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公司工程管理信息化及質量監督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9703
2024-09-07
15頁
93.27KB
1、建設公司工程管理信息化及質量監督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工程質量監督制度1.1 自覺質量監督站的監督檢查,并給予配合;1.2 對質量監督站提出的問題或整改指令,由責任單位負責整改,項目經理部負責督促按期整改和落實、復查并上報。2、工程原材料、構件質量監控制度2.1 嚴格供應商(廠家)資質審查,實行市場準入監控管理,在合格供應商(廠家)范圍內進行選用,確保原材料質量;2.2 重要構件實行駐場(廠)監造,由物資部門組織實施;2.3 嚴格按規定程序和頻率,分別進行出場(廠)、進場和過程檢驗,并提供合法有效2、的書面報告,不合格材料嚴禁使用;2.4 工區/隊和監理單位積極溝通,一起對甲供材料到達現場的數量和質量進行驗收;2.5 工區/隊要派專人對施工過程中的原材料使用情況進行巡檢;2.6 在把好碎石、砂子的源頭質量控制和進場檢驗的同時,還應在儲存材料的現場采取預防措施(如配備必要的篩分、沖洗設施等),對泥土、粉塵含量超標及級配不合格的部分進行處理,確保材料滿足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3、工程質量檢測和試驗制度3.1 檢測單位由項目經理部比選,報監理及業主審核同意后,各工區隊共同使用,并配合項目經理部實驗室工作。3.2 試驗室必須按國家和行業標準做好檢測和試驗工作,凡需見證試驗的項目必須報請監理工程師見證3、送檢,并履行相關手續。3.3 對檢測結果有異議時,報監理項目部解決,在結果沒有出來之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4、工序質量檢查驗收制度4.1 每道工序完成后,及時報告監理工程師到場進行檢查和簽認。未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并簽字的工序,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4.2 工地質檢人員接到現場要求現場檢查驗收時,應按下列時間到達現場。4.2.1 基坑開挖、地連墻、鉆孔樁(人孔樁)等涉及工程或人身安全的工序驗收在半小時內到達。4.2.2 其它工序的驗收應在盡快時間內到達并不得超過1小時。4.3 質檢人員對工序質量進行專項檢查合格后,應及時報請監理檢查,由于報驗不及時造成質量事故的,或造成不良影響的,將追究4、質檢人員的責任;不合格或沒有檢查就報監理檢查的,按照相關要求對其進行處罰教育,屢教不改超過三次的,清退出質檢隊伍。5、質量保證措施(方案)審批制度開工前,應針對工程項目和特點,分析出每道工序的質量控制要點和質量保證措施,報項目部審核備案。對于重要工程或結構的安全檢算報項目經理部審核備案。6、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制度6.1 開工前,項目經理部負責對本標段的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和檢驗批進行劃分和細化,并報監理、業主批后執行。6.2各工區(隊)根據批準的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和檢驗批劃分,依據驗標中規定程序進行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和評定。7、施工過程質量檢查制度詳見工程質量檢查制度。8、5、工程質量事故報告制度8.1 發生工程質量事故后,責任單位應按規定及時逐級上報,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拖延不報,并及時開展調查和處理工作,按規定妥善保管有關資料;8. 2 工程質量事故等級劃分、報告程序、處理程序等按相關規定執行。9、工程質量舉報制度9.1 任何單位或個人對工程質量事故、質量缺陷或影響工程質量的行為有權進行舉報;9.2 在現場工程告示牌上,公布工程質量舉報電話。9.3 項目安質部負責質量問題的投訴受理和處理。如有重大問題,及時向單位主管領導報告。9.4 項目經理部將對舉報人嚴格保密,并對避免質量隱患或事故發生的有關單位或個人進行獎勵。10、質量管理責任人登記制度10.1 登記人員范6、圍:項目經理部第一負責人,技術、質量負責人;工區(隊)長,技術、質量負責人。10.2 報送單位和時間:由各工區(隊)負責管段內的人員登記,在進場后一個月內報項目技術質量部匯總。11、質量管理信息化制度11.1 建立質量情報信息網絡質量情報信息,主要是反映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工程質量和工作情況,同時還包括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等。