組 長:王啟貴(小學校長)副組長:(小學副校長) (小學教務主任)成 員:(小學出納) (小學會計) 興(少先隊輔導員) (食管員)(教師代表)各班班主任2、以預防突發事件緊急疏散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為核心,成立相關組織工作5、機構,分別負責制定和完善安全保衛、宣傳教育、組織管理、對外聯絡、緊急救治工作機制,確保各工作機構能夠往緊急情況下正常運轉。(1)安全保衛組:由副校長負責落實,組織相關人員參與,負責在緊急情況下的安全通道的維護,進入校園人員的監督,食品、水、電、通信以及物資的供應,并協助救援人員進行救援,維護現場程序。(2)宣傳教育組:由少先隊和學生會負責落實,組織教師、班主任參與。負責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指導學生學會在緊急情況下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自救,在緊急情況下協同學做好學生的疏散和安置工作。(3)組織管理:由領導小組組長組織協調,全體教師參與。任課教師及科任教師負責及時組織學生按照疏散路線有序撤離危險區域,6、領導小組副組長做好安全區域內(集結場地)的人員管理、調動工作,并協助班主任統計人數,及時向領導小組成員匯報。(4)對外聯絡組:由楊興華教導主任牽頭,做好與上級主管部門、相關協作單位、教職工及學生家屬(長)等方面的聯系與溝通,及時匯報學校突發事件處理的進程等。(5)醫療救助組:由謝洪才、韋元武協調并負責在緊急情況下迅速成立救助小組,及時救助受傷人員;同時做好急重患者的搶救工作,并及時向醫療機構救助,做好重傷員的治療;負責對災后地區的疫情監控和消毒工作,防止傳染病發生。四、緊急情況下疏散工作的實施預案:小學實施預案:(一)實施的原則:進行疏散撤離時,要根據災害的具體情況本著“安全快速、就近撤離”的7、原則馬上撤離危險區域,到指定安全區域集結。(二)疏散的路線與要求:當危害發生時以學生所在教室位置確定疏散路線。1、教學樓:一層的一(1)、一(2)、二(1)班直接進入操場;二層的二(2)至三(1)的學生直接從樓梯左下疏散;二層的三(2)、五(1)班的學生分別從樓梯右下;三樓五(2)的學生直接從樓梯左下疏散;三樓六(1)、六(2)班的學生分別從樓梯右下;綜合樓四年級學生直接人樓梯直下。4、室外課:由上課教師負責組織學生集中離開。(三)集結的位置與要求:學生撤離教學按后應迅速到操場集結,具體集結地點按照每周一升旗儀式所站的位置排列隊伍。集結后班干部要認真核對人數,檢查傷病情況,并及時將準確情況向班8、主任匯報。(四)緊急疏散的啟動:1、為了提高疏散的熟練性,提高師生安全意識,增強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由學校安排進行演練時可啟動緊急疏散程序。 2、當危害發生或即將發生時由當天值班領導發出警報,在第一時間內報告校長(領導小組組長),啟動緊急疏散程序。 (五)疏散時相關人員的責任1、領導小組組長負責在第一時間內向上級匯報,全面組織領導預案啟動程序。2、當突發事件發生時,由學校當天值班領導通過廣播、電鈴、警鈴、哨音或其他方式發出警報,全體教職工應立即停止一切工作,到指定位置組織學生進行疏散。任課教師作為安全疏散的第一責任人,要及時停止授課并組織學生進行撤離,當學生全部離開教室后任課教師與學生同步撤離,并及時觀察、處理突發事件。在事故發生期間全體成員24小時必須保證開機,確保信息暢通。3、學校后勤及時開啟安全通道的大門,保證通道暢通;并及時關閉電源等設備,組織人員進行搶險自救準備。4、各重點部位的相關責任人到各出口處指揮學生快速撤離,維護疏散次序,控制、分流人員,確保學生不因擁擠造成傷害。5、醫務組緊急成立救助站,設立明顯標志,做好救護準備;并協助其他工作人員做好人員的疏散指揮與集結調動等工作。6、聯絡組相關人員馬上開展聯絡工作,向學校相關領導匯報有關情況;并配合學校做好受傷人員的家屬接待與善后處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