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集團有限公司高速公路項目工程測量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9438
2024-09-07
19頁
135KB
1、隧道集團有限公司高速公路項目工程測量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 錄一、總則1二、測量隊職能及測量崗位職責21、測量隊的管理職能22、崗位職責2-3三、測量質量控制制度41、測量人員管理4-52、測量儀器要求63、測量過程控制6四、測量雙檢制7五、測量交底制度71、測量交底的重要性72、測量交底的內容83、測量交底的要求8六、測量復核制度81、控制點復核82、測量資料復核93、施工過程測量復核9-104、對已完工程復核11七、測量儀器及測量資料管理制度111、測量儀器保管員職責112、測量儀器管理112、-123、測量資料管理13七、附表測量管理制度一、總則第一條 為加強項目工程測量工作,規范管理程序及工作流程,確保工程項目的各類建(構)筑物按設計準確定位,預防測量事故,確保工程質量,結合國家、行業有關標準及xx開投遵余高速公路項目籌備組相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并嚴格遵照執行。第二條 本制度內容有:測量隊職能及測量人員崗位職責、測量質量控制制度、測量雙檢制、測量交底制、測量儀器及測量資料管理制度。第三條 工程測量工作依據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GB/T18314-2009)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T12897-2006)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GB/T12898-2009)工3、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公路勘測規范(JTG C10-2007)公路勘測細則(JTG/T C10-2007)本制度適用于xx隧道集團xx至xx高速公路TJ-標項目經理部。二、測量隊職能及測量崗位職責1、測量隊的管理職能貫徹落實國家、行業有關標準及文件,執行開投公司、指揮部制訂的管理辦法;負責實施或協調公司主管部門實施管段內獨立控制網測量、標段控制網復測、控制點坐標移交、施工測量、監控量測、竣工測量、控制網定期復核等測量工作。配備專業測量人員負責測量管理工作,項目總工或項目技術負責人對測量成果進行復核確認;工程開工前,制定測量工作規章制度、編制測量方案、工程測量計劃,完成后應整理測4、量成果書,報送建設單位或監理單位審批后實施;負責標段內加密控制樁、臨時樁點的埋設、負責標段范圍內所有測量樁橛的保護;負責建立測量儀器管理、測量人員管理臺帳,按月更新;負責定期對測量儀器進行校核及鑒定;負責項目測量資料管理。2、崗位職責(1)測量工程師崗位責任參加施工前坐標控制點和水準點的交接、復測工作;對整個項目測量工作要進行宏觀把控,及時對量測數據進行分析反饋指導施工;督導測量人員正確使用和保養各種測量器具,使其處于良好狀態。做好測量儀器的使用、養護、保管、按照程序文件要求做好測量儀器臺帳,按時鑒定儀器。建立對坐標和高程控制網,對軸線樁、護樁及水準點保護措施;緊密配合施工,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5、,制定切實可行的與施工同步的測量放線方案;按規定對測量結果實施統計和分析,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各種技術問題。