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調度管理制度.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04727
2024-09-07
8頁
36.09KB
1、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調度管理制度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調度管理制度1 總則1.1 生產調度管理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中心環節,生產管理部作為生產調度管理的職能部門,是公司生產的指揮中心。1.2 生產以市場為導向,以“少投入,多產出,快產出”為原則,科學利用資源,合理組織調配,有效進行生產過程控制,獲取最佳經濟效益。2 管理職能2.1 生產調度在生產管理部及公司主管經理的領導下開展工作。以生產調度為核心,建立與各職能部室、車間主任及生產班組長相連接的生產調度指揮系統,按程序分層次地組織、協2、調、指揮生產。2.2 生產調度對公司生產實行全面管理,堅持二十四小時倒班,每班一人。2.3 以生產調度的集中統一指揮為原則,一切與生產相關的操作、指令都要通過生產調度指揮系統逐級下達,情況緊急或必要時,有權調度公司范圍內的人力、物力,以確保操作平穩,生產安全,保質、保量、按時完成生產任務。2.4 調度指令具有權威性,基層單位和有關部門必須協作配合,貫徹執行,有不同意見,可一面貫徹執行,一面向上一級主管匯報及請示。3 管理內容3.1 負責生產管理及協調各車間的生產平衡、物料平衡、動力平衡及供、產、銷平衡。3.2 負責監督檢查各部門對進貨原材料、過程控制中產品及成品的標識與完成的執行情況。3.3 3、負責制訂公司的干部值班制、交接班制、巡回檢查制、聯系匯報制、頂線油及回調油的管理規定,并監督、檢查、考核各項制度的執行情況。3.4 負責按計劃安排組織指揮裝置的開、停工及開車前的準備、停車后的處理工作。3.5 負責組織有關單位對設備故障、生產事故進行調查處理。參與制定生產線大、中修檢修方案的制訂。3.6 負責安排階段性生產任務及臨時生產任務,并組織實施。3.7 負責匯總生產數據,并向部門及公司主管領導匯報有關情況。3.8緊急情況下的應急處理: 當生產調度接到有關處室或車間的緊急報警電話時,在未向外界報警時,生產調度需立即撥打報警電話(如119、110或120等),并通知生產管理部領導和主管生產4、領導,迅速聯系有關部門(如車隊、醫務室)或其他車間進行相應的處理(如調用車隊的救護車、醫生;停車、停蒸汽等)。生產調度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到達現場協助處理。4 檢查與考核4.1 在主管部門的領導下,負責檢查考核各單位對本制度的執行情況。4.2 每周檢查不少于一次,每月考核一次。生產計劃管理制度一般日程計劃第一條 制造期限的指定生產部要經常備有標準完工工程表、制造處作業能力表等表格,在考慮預定的加工傳票及訂貨傳票有關工程結束期限的要求和物資進貨日期的基礎上,確定結束設計及結束工程的時間,并把這個期限記入制造指令中。第二條 每月制造實施計劃生產部要每月召開一次與制造加工有關部門的聯合會議,以季度制造預5、算為基準,考慮營業部的要求,制訂目標預算:1采購物資:按照一季中不同品種產品加工制造所需而進行,具體分解到各月。2接受訂貨:按照一季度實有時間(全部工作時間減去為完成以前的訂貨任務必須占用的時間)安排,具體分解到各月。第三條 完成報告1在產品加工制造結束并作為成品進入成品庫后,就要辦理規定的手續,手續完成后,即要填寫完成報告。2生產部要每月匯總各工廠、車間的完成報告書,并寫成綜合的完成報告書,向有關部門分發通報。二、中間日程計劃第四條 中間日程計劃界定1中間日程計劃是以每月制造實行計劃為基礎的不同部門、不同零件的工程計劃。它是日程管理的基準。2中間日程計劃以基準勞動日程表、作業能力表、標準勞動6、時間表的基準為基礎制訂。對偶發性事故要進行調查,做出處理。第五條 基準日程表1意義所謂基準日程,是指以標準作業方法和以正常的工作強度進行操作,為完成某一項工程所需的時間。