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公司成本費用控制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01426
2024-09-07
9頁
49.07KB
1、制造業公司成本費用控制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集團公司成本費用管理制度1 總則1.1 對公司各部門、分廠(分公司),都必須實行科學的全面成本管理,用成本指標進行價值形式的量化,特制訂本制度。1.2 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務是:通過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和考核,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成果,不斷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降低產品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1.3 成本管理實行統一領導和歸口分級管理的原則。公司由財務部門歸口管理,各職能部門按規定的經濟權限和業務職能負責相關的成本管理。各分廠(分公司)須確保成本計劃的完成。1.2、4 各成本責任部門、分廠(分公司)應根據歸口管理職責和主要內容,分別進行設計成本、材料成本、消耗費用、廢品損失成本,對外協作成本、工時定額成本及制造費用控制,對成本負責,對經濟效益負責。 2 成本費用開支項目2.1 公司在生產經營中發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費用計入產品制造成本。2.2 制造成本分為:原材料、燃料和動力、工資、職工福利費、廢品損失、專用費用、外加工費、計劃價格差異、制造費用等具體項目。制造費用的具體開支范圍包括:各生產分廠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分廠管理人員工資和福利費、折舊費、辦公費、水電費、機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勞動保護費、在產品盤虧和毀損等支出。23、.3 公司在生產經營中發生的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3 成本控制3.1 公司對成本管理實行統一領導、集中管理,日常工作由財務部門負責。3.2 生產分廠成本管理的主要內容: 貫徹公司成本管理制度及規定。 編制分廠成本計劃、分解落實分廠經濟指標。 控制分廠物資消耗和費用支出。 組織指導班組成本管理。 檢查分析分廠成本計劃執行情況,針對存在問題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成本計劃的完成。 3.3 各職能部門成本管理的主要內容: 產品開發部門負責產品研究設計成本。 工程部門負責能源消耗成本、外購設備成本、基建項目成本。 物資采供部門負責物資采購成本,外購半成品、毛坯件、協作件、備品備件、4、標準工具成本和儲存成本。 工具制造部門負責自制工具制造成本。 設備制造部門負責設備大修理成本以及中小修理成本、自制設備制造成本。 生產部門負責與產品產量和出產期有關的成本。 采供部門負責辦公器具等低值易耗品采購儲存成本,后勤部門負責生活用房的修理成本。 勞資部門負責與工資和勞動定額有關的成本。 質量部門負責產品質量檢驗成本。 工藝部門負責工藝方案成本。3.4 目標成本的編制 目標成本的編制依據:a 公司現有的設備條件、生產能力、技術水平;b 計劃期市場和銷售價格預測;c 公司年度目標利潤。 確定目標成本的方法;按代表產品確定目標成本。計劃公式:目標成本=預計銷售收入-預計應交稅金-目標利潤3.5、5 成本計劃的編制 成本計劃應包括的內容:a 成本計劃編制說明;b 生產費用預算; c 制造費用預算;d 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計劃;e 全部商品產品成本計劃; 成本計劃編制方法;.1 編制成本計劃應以目標成本為依據,定額成本為基礎,在對前期成本水平、歷史水平,同行業水平及正確估計計劃期引起成本變動的各種因素經反復試算平衡后編制。.2 成本計劃采用直接計算法編制。 .3 成本計劃按年度、季度和按分廠、公司編制。