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施工技術工作;定期按規定等級對測量控制點進行聯測復查,確保測量準確無誤;須在整個施工的各個階段和各主要部位做好放線、驗線工作,并要在審查測量放線方案和指導檢查測量放線工作等方面加強工作,避免返工;驗線工作要從審核測量放線方案開始,在各主要階段施工前,對測量放線工作提出預防性要求,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對施測后測量成果進行復核平差工作;建立好測量儀器臺帳,制定測量儀器的檢驗、校正計劃;負責測量設備的使用、維修和周期檢查工作,并在工程結束后將儀器移交項目部。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事情6、。(2) 測量員的崗位責任測量員要做到遵章守紀,服從管理,做好本職工作,對測量作業組長負責;熟悉設計圖紙和施工圖紙,嚴格執行測量技術及操作規程;堅持計算復核制,確保放樣的準確性;按照規定的測量精度進行施測,確保精度和測量數據準確;負責監控量測工作,做好原始觀測數據的記錄、整理和保存工作,并及時將觀測結果書面上報;測量時仔細認真安設、調整儀器、讀數準確,記錄整潔,并使用法定計量單位;負責原始測量資料的記錄、保存及整理,并將測量結果及時匯總后書面報主管技術人員;負責及時提供計量及竣工交驗基礎資料中關于測量、量測部分資料并整理、歸檔。施測后及時對測量儀器進行保養工作;熟悉所使用測量儀器的性能,對測量7、儀器按時進行儀器自檢;施測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上報。(3)測量資料員崗位職責測量組必須設置專職資料員,專人專管。各類資料入庫時,應將文件分類編目、整理、保管,并留存相對應的電子版。資料的保存注意防火、防潮、防磁、防蝕、防鼠。用于管理資料的計算機須專人專用,要隨時備份,定期用獨立硬盤備份。嚴格履行借閱制度,重要文件或資料必須由領導批準方可借閱。對過期資料應及時更換或銷毀,并嚴格履行相關手續進行處理。如有丟失、損壞應及時記錄、報告。遵守文件資料的保密制度,做好保密工作。三、測量質量控制制度測量成果是通過一組測量人員按照一定的作業方法,采用特定的儀器設備經過外業數據采集和內業計算整理形成的,以之作為8、放樣和定位的依據。因此,按照施工測量的作業流程,施工測量質量管理的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人員管理2、測量儀器管理3、測量過程控制。1、測量人員管理測量人員必須遵守法律、法規,服從管理,嚴格履行崗位職責。加強測量人員的培訓工作,學習新技術、新方法,提高業務水平。測量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各種儀器的操作、保養、校正的方法;測量作業前,觀察儀器作業平臺的安全性;儀器不得架設在存有安全隱患的場地;對每天的測量外業原始數據導出并分類歸檔保存;測量人員必須做好作業臺賬,做到“今日事,今日畢”,當天工作當天記錄保存,以備測量作業檢核;測量放樣前對所使用的樁點仔細檢查,確認無任何損壞、位移方可使用;各工區測量負9、責人及時更新測量儀器臺賬和測量人員臺賬;測量人員必須堅持測量工作程序,儀器操作規范,遵循工程測量工作流程,嚴格控制測量精度;發現問題及時上報,避免返工;熟悉圖紙,用于測量的圖紙資料應認真研究復核,包括標高、尺寸、軸線位置等;做到“圖紙、資料、實際”三統一原則;必要時應做現場核對,確認無誤后方可使用;分部分項工程坐標定點放樣前,必須將放線坐標數據整理出來,分組分人計算并互相檢核,核對無誤后方可放樣;規避測量事故以免造成經濟損失;對現場放樣的坐標進行采集,作為放樣采集數據保存;測量原始記錄不得隨意涂改,嚴禁事后補記、補繪。誤差超限時,應按規范要求補測或重測。測量資料應如實填寫,及時形成測量成果,分10、類妥善歸檔保管并及時上報;人員要逐級匯報工作,不得越級;凡經該分部收到或轉出的所有設備,必須仔細清點并做好交接工作。測量人員必須堅持測量工作程序,遵循工程測量工作流程,嚴格控制測量精度,并做好測量原始記錄、歸檔工作,所有測量記錄、數據都必須具有可追溯性。