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有機管理手冊.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106108
2024-09-07
32頁
128KB
1、山東XX有機農業科技公司 有機管理手冊 文件編號: XX/SC.XX版 本 號: A/1修 改 碼: 0 受控狀態:受 控編 制:審 批:XX年7月10日發布 XX年7月10日實施 目 錄0.1 發布令-30.2 有機方針、目標- 40.3 任命書-50.4 公司簡介-60.5 范圍-80.6 引用文件-90.7 定義-100.8 有機生產和經營的主要目標和實施計劃-121.0 第一部分 生產-132.0 第二部分 加工-153.0 第三部分 標識與銷售-184.0 第四部分 管理體系-204.1 一般要求-204.2 文件控制-214.3 記錄控制-224.3 資源管理-234.4 內部檢查2、-294.5 追蹤體系-314.6 持續改進-33注 :資源管理部分包括人員職責、組織機構圖、采購要求和職能分配表附件(適用時):生產基地位置圖、生產基地區域分布平面圖、包裝位置圖、倉庫功能區劃平面圖。發 布 令本公司依據GB/T19630.14-2011有機產品國家標準,將原有版本文件GB/T19630.14-2005有機產品A/0版有機管理手冊作廢,并結合公司的實際經營管理情況編制了A/1版有機管理手冊,本手冊適用于本公司有機草莓的生產、標識與銷售和管理體系有關的各個部門和場所的有機產品管理。現予以批準頒布實施。本手冊是本公司有機產品生產管理的綱領和行動準則,為達到顧客滿意和企業創立、發展3、之目的,全體員工必須遵照執行。為了確保該管理體系的建立和有效實施,并授權主管行政的副主任為主管負責人,歸口行政中心管理,履行管理職責。為實現有機生產的目標和承諾,特編制了本公司有機生產方針和目標作為公司有機產品的宗旨。 總經理 : XX年7月 10 日有機產品質量方針遵守國家有機法規及其他食品生產相關法律法規,致力于發展有機葡萄種植生產,為顧客提供優質的有機產品。注重有機植物的生長習性,滿足生態環境的要求,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創建一流農業示范基地。 有機產品質量目標1、產品100%符合有機標準的各項要求;2、顧客零投訴。 總經理 : XX 年7月10日任 命 書 為貫徹執行GB/T19630.14、4-2012有機產品國家標準,保障本公司有機管理體系的持續有效運行,特任命 XXXXX 為有機管理小組組長,并賦予其如下職責:1 負責有機管理體系的建立和維護;2 向最高管理者報告有機管理的業績和任何改進的方案;3 在整個組織內促進滿足有機產品認證的意識的形成;4 確保加貼有機產品標志的產品符合認證標準的要求;5 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確保有機產品認證標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6 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確保不滿足要求的產品不使用有機產品標志;7 就有機產品的相關事宜對外聯絡。 總 經 理 :XXXXX XX年7月10日任 命 書 為貫徹執行GB/T19630.14-2012有機產品國家標準,保障本公司有機5、管理體系的持續有效運行,特任命-為有機內部檢查小組組長,成員有:XXXXXXXX為有機內部檢查員。 總 經 理 :XXXX XX年7月10日簡 介山東XX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有機葡萄、草莓種植生產。生產基地位于風景秀麗的山東省寒亭區朱里鎮,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植被完整,綠樹成蔭。種植基地占地面積110畝,草莓種植90畝,以觀光采摘為主。該基地經營權為XX農業公司。基地生產過程實行由生產部統一管理,基地有機產品內部監督員全程監控。