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集團員工培訓與會議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03056
2024-09-07
12頁
47.07KB
1、企業集團員工培訓與會議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0目的為加強對員工培訓工作的規范管理,提高公司員工隊伍整體素質,結合我司員工的結構狀況及經營特點,制定本管理辦法。2.0適用范圍本辦法適用于公司全體員工。3.0職責3.1綜合事務部是員工培訓工作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公司員工培訓計劃的編制與組織實施。3.2各相關部門(單位)提供員工培訓需求計劃,并做好支持配合工作。3.3凡參加外訓的,培訓完成后到綜合事務部辦理培訓總結登記手續。4.0工作內容4.1培訓目的、對象、種類、形式及方法4.1.1培訓目的為不斷2、提高員工的素質和能力,滿足公司及員工個人發展,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必須有計劃地組織員工進行各種培訓。4.1.2培訓對象凡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無論新錄用員工或在職員工均為受訓對象。4.1.3培訓種類包括崗前培訓、在職培訓和專業培訓a、崗前培訓:對新進員工和轉崗員工進行上崗前培訓,使其掌握必要的崗位知識和技能。b、在職培訓:根據公司規模的擴大,技術和環境的變化,對各級在職員工進行知識和技能更新的培訓。c、專業培訓:對公司現有專業技術人員與中高層管理人員進行提高專業技術和管理才能的培訓。4.1.4培訓形式包括脫產、半脫產和不脫產業余培訓。4.1.5培訓方法主要3、包括以下幾種方法:a、公司自身組織、聘請外部專家、學者或公司內部專業技術管理人員舉辦專題知識講座;b、員工利用業余時間參加職稱或學歷教育;c、公司根據業務開展的需要,有計劃選派員工參加各類專業技能培訓班;d、通過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聯合辦學的形式,舉辦各類進修班或研究生班等;e、有計劃地遴選業務骨干或中層以上管理干部出國參觀、學習、考察培訓。4.2培訓的組織與管理4.2.1培訓的計劃與落實a、年度培訓計劃一般由各部門于上一年度年終提出,由人力資源部統一編制,報公司經營班子審批。b、 各部門應根據公司培訓計劃的安排與要求,負責本部門員工培訓工作的落實。4.2.2新員工崗前培訓新招聘生產崗位人員,4、一般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才能安排上崗,不合格者實行一次性淘汰,作辭退處理。培訓期視工作需要,一般為56240課時。4.2.3在職員工業余培訓a、公司鼓勵支持員工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學習與接受培訓,但以不影響本職工作為原則。b、凡在公司工作一年,符合報考條件,可以報考與本人工作崗位對口的各類成人大、中專學校。c、凡在公司工作滿兩年,符合報考條件,可報考在職或脫產研究生。4.2.4統一培訓4.2.5外出培訓派往省外、國外有關單位和學校接受培訓的人員,必須是公司的業務骨干或中高層管理人員。派往國外考察培訓的人員需滿足以下條件:a、公司的業務骨干,或者是公司的中高層管理人員;b、在公司工作滿一年或一年以5、上,且年終考評為優秀;c、具有大學專科或以上學歷且有一定外語基礎;d、身體健康,作風正派。4.2.6培訓審批程序員工確需參加某種培訓時,須辦理有關手續并遵循以下程序:a、個人書面申請部門經理同意綜合事務部審核總經理批準辦理報名手續。b、申請書應詳細注明培訓內容(或報考專業)、培訓時間、培訓費、脫產等情況,并將培訓簡章、申請書批件等材料交綜合事務部備案。4.3培訓期間待遇及培訓假期、費用處理4.3.1培訓期間待遇培訓期間的待遇按公司有關工資福利待遇辦理。出國學習人員的待遇,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執行。