對測量人員的專業技能進行定期和不定期考核,考核結果和工作表現與個人工資效益掛鉤,以提高測量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2、測量儀器要求(1)在測量前,對所涉及的儀器,如全站儀水準儀塔尺鋼卷尺等測量工具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到測量施工中。(2)進場測量儀器的規格型號、性能指標必須滿足相應技術標準的要求,嚴禁使用精度不達標、未經標定的儀器設備。(3)11、嚴格按照測量儀器管理制度使用和保管儀器。3、測量過程控制(1)測量工作必須堅持多級復核,這是測量質量控制的核心。每次測量放樣前需進行常規復核,對關鍵測量科目進行徹底換手測量,一般科目要進行同級換手測量。(2)測量過程中嚴格按照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中的相關規定進行測量,并實行復核制度,做到點點有復核,前一步未檢核合格,不進行后一步的測量工作。(3)儀器對中整平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測量成果的正確性,在一個測站的測量中間至少應檢查一次鏡站、后點與前點儀器的對中和整平,以保證鏡站、后點與前點儀器的對中整平正確,防止對點錯誤的發生。放樣完成后應對后視點進行復測,復核無誤后結束測量工作。(412、)用于測量的圖紙資料應認真研究復核,必要時應做現場核對,確認無誤后方可使用。(5)內業計算必須堅持兩組獨立平行計算并相互校核,當兩組人員均采用軟件計算時,不宜采用同一軟件。(6)各工序測量作業必須實行測量雙檢制。(7)選擇合理可行的測量方法,以保證測量成果的質量達到預期的精度要求。例如,當交會方向的夾角太小時就不能采用交會法進行放樣,應采用極坐標法放樣;當后視邊長較短時就不宜連續向前穿設中線,應采用導線法進行放樣來控制誤差的積累。在測量過程中應盡量采用閉合測量以增加檢核條件,如支導線邊長應采用往返觀測,角度觀測采用“兩個半測回”或多測回進行校核。四、測量雙檢制測量雙檢制是保證測量準確性的重要手13、段、關鍵程序。測量雙檢制的實施可有效防止出現測量事故。各工序測量作業必須實行測量雙檢制。1、所有測量成果及放樣資料,均需兩人獨立計算、復核,確認結果正確后方可使用,未經復核不得使用,計算人和復核人不得為同一人。2、測量外業工作必須有多余觀測,并構成閉合檢測條件。3、控制測量、定位測量和重要的放樣測量必須堅持“兩人兩種方法”,堅持采用兩種不同方法(或不同儀器)或換人進行復核測量。4、利用已知點(包括平面控制點、方向點、高程點)進行引測、加點和施工放樣前,必須堅持“先檢測后利用”的原則。5、上一級對下一級的復檢。公司測量隊對項目測量組建立、增加的測量控制網定期或根據施工進度進行復測;對項目重要工序14、測量進行復檢。6、交叉互檢。項目部組織各工區測量組定期開展交叉互檢工作,對施工完成部位進行檢測。五、測量交底制度1、測量交底的重要性測量交底是施工測量的重要環節,是現場施工的依據。測量交底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到施工質量,是施工準確性的保證。測量交底必須保證準確性和及時性,測量人員應對交底內容負責。2、測量交底的內容(1)測量交底的部位、樁號、里程。(2)測量點位與放樣物之間關系的示意圖。(3)測量交底的尺寸:測量點與放樣物之間的平面(前、后、左、右)尺寸,高程(高差)尺寸。(4)測量交底的日期。(5)其他說明與施工注意事項。3、測量交底的要求(1)測量交底數據必須書寫清晰,示意圖簡單、易懂。(2)15、測量交底數據必須進行計算和復核。(3)測量交底記錄一式兩份,施工現場保存一份,測量人員保存一份并歸檔。(4)測量交底書簽字人員包括:測量人、交底人、復核人、接底人。(5)測量交底必須復核、簽字齊全后才能用于施工。(6)施工人員對于交底質疑時,必須第一時間通知測量負責人,組織人員重新復測,復測無誤后方可開始施工。(7)所有測量交底進行歸檔管理。六、測量復核制度(一)施工測量復核1、控制點復核(1)項目部在接到交樁資料后應對資料進行復核、計算,并立即對控制點進行同等精度復測。