為確保達到有機產品生產要求,基地通過實施農業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及標準化管理,安裝了殺蟲燈盞,每年使用糖醋液、夏季悶棚.性誘劑等方法防治害蟲,并實地膜覆蓋壓草.改善園區環境,6、培育生物多樣性空間,達到保護有機農場生態環境,減少農藥污染,最終生產出安全、優質、達標的有機產品。適 用 范 圍11 有機管理手冊適用于已經或計劃獲得有機產品認證,及標貼有機產品認證標志的產品:有機草莓、葡萄。12 接受有機產品認證機構的認證檢查,具體包括從公司的管理到有機產品的生產、運輸、銷售以及認證標志的整個生產管理過程。必須接受有機產品認證機構檢查的過程主要包括:(1)基地的環境管理;(2)肥料管理;(3)日常管理;(4)衛生管理;(5)質量管理;(6)有機產品的標識;(7)有機產品的運輸、采摘.包裝;(8)有機標志管理。引 用 文 件1GB/T19630.142011有機產品2GB 17、48811994食品企業通用衛生規范3GB5084農田灌溉水質量標準4GB15618-1995土壤環境質量標準5GB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定 義1有機農業遵照一定的有機農業生產標準,在生產中不采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添加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生態環境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以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的一種農業生產2離子輻照放射性核素(如鈷60和銫137)的輻照,用于控制食品中的微生物,寄生蟲和害蟲,從而達到保存食品或抑制諸如發芽或成熟等生理過程的目的。3緩沖帶在有機和常規地塊之間有目的的設置的8、可明確界定的由來限制或阻擋臨近地塊的禁用物質漂移的過渡區域。4. 轉基因生物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導入某種基因的植物、動物、微生物。5標識在銷售的產品上、產品的包裝上、產品的標簽上或者隨同產品提供的說明性材料上,以書寫的、印刷的文字或者圖形的形式對產品所作的標示。6.內部檢查員有機產品生產、加工、經營單位內部負責有機管理體系檢查,并配合有機認證機構進行檢查、認證的管理人員。7.投入品 在有機生產過程中采用的所有物質或材料8.允許使用指GB/T19630.142011有機產品第一部分許可使用的物質或方法。9限制使用指GB/T19630.142011有機產品第一部分允許有條件使用的物質或方法。10禁止9、使用指GB/T19630.142011有機產品不允許使用的物質或方法。有機生產和經營的主要目標 和實施計劃本公司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以建立和恢復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和良性循環,并致力于提高產品質量和環境水平。通過有機草莓管理生產,以實現如下目標:1生產優質有機產品,滿足社會的需求;2保持生產體系和周圍環境的生物多樣性;3盡可能利用當地生產系統中可再生資源并促進土壤資源和其它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4尊重當地種植環境在自然環境中的生態平衡;5生產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有機產品,使各種形式的污染最小化;6努力使整個生產、運輸和銷售鏈都能向公正性、公平性和生態合理性的方向發展。此外,本公司將過程管理的原則10、用于有機生產和經營活動,產品的實現是實現產品的一組有序的主要過程與支持性過程,它們使企業獲得有機產品、產生經濟和社會效益。對于這些過程應進行充分的確定,以確保有機管理體系的充分性。在這些過程中,一個過程的輸出將直接形成下一個過程的輸入。我們認為這樣的過程確定即生產、生產和經營的實施計劃。