分廠計劃、季度計劃是公司計劃、年度計劃的執行計劃。.4 成本計劃必須經綜合平衡,并經公司分管財務副總批準后實施。3.6 成本檢查分析考核。 成本檢查工作納入各成本責任部門正常工作,財務部門按季6、組織對分廠成本核算的檢查。 成本分析以分廠和財務部門為主。.1 分廠每月召開經濟活動分析會,并在次月一周內作出書面分析報告報送財務部門。.2 財務部門按月擬寫公司成本分析書面報告,在次月十五天內報送公司領導和有關職能部門。.3 公司每月召開經濟分析會。 成本考核以計劃指標為準,據以衡量各成本責任部門成本管理水平和應負經濟責任的大小。.1 生產分廠成本指標完成實績和工資總額掛鉤。.2 業務管理部門成本管理實績與專線經濟責任制得分掛鉤。.3 成本考核按月進行,并直接在當月各部門職工利益中體現。3.7 內部成本報表制度。.根據公司經營管理需要,設置如下成本報表:a 商品產品單位成本和總成本表(分廠、7、公司);b 制造費用明細表(分廠,公司);c 成本降低指標完成表(分廠);d 在產品余額表(分廠); 內部成本報表按月編制。 內部成本報表編制應堅持準確性、及時性,編報工作納入經濟責任制專線考核。4 期間費用控制4.1 管理費用控制 管理費用指公司行政管理部門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費用,具體項目按國家規定設置。 .1 職工福利費用和勞動保險費按國家規定計提列支。.2 技術開發費開支范圍:新產品試制費、工藝規定制定費、委托外單位的科研試制費等技術開發費用根據公司經濟效益和承受能力,采用實報實銷的辦法列支。.3 差旅費按照公司確定的標準及辦法報銷。.4 業務招待費在規定的比例范圍內據實列支8、。 管理費用實行歸口分級管理責任制。.1 業務招待費由總經理辦公室歸口管理。.2 出國人員經費由黨委工作部門歸口管理。.3 勞動保護費由生產部門歸口管理。.4 新產品試制費由技術中心歸口管理。.5 工藝制定費由工藝部門歸口管理。.6 保險費、稅金年息支出等由財務部門歸口管理。.7 辦公用品費用由采供部門歸口管理。 .8 與各管理部門自身責任有關的期間費用:差旅費、消耗材料、修理費等費用由各業務部門管理與控制。 管理費用計劃編制.1 管理費用計劃按照明細項目分為變動費用和固定費用兩類分別編制預算。變動費用部分依據國家制度規定,結合公司計劃經營業務的變動比例加以確定,固定費用部分以歷史資料為依據,9、并考慮計劃期公司管理決策,物價趨勢等因素后確定。.2 管理費用計劃按年度、季度分部門編制。.3 管理費用計劃經財務副總批準后實施。 按照權責歸屬原則,管理費用的各項開支審批權限歸各管理責任部門。責任部門應注意限額開支,如有超預算的開支,必須事先按規定的審批手續經批準后報財務部門追加費用方可使用。 管理費用的獎懲以計劃費用限額為依據,實際發生數低于計劃限額部分,按規定的各項費用項目計獎比例在年終給予獎勵。4.2 銷售費用控制 銷售費用是指公司在銷售產品、提供勞務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以及銷售公司發生的各項費用。主要包括:由公司負擔的運輸裝卸費、廣告費、展覽費、訂貨會費用及銷售公司人員工資、福利費、10、差旅費、辦公費、修理費、物料消耗及其他經費。 銷售費用預算以歷史資料為依據,并考慮計劃期公司的銷售規模、銷售策略、銷售方式的變化等因素,按預算銷售收人的一定比例加以編制。 銷售費用計劃由銷售部門提出預算,經財務部門審核,報公司領導層批準后實施。 銷售費用由財務部門和銷售部門歸口管理,在銷售費用總預算內,銷售公司實際可使用金額與其銷售回籠實績掛鉤。財務部門按確定的計提標準和計算公式按月預算,按年獎勵。 重大的銷售費用開支項目及開支標準,例廣告費、訂貨會費用等,必須經公司總經理辦公會批準。4.3 財務費用控制 財務費用是指企業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費用,具體項目按國家規定設置。 財務費用由財務部門歸口11、管理與控制。 財務費用計劃應根據公司已有的負債情況,計劃期公司生產經營狀況及可能形成的負債規模,可能的籌資成本等因素綜合分析后編制。 財務費用是公司重大費用支出,因此必須根據生產經營需要從總體上統籌安排資金結構,綜合確定各種籌資渠道和籌資方式,合理調度使用資金,以降低資金成本,提高公司的收益水平。5 工資的管理與控制5.1 工資是公司成本費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項目包括:職工技能工資、崗位工資、浮動工資、加班工資、按國家規定的各種津貼、補貼及其他屬工資性支出。 