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生產質量文件記錄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03958
2024-09-07
9頁
33.50KB
1、公司生產質量文件記錄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1 前 言本規定為規范記錄管理而編制記錄文件管理制度。本規定由質量部提出,質量部歸口。為便于理解,將歷次修訂記錄保留如下。 本規定由質量部起草,主要起草人:* 自本文件下發之日起實施。2 目的為規范原始記錄管理,加強對各類記錄的有效控制,進一步規范記錄的填寫,體現記錄的原始性、準確性和可追溯性,特制定本制度。3 適用范圍適用于與公司生產管理有關的所有記錄。4 職權和職責1. 生產部、質量部及相關部門的點檢作業區、質檢作業區負責各自的記錄填寫、貯存和保管。22、.管理部負責記錄需要委托印刷等日常管理。5 管理標準和管理要求1.原始記錄是公司的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要使公司原始記錄的設計、印刷更加規范。2.記錄作為基礎性和依據性文件,應盡可能全面地反映產品質量形成的過程和結果。3.對記錄的每一項要進行評審和取舍,選擇那些必要的原始數據作為記錄項。4.在確定記錄的格式和內容的同時,應考慮使用者的填寫方便。5.應盡量采用國際、國內或行業標準,參考先進公司的成功經驗以使記錄更加規范化和標準化。6.在建立管理體系和修訂過程中,應當對現行的記錄進行清理,廢除多余的記錄,修改不適用的記錄,同時應按要求統一編號。7.對于同一種活動的記錄格式應當是固定的,不能隨意變更,3、以免造成混亂。8.記錄的建立、更改、委托印刷8.1記錄的建立、更改由主管部門或使用部門提出,委托印刷由使用部門提出。記錄的建立、更改、印刷量須經主管部門對記錄的內容、使用量等方面審核后執行。8.2生產部負責對生產現場相關記錄表格的統一編號后再委托印刷。8.3委托印刷至少在一個月前提出,原則上一次印刷量控制半年左右的使用量。8.4綜合管理部在接受委托印刷時須憑有效審批手續,方可實施印刷。9.記錄的分類及編號1)部門類別取其簡稱,如:生產、財務、質量等。2)記錄類別根據本標準分為原始記錄(記錄)、臺帳、報告、圖表、照片,以及電子媒體的記錄等。10.記錄的設置1)各部門根據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設置記錄4、的類別,原則是同一專業或部門記錄項目不重復、不交叉,有利于記錄信息共享。2)設計記錄項目應合理、簡單明確,具有:期、質、量的要求,便于見證業務活動的痕跡,便于統計分析。3)記錄表一般應設置填表部門、填表人、審核人、日期等項欄目,使之具有可追溯性。4)記錄保存期可根據的用途及實際需要和重要程度規定其保存年限。5)對于公司和國內外行業標準的通用記錄表,可直接使用。6)記錄的標識:應具有唯一性標識,為了便于歸檔和檢索。11.記錄的填寫1)記錄必須在規定期限填寫和上報,任何個人和部門不得延誤上報時間。遇有客觀原因不能按時上報,事先須征得主管部門同意。2)記錄填寫須指定相應崗位的技術、管理、操作及驗證人5、員負責,記錄中應注明填寫時間,記錄人(全名)、審核人(全名)應在記錄中簽字,必要時應由分管領導確認簽字。3)記錄填寫執行國家法定或公司規定的計量單位和符號。4)記錄填寫必須及時、準確、全面;用鋼筆、簽字筆填寫,字跡清晰、整潔清晰,便于識別和保存。5)記錄數據填寫必須真實準確、不得做假,對記錄造假、失實而造成后果的,按誰填寫誰負責原則。6)各項工藝操作、監視和測量等作業崗位應作實時記錄和整理,不得在事前填好或事后補記。