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器有限公司生產運營質量信息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99762
2024-09-07
14頁
261.24KB
1、電器有限公司生產運營質量信息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質量信息管理制度1 目的為加強公司內部信息溝通,對出現質量問題的信息傳遞、處理及歸檔全過程提出了要求。并能及時采取有效的糾正和預防措施,以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同時,為強化產品質量與部門、個人經濟利益直接掛鉤,逐步減少因產品質量問題引起的經濟損失,特制定本制度。2 范圍適用于XX公司電機、控制器、遙控器、四通閥、五金件等檢驗、測試、生產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以及交付后用戶反饋屬本公司責任的質量問題的信息傳遞、處理和考核,本制度不適用于樣品試制、小批量生2、產、進貨檢驗過程中質量信息的處理。3 職責3.1 現場質量信息3.1.1分廠巡檢員負責填寫現場發現問題的信息描述;3.1.2分廠質量主管負責現場出現問題的原因分析;責任部門負責編制、落實糾正措施。3.1.3 分廠質量主管負責完成現場問題的處理方案;相關部門配合現場問題的處理工作;3.1.4 品管部負責現場信息的上報、對現場處理方案的驗證、歸檔處理、糾正預防的驗證;3.1.5品管部負責人負責各責任部門出現分歧的仲裁。3.2 OA模塊中的質量信息單 由品管部、分廠負責實施,其他部門配合,總經辦負責監督。4 質量信息傳遞、處理流程4.1 現場質量信息單4.1.1現場質量信息傳遞單以書面的形式傳遞。43、.1.2 具體操作方法:4.1.2.1 現場信息傳遞單由分廠巡檢員(出廠檢驗員)負責填寫“現場信息傳遞單”的信息描述,并負責信息單的傳遞。4.1.2.2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發現的質量問題應及時匯報(普通員工、質控點檢驗員向巡檢員匯報或車間(副)主任(班組長)匯報),車間(副)主任(班組長)、巡檢員應立即在“現場信息傳遞單”的信息描述情況進行記錄;若質量問題由車間(副)主任(班組長)、巡檢員發現亦應按照“現場信息傳遞單”的信息描述位置作記錄。“問題陳述”欄內應明確出現的質量問題的產品名稱、型號、不良現象、數量(或比例)等要素。4.1.2.3在出廠檢驗過程中發現的質量問題,由出廠檢驗員負責填寫“現場信4、息傳遞單” 的信息描述,“問題陳述”欄內應明確出現的質量問題的產品名稱、型號、不良現象、數量(或比例)等要素。并負責信息單的傳遞。4.1.2.4問題陳述完畢后巡檢員(出廠檢驗員)應根據質量問題的性質將現場質量問題反饋給分廠質量主管,由分廠質量主管落實責任部門(組)完成原因分析(原因分析應與現場處理方案同步進行)。分廠質量主管組織有關人員在問題發生后現場處理方案,各有關部門(組)根據處理方案進行實施,品管部對現場處理的第一件產品進行確認。4.1.2.6問題處理完畢,要求現場處理人員在傳遞單上現場處理人處簽字。對于現場無法查明原因、提出徹底解決措施的較為復雜質量問題,應在傳遞單上注明臨時解決措施(5、應急處理措施)及后續方案,并承諾完成時間。4.1.2.7現場處理人員填單完畢后,巡檢員(出廠檢驗員)將“現場信息傳遞單”傳遞至品質管理部。因相關部門對現場信息傳遞單傳遞不當或處理不當、不及時造成分廠停產的,按照“停產處罰條例”對造成停產的相關責任部門(人)進行考核。4.1.2.9品管部對“現場信息傳遞單”進行審核,對已處理完成的一般性質量問題,由品管部存檔并上服務器;對符合質量信息管理制度規定范圍中的信息內容由相關人員在OA上按“質量信息單”程序進行處理;對需要糾正預防的問題,要將信息單發送(傳遞)到責任部門(組),由責任部門(組)完成糾正預防措施;對于需要品管部負責人組織協調處理的信息內容直6、接上報品管部負責人協調處理;對分不清責任部門的信息由品管部負責人仲裁。4.1.2.10對于上報品管部負責人的信息,由品管部負責人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再處理,處理完成后由品管部歸檔并由品管部發送到相關部門;品管部負責人要求以“質量信息單”程序處理的信息內容由品管部在OA上按“質量信息單”程序進行處理。