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03560
2024-09-07
13頁
79.10KB
1、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生產管理制度一、總則生產制造必須遵循“計劃、高效、品質”相結合的原則,及時為公司的銷售活動提供高質量產品。為加強生產管理、規范生產制造行為和操作程序,有效地運用物料、人力、設備,提高生產效率、工作質量,最大限度地實現“低投入、高產出”的目標,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結合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相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二、組織機構及工作職責1、生產部是公司產品制造和外協加工的管理部門,負責公司生產計劃編制、修訂和分解落實,生產指揮、調度和協調以及外協加工的2、實施,生產用料異常的追蹤和改善。參與必要的合同評審、設備的管理、維護、保養及建檔、為設備選型和購置提供參考意見、售后服務的實施和建檔,生產用電和生產現場文明建設以及安全生產等工作。2、生產部下設生產車間,各車間是企業產品制造的具體實施部門。3、生產部下設生產經理,歸口由生產副總經理主管,副總對公司的投產交貨、設備管理、安全生產、制造質量等全面負責。三、生產管理程序1、生產部依據年度銷售計劃,并針對材料供應、人力、設備負荷等情況,制訂出年度生產計劃;每月根據銷售部的銷售合同訂單及產品的庫存情況制定月生產作業計劃,經生產副總批準執行。2、生產部接到銷售部訂單時,應根據生產資料供應情況合理確定生產周3、期,并分解下達至車間,同時通知倉管員安排材料備料。3、當倉管員發現原材料不能夠足量供給生產時,應于接到生產車間備料計劃通知后的二天內書面上報生產部明確要求采購原材料的規格、型號、數量和到庫時間。4、生產部接到倉管員要求采購原材料的通知后,應在一天內書面通知采購部門進行采購。通知中應載明所需采購的原材料規格、型號、數量以及生產供貨時間。5、生產部依據月生產計劃、有效的合同訂單、實際的生產進度以及現有人力、設備資源制定生產進度安排表,并以派工單的形式分解下達至車間各班組進行生產。6、生產經理應深入生產現場,實地了解、查驗生產進度,遇到問題應及時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處理,以此督促生產進度按時完成,急貨(4、1天內交貨的)應隨時調整生產進度。7、車間無法按照進度如期完成,或有任何困難時(如機器、模具損壞),應盡快將原因通知生產經理,生產經理負責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調整。8、產品制造完成后,各班組人員應及時申請品檢,經品檢合格后將產品入庫單交倉庫管理員簽收,該入庫單應送倉庫、生產部、品質部各一份。9、生產部應將每月生產情況進行匯總,并組織其他部門將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問題進行研討,提出改善措施,防止再次發生,所有資料要建檔備查,以利今后作業的進行。10生產部要經常與銷售部、倉庫、質檢部、技術部以及生產車間保持密切的聯系,確實了解實際情況與預定進度是否超前或落后,并要彈性地應變,不得無故造成產品積壓或缺欠。5、11每月生產計劃下發前,生產部應組織采購、質檢和車間等相關人員進行計劃會審,發現問題應立即改正,并形成文字依據。四、現場管理1、生產現場的物料應按原材料、在產品、包裝物三大類別分類堆放,標識醒目,作業場地道路暢通無阻,不得無故占用通道。2、生產場所和設備應保持清潔,無積塵、無垃圾、無油垢、無污漬,保證產品及有關器具的清潔。當班施工所產生的殘料、下腳料和廢棄物應在離崗前將其清掃,并分類送到規定地點。3、生產作業區內嚴禁吸煙,班前班上不準喝酒、吃零食,不得亂丟垃圾如有違反,罰款100元/人次。4、規范工作著裝,穿戴應整齊。5、每天下班前,由班值日人員組織清掃場地,保持車間地面干凈整潔、通道暢通無阻6、。6、各班組人員應自覺遵守上述3、4、5條的規章制度;生產部負責人應進行巡視和抽查考核。7、罰則:凡違反上述規定者直接責任人和單班班次工人每人罰款100元/次;管理責任人罰款200元/次。五、工、卡、設備管理1、工、卡、夾、檢、模具應清潔完好,生產現場無損壞、無多余的工位器具,不得敲擊工位器具,也不得將工位器具作為敲擊工具。2、在定置管理的基礎上,做好設備、工裝、模具的日常保養,達到“清潔、整齊、安全、潤滑”等四項要求。3、對故障、正在維修、暫不使用、閑置不用的設備,均須按規定要求掛牌標識,注明日期,特殊情況時應有現場監護人員。4、設備一旦發生事故,影響正常生產經營時,應馬上啟用應急設備,并保7、護現場及時反饋相關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檢查、分析、記錄,并及時做出處理。5、需要維修的設備,使用部門要填寫“報修單”報送生產部,生產部應根據報修內容和重要程度,適時安排維修工人檢修,維修完工后需經報修部門簽字認可,短期內不能修復的,應通知使用部門預計完成時間。6、罰則:違者對當事人罰款200元/次。