7)已填寫的記錄不得隨意更改。若由于筆誤造成差錯需要更改,修改人應杠改“”并簽字,同時寫明更改時間;保持原數據仍可辨認,切不可用刀刮、修改液涂改、橡皮擦或有重筆描寫。12.記錄是記6、載過程狀態和過程結果的文件,在記錄過程中必須避免以下問題:1)盲:記錄的設置、設計目的、功能不明,不是為管理、改進所用,而是為了應付檢查。2)亂:記錄的設置、設計隨意性強,缺乏體系考慮,記錄的填寫,保管收集混亂,責任不清。3)散:保存、管理分散,未作統一的規定。4)松:記錄填寫、傳遞、保管不嚴,日常疏于檢查,達不到要求,無人考核,且丟失和涂改現象嚴重。5)空:該填不填,空格很多,缺乏嚴肅性。6)錯:寫錯別字,語言表達不清,填寫錯誤。13.記錄填寫的注意事項:1)記錄要保持現場運作,如實記錄,當天的運作當天記,當周的活動當周記,崗位操作人員須按操作順序填寫,記錄保持其原始性,不可以重新抄寫和復印7、。2)文字、數字書寫要標準。3)記錄用筆可以用鋼筆、簽字筆或其他油性筆,不應用紅筆,字跡清晰端正,用筆一定要考慮其字跡的持久性和可靠性。4)記錄填寫應完整,不得有空缺,如無內容填寫,可用一斜線代之,表示記錄者已經關注到這一欄。5)內容與上項相同時,應重復抄寫,不得用“省略號”或“同上”表示。6)數字要上下對齊,左右對齊并按規定保留小數位數。7)日期與時間的填寫:日期一律按年、月、日順序橫寫。8)記錄中會包含各種類型的簽署,任何簽署都應簽署全名,字跡清晰易辨。品名不得簡寫,應按標準名稱填寫,不得使用自造簡化字。9)與其它班組、車間有關的操作記錄應做到一致性、連貫性。10)散頁記錄和成本記錄都應檢8、查是否完整,然后裝訂成冊,注明名稱、日期妥善保管。14.記錄的保管和處置:1)記錄的保管應落實到人,保管環境應適宜可靠,干燥、通風,并有必要的架、箱,應做到防潮、防火、防蛀、防止損壞、變質和丟失;記錄保存期限問題,一般記錄的保存期限為2年,根據記錄的重要性,反映產品原始信息的重要追蹤記錄保存期限為10年,同時做好相關電子檔的記錄保存,保存期不低于原始記錄應盡量長期保存。2)凡屬新試、科研、技術、模具、設備等重點項目和產品的記錄按公司檔案保密管理規定,明確專人負責統一保管和處置。3)記錄的處置:超過規定保存期限的記錄,應統一進行處理,重要的含有保密內容的記錄須保留銷毀記錄(記錄的銷毀工作必須申報9、分管領導、總經理批準后方可進行)。15.記錄的查閱1)記錄使用部門和規定人員應及時查閱、分析和處理記錄文件,并做好上帳、匯總工作。2)各部門記錄文件原則上只供各部門內部使用,外部查閱須得到主管部門同意,涉及保密的記錄文件須報請總經理領導審批同意。3)查閱或借閱人員應保持記錄的完整和清潔,不得在記錄上私自涂改或撕毀,借閱部門應對歸還的記錄進行檢查,發現折頁、更改等情況,要追究其查閱或借閱者的責任。4)主管部門結合制度檢查,可直接查閱相關部門的記錄文件,并對記錄文件的編制、使用、保管的規范性和記錄事項的準確性、完整性作出評價。6 管理規定1.生產記錄和原始記錄是生產、技術、質量和經濟活動情況的直接反映,是公司、各生產車間管理的重要內容和基礎工作。2.原始記錄表由車間主任或車間技術人員編寫,根據工藝程序、操作要點和技術參數等內容設計。3.生產登記表由車間主任負責,根據原始記錄的內容以及各自生產特點進行設計。4.根據管理體系運行要求,原始記錄表、生產登記表的編制,要充分考慮到安全、環保相關表格的制定。5.認真做好本單位或部門自行保存的文件、資料工作,建立相應的檔案,妥善保存。7 附記錄表單記錄單目錄序號記錄名稱記錄編號版本備注1234附加說明:本標準由 * 起草本標準由 * 審核本標準由 * 審查本標準由 * 批準本標準由*部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