4.1.3信息傳遞流程圖:品管部監督、驗證No分廠質量主管現場處理方案分廠巡檢員(出廠檢驗員)責任部門品管部負責人意見Yes形成信息糾正預防歸檔品管部責任部門(組)原因分析現場信息描述4.2 OA模塊中的質量信息單:信息內容分類:信息內容分為生產過程中的質量問題形成的內部質量信息和用戶反饋的外部質量信息7、。質量信息傳遞內容和傳遞范圍見本制度第6條“質量信息傳遞一覽表”。 4.2.2 操作流程具體操作流程參照“質量信息模塊”中的操作說明。責任部門(組)根據“質量信息單”填寫原因分析,提出糾正措施提交品管部負責人批準后組織實施,同時品管部負責人(或品管部)將“質量信息單”傳遞給驗證部門(組)。糾正措施驗證完成后,轉品管部負責人(或品管部)確認后歸檔。4.2.4 質量信息傳遞部門上報的“質量信息單”必須編號,編號方法用兩位阿拉伯數字(0199)代表企業代號,用一位大寫字母(AZ)表示填報部門代號,用三位阿拉伯數字(001999)表示記錄流水號(注:具體企業代號、部門代號規定按公司內部管理制度中編號方8、法規定執行)。舉例說明如下:06 V 001 流水號 品管部 XXXX電氣有限公司4.3重大質量信息的處理重大質量信息是指需要傳遞給總經理和集團總裁的質量信息(重大質量信息的界定見“質量信息傳遞一覽表”)。由品管部負責人負責組織分廠(副)廠長等相關部門(組)人員一起討論、分析質量問題,并做出處理決定。集團總裁或總經理可根據需要在“信息模塊”中填寫意見。5 質量信息處罰規定5.1外部質量損失5.1.1 外部質量問題是指產品交付后在保修期內由于設計差錯、生產過程失控等引起的重復性、關鍵性、重大的質量問題和安全事故以及用戶的投訴等;外部質量損失計算后(差旅費除外)高于1000元的必須逐起按時上報;對9、于退貨、代用產品必須上報。5.1.2 外部質量損失是解決外部質量問題所發生的一切費用。5.1.3 上信息模塊的外部質量損失,由品管部將損失費用核實后匯總,5000元以下的應列出費用構成的主要項目和金額,5000元以上的須附費用明細表,品管部認為有必要的可要求提供原始票據。確認費用后作為進行質量責任分解的依據。5.1.4 對于外部質量損失小于1000元無須上信息模塊的外部質量損失,由品管部每月列出匯總費用明細表于下月10日前統一上質量信息模塊,由品管部進行責任分解。5.1.5品管部核實時發現信息數據有誤的,應及時糾正上報。5.1.6 外部質量損失計算后(差旅費除外)低于1000元,但認為需上信息10、模塊,按1000元計算;退貨產品的損失按產品出廠價的30%計算,低于1000元的按1000元計算。5.1.7 品管部根據實際損失,十五天內確定負主責、次責部門(分廠)、個人名單,在確定名單三天內按以下規定對責任部門(分廠)、責任人在“質量信息單”上進行處罰。外部質量損失罰款表責任部門、人罰款額備注部門(分廠)承擔質量損失額的10%責任部門應承擔的質量損失額由經品管部按第5.3條責任劃分原則確定部門(分廠)負責人承擔質量損失額的5%直接責任人承擔質量損失額的10%由品管部根據所負責任大小進行落實注: 實際質量損失總額=外部實際質量損失額+所退產品返工、報廢等一切費用。 責任部門負責人每次罰款額最11、高限1萬元;責任人:部門(分廠)技術、質檢等后勤人員每次罰款額最高限3000元,生產工人每次罰款最高額限500元。如實際統計結算罰款額超出上述最高限額的,則超出部分由責任人所在職能部門(分廠)承擔。 部門(分廠)負責人即是責任人,則按責任人處罰。 對個人的處罰最低為50元/次, 對部門的處罰額最低為500元/次。 外部質量損失由品管部做出處罰決定。5.2 內部質量損失 未出廠產品因設計失誤、生產過程失控、零部件、原材料質量等原因引起的質量問題,造成產品返工、報廢的一切經濟損失,按質量損失計算表計算,預計損失在500元以上的須上質量信息;由品管部在損失評估后五天內確定負主責、次責部門(分廠)、個12、人名單并通知責任部門,按以下規定對責任部門(分廠)責任人在“質量信息單”上進行處罰。內部質量損失罰款表責任部門、人罰款額備注部門(分廠)承擔質量損失額的10%責任部門應承擔的質量損失額由品管部按第5.3條責任劃分原則確定部門(分廠)負責人承擔質量損失額的5%直接責任人承擔質量損失額的10%由品管部根據所負責任大小進行落實注: 實際質量損失總額按質量損失計算表進行計算。 責任部門(分廠)負責人每次罰款額最高限1萬元;責任人:部門(分廠)技術、質檢等后勤人員每次罰款額最高限3000元,生產工人每次罰款額最高限500元,如實際統計結算罰款額超出上述最高限額的,則超出部份由責任人所在職能部門(分廠)承13、擔。 