復測時應采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或兩人換手測量的方法進行。(2)復測時要特別注意各分段工程相結合部的貫通測量。(3)控制測量控制點16、,只復核各備用控制點的相對置是否正確,松動的控制控制點不能作為備用控制點。(4)復測工作完成后,及時固樁和護樁。(5)未經控制點復測的工程不得施工。2、測量資料復核 (1)各級測量機構負責完成的控制測量,其成果在使用前,應進行檢查和復核。檢查的主要內容有:外業記錄和內業資料是否規范,測量方法是否合理,記錄是否真實可靠,記注是否清楚明顯,計算是否正確,簽署是否完善,圖表是否齊全。凡不符合要求的資料,必須返工重做。復核的主要內容有:復核測站平差方法是否合理,成果是否正確,有無筆誤;對最終實用平差成果進行換算、驗算和反算,確保最終成果準確可靠。控制測量資料復核完成后,應及時形成書面文件。(2)用于測17、量的圖紙資料應認真研究復核,必要時應做現場核對,確認無誤后方可使用。(3)內業計算必須堅持兩組獨立平行計算并相互校核,當兩組人員均采用軟件計算時,不宜采用同一軟件。(4)所有測量放樣程序必須經過復核無誤后方可使用,未經復核的程序任何人員一律不得使用,當測量組內部人員不能進行相互復核時,必須由項目總工組織進行復核。3、施工過程測量復核(1)測量外業工作必須有多余觀測,并構成閉合檢測條件。控制測量、定位測量和重要的放樣測量必須堅持兩人兩種方法制度,堅持采用兩種不同方法(或不同儀器)或換人進行復核測量。利用已知點(包括平面控制點、方向點、高程點)進行引測、加點和施工放樣前,必須堅持先檢測后利用的原則18、。(2)當采用一種新的計算和測量方法時,必須采用另一種方法對其計算和測量成果進行校核。(3)測量后,測量成果必須采用兩組獨立平行計算進行相互校核,測量隊長、測量組長對各自的測量成果進行復核簽認。(4)各工點、工序范圍內的測量工作,測量組應自檢復核簽認,分工銜接的測量工作,由測量隊或測量組進行互檢復核和簽認。(5)項目測量隊組織對控制網點和測量組設置的施工用樁及重大工程的放樣進行復核測量,經項目技術部門主管現場進行檢查簽認,總工程師審核簽認合格后,報駐地監理工程師審批認可。(6)項目經理部總工和技術部門負責人要對測量隊、組執行測量復核簽認制進行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測量隊對測量組執行測量復核簽認19、制進行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7)對正在施工的工程,尤其是容易發生錯誤的環節,要進行抽查(或實行監控),并做詳細記錄。(8)測量過程中嚴格按照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中的相關規定進行測量,并實行復核制度,做到點點有復核,前一步未檢核合格,不進行后一步的測量工作。(9)施工放樣時,應注意與相鄰工程銜接,必須對其相鄰先行施工的工程進行復測,保證整個工程的完整性與一致性。(10)在各項放樣結束后,應該對所放樣點間的幾何尺寸關系及與有關結構邊線的相對關系進行現場復核,通過用鋼尺量測實際尺寸的方法予以確定,并根據現場確定設計是否合理,其差值應不大于放樣點的允許偏差值。4、對已完工程復核在工程完20、工之后,測量組應配合項目部主管工程師,對已完工程的位置、尺寸、標高、限界等控制項目進行實地檢查與設計對比,并對工程數量予以核定。核定結果報項目總工。七、測量儀器及測量資料管理制度1、儀器保管員職責(1)對所有庫存儀器及用具設立賬目,做到賬目清晰;(2)儀器的發放及回收嚴格執行公司相關規定,嚴格履行出入庫手續;(3)注意測量儀器及用具的日常保養,防熱防潮;(4)保證測量儀器的完好性,不能使用的應登記好,經便公司統一維修;(5)保證測量用具的數量,數量不能滿足工地要求的,根據測量負責人實際需求,要及時報告,及時購買,防止影響正常施工、生產;(6)測量儀器庫應注意保持衛生,保證室內整潔;(7)對已經21、到達檢定時間的測量儀器及時上報公司進行統一檢定,已達到規范要求的精度;2、測量儀器管理(1)測量儀器的保管和維護測量儀器應指定專人負責保管和維護,在潮濕和煙塵環境中作業過后,要把儀器擦拭干凈,并置于通風干燥處將水汽晾干。