在機械加工廠,由于加工工序很多,基準日程也就是表現為從一道工序到下一道工序,或從這一車間到下一車間的時間。2設定內容基準日程表因產品、型號、馬力等的不同具體內容也有所不同。通常需要設定以下的內容:(1)制造過程所需開動的機器臺數。(2)材料的下料時間。(3)主要工程的開始與完成的時間。(5)完成與入庫的時間。第六條 能力調查表能力調查表主要為了解工廠中勞動力的情況而制作。通過算出不同職業工種、不同工程部門保有的勞動力,算出根據7、生產計劃所需要的勞動力,進而算出勞動力的供需狀況,并據此編制中間日程,進行人員配置。保有勞動力=(1-無效作業率)作業效率工作天數出勤率有效人員說明:1單個勞動力為1天8小時的勞動時間,以P代之。2作業效率SX(APA(實際勞動時間)SX)3出勤率=SX(出勤人數出勤人數+缺勤人數SX)出勤天數為除掉休息日后的預定出勤天數,有效人員為扣除長期缺勤者、預定調走者以外的實有作業人員。4無效作業率=無效作業時間/作業時間無效作業時間是直接動員、間接動員、不良作業、修正作業、組織活動等所需時間的總和,其中實際完成為哪些項目,根據過去的實績而定。5所需勞動力的計算在每月實行計劃時、按下面的公式計算所需的8、勞動力:所需勞動力=生產計劃臺數P/480(分鐘)(注:480為一個勞動力一天工作的時間,即8小時。)第七條 標準作業時間表標準作業時間是不同零件、不同作業的標準作業時間,它以所需勞動力計算為基礎。第八條 每月實行計劃每月實行計劃以制造部門聯合會議所定的制造計劃為基礎而制訂,制定每月制造預定表后,要向各有關部門下達。第九條 期限1本廠作業的日程中間日程計劃的期限根據進度表而定。進度表根據基準日程表、能力調查表而制訂。工程期限要向材料、零件、焊接、組裝等各作業部門下達。三、生產分配規定第十條 材料零部件的數量確定倉庫常備物資、零件,要根據下面的資料確定所需的數量。(1)每月制造實行計劃表。(2)9、庫存余額表。2本廠半成品生產所需物資本廠半成品生產所需物資按照以下資料確定所需數量:(1)半成品余額表。(2)每月制造實行計劃表。(3)庫存余額表。第十一條 零部件半成品零部件半成品的管理按零部件半成品管理規定辦理。第十二條 本廠自制部件的訂貨1訂貨分配表自己制造的半成品零部件,要以每月制造實行計劃表。每月現貨庫存余額,半成品、訂貨余額的調查為基礎,制訂訂貨分配表,并以此確定每月的訂貨數量。2訂貨基準表訂貨基準表是規定各種零部件的訂貨時間必須先于工程進行時間的一種標準。由于訂貨到進貨有一個間隔時間,不能臨時訂馬上用。但如果訂貨時間太早,又會占用倉庫面積,占用資金。訂貨基準表是為了解決這個矛盾而10、制訂的。3訂貨單的制作和發送在廠內生產半成品零部件時,要根據訂貨分配表及訂貨時間基準表,決定訂貨數量以及到貨日期,并把各必要的事項記入所定的訂貨單中,做好訂貨安排。四、生產調查規定第十三條 調查調查每天作業量、生產進度的遲緩時間,分析工程上的資料,整理成適合統計管理要求的基礎性資料。每天作業量實績調查根據作業情況掌握每天各級的作業量,調查作業的進度。為了管理作業成績,需要每月計算與勞動時間相對應的作業實績,通報各有關部門。第十四條 每天半成品調查每天調查作業過程中的半成品,并把控制半成品、掌握進度、對遲緩采取的對策的資料合在一起,作為半成品余額報告的原始資料。第十五條 成本資料的制作每月20日11、截止,制作以下的成本計算資料。1綜合半成品余額報告書綜合管理機種的半成品評價,要以下列資帳料來制作半成品余額報告書:(1)工程管理表。(2)半成品余額調查表。2零件進出余額月報綜合管理機種的材料、零件的進出余額表要按以下資料制作:(1)材料進行卡。(2)現貨卡。3其余材料進出余額報告關于月內使用的其他材料,要按以下資料制成進出余額報告書:(1)其余材料進出表。(2)現貨卡。第十六條 統計的制作制作項目管理上必要的各種統計固定格式,包括:1資產量統計;2不良產品統計;3作業實績統計;4有關材料統計;5外購材料統計;6半成品余額統計;7生產延期統計;五、有關生產的其他統計第十七條 外協計劃 制作項目統計表,包括:1 外協產品統計表;2 外協產品進度表;本辦法由公司生產部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