因操作不當造成設備損壞的,當事人除賠償50%的直接損失(最低不得低于500元)外,還需罰款200元/次;故意破壞設備的除賠償全部直接損失和罰款1000元/次外,還可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六、生產安全管理1、生產安全管理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貫徹執行總經理負責制,安全管理員是公司安全生產的主要8、責任人,生產要服從安全的需要,實現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2、安全生產工作每半年總結一次,定期開展安全生產教育活動,每季度普查一次,發現安全隱患,應及時制訂防范措施進行整改,積極改善生產工人的勞動條件,杜絕違章作業、違章指揮。3、汽車、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未經準許不得擅自進入生產區域內,經準許進行的車輛不得長時間停放在生產車間內。4、罰則:違者對當事人罰款100元/次;凡發生事故,部門主管應及時向公司領導報告,否則除責成補報外,罰款200元/次。七、與生產有關的其他管理1、生產經理或生產總調度必須每天三次以上到生產現場巡查,及時處理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2、嚴格按照產品的產量班次定額領用材料9、,根據有效的工藝技術進行生產,在產品每道工序完成后都應送現場質檢人員檢驗,只有檢驗合格的產品才能移送下道工序,成品發出時無檢驗簽字和粘貼產品合格單不得出廠。3、企業的工藝技術、生產設備等生產手段都屬公司的商業機密,任何人無權擅自進行轉讓或偷盜。4、生產經理應在每月最后一個工作日將當月的生產量和出貨量匯總后交領導審批檢閱。5、生產經理應合理安排生產任務,確保每一位員工都有事情可做,不得因安排不當而出現待工現象,員工須服從生產經理的安排,不得出現消極待工、不服從安排現象,否則處罰50元/次。6、嚴格按照產品的工藝定額領用材料,杜絕材料浪費現象,對原材料的尾料要充分利用,生產經理是組織尾料利用的第一10、責任人。7、生產經理應做好員工的政治思想工作,讓每位員工樹立愛崗敬業的精神,年終根據員工的工作態度和業績進行獎勵。8、罰則:第三條者罰款1000元/次,并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其他條款罰款100元/次。九、委托制造、外加工管理制度1、通過協作廠商完成新產品試作及產品外協制造等作業均屬本制度管理范圍。2、外協類別:分為成品外協;半成品外協;材料外協。3、核決權限見下表:外協項目申請部門核準部門批準領導檢驗部門試作生產部技術部總經理質管部成品外協生產車間生產部生產副總質管部半成品外協生產車間生產部生產副總質管部材料外協生產車間生產部生產副總質管部4、廠商調查:外協人員應隨時了解外協廠商的動態及產品質量11、,凡欲與本公司建立外協關系而能符合條件者應填具“協作廠商調查表”以建立征信資料,并依據“協作廠商調查表”每半年復查一次,同時依變動情況,更正原有資料內容,于每批號結束后,將協作廠商試作、外協的實際業績記載于“協作廠商調查表”以備日后選擇廠商時參考。5、詢價:外協人員在提出外協申請之前,應在兩家以上協作廠商進行詢價,并分別提供估價單(內容有模具費、材料、人工、稅金、利潤等資料),經議價、比價,并經生產副總核準后,在確保質量和交貨期的前提下確定協作廠家,如價格不合算,則應以采購成品形式按正常采購作業。緊急情況下,可免經過議價、比價手續,到信用可靠的廠商先行加工作業,但亦應事后補辦“外協申請表”及簽12、訂合同的手續。 6、外協申請:確定協作廠家后,外協人員按類別分次開立“外協申請單”,并將詢價記錄填在單內,呈相關部門和領導審批后,予以執行。7、簽訂合同:詢價經核準后,外協人員應與協作廠家簽訂“委外協作協議書”,經協作廠商蓋章后,呈送部門經理、主管副總核準蓋章后,交協作廠商執行。協作廠商履約如有異常,致使本公司遭受損失時,外協人員應立即設法改善,依約追償,并呈報部門經理、主管副總核準處理,損失金額超過2000元以上時,應呈總經理批示。8、內容或廠商的變更:外協詢價經核準后,如需變更外協內容或承制廠商時,外協員應開具“外協變更申請表”,注明變更原因及擬變更廠商,呈領導核準,將變更內容予以記載并管13、理進度。9、質量檢查:協作廠商應依據本公司提供的技術參數,先行以“檢查記錄表”檢查通過后,外協員將此表連同實物轉交質檢人員檢驗,合格者,由質檢員填寫“檢查記錄表”后,外協員將此表連同實物送倉管員辦理入庫收料手續后結案;未合格者,由質檢員于“檢查記錄表”內注明不合格的原因,外協員應繼續追蹤協作廠商如期(或延期)完成。10、付款:外協加工件經檢驗合格并辦理入庫手續后,外協人員將“外協申請單”、“收料單”及發票等呈送相關部門或領導核準后,轉交財務部門付款,新業務單位等特殊情況才能先借支使用現金支付。十、生產進度考核規定一、考核內容月度完工產品產值是否符合月度生產計劃。月度完工產品質量(包括內在和外在)是否符合技術工藝要求。產值統計:從當月1日起至當月月底止(即一個自然月)。二、 獎懲標準 生產經理、生產組長、生產工人按照公司績效考核管理辦法按月考核獎懲。十一、附則:本辦法呈總經理核準、董事長審批后實施,增設修改亦同,解釋權歸公司綜合辦公室,自批準之日起生效。公司 附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