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公司衍生工具管理制度及業務流程.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9058
2024-09-07
9頁
121.10KB
1、證券公司衍生工具管理制度及業務流程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 衍生工具管理目標11 衍生工具業務目標企業在衍生工具內部控制中應建立的業務目標如圖19-1所示。目標1保證衍生工具交易的風險評估充分可靠,相應的控制程序科學嚴密目標2保證衍生工具交易的監督檢查充分有效目標3保證能夠及時識別衍生工具管理的缺陷并采取補救措施目標4提高衍生工具業務風險管理水平,防范衍生工具管理中的差錯與舞弊目標5保證衍生工具合約經過內部或外聘專家的詳細解讀和分析目標6保證衍生工具的投資組合設計經過充分調研和嚴密論證圖19-1 衍生工具2、業務目標12 衍生工具財務目標企業在衍生工具內部控制中應建立的財務目標如圖19-2所示。目標1保證衍生工具交易能夠實現鎖定成本的目的目標2減少外聘專家進行衍生工具合約審核的費用目標3保證所投資衍生工具的內容簡單,透明度高,流動性好,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圖19-2 衍生工具財務目標2 衍生工具業務風險21 衍生工具經營風險衍生工具經營風險是由于越權審批、未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未能準確傳達交易指令等行為使企業交易風險增大或交易機會喪失而導致的交易損失。具體內容如圖19-3所示。衍生工具交易未經適當審核或超越授權審批,可能因重大差錯、舞弊、欺詐而導致損失。內容內容內容1衍生工具交易未按照規定建立持倉預警3、報告和交易止損機制,導致敞口風險增加,甚至發生損失內容內容內容2衍生工具交易未能準確、及時、有序地記錄和傳遞交易指令,導致交易機會喪失或發生交易損失內容內容內容3圖19-3 衍生工具經營風險22 衍生工具財務風險衍生工具財務風險是指因衍生工具保證金及清算金未按程序進行、交易過程中會計信息處理不當而導致公司面臨經濟損失、信譽損失等風險。具體內容如圖19-4所示。衍生工具套期保值業務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可能遭受外部處罰、經濟損失和信譽損失。內容內容內容1衍生工具保證金及清算資金的收支未按照規定程序進行,導致企業資金損失內容內容內容2衍生工具交易過程中的資金收支核算和套期保值盈虧計算錯誤,導致財務報告4、信息不真實內容內容內容3圖19-4 衍生工具財務風險3 衍生工具業務流程31 衍生工具交易流程衍生工具交易流程業務流程序號責任部門/人配合/支持部門不相容職責監督檢查方法相關制度8平倉或交割7結算6成交5下單4繳納保證金3取得客戶交易編碼2簽署交易經紀合同1選擇期貨公司1證券部財務部審核審批檢查所選擇的期貨公司是否是合規經營的公司衍生工具交易管理細則2證券部財務部審批審批審核所簽署的交易經紀合同的內容是否合法衍生工具交易管理細則3證券部審核審批檢查交易編碼是否存在非法使用的問題衍生工具交易管理細則4財務部證券部審核審查是否將保證金及時、足額存入資金賬戶衍生工具交易管理細則5證券部財務部檢查向期5、貨公司下達的交易指令內容是否全面衍生工具交易管理細則6證券部財務部定期檢查成交情況衍生工具交易管理細則7證券部財務部審核定期核查證券交易所的資金賬戶在每日結算后保證金是否是足額的衍生工具交易管理細則8證券部財務部審核審批檢查平倉或交割之后是否及時進行相應的財務處理衍生工具交易管理細則32 衍生工具風險評估流程衍生工具風險評估流程業務流程序號責任部門/人配合/支持部門不相容職責監督檢查方法相關制度7根據識別的風險擬定相應的解決措施6編寫風險評估報告5對風險進行分析2擬定風險評估實施方案4確定風險評估的指標體系、標準及評估方法3識別風險類型及來源1成立風險評估小組1風險管理委員會證券部、財務部審核6、風險評估小組成員是否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衍生工具風險控制制度2評估小組證券部、財務部審核審批由相關專業人員和專家審查擬定的風險評估實施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衍生工具風險控制制度3評估小組證券部、財務部審核審批檢查所確定的風險類型和來源是否全面和正確衍生工具風險控制制度4評估小組證券部、財務部審核檢查所建立的風險評估體系、標準和評估方法是否科學合理衍生工具風險控制制度5評估小組財務部、投資部審核檢查對所識別的風險是否能夠進行透徹的分析、分析方法是否合理衍生工具風險控制制度6評估小組審核審批審核風險評估報告內容是否全面衍生工具風險控制制度7評估小組檢查所擬定實施的相應解決措施是否可行衍生工具風險控7、制制度4 衍生工具流程相關細則、辦法、制度41 衍生工具風險控制制度制度名稱衍生工具風險控制制度制度編號受控狀態執行部門監督部門生效日期第1章 總則第1條 為了提高衍生工具業務風險管理水平,避免因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而遭受財產損失,提高公司收益,特制定本制度。