而這些過程和子過程的相互影響可能是復雜的,下面提供了對這些過程的框架性描述: 首先是優化環境,培訓人員,建立有機管理文件體系,實施有效監控和管理。 生產活動的策劃由總經理在產品中心和其他中心的協助下作出決定。具體的生產、運輸等將活動按照領導的實時指令精神和有機文件規定執行。經營活動作為生產活動的延伸受到公司普遍11、的重視。本公司計劃在采集期間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地將有機活動及成果通告給現有客戶和潛在客戶。在未來,經營活動應在為有機體系服務的前提下向深度和廣度不斷發展,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第一部分 生產1目的為保證提供優質、安全的有機產品,嚴格控制有機葡萄、草莓生產管理、采摘、運輸等過程,特編制此章節。2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按照有機方式生產草莓所需原料的全過程,主要包括:有機葡萄、草莓生產.管理集及其運輸、采摘和簡單包裝。3職責和權限3.1由主管產品中心的副主任負責全面工作,產品中心具體執行。3.2產品中心負責有機產品的原料采摘、管理、采摘、包裝、運輸等的技術指導,并制定實施計劃。3.3 財務中心與產品中心共12、同制作好原料收購款的相關票據與手續,做到貨款及時,保證生產的正常運營。3.4產品中心采供人員具體負責原料的采集、包裝和運輸。3.5產品中心庫管員具體負責原料的儲存管理工作。4有機采摘生產管理4.1產品中心負責落實草莓生產基地,基地面積及范圍,劃定相應邊界,做到清新明了。4.2全面考察采集基地及周邊的物種多樣性、生態環境狀況等,確保基地處于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生產狀態。4.3繪制基地的位置圖以及基地平面分布圖。4.4產品中心應對基地近3年的基本情況進行調查,重點關注是否受到禁用物質的污染,以確保基地符合有機生產的要求。4.5基地與常規地塊之間應保持有效的緩沖帶。4.6產品中心負責基地生產管理,生產13、活動不得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或對動植物物種造成威脅。4.7公司技術中心負責對生產人員進行有機培訓,并進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崗。4.8總經理指導,產品中心落實制訂和提交有機生產區可持續生產的管理方案,并責定相關人員做好各項記錄。5相關文件程序文件匯編1目的為保證提供優質、安全的有機產品,嚴格控制有機產品的所涉及的有機加工及其后續全過程,保證包裝采摘.的完整性,特編制此章節。2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按照有機包裝.采摘.的有機產品的全過程,主要包括:有機產品的管理、包裝、采摘和運輸。3職責和權限3.1主管產品中心的副經理負責有機產品包裝儲存.的全面管理;3.2產品中心具體負責有機產品的選用包裝物、成品14、的采摘和運輸等工作;3.3營銷中心負責有機產品的包裝設計、策劃工作。4有機產品的包裝儲存4.1有機產品包裝的環境包裝選址在沒有工業污染源的地區;產品中心具體負責制定詳細的生產加工車間、包裝、倉庫、垃圾堆放場、停車場、機械設備、工間休息場所和廁所等的衛生管理計劃,并落實實施。4.4有害生物防治應優先采取以下管理措施來預防有害生物的發生:.1定期對車間、倉庫清洗、消毒,消除有害生物的孳生條件;.2防止有害生物接觸包裝和處理設備;.3控制溫度、濕度、光照、空氣等環境因素,防止有害生物的繁殖。在采用4.4.1措施無效的前提下,允許使用捕害工具及其他物理機械措施。使用以維生素D為基本有效成分的殺鼠劑及G15、B/T 19630.12011附錄B中的物質。對遭受有害生物嚴重侵襲的加工或倉庫,使用中草藥進行噴霧和熏蒸處理,禁止使用持久性和致癌性的消毒劑和熏蒸劑。4.5包裝采用天然竹筐、環保紙箱做包裝材料,禁止含有合成殺菌劑、防腐劑和熏蒸劑的包裝材料;包裝簡單、方便、實用,避免過度包裝;防止包裝袋和包裝器皿與禁用物質接觸。 