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煤有限公司隱患排查治理規范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8672
2024-09-07
20頁
58KB
1、焦煤有限公司隱患排查治理規范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隱患排查治理制度1隱患排查公示公告制度3隱患排查跟蹤治理、逐項整改銷號制度4聯席會議制度5安全生產重大隱患及事故舉報獎勵制度6重大隱患報告制度8重大隱患責任追究制度9重大隱患整改掛牌督辦制度10隱患治理臺帳制度11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統計分析和報送制度12隱患排查治理監督管理制度13隱患排查治理定期報告制度14重大危險源監控管理制度15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為建立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治理長效機制,強化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事故隱患監督管理,預防和減少生產2、安全事故,結合我礦實際,制定本制度.二、成立以礦長為組長的“隱患排查治理”領導組,制定“隱患治理”活動實施方案,建立本礦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統計和報送制度、重大隱患整改掛牌督辦制度、隱患排查公示公告制度、重大隱患責任追究制度、隱患排查跟蹤治理、逐項整改銷號制度。三、把隱患排查工作貫穿到生產活動全過程,建立實時檢查、班檢查、日排查等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確排查地點、項目、標準、責任,將隱患排查治理日常化。四、在本礦隱患排查治理領導組帶領下,以班(組)為單位堅持日常安全隱患排查,及時發現并排除從業人員存在的各類違章行為和帶病運行設備、設施及生產場所的各類事故隱患,對每天排查出的3、各類隱患嚴格按照隱患排查治理流程進行分類登記、分類整改,驗收上報,全過程建檔。五、本礦隱患排查治理領導組組長定期(每旬)組織一次本礦范圍內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職工參加的全礦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全過程登記建檔,同時以書面形式定期向縣局上報。六、隱患排查治理領導組組長定期(每旬)召開一次由本礦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全體職工參加的全礦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題會議,通報本旬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安排部署下旬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隱患排查公示公告制度一、公示的對象日常檢查、定期檢查出的一般隱患及重大隱患。二、公示的主要內容、時限1、一般隱患應公示隱患檢查時間、隱患內容、隱患地點、整改4、目標、整改資金、整改范圍、整改責任人、整改時限等。2、重大隱患除上述公示內容外,還需公示是否停產、是否制定整改方案、安全保障措施等,并應在排查或檢查發現的三日內進行公示,主動接受員工監督,及時公開重大隱患的治理情況。3、自隱患查出之日起至整改完成全過程進行公示。三、公告的對象隱患整改完成并經驗收合格后,對隱患整改情況進行公告。四、公告的內容、時限1、一般隱患應公告隱患檢查時間、隱患內容、隱患地點、整改目標、整改資金、整改范圍、整改責任人、整改時限、是否整改完畢及整改目標落實等。2、重大隱患除上述公示內容外,還需公示是否停產、是否制定整改方案、安全保障措施、是否自行組織驗收及縣局是否驗收等。4、5、公告期為5天。隱患排查跟蹤治理、逐項整改銷號制度 一、煤礦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也是隱患排查治理的責任主體,必須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二、對日常檢查及定期排查出的隱患經信息管理員匯總統計,按一般隱患、重大隱患進行分類匯總編號報本礦隱患排查治理領導組,經每日安全碰頭會研究,制定隱患整改目標、整改人員、整改資金、整改范圍、整改時限,責成一名礦級管理人員領號督促落實,跟蹤檢查有關防范和監控措施落實情況,及時掌握重大隱患整改進度,督促整改隊組按整改方案對重大事故隱患進行治理,徹底消除重大事故隱患,整改結束后,應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復產申請,驗收合格并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恢復生產經營和使用。6、整改完成公示后,報隱患排查治理領導組予以驗收銷號,全過程登記建檔,同時,嚴格按照有關規定以書面形式報縣局隱患排查治理領導組辦公室備案。三、信息管理員要對隱患排查跟蹤治理、逐項整改銷號整個過程建立檔案,明確登記檢查時間、檢查地點、所檢查出的問題、隱患編號、整改時間、整改要求、整改督辦人和整改完成銷號情況。四、隱患排查跟蹤治理、逐項整改銷號工作要求全礦各級各科室、隊組嚴格按照程序要求進行,堅持誰領號、誰督辦、誰負責。聯席會議制度一、為確保全面完成國務院和省、市、縣政府明確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的主要任務、工作目標,及時協調解決專項整治行動中的重大問題,落實責任和要求,特制定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聯席7、會議(以下簡稱“聯席會議”)制度。二、聯席會議參加人員為安全專項整治領導組成員。因故不能到會的,應事先向領導組辦公室提出,并委托相應人員參加。其他參會人員由領導組辦公室根據會議議題指定。三、聯席會議議題由專項整治領導組辦公室根據需要確定。主要議題:討論解決專項整治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提出下一步工作方案和應對措施;需要協商解決的重要事項。四、各科室、隊組需提交聯席會議研究的議題或事項,應當事先書面報領導組辦公室,經領導組組長或副組長審定,提交領導組成員聯席會議審議。五、聯席會議原則上每個月召開一次,由領導組組長或副組長主持召開。遇緊急情況或重大突發性事件,可由專項整治領導組組長臨時決定召開。六8、聯席會議議定事項,應當報經礦主要負責人簽發,以會議紀要或文件的形式印發各科室、隊組貫徹實施。