部門(分廠)負責人既是責任人,則按責任人處罰。 對個人的處罰最低為50元/次, 部門的處罰額最低為500元/次。 質量信息模塊中傳遞的信息,除品管部外,其它部門一律不得做出處罰決定。 責任分解后,按問題的輕重程度,責任部門(人)認為處罰額較大需減免的,需經總經理批準。 產品出廠后,如發生退貨或返包質量事件,由品管部在5天內直接對出廠檢驗員、檢驗主管、品管部負責人進行考核。 產品返包結束后,分廠在3天內填寫“質量損失計算表”,損失費用5萬元以下(含5萬元)由品管部負責人批準,損失費用在5萬元以上由總經理批準,批準后的損失表作為質量處罰的依據。所有未下線的產品返工按工序返工進行計算,取3倍材14、料費用或10倍人工費(按返包實際所需工時來計算人工費)的最高額,但不得低于500元。(計算后少于500元,但認為需上模塊的質量信息,一律按500元計算)成品返工進行計算方法:成品產值在5000元以下的,損失控制器按15元/臺、電機按5元/臺、四通閥10元/臺計算;成品產值在5000元以上的,損失控制器按30元/臺、電機按10元/臺、四通閥20元/臺計算。分廠返工結束后3天內計算質量損失,經生產制造部審核,審批領導批準后報品管部歸檔。5.3 質量事故責任劃分原則 品管部(分廠進貨檢驗)按標準進行檢驗,但由于設計原因或檢驗標準制訂不合理,品管部(分廠)承擔30%損失額。 品管部出廠檢驗沒有按檢驗標15、準進行檢驗而發生質量問題,品管部承擔100%損失額。分廠進貨檢驗沒有按檢驗標準進行檢驗而發生質量問題,分廠承擔100%損失額。 產品放行后,出現質量問題,如果不能提供證據證明責任是其它部門的,則由品管部承擔100%損失額。5.3.4因設計原因或檢驗標準制訂不合理,則分廠承擔100%損失額。 分廠未按照工藝文件、圖紙等要求生產而發生的質量問題由分廠承擔100損失額。 不屬上述原因且屬次要責任的部門,則各須承擔30%-50%損失額。 集團公司內部配套供方(分廠)如有責任品管部在5天內通知各責任部門并按“質量補償協議”對其進行處罰,分廠負責人承擔分廠罰款額的10%。外協單位如有責任,品管部在15天內16、按“質量補償協議”對其進行處罰(處罰額度必須在信息模塊中列入)。5.4 發生質量損失相關部門不按上述規定辦理或處理不及時,總經辦發現后除按獎罰細則對相關責任部門負責人處罰外,對此起質量事件的罰款提成歸總經辦所有。5.5 公司下屬各部門(分廠)對內、外部質量損失有爭議的,則由公司總經理仲裁。5.6 品管部按外部質量損失額和對責任部門罰款總額的5%、責任人罰款總額的20%提取作為月度分配獎金;品管部按內部質量損失對責任部門罰款總額的5%、責任人罰款總額的20%提取作月度分配獎金,獎金由部門負責人負責分配(自罰不作提成)。6 質量信息傳遞一覽表類別質量信息內容傳遞部門傳遞期限傳遞范圍各部門、分廠總經17、辦品管部負責人總經理總裁內部質量信息內部損失500元以上5萬元以下分廠、品管部事后二天內內部損失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內部損失20萬元以上外部質量信息外部損失0.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用戶原因除外)品管部事后三天內外部損失2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連續出現同類質量問題3次連續出現同類質量問題4次以上外部損失30萬元以上曝光信息(在電視、報紙等媒體曝光)缺件安全事故一般性安全事故重大安全事故(致人殘廢、死亡) 備注:符合質量信息傳遞一覽表條件的質量信息必須上質量信息模塊。7 獎罰細則 質量信息OA模塊獎罰細則序號類別內 容責任人獎罰額(元)執行部門1填報不規范a、質量信息瞞報或應在質量信息模塊中傳遞18、而書面傳遞的,每發現一次,扣責任部門責任人100總經辦負責人50部門500b、“質量信息單”未按制度規定的傳遞范圍進行傳遞,每發現一個部門未傳遞到,扣責任部門責任人100負責人50c、各權限簽名及上報要規范、不能越權,每發現一處不規范,扣責任人50d、退回要有退回原因,無原因退回的,每發現一次,扣責任人50e、外部質量信息填報部門為銷售部,越權填寫的,每發現一次,扣責任部門負責人100f、各項工作任務沒有明確完成時間的,每發現一次扣責任人50g、除品管部外,發現其它部門對質量信息模塊中傳遞的信息作出處罰決定的,每次扣責任部門負責人100h、違反質量信息管理制度、及信息模塊其他操作程序或要求的,19、每發現一次扣責任人50i、責任部門(人)拒絕在“傳遞單”上簽字的每次扣責任人50責任部門負責人50J、未將“傳遞單”反饋給責任部門的每次扣責任人20責任部門負責人202原因分析a、質量信息原因分析不到位的,每發現一次扣責任人100負責人503糾正措施a、糾正措施制訂不到位的,每發現一次扣責任人100負責人50b、糾正措施驗證(包括效果驗證)結果不真實、無依據的,每發現一次扣責任部門責任人100c、對采取的措施未履行監督、驗證義務的每次扣責任人20責任部門負責人204損失評估a、質量損失沒有按質量信息管理制度的計算方法計算的,每發現一次扣責任部門責任人100負責人505責任分解a、質量問題陳述時20、沒有填寫責任部門和責任人的,每發現一次扣(除暫時無法確定,要注明。)