4.3.2培訓假期及費用處理培訓假期及費用,按如下情況分別處理:a、員工參加職稱考試前培訓,應在業余時6、間學習,如占用工作時間,一律按事假處理,但考試時間除外。其培訓、考試費用由受訓員工自理。b、員工接受學歷教育,原則上應以業余學習為主,如確實需要脫產學習(離崗6個月以上)的,經總經理批準后,應與公司簽訂服務年限與補償協議,否則,應辦理辭職手續。c、參加大學本科以下學歷教育的員工,其學習費用由受訓員工自理,部門副經理以上由總經理審批報銷。d、攻讀研究生的員工,在取得畢業證和學位證后,公司給予報銷50%的學費(但最高不超過10000元人民幣)。若未能取得畢業證或學位證,其所用學費由受訓員工自理;e、上級部門要求組織參加和由公司組織的崗前培訓,各類專業技術培訓其費用由公司負責。但受訓員工本人因私人原7、因中途缺課,不參加考試(或考試成績不合格)未能取得合格證,其費用由受訓員工自理。4.4培訓結果的考核與反饋4.4.1培訓作為公司的一項戰略性與長遠性投資,必須考慮培訓成本與收益的關系,因此,員工培訓后必須進行考核或提交個學習總結。4.4.2每一期培訓班結束或個人參加(一個星期以上的)學習期滿,要有考核成績或書面材料向綜合事務部匯報。4.2.3員工培訓后的定崗,由綜合事務部和業務部門確定,報經營班子批準。4.5最低服務年限與賠償費規定4.5.1凡由公司出資錄用和培訓的員工,都必須為公司服務一定的年限,具體標準參照下表或按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協議)執行:培訓類別 最低服務年限出資錄用和有償分配的畢8、業生 五年各類學歷進修 五年各類專業知識、業務技能和相關知識培訓,累計時間超過3個月者 三年各類專業知識、業務技能和相關知識培訓,累計時間在13個月者 一年4.5.2服務年限從培訓結束后上班的時間算起,接受多種培訓的應累計其服務年限。4.5.3凡公司派往境外培訓的員工,出境前需與公司簽訂有關服務協議書。4.5.4員工在一個勞動合同周期內,參加培訓的費用超過一萬元人民幣,服務年限按每超過三千元增加一年累計。培訓費指綜合費用。4.5.5員工勞動合同期限已滿而服務期限未滿,雙方協議后不再續簽勞動合同的,員工須按服務年限協議書中規定,賠償培訓費用后,方可離開公司。如本人提出辭職,或因違反勞動合同或公司9、規章制度被辭退,必須按協議規定賠償培訓費。個人賠償培訓費額度,按以下公式計算:個人賠償額=公司實付培訓費總額(1-已服務年限/應服務年限)。5.0附則5.1本辦法由綜合事務部負責解釋、修訂。5.2本辦法如有與國家政策、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相抵觸的,則以國家規定為準;如有與公司以前相關規定相抵觸的,則以本辦法規定為準。5.3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上級部門要求組織參加統一安排的培訓,須報人力資源部備案,其時間及費用由公司安排和負擔。(一)提高會議成效的要領1.要嚴格遵守會議的開始時間。2.要在開頭就議題的要旨做一番簡潔的說明。3.要把會議事項的進行順序與時間的分配預先告知與會者。4.在會議進行中要10、注意如下事項:(1)發言內容是否偏離了議題?(2)發言內容是否出于個人的利害?(3)是否全體人員都專心聆聽發言呢?(4)是否發言者過于集中于某些人呢?(5)是否有從頭到尾都沒有發言過的人呢?(6)是否某個人的發言過于冗長呢?(7)發言的內容是否朝著結論推進呢?5.應當引導在預定時間內做出結論。6.在必須延長會議時間時,應取得大家的同意,并決定延長的時間。7.應當把整理出來的結論交給全體人員表決確認。8.應當把決議付諸實行的程序理出,加以確認。(二)會議禁忌事項1.發言時不可長篇大論,滔滔不絕(原則上以3分鐘為限)2.不可從頭到尾沉默到底。3.不可取用不正確的資料。4.不要盡談些期待性的預測。511、.不可做人身攻擊。6.不可打斷他人的發言。7.不可不懂裝懂,胡言亂語。8.不要談到抽象論或觀念論。9.不可對發言者吹毛求疵。10.不要中途離席。企業會議管理制度(一)總則為改進作風,減少會議、縮短會議時間,提高會議質量,特制訂本制度。(二)會議分類及組織第一條 全廠會議歸納為四類:1.