5相關文件程序文件匯編第三部分 標識與銷售1目的為在銷售過程中有章可循并對產品準確識別起見,特對有機產品進行分類標識,以便能及時、準確識別該類產品。2范圍 適用于公司生產基地按照有機方式生產的產品。3職責和權限3.1主管營銷中心的副主任負責標識與銷售全過程的全面管理;3.2產品中心和16、銷售中心歸口管理;3.3產品中心負責標識的張貼;3.2營銷中心負責銷售工作和銷售標識的維護。4標識通則4.1 獲得認證的有機產品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進行標識,而未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產品不能使用有機產品認證標志。4.2 標識的文字、圖形或符號應直觀、清晰、醒目和規范,應當使用規范的漢字。5產品標識要求5.1 對加工或整容器包裝的產品,如果獲得有機認證的原料在終產品中所占的比例(重量或體積)為100%,則可以使用“100%有機”字樣的標識;在95%以上,并且是由認證機構認可的,可以使用“有機”字樣的標識;如果獲得有機認證的原料在終產品中所占的比例不足95%,但超過70%,可以使用“17、有機制造”字樣的標識;不足70%的,可以用文字描述獲得認證的原料及所占的比例,但不能使用任何帶有“有機”字樣的標識和使用有機產品標志。在計算比例時,食鹽和水可不計入。5.2 ,獲得有機轉換證書.第一年不得在產品使用有機轉換標識.地2年可使用標識。5.3 在產品的外包裝上必須標明生產或加工單位的名稱、地址、生產日期及批號,可以標明認證證書號。5.4 有機產品標識和包裝的說明不能錯誤誘導消費者,不能標注“純天然”、“無污染”等字樣,但可以在外包裝上標明“本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未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農藥及禁用物品”。5.5 在產品的外包裝上印刷標志或說明的油墨必須無毒、無刺激性氣味。6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標18、志6.1 只有在產品獲得認證機構相應認證后并在證書有效期以內,才能夠相應使用中國有機轉換產品標志和中國有機產品標志。6.2 使用的中國有機轉換產品標志和中國有機產品標志可以到機構購買.認證機構標識遵照認證機構要求使用。8銷售要求8.1 本公司在有機產品銷售中應當滿足以下要求,以保證銷售環境符合有機產品標準,實現有機生產體系的完整性 有機產品采用專柜形式或其他專用形式銷售,在銷售各環節中避免與常規產品相混合; 有機產品應避免與禁用物質(如農藥、化肥、轉基因物質等)接觸; 建立有機產品儲存、出入庫、運輸和銷售等記錄,并歸檔保存5年。8.2 應辨別認證機構證書的真偽并核實證書原件,留存證書復印件。919、 相關文件作業規程匯編第四部分 管理體系一般要求1 公司應當嚴格遵守本GB/T19630的規定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2 公司應確保合法經營。3 文件要求3.1有機管理體系文件包括:形成文件的有機產品質量方針和有機產品質量目標;有機管理手冊;有機標準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記錄;組織為確保其過程的有效策劃、運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有機管理手冊(含方針、目標、地圖)3.2有機管理體系文件架構:程序文件 第一層 作業規程 第二層 第三層記錄 第四層3.3 應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有機管理手冊,其內容包括:有機管理范圍人員職責、權限、組織機構;有機質量方針和有機質量目標;程序文件引用的表述;有機草莓產品20、的生產控制要求。3.4 程序文件匯編:包括GB/T19630有機產品標準要求的全部程序文件。3.5 作業規程制定詳細的采摘基地管理、葡萄、草莓的包裝、采摘、標識、運輸等各個生產、管理環節的管理規程,保證有機產品的整個生產鏈處于受控狀態。