為搞好工程項目質量目標管理,有效控制和保證工程質量,工程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質量檢查人員經常深入施工現場,認真掌握大量、準確的第一手質量情報信息資料。做到及時收集、及時反饋、及時分析、及時應用。11.2 質量信息的內容11.2.1 進入工地的各種原材料7、成品、半成品的產品合格證及質量檢查驗收情況;11.2.2 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技術交底、圖紙會審、變更、隱蔽工程和有關質量記錄情況;11.2.3 歷次質量檢查、各種驗收檢查記錄情況,質量事故調查記錄和處理;11.2.4 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等信息的收集整理情況;11.2.5 機械設備、計量測試儀器、人員素質等其它影響工程質量的調查記錄和處理情況;11.2.6 同行業有關工程質量的管理辦法和手段,以及發展方向等概況。12. 材料、設備、構配件進場檢驗及儲存管理制度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構配件等將構成永久性工程組成部分,它們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未來工程產品的質量,因此需要事先對8、其質量進行嚴格控制。質量合格的材料、設備、構配件進場后,到其使用或安裝通常都要經過一定的時間間隔。在此時間內,如果對材料等的存放、保管不良,可能導致質量狀況的惡化,因此必須對進場的原材料、半成品、構配件的存放、保管條件及時間進行監控。12.1 原材料進場檢驗12.1.1 原材料的報驗(1)主材的報驗:物資部門根據所進材料的廠家、規格、批號和數量填寫材料進場通知單一式二份,一份遞交現場試驗室試驗檢驗人員簽收,物資部門留一份,作為通知試驗的證明。現場試驗檢驗人員應及時按取樣規則進行取樣送檢,如需進行平行檢驗或見證試驗的應及時通知監理部進行取樣。(2)地材的報驗:物資部門應根據經過試驗室檢驗證明地材9、合格的供應地材廠家所進場的地材規格和數量填寫材料進場通知單一式二份,一份遞交現場試驗室試驗檢驗人員簽收,物資部門留一份,作為通知試驗的證明。現場試驗檢驗人員應及時按取樣規則進行取樣送檢,如需進行平行檢驗或見證試驗的應及時通知監理部進行取樣。(3)試驗室按照試驗規程的要求,及時檢測及時填寫檢測報告,并及時將檢測報告及時反饋給物資部門。如遇檢驗材料不合格,應及時通知物資部門,物資部門及時對不合格材料進行封閉、標識。合格原材料取樣標準試驗試驗結果評定技術質量部設備物資部實驗室材料員工點技術員質檢員過程使用和監控試驗員工程成品抽樣檢驗合格分供方評價與選定施工質量驗收分析原因下道工序施工提出處理意見原材10、料進場原材料采購反饋反饋合格不合格不 合 格試驗報告試驗結果評定圖1 材料進場檢驗流程圖17.2 設備、構配件進場檢驗12.2.1檢驗程序設備、構配件進場不合格外觀或密封性檢查合格不合格出廠合格證及技術說明書檢查合格簽字不合格按要求進行抽樣檢查合格向監理機構提交工 程材料構配件報審表不合格配合監理機構檢查合格清退出場進場使用 圖2 設備、構配件進場檢驗流程圖12.3 不合格處置12.3.1 當經檢驗的樣品出現不合格時,首先應進行以下分析:(1)測試人員資格、儀器、環境因素;(2)提供樣品及取樣方法;(3)測試過程中出現人員操作失誤、停水、停電等。12.3.2 針對出現的不合格或不合適,技術負責11、人應及時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調查分析,盡快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對已發出的可能出現錯誤的試驗報告應追回,并重新取樣、驗證、評估或糾正。并視情節對責任人給予處罰。12.3.3樣品應按標準規定的批次、數量、部位抽取,如規定要見證取樣,則按監理工程師指定的部位抽取。12.3.4取樣后的樣品應按樣品的要求進行包裝、密封、編號、標識、登記并對其狀態做出詳細的描述和記錄,按要求送往檢測單位。檢驗判定處 置不合格標識、記錄、隔離評 審申請讓步拒 收退 貨評審入 庫標識記錄通知供方合 格意同不同意圖3 進場不合格品控制流程圖12.4 進場材料儲存管理12.4.1 原材料、半成品、構配件的存放、保管由各工區具體負責。12、12.4.2 各單位要按照安全、質量、環保三個體系貫標有關要求做好油庫、水泥和鋼材庫等料庫的建設管理工作。主材庫存周轉量原則上按工程平均消耗物資的一個月用量儲存考慮,其它料按15天用量進行貯存。12.4.3 強化物資現場管理。現場物資堆放要做到存放合理,苫墊規范,堆碼整齊,標識清楚,存料場地要考慮防火、防洪、防盜,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12.4.4 各單位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場地,隨時調整物資儲備數量,儲備結構,提高庫存物資的周轉率,庫區要達到布局合理,場地平整,道路及排水暢通,堆碼有序,標識清楚,安全作業,專人看管,具有防火、防盜、防洪、防臺風等預防設施和措施。