第2條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本部、控股子公司、全資子公司。第3條 本制度所稱的衍生工具是指具有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協議。1其價值隨特定利率、金融工具價格、商品價格、匯率、價格指數、費率指數、信用等級、信用指數或其他類似變量的變動而變動,變量為非金融變量的,該變量與合同協議的任何一方不存在特定關系。2不要求初始凈投資,或與市場情況變化有8、類似反應的其他類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凈投資。3在未來某一日期結算。第2章 風險控制程序第4條 成立風險評估小組風險管理委員會組織成立風險評估小組。第5條 擬定風險評估實施方案在進行風險評估之前,風險評估小組要擬定風險評估實施方案,對整個風險評估工作進行相應的安排,并提交審計委員會和董事會審核。第6條 識別風險類型及來源1衍生工具交易風險主要有代理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現金流量風險、作業風險、商品風險、法律風險等。2評估小組要對識別到風險進行詳細的分析和分類。第7條 確定風險評估的指標體系、標準及評估方法風險評估小組要對所建立的評估體系的可行性和科學性作出嚴密的證明。第8條 9、進行風險分析風險評估小組要對識別到的風險進行分析,尤其是對風險產生的原因作出詳細的解釋,根據風險產生的原因選擇具體的分析方法。第9條 編寫風險評估報告風險評估報告內容應全面詳盡,應提出相應的風險規避建議和意見。第10條 根據識別的風險擬定相應的解決措施公司應當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采取相應的風險管理策略,確定衍生工具業務風險的可接受水平。第3章 衍生工具交易風險管理措施第11條 代理風險管理措施為防范代理風險,要選擇那些具有合法資格且不存在違規操作行為的代理公司。第12條 信用風險管理措施考慮到市場受各項因素變動易產生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風險和市場風險,該項風險管理須遵循下列要求。1交易對象:國內外著名10、金融機構。2交易商品:以國內外著名金融機構提供的商品為限。第13條 市場風險管理措施以銀行提供的公開外匯交易市場為限。第14條 流動性風險管理措施為確保市場流動性,在選擇金融產品時應以流動性較高的為主,受托交易的金融機構必須有充足的資訊及隨時可在任何市場進行交易的能力。第15條 現金流量風險管理措施為確保公司營運資金正常周轉,公司從事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資金來源以自有資金為限,且確定操作金額時應考慮到未來3個月現金收支預測的資金需求。第16條 作業風險管理措施1應嚴格遵照公司的授權權限、作業流程并納入內部稽核,以避免作業風險。2從事衍生性商品交易的人員及確認、交割等業務人員不得互相兼任。3風險的11、衡量、監督與控制人員應與上述人員分屬不同部門,并應向董事長或非交易決策的高層主管人員報告。4每周應至少對持有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進行一次評估,若為因業務需要而辦理的避險性交易,則至少應每月評估2次,評估報告應呈送董事會授權的高層主管人員。第17條 商品風險管理措施公司內部交易人員應在金融商品方面具備完整及正確的專業知識,并要求銀行充分揭露風險,以避免誤用金融商品而產生風險。第18條 法律風險管理措施與金融機構簽訂的文件應經外匯及法律顧問等專業人員檢查后,方可正式簽署,以避免法律風險。第4章 附則第19條 本制度自 年 月 日起執行。第20條 本制度有關內容若與國家相關法規抵觸,以國家相關法規為準12、。42 衍生工具監督檢查辦法辦法名稱衍生工具監督檢查辦法辦法編號受控狀態執行部門監督部門生效日期第1條 為了加強公司對衍生工具業務的監督檢查工作,減少衍生工具業務帶來的風險,提高公司收益,特制定本辦法。第2條 本辦法適用于監管衍生工具業務的審計人員與相關的管理層人員。第3條 本辦法中的持續性審查是指對建立和實施衍生工具的風險控制情況所實行的連續的、全面的、動態的、系統的監督檢查。第4條 審計人員負責對衍生工具業務的流程和結果進行持續性審查。第5條 審計人員定期對衍生工具交易的相關業務記錄進行審查,重點審查公司衍生工具相關的交易人員是否按照公司相關的衍生工具交易程序進行交易。第6條 審計人員需針對衍生工具業務中的薄弱環節進行專項審查并撰寫報告。第7條 審計人員需定期審查衍生工具交易的風險控制措施、程序與制度的執行情況,找出漏洞并提出改進意見。第8條 審計人員需將審計分析結果編制成審計報告,呈送財務部經理、財務總監與總經理審核。第9條 審計人員需對證券部經理及交易專員改進后的衍生工具風險控制制度與流程進行監察。第10條 衍生工具交易的各級管理人員需嚴格按照自身的崗位職責對交易進行監察。第11條 本辦法自 年 月 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