文件控制1目的對有機管理體系文件進行控制,保證全程生產活動統一符合有機認證要求,行動文件化,確保各相關場所使用文件均為有效版本。2職責和權限2.1行政中心負責有機文件的分發、收集、歸檔保存。3控制要求3.1文件的制訂有機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匯編由有機管理者代表負責組織編制并由有機管理者代表負責審核,總經理負責批準實施。其它操作規程由使用部門負責編制,有機管理者代表21、審批。記錄作為一種特殊文件按照記錄控制程序進行管理。3.2文件的管理和發放文件的編號和受控各種文件由文件主管部門統一編號,做到各類文件標識唯一,具有可追溯性。公司有機體系文件分為受控和非受控狀態兩類。受控文件按照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進行管理。文件的發放受控文件由有機管理者代表批準其發放范圍,并保障其分發具有可追溯性。文件的評審和更改 對文件要定期進行評審,確保現行文件的有效性、充分性、適宜性。當發現文件需要進行更改時,應經原審批人員進行審批,并經過其同意。3.3文件的存在形式文件存放方式:紙張、磁盤、光盤等。4 相關文件文件控制程序記錄控制程序記錄控制1目的對有機管理體系所要求的記錄予以控制,以22、提供對產品、過程符合要求的證據。并確保各項活動的符合性和可追溯性證據。2 職責和權限2.1 行政中心負責監督、管理各中心的體系運行記錄。2.2 各中心負責收集、整理、保管本中心的體系運行記錄。 3 控制要求3.1 記錄的編制公司應建立并保持充分的記錄,保證滿足標準要求。記錄應清晰、準確、完整,能為有機產品的生產、采摘和銷售活動提供證據。3.2記錄的收集和整理 主管部門負責定期檢查記錄的使用情況,并督查各使用部門對記錄分類整理,以便檢索。3.3記錄的保存各部門負責保存本部門所產生的記錄,并保證記錄保存5年。 4 相關文件質量記錄控制程序資源管理 1 目的對與有機生產規模及技術相適應的資源,即滿足23、運作要求的硬件資源和人力資源進行控制,為生產出有機產品的最終目標提供保障。2 職責和權限2.1 總經理負責資源的提供;2.2 有機生產管理小組組長負責資源需求的策劃;2.3 行政中心負責人力資源的管理和人員的培訓;2.4 產品中心負責生產設施的管理和維護。 3 控制要求3.1人力資源承擔有機管理職責的人員應是有能力的。對能力的判斷應從教育、培訓、技能和經歷方面考慮。 培訓、意識和能力應識別從事影響有機產品性能的人員能力需求。對新員工、在崗員工、各類專業人員、內部檢查員等,應根據他們的崗位職責和工作能力制定并實施培訓。 新員工培訓A、企業文化培訓:包括工作紀律,有機產品方針和目標,有機產品意識。24、B、崗位技能培訓:學習操作規程、安全注意事項及緊急情況的應變措施等。 全員有機產品意識培訓根據需要應通過一定的渠道保證各作業人員特別是生產基地管理人員樹立正確的意識,正確看待有機產品的要求,使生產活動組織化、紀律化。3.2 硬件資源生產地塊的選擇應當符合國標要求。4相關文件培訓控制程序作業規程匯編 資源 / 人員的職責和權限1目的對公司內的職能及其相互關系予以規定和溝通,以促進有效的質量管理。2 范圍適用于公司內對有機管理體系有關的管理層及各職能部門和有關人員的職責、權限的規定。3.1 總經理全面領導公司日常工作,向公司傳達滿足顧客和法律法規要求的重要性;制定方針和目標,領導公司建立、實施和保25、持有機管理體系;確保有機管理體系運行所必要的資源配備;主持改進計劃的編制與落實;負責確保顧客的要求在公司內部得到溝通和確定;確保公司內的職責、權限得到規定和溝通。3.2 有機管理者代表確保有機管理體系的過程得到建立、實施和保持;向總經理報告執行有機管理體系的業績,包括改進的需求和內檢的情況;確保在整個公司內提高顧客要求意識;負責與有機管理體系有關事宜的外部聯絡。3.3 行政中心在有機管理者代表領導下,確保公司管理體系正常運行;負責組織編制與有機方針和目標相一致的有機管理體系文件;負責公司有機管理體系文件的管理和維護;負責組織各中心進行管理策劃,并進行監督檢查;負責監督管理各中心的記錄和對工作環26、境的控制;負責制定培訓計劃和培訓的實施以及培訓效果的驗證;負責編制各中心部門崗位責任制和人員的招聘;負責準備提供與本中心工作有關的評審所需資料,并負責實施改進計劃中提出的相關糾正、預防措施。