5.2 工資性支出應嚴格劃清計入產品成本和計入有關費用的界限: 直接從事產品制造的分廠,生產工人和管理人員的工資計入產品成本。 行政管12、理部門人員工資計入管理費用。 銷售部門專職銷售人員的工資計入銷售費用。 其他各類人員的工資依據國家規定分別計入有關費用。5.3 工資以公司人均年計劃工資總額從成本及有關費用中提取。人均計劃工資總額按照“工資總額提取不得高于經濟效益增長幅度”的原則,根據成本承受能力,由公司領導層決定。當年從成本費用中提取的工資總額與實際發放數的差額結轉下一年度使用。54 工資的控制 勞資部門控制工資的實際發放金額,對公司所有工資性現金支出擁有審核分配權,并承擔相應的管理責任。 財務部門控制分配進成本費用的工資總額,對工資費用的歸集、計算、分配、發放行使反映和監督職能。 各生產分廠及部門擁有對浮動工資及獎金的二次13、分配權,但必須對分配的合理性及手續的合法性負責,同時接受歸口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6 成本計算6.1 根據公司生產過程特點和管理要求,成本計算采用以下方法: 主要產品分廠:軟加工分廠、柱塞分廠、裝配分廠、油泵分廠以各自生產的產品為成本計算對象,采用品種法結合定額法計算產品成本。 工具制造部門以各類自制專用工裝為成本計算對象,采用分類法結合定額法計算產品成本。熱處理分廠以產品零件熱處理工序為成本計算對象,采用定額比例法計算產品成本。 新品車間新品試制,設備制造部門的非標制造,設備大修安裝,各生產分廠內外勞務協作,采用定單法計算產品成本。 運輸部門采用品種法計算運輸成本。6.2 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14、在產品之間分配,采用定額成本法。軟加工分廠、柱塞分廠、油泵分廠工費按規定留成,熱處理分廠按定額成本先確定月末在產品成本,再計算求得完工產品成本。 油泵分廠和裝配分廠的料費按規定留成,工具制造部門應是按定額成本先確定當月完工產品成本,然后計算求得月末在產品成本。6.3 熱處理分廠、裝配分廠、工具分廠在產品成本只計算料費,不留工費。6.4 各類成本差異和制造費用在完工產品之間分配。6.5 分廠成本計算辦法運用: 軟加工分廠、柱塞分廠:a 期末在產品料費:(在產品數量單位材料消耗定額材料計劃單價)b 期末在產品工費留存=(在產品工時費用分配率),其中:在產品工時=某一段工序在產品數量該段工時定額期初15、在產品余額+本期該產品實際發生費用 費用分配率= c 本月完工產品料費=期初在產品料費余額本月發生料費-期末在產品料費留存余額d 本月完工產品工費=期初在產品工費余額本期發生工費-期末在產品工費留存余額 油泵分廠a 完工零件料費=完工零件數量原材料定額成本b 期末在產品料費留存=期末在產品料費余額本期發生額-轉出完工零件料費-廢品損失料費-零件短少料費 c 期末在產品工費留存=該產品數量單件定額工時費用分配率其中:費用分配率= d 完工零件工費=期初在產品料費余額本月發生額-期末在產品工費留存e 油泵工部總成本=原材料成本工費成本。 裝配分廠a 采用“綜合結轉法”,通過“自制半成品”成本項目將16、半成品成本轉入裝配分廠。裝配分廠按零件成本結構比例進行成本還原,加上裝配分廠本身的生產費用計算油泵總成商品完工產品成本。其中: 還原率公式= 100%b 油泵總成完工商品成本=完工產品數量原材料臺套成本廢品損失。c 裝配分廠在產品料費留存=在產品數量臺套成本。 熱處理分廠當期產品總成本=當期產品定額成本差異率 其中:a 當期產品定額成本=定額單價當期完工產品件數b 差異率= 100%.工具制造部門a 完工產品原材料費(外加工費)=完工產品數量原材料計劃價(合同價)b 完工產品工費=完工產品數量定額工時費用分配率其中:費用分配率= c 在產品原材料費(外加工費)留存=期初在產品材料(外加工費)余額本月材料(外加工費)發生額-期末轉出完工完品原材料費(外加工費)-廢品損失料費(外加工費)-零件短少料費(外加工費) 工程部門、設備制造部門、新品車間a 對原材料等直接費用直接計入產品成本。b 對工資、福利費、制造費用、專用費用等間接費用按當月發生工時和受益項目進行分配,計算公式:分配率= 產品工費=期初累計費用總額十本月發生工時分配率c 未完工產品不結轉成本,其累計生產費用即為期末在產品余額。 運輸部門a 本月噸公里成本=本月發生費用額本月運輸收入b 本月噸公里成本轉入當月材料采購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