12.4.5 混凝土拌和站原材料儲備13、場所采用混凝土硬化地面,不同材料之間采用隔墻分割,同一規格的材料也應作分倉處理,現場合格材料、不合格材料、待檢材料標識清楚,以防混淆。13. 檢驗批、分項、分部、單位工程質量檢查、申報、簽認制度13.1 檢驗內容劃分依據檢驗批、分項工程、分部工程、單位工程的劃分依據監理、業主要求的劃分原則劃分,由項目經理部安質部負責劃分,并報監理批準。13.2 施工質量驗收的主要內容13.2.1 實物檢查:對原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的檢驗,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執行;對混凝土強度、預制構件結構性能應按規定的標準執行;對地基的處理效果、路基填筑壓實質量,應按照規定的抽樣檢驗方案執行。13.2.2 資料檢查14、:包括原材料、構配件等的質量證明文件(質量合格證、規格、型號及名稱、性能檢測報告等)和抽樣檢驗報告、施工過程中重要工序的自檢和交接檢驗記錄、平行檢驗報告、見證取樣檢測報告、隱蔽工程驗收記錄等。13.3 隱蔽工程檢查13.3.1 隱蔽工程先由工班自檢,工點技術人員復檢,合格后填寫驗收單,請工區的質檢人員進行復查,對于關鍵隱蔽工程還要報請項目部進行檢查,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檢查。簽認合格后方準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對影響安全的工序在簽證后立即實施下道工序施工。13.3.2 隱蔽工程未經監理工程師簽證而自行覆蓋,應揭蓋補驗,由此產生的經濟損失由責任單位承擔。13.3.3 監理工程師因工缺席,由其委托人員15、代檢簽證時,要做好記錄。必要時,事后應請監理工程師補簽認可。13.3.4 檢查中發現地質與設計不符或明顯達不到承載力要求時,要及時上報監理工程師或咨詢單位解決,必要時邀請設計單位共同研究處理。嚴禁擅自更改或自行主張施工。13.4 驗工質量檢查簽證驗工質量檢查,由質量管理部門負責質量方面的檢查簽證。未經質量檢查、監理人員簽證的工程項目和數量,計財部不得予以計價和撥款。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予以驗工質量簽證。13.5.1 混凝土、砂漿強度及填土夯實密度未按規定進行試驗,或試驗報告不能判定其質量狀態者;13.5.2 由于施工錯誤造成返工或處理而增加的工程量;13.5.3 缺少應具備的隱蔽工程檢查證或未16、經檢查簽證合格者;13.5.4 成品、半成品、原材料未經進貨檢驗和試驗合格者; 13.5.5 未辦變更設計手續,擅自變更設計者。13.6 施工過程工序不合格控制流程報 廢報 廢復檢檢驗處 置標識、記錄、隔離分 級讓步接受復檢不同意返修評 審返 工直接讓步接受標識記錄進入下道工序合格意圖4 施工過程工序不合格控制流程圖14. 竣工資料竣工文件是工程建設的真實記錄,它反映了各種地下、地上建筑物,隱蔽工程,構筑物等工程狀況,是工程竣工驗收,日常維護的依據和憑證,也是設備改造和改建、擴建時必須具備的技術資料。14.1 竣工文件編制依據竣工文件的編制工作按深圳市城建檔案館、監理和業主的具體要求執行,編制17、依據為施工過程產生的質量記錄和施工記錄。14.2 竣工資料的積累和文件的形成技術人員和專業人員應按業務分工負責職責范圍內的文件資料的收集、保管工作,并將文件資料檔案入盒(袋)存放,確保資料完整,查閱方便。竣工文件編制以單位工程為基礎。各單位技術負責人要把施工過程中形成的工程日志、檢測記錄、工程檢查證、質量驗收記錄、試驗記錄、開工報告、施工中有關指令性文件、變更設計通知單、以及有關圖紙的修改,底圖的描繪,圖表的簽署,施工技術小結等收集整理,建立單位工程資料盒,為工程項目竣工文件編制準備完整齊全的原始資料。各工區技術人員要負責原始資料的收集積累工作,要特別注意地下建筑及設備安裝,地下管線以及隱蔽部18、位的情況,及時填寫地下及隱蔽記錄。為方便收集、保管資料,各工點技術負責人可按專業、部位和結構等不同內容建立文件資料盒。負責竣工文件編制的人員,應經常深入施工現場,督促檢查竣工文件平時的積累情況,并對每項工程文件材料形成的時間、進度、內容、文整質量及時提出要求。15、成品防護和交付管理辦法15.1、各工區要嚴格按合同要求及有關規定對已完工程和產品在交付前采取適當的防護和隔離措施,防止交付前的損壞、丟失及污染,注意清潔美觀。15.2、必要時,根據產品特點制定的防護措施應形成文件。15.3、出現特殊情況(如停工),應對成品、半成品等采取保護措施,做好防護工作并注意驗證。15.4、在最終檢驗和試驗后,管理部門應采取保護產品質量的措施,這種包括整潔、安全、消防、治安的防護應延續到業主接收為止。15.5、項目部在自檢合格后向業主提出書面報告,按業主要求準備驗交資料,在業主組織驗收后,辦理正式交付、歸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