3.4 財務中心根據公司決策精神,制定和修訂財務年度計劃;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加強經營核算管理,檢查監督財務紀律;做好資金籌劃管理和調動;如果有必要,做好出入庫監督核算管理;做好資產財務管理和會計事務的處理;對合同的執行及采購計劃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3.5營銷中心制訂本中心編制的質量記錄格式,收集、整理、保管本中心的質量記錄;負責市場的開發和銷售的實施,評審客戶要求、交貨期以及其他要求;負責顧客反27、饋意見的收集、整理和處理及顧客的申斥/投訴;負責準備提供與本中心工作有關的評審所需資料,并負責實施改進計劃中 提出的相關糾正、預防措施。3.6產品中心負責有機生產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嚴格按照生產規程組織生產;負責有機地塊的標識、防護,要有序,并有標識給予區別;負責生產檢驗設備的購買及維護保養; 做好廠房、車間、倉庫等衛生檢查,保持衛生狀況的最佳狀態;負責原料的采集和運輸,符合采摘規程的要求;負責準備提供與本中心工作有關的評審所需資料,并負責實施改進計劃中提出的相關糾正、預防措施。公司有機管理組織機構圖總經理有機管理者代表行政中心營銷中心產品中心財務中心人事部銷售部生產部技術部有機產品生產職能 分28、配表職責部門GB/T19630總經理有機管理代表行政中心營銷中心產品中心財務中心有機生產主要目標Section1生產6.16.26.36.46.57.17.27.3Section2包裝4.14.24.34.44.54.64.74.84.9Section3標識與銷售4.*5.*6.*7.*8.*9.*Section4管理體系4.14.24.34.44.54.6主管條款 相關條款資源 / 采購1目的 嚴格控制投入物和產出物,最終達到降低直至沒有外來物的投入的目標,保障有機體系的可證實性。2 職責和權限2.1采摘基地由產品中心負責。2.2必要時營銷中心編制采購物資計劃,財務中心負責對采購物資的驗證。29、2.3產品中心采供員具體負責物資的采供工作。3 控制要求3.1物資分類采摘與加工用生產資料;有機投入物:配料、包裝。3.2采購控制有機管理者代表負責下達生產任務,確保不使用禁用的或未經許可的生產資料。產品中心應詳細標明采購物品品名,日期,數量,并注明有機狀態、生產廠家、銷售商等。采購員必須嚴格遵循采購要求進行采購。采購物資要留原始票據,如發票、收據等以備需要時追蹤。采購驗證對采購的有機投入物質有效性由有機管理者代表和生產部進行驗證,確保有機采購的符合性。3.3對采購物資的控制詳見采購控制程序。4 相關文件采購控制程序內部檢查1目的 為驗證有機管理體系是否符合標準要求,體系是否得到有效保持、實施30、和改進,特編制此章節。2 職責和權限2.1總經理批準公司的內部檢查計劃;批準內部有機管理體系檢查報告。2.2有機管理者代表全面負責內部檢查工作;選定內部檢查員,對內部檢查不符合進行處理并督促改進。2.3內部檢查組長2.3.1編制內部檢查計劃;2.3.2負責編寫內部檢查報告;負責領導公司內部檢查。2.4內部檢查員依據檢查表執行檢查任務。3 控制要求3.1定期進行內部檢查對公司的內部檢查要求:應規定一定的時間間隔進行內部檢查,確定有機產品符合GB/T19630有機產品標準的要求以及公司所確定的有機產品生產管理體系的要求,而且該體系得到實施和保持。3.2內部檢查人員要求 內部檢查應由具備能力的內部檢31、查人員來承擔,也可聘請具備能力的外部人員進行。 內部檢查人員能力要求:(1)熟悉并了解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2)熟悉并掌握認證標準的要求;(3)具備野生采集的技術知識或經驗;(4)熟悉本單位的有機生產和加工管理體系及生產和/或加工過程;(5)經過內部檢查員培訓,并取得內部檢查員資格。