由領導組辦公室具體負責督辦。七、聯席會議的具體時間、地點、議題等由領導組辦公室通知。安全生產重大隱患及事故舉報獎勵制度一、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進一步拓寬礦井安全隱患排查的廣度和深度,從系統、設備、設施、制度等方面嚴格排查、及時消除事故隱患,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充分發揮廣大職工、家屬和社會監督作用,切實消除各類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確保安全生產,特制定本制度。二、舉報聯系方式公司隱患排查治理辦公室接受群眾舉報。舉報電話: 三、舉報受理辦法1、舉報人以書信、電話、口頭和委托他人轉告等9、方式舉報重大事故隱患均可受理。舉報人應提供線索或者必要的證據,提倡實名公開舉報,以便于及時核實、查處和實施獎勵;對舉報人不愿提供姓名、身份、隊組以及不愿公開自己舉報行為的,應尊重舉報人的權力并給予保密。2、接到舉報時,公司隱患排查治理辦公室應認真填寫重大安全隱患舉報受理登記表,并立即上報領導,并在5個工作日內對舉報情況進行核實;舉報情況基本屬實的,由有關科室提出處理意見并備案,同時在15個工作日內給予實名舉報人答復。3、經初查核實屬于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的,將立即向隱患隊組發出隱患整改指令書,責令其停產整頓、限期整改,并進行跟蹤復查。4、舉報受理登記表以及核查材料等基礎資料由公司隱患排查治理辦10、公室負責整理匯總并按規定登記建檔。四、舉報獎懲保護1、為了充分調動職工舉報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的積極性、主動性,經調查核實后,將分別給予實名舉報人如下獎勵:(1)發現、檢舉、揭發偷盜財物者,故意破壞機電設備、安全設施者,獎勵200元。(2)發現“三違”人員,積極舉報者,獎勵200元。(3)發現、檢舉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者,獎勵200元。(4)發現重大隱患知情早報者,獎勵300元;發現一般隱患知情早報者,獎勵100元,2、為了維護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舉報工作的嚴肅性,對個別舉報人無中生有、捏造情況、多次惡意進行舉報,試圖利用舉報來達到某種目的或以舉報名義故意干擾安全生產正常秩序的,要給予相應處理;11、情節嚴重的,要通過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3、有關隊組或者個人對安全生產事故隱患舉報者進行打擊報復的,要根據有關規定嚴肅查處;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依法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重大隱患報告制度 一、主要領導對安全生產重大隱患上報和隱患月報工作必須親自過問,分管領導要具體抓,親自帶隊深入一線開展隱患排查,確保安全隱患全部摸清,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進行認真分析梳理。對重大安全隱患第一時間上報公司隱患排查治理辦公室,并迅速落實人員對重大隱患進行監控。二、對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隱患必須實行掛牌督辦制度,并將重大安全隱患掛牌上墻,主要領導是重大隱患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具體責任人,主要領導和分管領12、導對重大隱患的詳細情況和可能發生的嚴重后果必須心中有數,采取的防范措施必須過硬有效。三、報表必須及時、真實、準確。無論是重大安全隱患上報還是一般安全隱患月報,都必須及時上報縣局隱患排查治理辦公室。上報的隱患必須全面、真實、準確,經辦人員必須嚴格按報表格式進行上報,分管領導要嚴格審核簽字,主要領導要親自把關簽字。杜絕上報不及時、內容不完善、隱患不清楚的現象發生。 重大隱患責任追究制度 一、嚴格按照隱患排查治理有關規定認真執行,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確保全礦安全生產。二、對日常檢查及定期檢查中存在安全隱患而檢查人員因不負責任未查出的,要倒追檢查人員責任,并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三、對日常檢查13、及定期檢查中存在安全隱患,整改責任人及領號督辦人未按整改目標及時限完成整改督辦任務的,要嚴格追究整改責任人及整改督辦人責任。 四、隱患排查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全礦工作人員必須明確各自職責,嚴格按照隱患排查程序及各項制度開展工作,確保全礦安全生產,對不負責任、弄虛作假、有制度不執行的人員,一律嚴格追究其責任。重大隱患整改掛牌督辦制度 一、凡日常檢查及定期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隱患,一律實行重大安全隱患整改掛牌督辦制度。二、由隱患排查治理領導組成員組織堅持每日召開安全碰頭會,對每日及定期排查出的重大隱患進行通報,經討論研究,確定整改方法,制定整改方案,對其整改進行掛牌督辦。三、重大隱患掛牌督辦全過程進行公14、示,公示內容包括重大隱患檢查時間、內容、地點、整改目標、整改資金、整改范圍、整改時限、整改督辦人姓名、整改目標落實情況及是否整改完畢等。四、整改完成的重大安全隱患,督辦人應及時以書面形式向隱患排查治理領導組匯報重大安全隱患整改落實情況,由隱患排查治理領導組成員在每日安全碰頭會上予以通報。五、督辦人員要高度負責,對未能認真履行職責的,一經發現要對相關責任人員依據有關規定嚴肅進行處理。隱患治理臺帳制度一、隱患排查治理辦公室應建立隱患治理臺帳。二、隱患排查治理辦公室要把發現隱患的隊組、地點、時間和可能發生事故情況進行如實登記。三、隱患排查治理辦公室每月應將工作臺賬進行存檔。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統計分析和15、報送制度 一、隱患排查治理辦公室應當每月、每季、每時段對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按期向縣煤炭局隱患排查治理辦公室報送統計分析材料。 二、要按照縣煤炭局隱患排查治理辦公室的統一部署,確定專人負責信息報送,按時上報相關情況。