廠級會議:主要包括黨政領導(擴大)會,全廠干部會、全廠班組長會、全廠黨員大會、全廠團員大會、全廠職工大會,全廠技術人員會以及各種代表大會。應分別報請黨委或廠部批準后,由黨、政、工、團等辦事部門分別負責組織召開。2.專業會議:系全廠性的技術、業務綜合會(如經營活動分析會、質量分析會、生產技術準備會、生產調度會、安全12、工作會等),由分管廠領導批準,主管業務科室負責組織。3.系統和部門工作會:各車間、科室、支部召開的工作會(如車間辦工會、科務會、支部會、車間(科室)職工大會等)由各車間科室、支部領導決定召開并負責組織。4.班組(小組)會:由各黨、工、團小組長或行政班組長決定并主持召開。第二條 上級或外單位在我廠召開的會議(如現場會、報告會、辦公會等)或廠際業務會(如聯營洽談會,用戶座談會等)一律由廠辦受理安排,有關業務對口科室協作作好會務工作。(三)會議安排第三條 例會的安排。為避免會議過多或重復,全廠正常性的會議一律納入例會制,原則上要按例行規定的時間、地點、內容、組織召開。例行會議安排如下:1.行政技術會13、議(1) 廠長辦公會:研究、部署行政工作,討論決定全廠行政工作重大問題。(2)廠務會:總結評價當月生產行政工作情況,安排布置下月工作任務。(3)班組長以上干部大會(或全廠職工大會):總結上季(半年、全年)工作情況、部署本季(半年、新年)工作任務,表彰獎勵先進集體、個人。(4)經營活動分析會:匯報、分析工廠計劃執行情況和經營活動成果,評價各方面的工作情況,肯定成績,揭露矛盾,提出改進措施,不斷提高工廠經濟效益。(5)質量分析會:匯報、總結、上月產品質量情況,討論分析質量事故(問題)、研究決定質量改進措施。(6)安全工作會(含治安、消防工作):匯報總結前季安全生產、治安、消防工作情況,分析處理事故14、,檢查分析事故隱患,研究確定安全防范措施。(7)技術工作會(含生產技術準備會)匯報、總結當月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科研、技術和日常生產技術準備工作計劃完成情況,布置下月技術工作任務、研究確定解決有關技術問題的措施方案。(8)生產調度會:調度、平衡生產進度、研究解決各車間科室不能自行解決的重大問題。(9)科務會:檢查、總結、布置工作。(10)車間辦公會:檢查、總結、布置工作。(11)班組會:檢查、總結、布置工作。(12)班組(科室)班前會:對先天工作進行講評,布置當日工作任務和注意事項。2.各類代表大會(1)職工代表大會:(2)車間(部門)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小組會):(3)黨員代表大會:(4)15、團員代表大會:(5)科協會員代表大會:(6)企協會員代表大會:3.民主管理會議(1)工廠管理委員會:(2)廠長、黨委書記、工會主席聯席會:(3)生產管理委員會:(4)生活福利委員會:4.論文、成果發布會。(1)科協年會:(2)企協年會:(3)政治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年會:(4)廠QC成果發布會:(5)科技成果發布會:(6)信息發布會:(7)企管成果發布會:第四條 其他會議的安排:凡涉及多個車間(科室)負責人參加的各種會議,均須于會議召開前經部門或分管廠領導批準后,分別報兩辦匯總,并由廠辦統一安排,方可召開。第五條 廠辦每周六應將全廠例會和各種臨時會議,統一平衡編制會議計劃并訂印發到廠領導和各車間16、科室及有關服務人員。第六條 凡廠辦已列入會計計劃的會議,如需改期,或遇特殊情況需安排新的其他會議時,召集單位應提前2天報請廠辦調整會議計劃。未經廠辦同意,任何人不得隨便打亂正常會議計劃。第七條 對于準備不充分、或重復性、或無多大作用的會議,廠辦有權拒絕安排。第八條 對于參加人員相同、內容接近、時間相適的幾個會議,廠辦有權安排合并召開。第九條 各部門會期必須服從全廠統一安排,各部門小會不應安排在全廠例會同期召開,(與會人員不發生時間上的沖突除外)應堅持小會服從大會,局部服從整體的原則。(四)會議的準備第十條 所有會議主持人和召集單位與會人員都應分別作好有關準備工作。(包括擬好會議議程、提案、匯報總結提綱,發言要點、工作計劃草案、決議決定草案、落實會場、備好坐位、茶具茶水、獎品、紀念品,通知與會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