3.3 內部檢查的實施內部檢查時,由內部檢查組長提前一周將檢查計劃發放到各相關部門或人員,進行內部檢查時應詳細記錄檢查過程的符合或不符合事實,對不符合要開出不符合報告。檢查結束時,應形成書面的檢查報告,檢查組長應將檢查結果通知各中心,并要求其對不符合采取適宜的糾正措施。3.4 對內部檢查過程應形成記錄,32、并留存。4 相關文件內部檢查控制程序追蹤體系1 目的為保證有機完整性,對有機產品生產過程建立跟蹤系統,保存能追溯實際生產全過程的詳細記錄,特編制本章節。2 職責和權限 產品中心負責人負責生產記錄的追蹤。3 控制要求3.1生產記錄的追蹤對有機產品通過生產、采摘、運輸記錄進行追蹤;對有機產品的原料通過原料采購、儲藏、運輸記錄進行追蹤;對有機產品生產通過相關的包裝記錄進行追蹤;對有機產品的出庫由產品中心各個責任人負責,其生產批次編號如下: 責任人 區域編號日月年有機/常規如:Y1107280204表示04號責任人02號區11年07月28日收獲的有機產品。 C1107280804表示04號責任人08號33、區11年07月28日收獲的常規植物SOD產品。3.2記錄的要求做好生產基地的歷史記錄及其相關信息;做好生產基地采摘記錄,包括采摘地、日期、數量等內容;做好生產基地土壤管理和病、蟲、草害控制記錄;做好生產基地的生產記錄,內容包含原料購買、過程、包裝、標識、運輸等相關記錄;做好生產基地 的運輸記錄;其他有機管理記錄。4相關文件采購控制程序記錄控制程序追蹤體系控制程序持續改進1 目的采取有效的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以實現有機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2 職責和權限2.1各中心負責分管范圍內相應的改進措施的控制和實施。2.2有機管理者代表負責監督、協調改進措施的實施。2.3有機管理者代表負責改進措施實施效果的34、跟蹤驗證。3 控制要求3.1改進的需求持續改進企業有機生產管理體系的有效性,促進有機產品的健康發展,在策劃和管理改進時應考慮改進的方向:實現有機方針和目標的情況;內部檢查的結果;有機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技術問題;對不符合所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產品檢驗的結果;分析現有有機過程的狀況確定改進方案;顧客的申訴/投訴的處理。3.2識別不符合在整個生產、運輸、銷售等過程中發現的任何不符合均應進行識別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糾正預防措施,對不符合的控制詳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應接受顧客對產品的意見,特別是申訴/投訴情況,對申訴/投訴應作詳細的記錄和處理,特別是針對產品有機性能方面的申訴/投訴。對申訴/投訴的控制詳35、見申訴/投訴處理控制程序。4 相關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改進控制程序申訴/投訴處理控制程序持續改進 / 糾正預防措施1 目的針對公司內部體系運行中所發現的不符合及顧客的申訴/投訴,采取相應的措施消除不符合并防止其再次發生以達到改進的目的。2 職責和權限2.1各中心負責分管范圍內相應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的控制和實施。2.2有機管理者代表負責監督、協調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3 控制要求3.1針對不符合進行評價,確定不符合性質是一般不符合還是嚴重不符合,對不符合要分析原因,確定責任部門/責任人。3.2不符合的責任人應針對其原因制定相應的糾正/預防措施,所制定的措施應消除不符合或潛在不符合的原因,防止其再次發生。3.3糾正/預防措施的實施不符合責任部門/責任人制定的糾正/預防措施經部門負責人批準后實施,實施效果由有機管理者代表評審。3.4記錄對不符合、糾正/預防措施應作好記錄。3.5對糾正/預防措施的控制詳見改進控制程序4 相關文件改進控制程序