三、隱患排查治理辦公室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健全制度,全面加強信息統計,認真填報各項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材料,并開展統計分析,查找解決個性和共性問題,為安全生產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隱患排查治理監督管理制度 一、建立安全生產定期檢查制度,把安全隱患排查作為主要內容,加強安全隱患排查、報告、整改等工作。隱患排查領導組每旬至少開展一次安全大檢查。 二、隱患排查領導組對16、排查發現的一般隱患應當立即組織有關科室、隊組、人員進行整改,及時消除隱患,同時對隱患和整改情況進行登記建檔。發現重大隱患,礦主要負責人要立即組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生,并上報上級主管部門。 三、重大隱患應立即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方案應當包括整改目標和任務、方法、措施、經費、物資、人員、時限和應急預案等內容,要做到整改責任、整改時限、整改措施、整改資金和應急預案“五落實”。 四、一般隱患由主管安全工作負責人指定隱患整改負責人,立即整改,及時消除隱患。五、整改隱患的隊組在進行隱患整改時,應采取嚴密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隱患排查治理定期報告制度 一、嚴格按照隱患分級管理的原則進行隱患17、報告。發現A級隱患及時上報隱患排查治理辦公室備案。發現B級隱患、C級隱患每月1、11、21號前上報隱患排查治理辦公室備案。 二、各科室、隊組上報的安全生產隱患在未整改完畢前,必須每旬上報,直至安全生產隱患整改完畢、銷號。三、 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安全生產隱患。重大危險源監控管理制度為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監控管理,有效遏制事故的發生,促進安全生產狀況持續穩定好轉,根據安全生產法、突發事件應對法和XX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礦實際,制定本制度: 一、重大危險源 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或者臨時生產、搬運、使用或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二18、重大危險源等級分類 按照重大危險源的種類在意外狀態下可能發生事故的嚴重后果,重大危險源分為以下四級:1、一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特別重大事故的;2、二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3、三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較大事故的;4、四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 三、重大危險源評估 每一年至少對的重大危險源進行一次安全評估;并將安全評估報告及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重大危險源的生產過程以及材料、工藝、設備、防護措施和環境等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或者國家有關法規、標準發生變化時,應當對重大危險源及時重新進行安全評估,并將有關情況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 安全評估工作應由注冊安全評價19、人員或注冊安全工程師主持進行,或者委托具備安全評價資格的評價機構進行。從事重大危險源安全檢測檢驗、安全評估業務的中介機構應當具備國家規定的資質條件,并對其作出的檢測檢驗和安全評估的結果負責。安全評估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安全評估的主要依據; 2、重大危險源基本情況; 3、危險、危害因素辨識與分析; 4、可能發生事故的種類及損害程度; 5、重大危險源等級; 6、監控措施方案及防范措施計劃; 7、應急救援預案效果評價; 8、評估結論與對策建議等。 四、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和管理 應根據重大危險源的級別,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監控管理。礦主要負責人對本礦的重大危險源管理監控工作全面負責,并指定重大危險源20、管理與監控的具體負責人。1、一級重大危險源必須建立有效的動態監控系統,進行不間斷的監控,隨時掌握危險物品有關參數的變化情況,發現問題立即進行處理,并每季度向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重大危險源監控情況。2、二級重大危險源應建立有效的監控措施,定期監測危險物品的狀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每半年向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重大危險源的監控情況。 3、三級、四級重大危險源應建立有效的監控措施,監測危險物品的狀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每年向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重大危險源的監控情況。 4、必須在重大危險源現場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識。礦主要負責人應保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所需的資金投入,并組織對本礦重大危險源進行定期巡查、登記和上報等。 5、必須制定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落實應急救援預案的各項措施,每年進行一次事故應急救援演練。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重大危險源基本情況; (2)應急機構人員及其職責; (3)危險辨識與評價; (4)應急設備與設施; (5)應急能力評價與資源; (6)應急響應報警、通訊聯絡方式; (7)事故應急程序與行動方案; (8)保障措施與程序; (9)事故后的恢復與程序;(10)培訓與演練。 6、及時組織重大危險源的普查、評估、監控,登記建檔,并制定定期檢測措施和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