責任人100負責人50b、質量問題責任分解不到位,每發現一次,扣責任部門責任人100負責人506效率類a、質量信息不按時上報及信息處理不及時的,每延遲一天扣責任部門責任人20部門200b、外部損失評估后,品管部未在15天內將責任進行分解,每延遲一天扣品管部責任人20總經辦部門200c、分廠客戶服務組收到品管部責任分解名單后,未在三天內進行處罰的,每延遲一天扣分廠客戶服務組責任人20總經辦部門200d、品管部未在內部損失評估后5天內對責任部門、責任人進行處理,每延遲一天扣品管部責任人20部門200e、返工結束后,分廠未在3天內將21、批準后的損失統計表交品管部,每延遲一天扣分廠責任人20品管部分廠200f、發生內外部質量損失后,內部配套分廠或車間如有責任,品管部必須在5天內按“質量補償協議”或相關制度對其進行處罰,每延遲一天扣品管部責任人20總經辦部門200g、發生內外部質量損失后,外協單位如有責任,品管部必須在15天內按“質量補償協議”或相關制度對其進行處罰,每延遲一天扣品管部責任人20部門200h、對互相推卸責任,品管部負責人仲裁后確定責任部門的每次扣責任部門負責人100責任部門500i、“傳遞單”上的糾正措施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的每天扣責任人20品管部責任部門負責人20j、“傳遞單”未及時傳遞至品質管理部每次扣責任人222、0責任部門負責人20k、對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現場處理方案的,每超1小時扣責任部門100責任部門負責人20注:1、總經辦指定專人監控質量信息模塊;2、集團總師辦可對該項工作進行隨時抽查,若發現總經辦監督工作不符要求,總師辦可根據上述處罰細則對總經辦及相關責任部門(人)再進行處罰;3、若遇上節假日,考核日期順延;8 相關記錄8.2 現場信息傳遞單 AUX 13. 8.3 質量損失計算表 AUX 13.06.001.03 附表1質量信息單 編 號:填報部門報告時間信息類別信息種類信息主題發生時間部門、地點銷售方向公司名稱產 品型 號生產年月故障現象主要部件封存(返工)數量退貨數量重復次數質量問題陳23、述陳述人:預計損失損失備注填報部門負責人意見簽名簽名日期傳遞范圍品管部負責人(品管部)處理意見簽名簽名日期損失評估員需要處理無需處理責任部門人配合部門人完成日期附件責任部門原因分析選擇原因類別圖紙標準工藝方法檢驗規程作業指導書檢測器具設備工裝工位器具運輸安裝人為因素其他分析人:責任部門糾正措施簽名簽名日期責任部門領導意見簽名簽名日期品管部負責人(品管部)審批意見簽名簽名日期驗證人:續表:糾正措施驗證簽名簽名日期驗證人:驗證審核簽名簽名日期實際損失評估簽名簽名日期損失金額 元責任分解簽名簽名日期開罰單簽名簽名日期相關信息附表2現 場 信 息 傳 遞 單 0: 發現地點發現人報告時間信息描述問題陳24、述: 陳述人: 時間: 年 月 日 時現場原因分析問題分類:人、機、料、法、環簽收人: 簽收時間: 具體情況圖紙標準工藝規程檢具設備工裝運輸人為其它 分析人: 時間: 年 月 日 時現場處理方案現場處理人: 年 月 日 時 驗證人: 年 月 日 時品管部意見歸檔 糾正預防 形成信息報告 報送品管部負責人 其他意見: 負責人(日期):責任部門糾正預防措施: 責任人/日期: 負責人/日期:品管部負責人意見簽名(日期):品管部監督、驗證 監督、驗證人(日期):發送生產制造部、生產分廠、責任部門附表 3質量損失計算表質量信息編號發生時間發生地點信息主題項目損失情況金額備注工序返工3倍材料費用產品拆裝所發生的材料報損費用10倍人工費按工序定額計算成品返工產值5000元以下:80 元產值5000元以上:150元損失計算人: 審核: 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