為保持測量儀器的精度指標和穩定性下降,或損壞儀器,在測量過程中儀器操作者不得遠離儀器,使儀器設備的安全處于失控狀態,若發現擅自離開,每次罰款100元;測量人員使用測量儀器須經保管人同意并辦理相應手續后方能使用;凡在工地由于儀器操作不當,責任心不強造成儀器損壞的,責任人要承擔全部維修費用,造成誤工、停產情況,公司還要加倍處罰;若儀器損壞嚴重,無法修復,視情節輕重,對責任人處以儀器22、購買價格的50-80的罰款;測量儀器貯存室應提供專用房間,房內可設多層擱板或柜子存放測量儀器;儀器貯存室必須保持干燥,通風良好,做好防曬、防潮、防震、防腐,防壓工作。對工地領用的其他所有測量用具(如花桿、塔尺、鋼尺等)要加強管理,對測量小工要進行教育,對儀器及用具要輕拿輕放,注意使用,如非自然損壞,能查明損壞人的,由該人賠償,否則由領用人進行賠償;儀器長時間不使用時,應該半個月定期取出通風防霉并通電防潮,以保持儀器良好良好的工作狀態;使用全站儀、光電測距儀,在無激光片的情況下禁止將望遠鏡直接對準太陽,以免傷害眼睛和損害測距部分發光二極管。(2)測量儀器的檢校用于生產測量的儀器設備必須按計量法規23、的要求進行定期強制送檢,檢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未經檢定合格的儀器不得用于生產測量,用于工程項目的測量設備應建立臺帳(附:測量儀器一覽表),儀器的型號、精度指標、使用狀態、檢校情況應作好記錄,確保測量儀器處于受控狀態。(3)測量儀器要作好日常檢校,定期了解使用儀器的精度狀況,做好檢校(自檢)記錄。(4)各類儀器設備要用清晰醒目的狀態標識,以防誤用。(5)各類儀器設備的使用要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避免在危險的環境中使用。(6)儀器長途運輸時,切實做好防碰撞、防震及防潮工作。裝車時務必使儀器箱正放,不可倒置。測量人員攜帶儀器乘坐汽車時,將儀器放在腿上并抱持懷中,或背起來以防顛簸震動損壞儀器。3、測量資料24、管理(1)項目部測量組資料管理室作為項目部測量資料管理機構,負責項目部范圍內各工區的具有查考利用價值的測量文件、資料的收集、整理和歸檔,并根據項目部要求,結合測量資料管理的特性研究制定測量資料管理工作的計劃,制定測量資料管理的指導性文件。(2)為確保測量成果質量的可追溯性,各工區測量組需配置專職資料員,認真做好每天的測量成果資料的整理和歸檔工作。(3)各工區測量組應建立測量資料室,要有專用測量資料文件柜及專用資料檔案管理計算機,電子文檔資料定期備份。(4)測量資料的報送和下發,各工區測量組應建立資料報送單或簽領單,并執行相應的交接簽字手續。(5)測量成果資料入庫存檔時,建立文檔記錄資料,并將文25、件分類整理,以便查閱。(6)所有的存檔測量資料,必須在存檔前認真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存檔。存檔資料必須使用業主、監理要求的表格標準格式,對于標準格式中沒有涉及的用表或資料格式,及時上報項目部測量隊,由項目部測量隊和監理站協商后,下發統一的資料格式,不得自行編制。(7)未經領導同意,不得隨意將測量成果資料提供給不相關單位或人員。七、附件1、附件1:測量儀器使用情況表2、附件2:測量設備一覽表3、附件3:測量人員臺帳測量儀器使用情況表附表1 工程名稱:記錄編號:調入時間:測量主管:領取記錄歸還記錄序號日 期領用者附件及儀器狀況保管者日期歸還者附件及儀器狀況保管者12345 附件2 測量設備一覽表 測量設備一覽表表格編號1306項目名稱:序號設備名稱管理類型管理編號品牌型號出廠編號測量范圍誤差確認情況狀態保管人確認單位上次確認日期證書編號確認人確認周期下次確認日期附件3 測量人員臺帳填表人: 報表日期: 序號公司或項目部姓 名籍 貫出生年月畢業院校專業從事測量時間(年、月)職務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